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煎包在我們這裡叫「爐包」,路邊和市場上有很多做爐包的麵食店。師傅們手法熟練,邊聊著天一會就包好一鍋爐包,鍋裡倒上油,把一個個爐包擺放整齊,等底部煎至金黃,哧啦一聲倒上麵粉水,蓋上鍋蓋,等下一鍋包好的時候,這一鍋也可以出鍋了。常常會看到一些客人在排隊等待爐包出鍋,或跟師傅聊得酣暢,或低頭擺弄手機,這才是真實的生活畫面,市井之美。
爐包自己在家做,也很簡單,做法跟包子差不多,只是把蒸變成了烙,金黃酥脆的底部和酥酥鬆松入口即化的冰花,看起來更漂亮,口感也更豐富,像我這種不喜歡吃發麵包子的,卻獨愛這口爐包。今天我們做的是韭菜豬肉爐包,這也是爐包最經典的餡料,這個季節的韭菜還比較鮮美,等天氣再暖和了,韭菜味道就不太好了,所以趁現在趕緊做起來吧。會介紹如何做出有冰花的爐包哦。
豬肉韭菜爐包材料:(大約三人食)
1、皮:麵粉300g、水170g、酵母3g。
2、餡:豬肉100g,韭菜約260g、木耳、油、鹽、味極鮮。
做法如下:
一、、水170g把酵母3g融化,倒到300g面裡面,邊倒邊用筷子攪拌,攪拌到沒有乾麵,用手揉成光滑的麵團,如果一開始揉不光滑沒關係,靜置五分鐘繼續揉,就很容易揉勻。用保鮮袋包好,醒發至兩倍大。現在這個溫度,可以放在有光照的窗邊上,很快就發酵好了。
二、揉好面以後我們先把木耳泡上,然後來切肉,洗淨的肉切成大約小手指頭肚大小的肉塊,加上鹽、味極鮮、油攪拌均勻,醃製好。然後把韭菜摘洗乾淨瀝水。韭菜切大約四五毫米的段,木耳切碎,放到肉裡,根據口味,適當加上鹽和味極鮮,油,別忘了醃肉的時候加上了部分調料,這次要適當減少。
三、發好的面揉勻,搓成長條,分割成大小差不多的劑子,然後擀成比較厚的餅皮。發麵的包子皮不能擀的太薄,擀薄了蒸或者烙的時候,不容易發好,會坑坑窪窪的。
四、取一些餡料放到皮上,對摺,兩手虎口處輕輕擠壓捏緊,一定要把收口處捏緊,否者烙的時候會容易開的。
五、電餅鐺提前預熱,爐包包好以後,電餅鐺倒點油,薄薄的一層,鋪滿鍋底就行。把爐包碼放好,中間要留一定的空隙。
六、重點來了,這是煎出冰花的關鍵。放好爐包以後,調澱粉水,玉米澱粉13g,水150g,油10g,攪拌均勻,成麵粉水。
七、爐包底部煎至金黃。
八、把麵粉水再次攪拌均勻,倒到爐包裡面。最好倒的均勻點,而且保持鍋不要傾斜。蓋上鍋蓋,不要蓋電餅鐺上蓋,烙至水分全部收幹,底部出現漂亮的冰花,取一個大盤子,倒扣在電餅鐺上,兩手捏緊電餅鐺和盤子兩邊,翻一下電餅鐺,爐包就穩穩噹噹的翻轉過來了。這個過程一定要小心,不要燙到,我戴了烤箱用的手套。如果不追求底部完整,也可以直接用鏟子鏟到盤子裡,並不影響口味,呵呵。
九、看著色澤誘人嗎?真的好吃極了,雖然它也是包子,但是這個口味可比包子好吃很多。
用這個方法做出來的爐包,表面的皮暄軟,底部酥脆,冰花入口即化,餡料鮮美,不多的肉丁,讓人有種眾裡尋他千百度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