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信佛的人都關注一個問題,佛教中常說的福報從哪裡來,福報會不會在拜佛求佛之後,很快降臨到我們身上。其實,按照佛在經綸裡的說法,我們世間人的福報都是前世修來的。
比如,今天我們看到世界上有許多的商業巨子、大企業家,他們擁有的財富,就是前世修來的,而且有一些是經過很多世累積起來,然後在這一生當中機緣成熟後,才得這樣殊勝的因果好報。
但也有一部分人,擁有財富之後,喜歡享受榮華富貴,因此被福報所迷惑,從而導致不願意繼續修福。這樣的人,縱然在社會上從事一些慈善福利事業,但得到福報會很小。只有懂得修「法布施」的人,才會懂得修積殊勝的智慧大福報。
因此,我們今天看到一些智慧超常的人,就會因為過去生中修法布施;而一些健康長壽的人,則是由於過去生中修積「無畏布施」,由此可知,因緣果報的道理與事實真相是真實不虛的,修什麼樣的因,就得什麼樣的果報。
那一個普通人到底怎樣做,才能夠保持勤修布施呢?首先,我們要了解真正布施的含義,《金剛經》上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不求回報、不著相的布施才是功德無量;而著相,求回報的布施就變成有限量的福報。
對於福報,佛家認為,不管錢財放在自己身上、還是放在銀行統統都靠不住,只有把它布施出去,讓一切眾生共享,才是真實永遠不壞的金剛福報。
其次,如過能刊印佛經,勸導大家有機緣接觸到佛法,讀到佛經、聽到佛法,這都是屬於法布施,而法布施的果報就是開智慧。所以,想要得到聰明智慧的人,就要勤修法布施。
而無畏布施,首先要做到吃素食,其次不殺生、不偷盜、不兩舌(挑撥是非)。所以,不殺害一切眾生,不與一切眾生結冤讎,能夠保護一切眾生生命的安全,不兩舌挑撥是非,鬥亂彼此兩方,這都屬於是無畏布施。同時,無畏布施往往也是容易造惡業,遭受苦報的因素。
懂得這六條布施的理論方法後,就要把它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去。佛家常說的「僧」,是清淨和睦的意思。而生活當中有出家人,有在家修行之人,其中四個人以上同住在一起,依照這六條去修行,這個團體就叫做僧團,所以僧團並不單指出家人的團體。
因此,能在一個小團體當中,彼此心地身心清淨和睦共處,不分在家、出家,不分男女老少,也不分任何行業,四人或四人以上在一起依照這個方法修行,就一定能得到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