道教神仙:農曆正月十五,恭賀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天師聖誕!

2020-12-24 道家文化漫談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又叫上元節,也是道教先天神祇天官大帝的聖誕之日,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和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合稱為三官大帝。同時農曆正月十五對於道教來說意義非凡,它還是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天師的聖誕之日。

道教有三祖,即始祖、道祖、教祖,道教把黃帝奉為始祖,最早的神話傳說是黃帝問道於廣成子,這也是道教思想正式形成的標誌;道教的道祖是老子,道教認為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次化身,太上老君位列三清,是道教最重要的尊神之一;教祖即為張道陵天師,張天師創立了天師道也被認為是道教的正式創立。很多人認為農曆五月十八才是張道陵天師的聖誕,甚至各地的許多道教宮觀也在五月十八舉行各種法會來慶賀天師的聖誕,根據《龍虎山志》等古籍記載,祖天師張道陵的聖誕之日是漢建武十年正月十五。

張道陵為東漢沛國豐邑人,乃是漢代留侯張良的八世孫,東漢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於天目山。《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描述了祖天師出生的不凡經歷,祖天師的母親夢到有一位從北鬥魁星來的神人下凡到家中,贈予她蕾薇香,香氣四溢,整個房間和衣服上都留有香味,數月不散。後來其母感到懷有身孕,東漢光武建武十年甲午正月十五日生張天師於吳地天目山。不凡之人必定天生異象,在天師出生的時候,黃雲覆室,紫氣盈庭,室中光氣如日月。

張道陵天師幼年就顯得天資聰穎,熟讀各類經書典籍,懷著輔佐漢室的理想,在漢明帝永平二年,時年25歲的張道陵,經郡守舉薦,被朝廷授予巴郡江州令一職。本以為可以在官場一展拳腳,奈何江州當地官員貪贓枉法,百姓生活於水火之中,張道陵黯然辭官,決定潛心修道。朝廷幾次徵詔,張道陵均是避而不見,遁世修行。

張道陵天師開始在名山大川之間雲遊,尋找可以修道的洞天福地,最開始在河南的北邙山辟穀修行,後來張道陵在江西貴溪縣雲錦山肇基煉九天神丹,「丹成而龍虎見」,龍虎山因此得名。張道陵天師輾轉到蜀地時,發現當地民風淳樸,除了鶴鳴山適合修道以外,當地的民眾也可以得道教化,於是張天師決定在鶴鳴山潛心修行。

某天夜半三更之時,張天師正在半夢半醒間,忽然看到道祖太上老君下界到凡間,對天師說,蜀地有六大魔王在荼毒生靈,殘害百姓,你前去降服他們,這樣你的功德將會圓滿,即可升入仙界。說罷又授以張天師「正一盟威符籙」、三五斬邪雌雄劍和陽平治都功印,三五雌雄斬邪劍:「狀若生銅,五節連環之柄,上有隱起符文、星辰日月之象,重八十一兩,常用誅制鬼神,降剪兇醜。」祖天師手持三五雌雄斬邪劍,有黑虎傍身,在蜀地斬妖除邪,並降服了六大鬼王。

在張道陵壽元123歲之際,將太上老君所傳授的經籙、寶劍及天師印交付其子張衡之後,與弟子王長、趙升白日飛升。張道陵祖師位了方便教化民眾,在蜀地設立二十四治,是布化行道的機構,立教之初規定凡是入道者交五鬥米為信,因此最初的教團被稱為「五鬥米道」。後人將張道陵尊奉為第一代天師,因此教派也被稱為「天師道」,「天師」是道教修行者的一種稱謂,它的意思是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師。在道教正統的神仙體系裡有著名的四大天師,他們分別是張道陵、葛玄、許遜和薩守堅。天師為世襲制,從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到現代,已經傳承了數千年,有六十多代。天師之位傳到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時,張恩溥攜子張允賢及祖傳劍印遠赴寶島。

祖天師寶誥本來南土,上溯蜀都。先獲黃帝九鼎之丹書,後侍老君兩度於玉局。千軸得修真之要,一時成吐納之功。法籙全成,受盟威品而結璘訣。正邪兩辨,奪福庭治而化鹹泉。德就大丹,道齊七政。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三天扶教,輔玄體道。大法天師,雷霆都省。泰玄上相,都天大法主。正一衝玄神化靜應顯佑真君。六合無窮高明大帝,降魔護道天尊。

相關焦點

  • 道教三元節,你知道多少?正月十五上元節,祖天師聖誕,祈福點燈!
    正月十五上元節,恭賀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聖誕。每到三元之日,三官大帝便巡遊三界,考校大千世界之內十方國土之中的神仙升臨、品匯考限與萬類化生之事。若眾生在正月十五這天禮念醮祭三官大帝,則可以賜福、赦罪、解厄,功德無量。由於各種原因,無法在天官聖誕日親自去道觀祭拜天官的善信,也可以轉載本文並持誦三官寶誥,向全天下普告天官聖誕,同樣獲福無量。
  • 道教:農曆二月十五日,恭賀道祖太上老君聖誕!
    農曆二月十五,是道教道祖太上老君的聖誕之日。東漢中葉,張道陵天師創立的道教以黃老道家思想為主要依託,奉《道德經》為聖經,尊太上老君為道祖,並且結合了原始的鬼神崇拜發展而來。太上老君的神話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許多文學作品中都有出現老君的神仙形象。
  • 正月十五,恭賀天官聖誕、祖天師聖誕, 持誦寶誥,可獲福無量!
    道教一直有「三元節(上元、中元、下元)」,「天官賜福、地官敕罪、水官解厄」的說法,祖天師張道陵的誕辰也是正月十五日。由此看來,正月十五元宵節與道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正月十五上元節,恭賀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聖誕。
  • 正月十五,恭賀上元天官聖誕、祖天師聖誕,持誦並轉載寶誥,可獲福無量!
    道教一直有「三元節(上元、中元、下元)」,「天官賜福、地官敕罪、水官解厄」的說法,祖天師張道陵的誕辰也是正月十五日。由此看來,正月十五元宵節與道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元宵節與道教天官賜福正月十五上元節,恭賀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聖誕。
  • 農曆九月二十三,道教祖師薩守堅天師聖誕
    今天是道歷4716年,農曆九月二十三,為道教祖師薩守堅天師的聖誕之日。天師是道教修行者的一種稱謂,天師是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師的意思。最初這個稱呼是道教始的祖黃帝對岐伯的一種尊稱。岐伯精通醫術,黃帝向其學習,《莊子·徐無鬼》:「黃帝再拜稽首稱天師而退」。
  • 道教創始人張道陵何許人也,為何在道教地位如此之高
    、佛教、儒教三足鼎立,佛教為釋迦牟尼,儒教為孔子,亦被尊為儒教聖教主,民間大多信奉佛教和道教,有一說法叫佛教道教不分家,那麼道教創立者是誰呢?他叫張道陵,即張陵,字輔漢。生於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十年,歿於漢桓帝永壽二年。祖籍沛國豐縣,即今徐州豐縣人。是道教創始人,也稱祖師,是民間盛傳的四大天師之一。在《西遊記》中有這樣一個情節,觀音菩薩來天庭謁見玉皇大帝,是四大天師率領仙官迎接。而孫悟空反下天庭,也是張天師帶著相關仙官來凌霄殿啟奏的。
  • 辛丑正月十五,恭賀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聖誕
    正月十五上元節,恭賀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聖誕。正月十五元宵節為天官之誕辰,在民間以放燈、鬧元宵的民俗來慶賀,形成了以娛樂、祈祥為主的歲時節日;道觀中則例行設齋慶賀上元天官誕辰,民眾多前往廟觀燒香祈福。因此,正月十五元宵節又被稱為「上元節「。
  • 五月十八,恭賀張天師聖誕!齋戒焚香,見者消業,轉發得增福報!
    歡喜讚嘆歡喜讚嘆 志心皈命適 逢張湛然天師聖誕之日,念誥、誦經、持咒、茹素等猶為殊勝,具大功德。閱讀福壽增延,轉發功德無量。恭賀天師降誕之辰很多人認為,五月十八是祖張天師的誕辰。但是根據《龍虎山志》、《留侯世家宗譜》等記載,祖天師張道陵聖誕在漢建武十年正月十五,第四十八代天師張彥頨(湛然天師)聖誕才是農曆五月十八。湛然天師在歷代天師中功德甚大,於嘉靖年間「東建家廟以紀曆代真人,西建萬法宗壇以奉上帝列真」,基本奠定天師府建築格局,「餘悉更置,山水增輝」,使龍虎山成為「福地之冠」。古語有言:「彰前代之功德偉業,勵後世之繼志遵承」。
  • 道教四大天師:張道陵被稱為祖天師,另外三位也都是一派祖師
    佛教有四大菩薩、四大天王,與之相應道教裡也有護法四元帥(馬趙溫關)、四大天師,那麼這四大天師指的都是誰呢?張道陵天師估計大家知道的多,另外三個可能就不是那麼清楚了。張天師:張道陵,原名張陵,東漢時期沛郡豐縣人,《列仙傳》說他是漢留候張良的八世孫,他於東漢末年創立了正一盟威道,簡稱正一道,也就是天師道,後世尊他為「祖天師」。實際上,在他之前只有道家,沒有道教,可以說他是道教的創始人。葛天師:葛玄,道教靈寶派祖師,三國時期吳國人。
  • 道教四大天師 代表道教四大流派 降妖除魔行符敕鬼無所不能
    影視劇中四大天師四大天師1、張道陵(天師道創始人)張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輔漢,原名陵,漢人,道家,漢國沛郡豐(今江蘇豐縣)人。正一盟威道,即天師道創始人,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後世尊稱為「老祖天師」。
  • 道教祖師張道陵和龍虎山
    (34年2月22日—156年),字輔漢,原名陵,道教創始人,漢朝東漢時期豐邑(今江蘇徐州豐縣)人,四大天師之一。據記載太上老君降臨蜀漢,「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張道陵整合當時的:黃老派、方仙道、文始派等先秦修道團體,創立道教稱正一盟威之道。後世尊稱為「老祖天師」、「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高明上帝、張天師。著作《老子想爾注》,弟子有3000多人,設立24治,奠基天師道。張道陵、葛玄、許遜、薩守堅合稱四大天師。
  • 農曆三月初三,恭賀道教尊神真武大帝聖誕!
    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對於道教來說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西王母在西崑侖瑤池聖地舉行蟠桃盛會,宴請三界諸位神祇。同時也是道教始祖軒轅黃帝和北極四聖真武大帝的誕辰。各地的宮觀會在這一天舉行祈福法會,祈願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萬民樂業。
  • 道教:張道陵,普施符籙禳救災禍,被後世尊為五鬥米道教始祖
    但這位張天師不過是第一位張天師的第二十幾世後人,比他的老祖張道陵差多了。張道陵(公元34-156年),一名張陵,東漢人。他是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實際創立者。張道陵沒被神化前的經歷並不稀奇,他是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曾入太學,通達五經。漢明帝時,他當過巴郡江州(今重慶)令。
  • 農曆四月十四,恭賀道教「男神」呂洞賓祖師聖誕
    今日農曆四月十四,為道教神仙祖師呂洞賓聖誕。可見道教信仰中呂祖神威影響之深遠和範圍之廣泛。,也正因為此,在民間,呂祖度化世人的故事傳說尤為眾多,在道教列位神仙祖師中呂祖也尤其備受信眾推崇和關注。可石碑上這一手好字確是道教呂祖所寫。作為道教祖師,呂祖竟然參與唐代景教也就是基督教碑文的撰寫工作,包容心態可見一斑。
  • 道教創始人根本不是張天師,道教真正的歷史要久遠得多
    傳統認為,道教創立於東漢末,創始人是祖天師張道陵。但實際上,在張天師之前,就有很多的道士。如果說東漢末才有道教,似乎有點說不通。根據各種文獻記載分析,道教在春秋戰國時期,應該已經形成具規模的組織。後人耳熟能詳的方仙道,就是早期道教的代表。
  • 四川青城山上的道教古蹟—建福宮天師洞
    青城山位於四川都江堰西南15公裡處,屬道教名山,是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東漢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後稱張天師)曾在此修煉,道教稱此山列為十大洞天中的第五洞天,名為「寶仙九室洞天」,由青城丈人管治。全山樹木蔥茂,青翠滿目,諸峰環繞,狀如城郭,故謂之青城。青城山分前、後山。前山道教宮觀遍布期間,文物古蹟眾多。
  • 道教正一天師道派嗣漢天師府
    其實中國的道教在創教之初,並無諸多的門派,張道陵天師所創立的道教,就叫「正一盟威之道」。所謂「正一」按《化書》的解釋:「命之則由,根之則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謂正一」;按《崆峒問答》,「正者不邪,一者不雜,正一心則萬法歸一」。就是說道教的「正一」是反映法門不二的最高正道。
  • 張道陵——正一真人、張天師、祖天師、道教正一道實際創立者
    張道陵和葛玄、許遜、薩守堅合稱四大天師張道陵,字輔漢,是漢朝時期的人物,是西漢開國功臣張良的第十世孫。他為道教正一道實際的創立者,被後世尊為張天師、祖天師、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其有第子三千多人,設立二十四治,奠基天師道。
  • 關於道教中神仙的七個等級,原來神仙分為七等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神仙等級的劃分,不是正統道教典籍的劃分,而是上清派的觀點,有人就納悶了,上清派不是道教的分支門派嗎?為什麼上清派的觀點沒有被道教採集在其中呢?上清派的故事關於上清派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上清派的祖師叫做魏華存,只不過成立的時間較晚,到了三國時期,有一個叫做張魯的成立了天師道,這個天師道完全是繼承了道教的意志,在三國時期影響巨大,魏華存本是天師道的人,後來張魯被曹操降服後,魏華存就想著自立門派了,亂世是一個出梟雄的年代,這並不奇怪,魏華存成立門派也是以道教為基礎,但是為了能夠取代天師道就創造了一位新的神仙
  • 麗水巨溪境內,發現天師樓民宿,道教創始人張道陵修道養生之聖地
    岑莊坐落在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巨溪境內,毗鄰麗水著名的三巖寺景區,四周奇峰聳立、壁立千仞,「天師樓」、「大旗擎天」、「神龍峰」等山峰,峰巒相接,遙遙相應。其中最為聞名的當屬「天師樓」。天師樓是道教創始人張道陵修道養生之聖地,集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天師樓·岑莊」取名於「岑」,在字典裡,釋義為小而高的山。李白亦有詩云:「時升翠微上,邈若羅浮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