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氣息濃鬱的錦溪古鎮,宛若「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美少女

2020-09-10 嗨走鄉村

水巷、河埠、拱橋、騎樓、廊坊、街市……淳淳的古韻和水鄉的清涼,集於一身,靜逸而內斂,這就是江南水鄉錦溪。 ----題記

當遊人們都趨之若鶩地跑向周莊、西塘、烏鎮、同裡、朱家角時,其實,在江南水鄉至今仍保留有許多古樸秀美、鄉土氣息極為濃鬱的水鄉古鎮,宛若 「養在深閨人未識」 的美少女。這些小鎮同樣是小橋流水人家,卻沒有摩肩接踵的遊人和小商小販的叫賣聲。有的只是那些往來的小船和小橋下恍惚斑駁的人影,錦溪就是這樣一個古鎮。

走進錦溪古鎮

錦溪古鎮地處江蘇省崑山市西南,是一個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的美譽,留存諸多人文景觀、古蹟名勝和無數獨具明、清特色的建築。著名的景點有通神御院,陳妃水冢,蓮池禪院等。

步入「水鄉佛國」的牌坊,就算進入了古鎮,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個巨大的湖泊,湖泊上橫跨著一座精美的廊橋,廊橋在荷花的映襯下,宛如鏤空的剪紙,遠遠望去如詩如畫,讓人不禁停下腳步,拍照留影。這就是錦溪標誌性建築——古蓮橋。

錦溪的農家樂近年來蓬勃發展,吸引了上海大批的退休中老年們的到來,遊船由於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乘客寥寥無幾,遊船碼頭幾乎無人,來農家樂的老人悠閒地在碼頭邊垂釣著。

由於乘坐遊船的乘客寥寥無幾,船娘們也會趁著等待乘客的同時用手機追劇。

蓮池禪院,又名蓮花池、古蓮寺。位於五保湖畔菱塘灣口。陳妃病歿後,孝宗為懷念她,下旨在地此設僧建寺,為陳妃誦經超度。後又命眾僧在寺院東側挖池種荷,始稱蓮花寺。經40餘年的陸續修建,寺內殿堂廊廡、寶閣岑樓和琴堂畫舫一應俱全,遂成江南負有盛名的佛門勝地之一。在八百載的滄桑歲月中,蓮池禪院曾屢廢屢修。1996年後,經不斷修繕,重現光彩,與陳妃水冢、文昌閣和十眼長橋構成完整的古蓮景區。

陳妃水冢,話說南宋孝宗皇帝寵妃陳氏病逝於此,感於陳妃對於此地的鐘愛,便下旨將陳妃水葬於此鎮,又在與水冢隔水相望的五保湖邊修建寺廟,為陳妃超度,並將錦溪更名為陳墓。站在錦溪 「蓮池禪院」內,一眼就可見到五保湖中有一個立於水中的「獨圩墩」,那就是「陳妃水冢」。對於「水冢」還有一個神秘的說法:無論是水漲水落,那個「獨圩墩」始終高出水面一定的距離,從沒被大水淹沒過,於是民間就相應有了許多傳說。這事究竟是真是假,現在無從考證,不過是在茶餘飯後付諸一笑罷了。

清清的綠水穿鎮而過,不管你走到哪裡,都能看到亮晶晶的水倒映著綠樹和古橋,倒映著臨街的老屋和山牆。

站在橋上,俯視橋下那緩緩流水,舉目所見的是兩岸垂柳依依,微風拂過,吹皺的水面下依稀還能看見幾條小魚悠悠遊過。

古鎮的大多數原始居民世代居住在這裡並紮根於此。現在的錦溪每天都有遊客來打擾,但他們仍然熱情好客,過著平靜的生活,從不因外人而改變自己。

古鎮的老街上有多家經營著老舊物品的小店,儘管遊人稀少,但是偶爾也會有懷舊情懷人士的光顧。

錦溪以「三十六座橋,七十二隻窯」著稱,在1平方公裡的範圍內,有古橋36座,密度遠遠超過了水城蘇州的橋梁密度。在36座橋中,錦溪最有名的有8座。它們是天水橋、太平橋、十眼橋、錦溪中和雙橋、眾安橋、溥濟橋、普慶橋、裡和橋。天水橋俗稱北觀音橋。

錦溪依街傍河築就的迤邐古長廊更是堪稱一絕,古長廊青磚鋪地、圓木為梁、黛瓦蓋頂、紅燈高掛,具有遮陽和避雨的雙重功能。

陳墓郵局是錦溪當地的老郵局,據說最早成立於清朝末年,算是有些年頭了。在通訊工具不是那麼發達的過去,這裡可是當時收發信件的重要中轉站。

走在錦溪的老街,你一定會陶醉於那傳統的街坊景觀,在青磚鋪就的路上走走,看著兩側密密相連的店家和住宅連在一起,前店後居,店店相連,這些店鋪都不大,頗有夫妻老婆店的味道。

烏蓬船不時從橋洞下穿過。這些被長長地駁岸擁抱的古橋,這些經歷了歲月風雨的古橋,串起錦溪像一幅長長的、淡彩的水墨畫卷,在遊人眼前延展開來。

踩著斑痕累累的青石板路,耳邊傳來清脆的歌聲,只見一條條烏蓬船在水巷裡穿梭,船娘們一邊搖著櫓,一邊唱著江南小調,遠遠望去,小橋、流水、白牆黛瓦、廊坊,儼然是一幅動人心魄的水墨畫。

站在古橋上,俯瞰著美麗的風景,走在長長的走廊裡,走著很遠的路,仿佛穿越了幾千年前的時空。

沿著河岸在石板路上漫步,感受悠然散淡的古鎮風情。沿河而築的房屋雖然上了年紀,因為有人居住,並沒有顯得特別陳舊。

錦溪的小橋、流水、人家在微風、夕陽靜靜的渲染下,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蘊積的水鄉神韻,給人是一幅動人心魄的絕妙畫卷,人去而心不去……

相關焦點

  • 雲南有個小眾古鎮,這裡雖風景美如畫,但可惜養在深閨人未識
    雲南有兩個著名的古鎮,即大理和麗江,很多遊客為了這兩個古鎮遠道而來,很多遊客很失望,因為去的人多了,古鎮開始熱鬧起來,自然就失去了韻味,那麼雲南還有哪些小眾古鎮值得打卡?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雲南有個小眾古鎮,這裡雖風景美如畫,但可惜養在深閨人未識。
  • 濟寧一大怪,大好的文旅資源,卻養在深閨人未識
    濟寧一大怪,大好的文旅資源,卻養在深閨人未識 文/孫國華我是外省人,因工作原因經常來濟寧,特別是由於在濟寧剛落地的新項目的需要,未來的半年時間我會常駐濟寧。「東方聖城」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三孔」去過三次了,汶上的寶相寺、梁山的水泊梁山、微山的南陽古鎮、曲阜的尼山聖境等景點也都去過了,我住在濟寧市區的太白酒樓附近,周六日的閒暇時間總想到濟寧市區的文物古蹟瞧一瞧
  • 它是江南六大古鎮中之一,可謂養在深閨人未識,位於浙江湖州市
    在中國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古城,從東北到西南,從沿海到內地,如麗江古城、周莊古鎮、平遙古城和西塘古鎮等,而在江南六大古城中,有一座十分低調,可謂養在深閨人未識,不僅遊客不多,而且許多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聽說過。
  • 運城絳縣:養在深閨人未識
    絳縣有8個鎮2個鄉,地處太行之末、中條之首,位於山西省南部,運城市東北部,不了解它的人很多,甚至有很多人不認識這個縣城的名字。絳縣是堯王故裡,晉之故都,周勃封地。歷史悠久,人口雖然不多,但是已經在全國各地開枝散葉,相信絳縣雖然不在絳縣,可是精神永遠都在。
  • 這個古鎮不溫不火,遊客卻說去了還想去!
    當然宣傳手段很有必要,否則「酒香也怕巷子深」,只要不出現宰客,哄抬物價,亂收費等情況,聞名而來的人會越來越多,也能提高當地人的收入。江南風景如畫,古鎮也是數不清,每逢到了節假日,古鎮就變得寸步難行,好不熱鬧。但是仍然有些還沒有出名的古鎮,景色毫不遜色,比起那些擁擠的古鎮,真的是讓人無比舒心。
  • 同裡、錦溪、甪直、南潯,初夏開啟古鎮靜心之旅,享受一絲愜意
    有那麼些閒適古鎮,古樸風情濃鬱,讓人心神往之。有那麼些古鎮,和時尚融為一體,讓人心動不已。初夏的味道帶著春意的芳香和夏風的微涼,猶如一位水鄉女子,清新淡雅。初夏時分,小編帶你遊走於水鄉古鎮,享受一絲清涼與愜意。
  • 離上海1小時,擁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古鎮堪比西塘,卻依舊不溫不火
    錦溪古鎮也是一個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的美譽,這裡有很多人文景觀、古蹟名勝和明、清時期的特色建築。相比遊客轂擊肩摩的周莊,我更喜歡錦溪古鎮的清幽,遊走在古鎮裡,每個角角落落都顯得是那般的清淨安逸,沒有太多商業化的痕跡。看著當地老人三三兩兩乘涼閒聊,市井生活的氣息,瞬間給人一種愜意舒適的感覺,這才是古鎮本該有的樣子。
  • 吳冠中和張家界,情誼不只「養在深閨人未識」
    ——流雲吳冠中和張家界,情誼不只「養在深閨人未識」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何超國慶節前夕,張家界文化旅遊名人、現供職於張家界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的劉雲,揣著自己典藏的由著名畫家吳冠中題寫書名的《張家界》風光畫冊,向記者講述了他和吳冠中、張家界的故事。
  • 武陵源美景養在深閨人未識 袁家界堪比張家界
    武陵源美景養在深閨人未識極目遠眺,峰巒疊嶂,武陵千山萬壑霎時奔向眼底,千姿百態的奇峰怪石,宛若一柄柄利刃,齊刺藍天,好一派「峽谷翻瀾千柱抵」的壯麗景象!   站在「迷魂臺」的絕巖峭壁之上,俯瞰清幽壑谷,雲繚霧繞,一種「人在壁上走,雲在腳下飄」的神奇感覺油然而生。   來到「天下第一橋」,這座懸空鑲嵌在兩座山峰之間的天然石橋,高350多米,跨度約50米,厚4米,是目前已知的世界最高的天然石橋。
  • 商合杭高鐵在這個千年古鎮設站,美景不一般,養在深閨人未識
    這個千年古鎮對很多人來說可能還沒有在深閨裡長大,除了坐高鐵,其實合肥人可以坐汽車,也可以自己坐, 距離不遠, 周末逃離繁忙的城市,遠離喧鬧的人們,進入柘皐的古風街道是不錯的選擇。北門老街至今還保存著原始的氣息,徽派建築的古典恢復,傳統的古老技術,老街,老井,都表現出古典的美感, 青石板上留下的深深的痕跡,可以想像當時這座城市是用什麼樣的車水馬龍的, 有清末、九街十三巷的皋古鎮,繁華景象,堪比盛世古城,皋八景,每景背後都有動人的故事, 現在青石板失蹤了,只剩下不和諧的水泥路,冰冷的滄桑大街,沒有戰爭,沒有從前的繁華街道,只有祥和安寧。
  • 江南石窟在縉雲 養在深閨人未識
    照片中美麗的石窟,神奇的景觀,讓人嘆為觀止。原來這些石窟是上千年來當地人採石留下的遺蹟,不斷的人工開鑿與自然風雨雕琢的完美結合,形成了江南地區最大的石窟群。眾多專家觀看了縉雲石窟後都感嘆道:「這是江南地區乃至中國最大的石窟群,有極高的旅遊開發價值,真是江南石窟在縉雲、養在深閨人未識!」
  • 平江煙舟村:養在深閨人未識
    村莊被群山阻隔,交通封閉,至今養在深閨人未識。1928年7月22日,彭德懷、滕代遠等人發動平江起義,8月1日,撤出平江縣城前往井岡山。在經過煙舟村休整時,住在一個易守難攻,背靠大山,撤退方便的朱家大屋。當時房主妻子胃疼難忍,彭德懷將自己的救命藥送給房主,解除了村民的痛苦,村民將其視為「靈芝」,當成珍寶,至今仍保持完好,彭德懷元帥曾經住宿過的木床也完好的保留在了朱家大屋。
  • 老博物館|吳冠中和張家界,情誼不只「養在深閨人未識」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何超 報導1979年的深秋,國畫大師吳冠中偶遇張家界林場,在此長嘆「養在深閨人未識」。——吳老未曾想到的是,一篇散文會成為張家界旅遊面向世界的窗口。彼時,從小在書攤愛看小人書的劉雲,開始租起門店做起了書商的生意。當400多本《武陵源》風光畫冊一售而空後,他萌生了為張家界旅遊宣傳的想法。
  • 藏在深閨人未識~小記忻州雲中河景區自駕車房車露營地
    原平離忻州這麼近,但好多人不知道這個地方。今天就實地參觀一回。營地整體建設以北美風格為主,融合西方露營文化,主建築分三大區域:營舍區域(包括小木屋別墅、房車營位、帳篷露營位);服務區域(包括接待中心、餐飲中心);休閒區域(包括主題婚禮廣場、遊艇親水碼頭、溫泉養生戶外泳池等),形成了「親近自然、盡享舒適」的集住宿、餐飲、娛樂、運動、溫泉康養為一體的綜合性露營地,清靜、休閒、自然、生態、綠色度假為意境的旅遊集散地。
  • 甪直和錦溪,不緊不慢的煙火氣息,生活中的江南古鎮
    甪直·書中的萬盛米行 甪直古鎮,在哪裡? 甪直古鎮位於蘇州市區東南25公裡處,甪直古鎮原來因為鎮西有「甫裡塘」名甫裡,後因鎮東有直港,通向六處,水流形狀酷似「甪」字,改名為「甪直」。
  • 烏山天池養在深閨人未識 美麗面紗亟待揭開
    初夏時節的烏山天池,美得令人窒息。  5月27日,記者一行登上天池內的「慈象峰」,於遠眺,只見蔚藍天空之下,數座石峰託起的天池宛若一塊晶瑩剔透的翡翠嵌於群山之中,再遠望,峰巒重疊、溝谷縱橫、雄秀呼應。而近觀,山坡林木蔥蘢,蔽天蓋地,全被耀眼的綠色所覆蓋,一陣清風吹過,心曠神怡已難以形容。  同行的人不少是資深「驢客」,早已「看山不是山,看水不少水。」面對此景,有人不禁點讚:「有緣方可一見。」
  • 實拍改建中的武岡荷花公園:養在深閨人未識,小家碧玉也芳華
    過去的荷花公園,養在深閨人未識,就是武岡人,也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公園,來這裡的也大都是當地的一些居民。改建後的荷花公園,她將給人們帶來驚喜。雖說沒有大公園的氣派,但小家碧玉也芳華,她一定會像一顆城市中的明珠,吸引著武岡人的心,給武岡這座古城增光添彩。
  • 宣漢百裡峽:一處「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旅遊勝地!
    百裡峽是一處「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旅遊勝地,被列為第三批省級風景名勝區。景區對外水陸交通方便,峽內道路比較平坦,建有8條鐵索橋,溝通了沿河兩岸,安全可行。美麗的山水、宜人的原始生態環境,鬼斧神工的奇異之景,一定給您頗多啟迪和感悟。
  • 從「養在深閨人未識」到「第一水鄉」
    一、品牌建設:古鎮資源與水鄉文化融為一體集「小橋、流水、人家」之美的周莊古鎮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同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將古鎮資源與水鄉文化融為一體是周莊品牌建設的一大特色。1.豐富「有一種生活叫周莊」品牌內涵圍繞「中國第一水鄉」品牌建設主線,周莊推出「有一種生活叫周莊」旅遊副品牌並豐富其內涵,通過「周莊過大年」「中國周莊國際旅遊節」、中秋燈會等系列特色民俗活動,為遊客提供豐富的旅遊體驗;以「看得見古鎮的風貌、聽得到古鎮的聲音、品得到古鎮的味道、過得著古鎮的節日、記得住古鎮的故事、帶得走古鎮的特產」為載體,讓遊客充分融入
  • 一棵鬆散文力作推送:《潮州,養在深閨人未識》
    潮州,養在深閨人未識文/一棵松 編輯/磐石在我的感覺中,相對於改革開放,潮州已與珠三角拉開了一定的距離。但它的另一面,即6000年的潮州文化,在點綴著潮州的未來。其興旺也許為期不遠。「養在深閨人未識」,這是白居易《長恨歌》中的一句。寫的是待字閨中的楊貴妃。在當時的社會裡,對關在閨中的少女,往往不被人們所認識。以此比喻楊貴妃的淑女形像,是再恰當不過了。現在用來比喻潮州,其貨真價實的內在美,得益於潮州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從福建東山島往回扎返,海島、海浪、沙灘、陽光、綠林,凸顯了海岸遊的五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