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越有名的地方越沒有必要去,這樣的說法,你認同嗎?
但前提是在國內,原因你懂的。現如今無論開發商還是遊客,最終都會把一個美麗的地方毀的不要不要的。但這也是必然的,時代在變遷,要想提高當地人的收益,加大力度宣傳是少不了的。不過,有些人為的因素還是可以避免和控制的,比方說:宰遊客,哄抬物價,亂收費等等。這樣的案例也不在少數,雪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在江南,赫赫有名、眾人皆知的古鎮可謂是一抓一大把,每逢節假日都是人山人海,寸步難行的場面比比皆是。但也有不溫不火的,縱觀歷史和景點一點都不遜於網上炒的熱火朝天、沸沸揚揚的那些古鎮。
地處江蘇省崑山市的錦溪古鎮,就是這麼一個地方,與大名鼎鼎的周莊相距不遠。錦溪古鎮也是一個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素有「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的美譽,這裡有很多人文景觀、古蹟名勝和明、清時期的特色建築。
錦溪古鎮東鄰澱山湖,西接陽澄湖,錦溪古鎮,因一條彩若錦帶的小溪而得名,澤浸環市,街巷依水,古橋聯袂,素有「36座橋,72隻窯」之美譽,也是一座地地道道的江南水鄉古鎮。
錦溪古鎮民風淳樸,古蹟文物頗多,像蓮池禪院、通神道院、文昌閣、陳妃水冢、古河駁岸、古石拱橋等,都是來訪者必遊的景點。錦溪古鎮現存26座古橋,多數為明清建築物,橋上碑記、掛聯、花紡鐫刻精細,形成水鄉獨特的「橋文化」。
從明朝以來,錦溪古鎮以窯業生產而著稱,是傳統支柱工業,形成了獨特的「磚瓦文化」。
錦溪古鎮,離不開水,也離不開橋。當然,這也跟江南水鄉的地理位置有關。相比遊客轂擊肩摩的周莊,我更喜歡錦溪古鎮的清幽,遊走在古鎮裡,每個角角落落都顯得是那般的清淨安逸,沒有太多商業化的痕跡。看著當地老人三三兩兩乘涼閒聊,市井生活的氣息,瞬間給人一種愜意舒適的感覺,這才是古鎮本該有的樣子。
遊玩古鎮,品嘗美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尤其是當地的特色美食;大菜如䰾魚、大閘蟹,小吃如襪底酥、芡實糕確實值得一品。
所以每當看到水鄉的漁舟、白牆,青苔,以及踏上青石小路和走不完的亭臺廊橋,一切都保留著最原始江南的味道。內心深處卻有一股慰藉,仿佛這就是心中的家園,尋覓中的鄉愁。
在古鎮的街巷裡漫步,用眼睛穿越亙古的歷史。那些灰白的牆壁,低矮的屋簷,古樸的雕花窗戶上鏤刻著歲月的痕跡,每一處都是一個故事的訴說......
海子曾說,給每一個村莊取一個溫暖的名字,「錦溪」這個雅致的名字如同詩人筆端流淌的情懷一般,溫暖了每個旅人的心。沈從文也曾把錦溪古鎮喻為睡夢中的少女,靜靜地散發著柔情和魅力,靜謐安詳地怎不叫人眷戀呢?
對於古鎮是百去不厭,江南的古鎮更是如此。那些小橋流水的詩意與悠然,粉牆黛瓦的古樸與簡潔,給了人很多的懷舊與寧靜。
時至今日,在江南,依然有著很多古樸而秀美,生活氣息極為濃鬱的水鄉古鎮,有如「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美少女。這些古鎮同樣是小橋流水、如詩如畫,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卻少了一些商販的叫賣和商業化的氣息。有的只是晨霞夕暉、盡灑水面,以及那些烏篷船和小橋下恍惚斑駁的影子,亦或是古巷中掠過的人影。
然而,錦溪就是這麼一個古鎮,一個去了不後悔,仍舊還想去的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