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年齡幾何,提升跑步能力,從1000米跑開始,跟自己的過去比!

2020-12-10 騰訊網

最近有個朋友說自己開始跑步了,跑1000米跑用了6分鐘,想知道自己水平如何,我沒有回答,而是分享了一組數據,關於中考生和大學生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的成績參考標準:

其實從圖中就可以看到,3分20秒以內對於普通人算是很優秀的成績,而5分開外就已經是不合格的水平了。

對於長期堅持跑步或馬拉松的朋友而言,以6分的配速跑完42.195公裡不算太累,如果是1000米的速度訓練,配速在5分以內的大有人在,更有跑者可以用5分的配速跑完一個全程馬拉松的,目前我也可以做到。

不過,了解了這些之後也不必沮喪,無論年齡如何,跑步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來慢慢積累的,分享幾個小招可以試下:

1.日常深蹲,加強腿部力量,每周至少3次,每次5*20個;

2.原地高抬腿/高抬腿跑,每周至少2次,每次1分鐘*5組;

3.速度訓練,每周至少2次,通過200米,400米,800米等這些距離跑強化速度能力,循序漸進;

最後,每周至少慢跑3次5公裡左右,速度無所謂,體會呼吸和跑步結合的順暢感覺,總之,只要持之以恆肯定可以提升,跟自己的過去比吧!

相關焦點

  • 1000米體測怎麼跑?「跑渣」別慌,這裡有通關指南!
    說起1000米,很多跑友可能都會有一段刻骨銘心的回憶,它或許是你曾經高考的一項,也許是那年大學的體側,或者是現在我們跑友不斷追求的配速。懂一點田徑的人都知道,什麼比賽項目最難,大概就是800/1000米了。100米跑,比的是速度能力、衝刺能力,而超過1000米的,比的是耐力。
  • 能跑馬拉松,就是愛跑步?
    成為一名跑者,意味著你想讓自己變成你想要成為的樣子,這才是最重要的。成為一名跑者,意味著你將跑步融入生活,跟速度與距離無關。每個人的跑步方式都是不一樣的。不管你的目標是跑5公裡還是馬拉松,只要你跑了,你就是跑者。不能因為自己跑得慢或者跑得距離短,就不認為自己是一名「跑者」。 有些跑得快的人不喜歡跟跑得慢的人一起跑,覺得他們會拖累自己的目標配速!
  • 800/1000米跑步測試前,做好這五件事,讓你輕鬆跑出好成績
    眾所周知,每一年大部分學生都要進行跑步測試,也就是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體育測試。這類跑步屬於中長跑,中長跑介於長跑與慢跑之間,是一種頗有難度的跑步距離。這類的體育測試,也是很多學生的大難題。而在800/1000米跑步正式測試之前,做好這五件事,讓你輕鬆跑出好成績!
  • 少年因跑步結交忘年大叔 初次跑太馬戰勝自己
    每天6點起床跑步,跑6公裡結束回家差不多7點,7點洗漱吃飯,8點坐車去打工賺學費。每天都近乎全力的衝刺,每次回來都滿身是汗,跑完最樂意的兩件事就是甩頭髮上的汗跟擰衣服上的水,看著自己的訓練「成果」也是開心的不得了。我沒有慵懶,沒有懈怠,只有揮汗如雨。
  • 馬克333訓練法 有效提升跑步實力
    馬克333訓練法 有效提升跑步實力 馬克333跑步搭配方式,就是一開始進行3次5分力的舒適跑,再來進行
  • 上坡跑可以有效提升馬拉松專項能力
    上坡跑訓練與間歇跑類似,是跑者比較畏懼的一種訓練手段,但相比間歇跑,上坡跑速度沒有間歇跑那麼快,但難度並不亞於間歇跑,相比間歇跑,上坡跑在動作模式、供能特點等方面與實際馬拉松比賽更加接近,同時增加了訓練難度。所以通過上坡跑可以有效提升馬拉松專項能力,事實上,精細化運用上坡跑,可以產生比間歇跑更好的訓練效果。
  • 如何提升馬拉松跑步成績
    馬拉松從來都是一項速度的遊戲,很多人開始跑步之後,就會想方設法讓自己跑得更快,更遠。對於初跑者來說,想要完成人生第一個全馬,那麼先從跑5公裡開始,然後10公裡,15公裡,半馬,25公裡,30公裡,當這些距離被你一一徵服了,那麼完成全馬也就水到渠成。對於高階跑者來說,要想跑進330或者310甚至3小時,你可以先跑進350,然後跑進345,再然後跑進340,循序漸進的完成各個目標。如果你的能力還不錯,那麼可以設置更高的目標,然後逐一分解完成。
  • 馬拉松破三法寶——5000米重複跑
    訓練目的十分明確:要把重複跑的時間規定與個人跑的能力相一致,狠抓休息時間,有氧與無氧的比例適合個體實際。重複跑要使運動員在長距離或稍長距離配速跑的後程少掉速、不掉速甚至能加速! 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是:重複跑的休息時間相對充分,通常在心率恢復到60%以下再開始下一組訓練,而間歇跑的心率恢復到75%以下就可以開始下一組訓練。重複跑的次數為2~5次,距離越長,次數越少。 相對而言,5000米是一個好記、常見的距離,符合中國人的記數習慣。在田徑項目中,它屬於中長跑,無論對於專業運動員還是業餘運動員,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
  • 「跑步小知識」量化跑步技術-四項能力指標
    如果有其中一項技術不是這麼容易達成,那你就必須在另外一項將它補回來,懂得運用自己的優勢。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這就要參考四項跑步能力指標。四項關鍵指標都是根據專業跑者90天的跑步紀錄分析,此分析將會跟同性別、年齡及目標的跑者進行比較,可以更明確了解自己相對的強弱項。
  • 跑步圈裡,7分鐘跑1公裡是什麼水平?
    跑步,是目前最簡單的一種運動項目了,也是入門門檻最低的,但是這並不代表跑步就是最容易的。我們都知道跑步有太多的好處,通過跑步主要主要是鍛鍊一個人的耐力和提高心肺能力,所以,跑步也成了大多數人的一個選擇。
  • 減肥不要瞎跑了!學會4個跑步方法,讓你更快瘦下來
    我們都知道,堅持跑步鍛鍊可以減掉贅肉,讓身材瘦下來,還能提高自身體質,強化免疫力,讓你保持更加年輕狀態。因此,越來越多人開始加入跑步的隊伍。 2、控制跑步速度 很多人跑步堅持不了幾天就會放棄,是因為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跑速,而心肺功能跟不上,跑不了幾分鐘就會氣喘籲籲
  • 姚明當年跑3200米配速408,12分鐘跑步測試,你處在什麼水平?
    前段時間,有跑友扒出了姚明趣談當年跑步成績的視頻片段,引起了跑圈熱議,視頻時間為2011年7月20日,那時候姚明剛剛退役回國,而與他對話的是央視主持人於嘉,那時候的於嘉也剛剛愛上了跑步。而堅持近10年跑步的於嘉的的成績可謂瘋狂,就在上個月,他自己跑完了一場線上全馬,只用了2小時38分鐘跑完,全程成績344配速。
  • 每天晨跑多少公裡,才能真正減肥成功?其實跑步跟減肥關係不大
    有朋友問我,自己想跑步減肥,每天跑多少公裡才能減肥成功呢?這個問題其實有點寬泛,甚至也是有點不準確的。其實你每天晨跑,不管跑多少公裡,有時候可能都起不到減肥的作用。原因很簡單,我們要了晨跑的意義,還有減肥真正要做到的重點。
  • 中考跑1000米需要多長時間?多少及格/滿分?有訣竅嗎?
    全國體測考試必選項目中的長跑,例如1000米,一直是許多學生和家長困擾的項目,家長們遠離校園,已經不知道現在跑1000米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及格或者滿分,加上工作忙,沒辦法制定比較合理的訓練計劃。所以肌鰹強就說說1000米怎麼備戰,才能更好拿高分。
  • 中招體育考試男子1000米跑在訓練時注意事項
    跳躍式 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屬於中長跑,我把跑分成三個部分進行講解,包括跑前的準備活動,跑步途中,跑步結束。 一,跑前準備活動 首先,要在1000米訓練前20分鐘做好熱身活動以及韌帶拉伸運動,確保在跑步過程中肌肉能伸展開來。不會發生肌肉拉傷或者小腿比目魚肌抽筋而無法跑完。其次,跑步前一個小時內不要吃食物,否則會增加胃的負擔而導致跑步途中肚子疼痛,可以少量的飲用運動飲料或者礦泉水,運動飲料可以提高身體肌肉的活性。
  • 跑馬拉松的黃金年齡是多少?看完後我不著急了
    業餘選手的跑馬拉松黃金年齡是多少歲?對於業餘選手來說,很多更是在35歲以後才迎來自己的PB爆發季。如果你保持長期耐力訓練,那你的有氧能力可以長期維持在高水準。國外運動學家通過長時間的研究發現,對於一名跑者而言,不論是職業運動員,還是業餘跑者,35歲是一個分水嶺,在35歲之前都有機會達到你跑步生涯的巔峰狀態。
  • 初中生跑800米「累得半死」?學會這3個跑步技巧,不再氣喘如牛!
    不敢說全部初中生,超過80%的初中生每周用來體育鍛鍊的時間不會超過1小時,導致大批初中生跑個800米都「累得半死」,腰酸腿酸要緩上1個多禮拜才能恢復。既然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長跑訓練,那就掌握3個跑步技巧,讓跑步不再那麼痛苦吧!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 初三體育考試800/1000米,如何拿滿分?簡易居家訓練方法支招!
    在眾多的體測鍛鍊項目中,初三體育中考項目中最讓人擔心的要數800/1000米體測,今日給大家分享一份中考體測800/1000米的注意事項。小提示:高抬腿是一項不錯的訓練方法,主要作用是訓練腿部力量,提高下肌肉群的蹬撐能力,長期練習可以起到增強腿部力量,擴大步幅的效果,有助於在800/1000米體測中,提高跑步蹬腳起跑的爆發力,搶佔先機。注意:訓練前要做好充分的熱身,訓練結束後要拉伸!
  • 2020年進入倒計時:這一年,謝謝跑步的自己!
    在跑步中,釋放了壓力,也釋懷了很多往事。如今,2020年馬上就要過去了,也許時間並未給我們答案,我們並未解決問題,心願並未如願。但是這一年,我們畢竟都會有所堅持,有所感動。在2021年來臨之際,不妨對自己說些感謝的話:加油,你是最好的!
  • 中年人未跑先憂傷膝是多餘,跑步和腿部力量訓練才有利膝關節健康
    比如別人一次跑5公裡,可能你剛開始就是一次也就是1000米的距離,而且是跑500米加上快走500米來完成。但這沒什麼丟人的,誰都是從「跑不動」開始的。(3)超重或肥胖的中年人,建議從減肥開始,先將體脂和體重降下來。同時不建議從跑步開始健身,因為對膝關節衝擊較大,掌握不好容易受傷。(4)設定過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