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正月十五,恭賀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聖誕

2021-03-01 應天白鷺堂

正月十五上元節,恭賀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聖誕。

正月十五元宵節為天官之誕辰,在民間以放燈、鬧元宵的民俗來慶賀,形成了以娛樂、祈祥為主的歲時節日;道觀中則例行設齋慶賀上元天官誕辰,民眾多前往廟觀燒香祈福。

因此,正月十五元宵節又被稱為「上元節「。

至心皈命禮

     玄都元陽紫微宮中 部三十六曹 偕九千萬眾 考較大千世界之內 錄籍十方國土之中 福被萬靈 主眾生善惡之籍 恩覃三界 致諸仙升降之私 除無妄之災 解釋宿殃 脫生死之趣 救拔幽苦 群生是賴 蠢動鹹康 大悲大願 大聖大慈 上元九炁賜福天官 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

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 

天官大帝,道教稱為「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總真應見天尊」,隸屬玉清境,居寶闕下上元覃恩宮。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每逢正月十五,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

上元一品賜福天官,隸屬玉清境。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總主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

中元二品七氣地官清虛大帝,住在九土無極世界洞空清虛之宮,總主五嶽帝君並二十四治山川,九地土皇、四維八極神君;

下元三品五氣水官洞陰大帝,住在金靈長樂宮,總主九江水帝、四瀆神君、十二溪真及三河四梅神君。

三官大帝餘氣應化人間,便為堯、舜、禹三位明君。每到三元之日,三官大帝便巡遊三界,考校大千世界之內十方國土之中的神仙升臨、品匯考限與萬類化生之事。若眾生在正月十五這天禮念醮祭三官大帝,則可以賜福、赦罪、解厄,功德無量。

正月十五這一天除了天官紫微大帝聖誕之外,還有祖天師張道陵聖誕、佑聖司命真君聖誕、正一靜應真君聖誕、迎廁神紫姑、臨水夫人陳靖姑聖誕、混元上德皇帝降現、西鬥帝君下降、翊聖保德真君降、金精山張靈源真人飛升。

相關焦點

  • 正月十五長春觀恭賀上元賜福天官聖誕祈福法會如期舉行
    正月十五上元節,武漢長春觀恭賀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聖誕法會在太清殿如期舉行,由於疫情政策武漢長春觀山門暫時還未開放,僅現場義工及部分門內弟子、信眾有幸現場參與法會。道教一直有「三元節(上元、中元、下元)」,「天官賜福、地官敕罪、水官解厄」的說法,正月十五元宵節與道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正月十五,恭賀上元天官聖誕、祖天師聖誕,持誦並轉載寶誥,可獲福無量!
    元宵節與道教天官賜福正月十五上元節,恭賀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聖誕。天官大帝,道教稱為「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總真應見天尊」,隸屬玉清境,居寶闕下上元覃恩宮。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每逢正月十五,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正月十五,是我國傳統曆法中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同樣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 上元節|慶賀上元一品九氣天官紫微大帝聖誕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五,為道教神靈「上元一品九氣天官紫微大帝」聖誕,也是中華民俗中的「上元節」。上元節與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春節合稱為時令八節。▲三官大帝聖像       上元天官即上元一品九氣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
  • 正月十五:「天官大帝」聖誕 見轉者吉祥增福
    雖然整個正月都洋溢著新年的快樂,但正月十五上元節確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日」,第一個「團圓日」,和第一個且非常重要的「祈福日」。祈福想必大家再熟悉不過了,擇吉日即可祈福。但是為什麼說正月十五上元節祈福最重要呢?因為正月十五上元節為道教的「天官大帝」的聖誕!
  • 正月十五,恭賀天官聖誕、祖天師聖誕, 持誦寶誥,可獲福無量!
    道教一直有「三元節(上元、中元、下元)」,「天官賜福、地官敕罪、水官解厄」的說法,祖天師張道陵的誕辰也是正月十五日。由此看來,正月十五元宵節與道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正月十五上元節,恭賀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聖誕。
  • 北極紫微大帝聖誕,但你知道嗎?紫微大帝有時候指的是不同的神祇
    農曆四月十八,系北極紫微大帝聖誕。我們一切了解一下佛教信仰和道教信仰中的紫微大帝是不是屬於相同的神祇?紫微大帝的信仰有著重要地位,不僅兩棲於佛教和道教,而且道教也有不同的神祇。無論是三官信仰中的上元天官紫微大帝,還是四御信仰中的中天北極紫微大帝,在道教界有著重要的影響。
  • 正月十五上元節——天官賜福.福星高照.家和萬福!
    起源於東漢時的早期道教, 「官者,司也,官天下而無私也」,「三官」中的「天官」,又稱「上元」,其職責是「總主上宮諸天帝王,上聖高真,森羅萬象星君」,每至正月十五,便下降人間,考定禍福,故人們稱正月十五為「上元節」。&.
  • 農曆七月十五恭賀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聖誕,中元節有什麼禁忌?
    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青靈帝君平等應善天尊聖誕之日,稱頌天尊寶誥有無上功德,恭賀平等應善天尊聖壽。七月十五的「中元節」中元盛會超亡度孤,中元節又稱「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顧名思義就是亡靈、鬼魂過的節日。中元節為三官大帝之一的地官大帝聖誕之日。
  • 正月十五鬧元宵,天官賜福好運到!
    還有一種「天官賜福」的說法,也是因為元宵節哦! 傳說元宵燃燈的習俗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主管「三元」的分別為天、地、水三官,這是三個日子也分別是他們的生日。 這三個官,在古代可是神仙!
  • 為何天官來賜福
    因該日為道教三元日中上元之日,故又稱上元佳節。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合稱「三元」。道教崇奉天官、地官、水官,認為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天官大帝神誕為正月十五日,地官大帝神誕為七月十五日,水官大帝神誕為十月十五日。
  • 正月十五上元節,祖天師聖誕,祈福點燈!
    正月十五上元節,恭賀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聖誕。天官大帝,道教稱為「上元九炁賜福天官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總真應見天尊」,隸屬玉清境,居寶闕下上元覃恩宮。天官由青黃白三氣結成。每逢正月十五,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
  •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恭賀「下元五炁解厄水官大帝」聖誕
    農曆十月十五日,是「下元五炁解厄水官大帝」聖誕之日,也是中華民俗中的「下元節」。三官大帝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之職。常持誦三官寶誥必可獲福無量!水官大帝名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隸屬太清境。水官大帝由風澤之氣和晨浩之精結成,總主水中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罪福,為人消災。
  • 七月十五中元節「地官大帝」聖誕,看看地官大帝能赦哪些罪?
    《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注》卷一《因緣經》:「正月十五上元宮主一品九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於是日,同下人間,校定罪福也;七月十五日中元宮主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於是日同出人間,校戒罪福也;十月十五日,下元宮主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於是日同到人間,校戒罪福也。」同時,劉宋陸修靜還有「三官所執,生、死、苦考自明法曹」之說。又與「三清境相」結合。
  • 正月十五上元節,天官大帝下界賜福!怎樣做,可得福無量,消災滅罪?
    道教崇奉天官、地官、水官,認為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天官大帝神誕為正月十五日,地官大帝神誕為七月十五日,水官大帝神誕為十月十五日。至南北朝時「三官」與「三元」相結合而為三位天帝,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為上元節。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亦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
  • 三元大帝: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都是主宰人間禍福
    在道教的歷史文化中,三元大帝又稱「三官大帝」,是三個神仙人物的合稱,即天官、地官、水官,各自的全稱為:上元一品天官賜福大帝、中元二品地官赦罪大帝、下元三品水官解厄大帝。三神在道教諸神中地位不算很高,但在民間享受的香火之盛卻位居前列。
  • 恭祝下元解厄水官大帝聖誕
    今天是道教下元佳節,道教中,"三元"是"三官"的別稱。上元節又稱"上元天官節",是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誕辰;中元節又稱"中元地官節",是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誕辰;下元節又稱"下元水官節",是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誕辰。古代這個節日還是非常隆重的。
  • 道教神仙:農曆正月十五,恭賀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天師聖誕!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又叫上元節,也是道教先天神祇天官大帝的聖誕之日,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和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合稱為三官大帝。同時農曆正月十五對於道教來說意義非凡,它還是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天師的聖誕之日。
  • 農曆七月十五,恭祝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聖誕!中元節的...
    道教開始就有三官崇拜,即天官、地官、水官。隨著道教的發展他們的職責也十分清楚,天官為上元賜福(正月十五),地官為中元赦罪(七月十五),水官則下元解厄(十月十五)。道教《太上三官經》云:"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官統攝"。
  • 道教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下元水官、中元地官、上元天官
    這個世上每個不同的地方都會有其不同的信仰,我國從古至今更是百家爭鳴,傳統文化更是層出不窮,許多歷史人物也出現在了我國本土歷史文化道教神仙譜中,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其中的道教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下元水官中元地官地官名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人們都尊稱其為「清虛大帝」,隸屬上清境。對於地官的來歷有很多的說法,:一說為靈寶天尊化炁為中元地官只神,以主宰地府;一說為陳光蕊與龍女之子後修道成仙,被封為地官大帝,總領地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