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
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
走過蘇州精緻的園林,看過碧波浩渺的太湖,一路尋找著夢裡水鄉的感覺。而江南古鎮,夢境裡是戴望舒的雨巷,是悠長青石板路邊的小草,是斜陽下的青磚白牆黛瓦,是彎曲的煙雨長廊,是長廊連接著的透過晨曦的拱橋,是橋下河溪裡吱吱呀呀搖晃的竹篷船。
錦溪,位於蘇州市崑山南面,追索歷史已有二千多年,相比周莊、同裡,錦溪鎮少了商業的喧囂繁華,多了份寧靜優雅。一條河溪貫穿四面環水的古鎮,宛如一條玉帶,房屋街道依伴著清晰的溪水,故而古名錦溪。
相傳南宋建都臨安時,宋孝宗的寵妃陳妃偏愛錦溪山水,死後水葬於此,錦溪便改名陳墓,直到1993年才恢復古名,為懷念陳妃,孝宗趙昚在五保湖畔欽旨建廟,為陳妃誦經護墳。
錦溪古鎮地處江蘇省崑山市西南,距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100公裡,無錫機場75公裡。我身居崑山工作、生活十三年,卻未曾去過這個地方賞過一次風景,平日裡忙工作、忙小孩、忙家務,很少到「外面的世界」去走走看看。
時間轉眼即逝,把握現在,千萬別等有了時間、有了金錢、有了機會…。也許,真正到那個時候,留下來的都是遺憾。為了彌補這個遺憾,昨天,我跟老公、兒子和朋友一起自駕車一日遊,目的地錦溪古鎮。從陸家鎮到錦溪路程30公裡,半個小時就到了,沿路的風景美不勝收,這個季節,到處綠樹成蔭,花兒爭奇鬥豔,湖水清澈透明,天氣格外晴朗,一陣微風迎面吹來,春意盎然,給人的感覺好舒服。
錦溪古鎮是一個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江南水鄉,素有「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的美譽,儲存著多人文景觀、古蹟名勝和無數獨具明、清特色的建築。著名的景點有通神御院,陳妃水冢、錦溪漁唱、樵樓鼓聲、古井風亭、福壽殘碑、蓮池禪院等。
錦溪古鎮旅遊起始於 1995年。先後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古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環境優美鄉鎮、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等榮譽稱號。
到了古鎮入口處,放眼望去,古鎮境內湖蕩密布,河巷縱橫。錦溪河湖相通、澤浸環鎮、街巷依水、橋巷相連的典型江南水鄉風貌。
錦溪的古橋有36座,而且大多數古橋保存的完好無損,橋柱、楹聯、碑刻保存俱全,形成了錦溪獨特的「橋文化」。
橋的兩邊有茶社、飯莊、民清時代的古玩物、精美的刺繡、蠶絲被的製作等,巷子裡人來人往,看到大片大片的湖水波光粼粼。尤其在夕陽西下的時候,滿湖躍金,燦若錦帶,你就能理解這裡為何成為「錦溪」了。
這裡不同於千燈、烏鎮、周莊等地方的過分商業化,錦溪就像一座未被人熟知的世外桃源,有著與這些古鎮同樣的歷史和風韻,同時更有枕水人家最原味的生活。
在這裡,你可以隨意慵懶的倚在臨河的圍欄長凳,聽著穿粗布衣服漁船上的阿媽輕唱江南小調,我聽不懂的歌曲(呵呵),據說一年四季「釣船頻往返,漁唱復悠揚。風細調偏高,月明聲正長。」
看著勞作的古鎮居民,聽著最原生態的吳儂軟語,心裡格外舒暢,也許最淳樸的地方,最能慰藉心靈吧。
當然,這裡也有特色的美食小街,曾讓宋孝宗讚不絕口的襪底酥、讓乾隆提名的奧灶面、綿密爽口的萬三蹄,鮮鹹可口的青豆、柔軟甜蜜的海棠糕等。
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我覺得這次出行特別的舒心,也很開心,更加值得,沿路走走停停看看,了解著當地的民情文化,是一種享受的過程。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
喜歡的話,就多評論,多點讚,多收藏哦~
對了~別忘了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