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印章不再必須,「無紙化」創業成真

2020-12-12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訊(記者 陳璽撼)顛覆開辦企業必須刻制實體印章的傳統流程,企業一設立,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便自動生成。昨天,上海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實現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同步發放,3家企業通過手機下載領取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讓「無紙化」創業經營成為現實。

多種功能掃一掃可實現

以往,電子執照、電子印章分別領取,使用方式也各不相同。企業雖可以在設立時直接領取電子執照,但電子印章需要領到紙質執照和刻制實體印章後再另行申請。

「跑到窗口申請,如果資料沒備齊,還得回來取,很折騰。」上海克寒實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趙國敏稱這是個驚喜——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同時發到了她的手機上,使用手機軟體「隨申辦」或微信小程序「電子營業執照」,隨時可以下載領取。電子印章和電子營業執照同步發放的意義,不只是免去刻制實體印章這一環節和相應費用,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

目前,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已深度嵌入涉企服務高頻領域,企業可使用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在網上辦理登記註冊、年報公示、涉稅事項、五險一金等各類業務。這些都是傳統實體印章無法實現的。趙國敏舉了個「一網通辦」的例子,作為法人用戶,她過去需要使用「法人一證通」U棒,插入電腦後,才能登錄相關頁面辦理業務,現在登錄界面多了個掃碼入口,只需打開微信小程序「電子營業執照」掃一下二維碼,就能輕鬆登錄。此外,企業身份認證、營業執照出示、登記信息採集、文檔數字籤名等多種功能,都可通過掃一掃來實現。

「洽談業務只需掃一掃,基本知根知底。」上海彥昕園林裝飾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陳進邀請記者打開微信小程序「電子營業執照」,掃描其相同程序內的二維碼,就能看到清晰的電子營業執照。陳進再動幾下手指,公司的4個電子印章,包括單位專用印章、財務專用章、發票專用章、法定代表人名章,也能清晰示人。

電子印章可授權管理使用

據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登記註冊處副處長康燕介紹,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的更多便捷功能已在開發。比如,企業法定代表人下載領取電子印章後,可授權他人管理或使用電子印章,並對授權辦理事項、授權期限等事宜進行在線管理,電子印章的使用記錄在法定代表人手機上一目了然。

「許多企業都有公章管理員,在法定代表人的授權和監管下,使用和管理電子印章的效率和便捷性將大幅提高。」康燕說,此舉將避免企業在投標和申報項目等經營活動中,紙質材料需重複加蓋公章、籤字的繁瑣,解決了企業同一印章不能異地使用等實際困難。

據透露,相關程序內的新功能今年就會落地。

「不見面」「無紙化」將成真

企業一設立,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便自動生成,上海這一創舉將推動「無紙化」創業經營。「這次創新的核心,就是要打破開辦企業必須領取紙質營業執照和刻制實體印章的思維定式。」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局長陳學軍表示,通過優化營商環境,企業「不見面」辦事和「無紙化」經營終將成真。

業內人士坦言,此前,受限於知曉率不高、傳統觀念強等問題,電子印章普及率不及實體印章。其實,早在2018年11月,《上海市電子印章暫行管理辦法》就已頒布,上海全面啟動電子印章工作。2019年4月,上海市電子印章公共服務平臺上線,面向全市法人主體提供電子公章、電子職務章服務。平臺全面對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上海共有6萬多個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的電子印章在國家政務平臺備案、發布及驗籤。

本次疫情期間,很多企業通過該平臺進行電子印章申請和管理,開展「不見面商務」,進行電子合同等文件的印章籤署。截至今年3月底,該平臺面向全市所有法人發放印章數量320多萬個(共涉及220萬家法人單位),印章調用720多萬次。不過,仍有不少經營者並不知曉該平臺,也有部分經營者覺得電子印章的申請程序較麻煩。

如今,電子印章在企業出生時就「刻」好,消除了企業使用電子印章先要申請這一關。電子印章的普及和使用量將迅速增加,更多企業會將合同籤署、財務審計等商業活動通過電子化方式展開。

來源:解放日報

相關焦點

  • 日本將廢除傳統印章,無紙化辦公、「電子籤名」成新浪潮?
    講究規矩和禮法的日本人為了區分不同用途,還把印章分為幾種類型:相當於個人籤名的認印(手戳)、在政府備案的正式印章実印、用於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銀行印等。所以作為日本的公民,一生中需要持有好幾枚印章,去不同的場合辦事要攜帶對應類型的章,如果印章不慎遺失必須向警局報備,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
  • 企業出生時就「刻」好,上海在全國率先同步發放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
    顛覆開辦企業必須刻制實體印章的傳統流程,企業一設立,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便會自動生成。  上海今天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實現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的同步發放,3家企業使用手機下載領取了電子執照和電子印章,讓「無紙化」創業經營成為現實。  實體印章不再是必須  以往,電子執照、電子印章分別領取,使用方式也各不相同。企業雖然可以在設立時直接領取電子執照,但電子印章需要領到紙質執照和刻制實體印章後再另行申請。
  • 印章管理電子化,政務全面無紙化
    用章流程透明,在線流轉:印章申請人可借在線化的印章系統發起用章申請,通過已設定的審批流程即可高效流轉,免去線下反覆溝通等繁瑣流程用章審批跟進,協同互聯:流程流轉、關鍵節點跟催,申請人跟進高效。由於在線化的印章使用方式打破時間、地域的限制,即使領導外出等情況,也可通過移動化的籤批方式及時完成用章審批印章權限集中,分類管控:將各類物理印章「裝」進電子化的印控系統中,所有印章由指定的某個人或者某幾個人統一管理。
  • 政務無紙化時代到來!電子印章助推「一網通辦」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發布意見指出鼓勵發展便捷化線上辦公打造「隨時隨地」的在線辦公環境建設更高質量「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電子印章不就是實體章的圖像化顯示?電子印章並不是實體印章的圖像化,而是數據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於識別籤名人身份並表明籤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據。電子印章實際上是一串能夠識別出蓋章人身份的電子數據密鑰。
  • 契約鎖為地產集團打造統一印控中心,實現實體印章的電子化管理
    摘要:鑫苑集團引入統一印控中心,對集團的實體印章進行透明管理、實現按需調用,保障集團管控權的同時,全面提升用章效率。② 全國20多家分公司的上百枚印章成了鑫苑實施集團管控的盲區,需要一款軟體來平衡「管控」與「使用效率」。③ 自建的協同辦公系統陷入半電子化瓶頸,沒有合法的電子籤署能力,文件蓋章被迫留在線下,用章只能停留在文件審批階段,要實現真正的電子化管理必須打通用印環節。
  • 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企業登記無紙全程電子化及無介質電子營業...
    自2014年商事制度改革以來,我們圍繞放管服改革目標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特別是在企業登記便利化方面,企業開辦時間從改革前的15個工作日大幅縮短至了現在的5至3個工作日,甚至立等可取,有力的促進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企業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 廣東多地二手房交易日趨無紙化
    原標題:各地二手房交易日趨無紙化在二手房交易中,買賣雙方覺得最麻煩的地方是各種資料都需提供原件和複印件,一次交易下來光是複印都要花去好幾十元,在各地不動產交易登記中心,最多人幫襯的是附設的複印店。不過,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以及政府流程簡化,珠海、南海等地交稅已不再需要提供複印件,廣州市從「先稅後證」重回「先證後稅」,買賣雙方在交稅環節也不需要提交複印件。
  • 電子印章來了!
    電子印章來了!上海市電子印章公共服務平臺於4月11日上線,這意味著,各類法人電子印章和個人電子籤名,由這一平臺進行統一製作與管理。但有一點海叔也必須講一講——辦一個企業也好,個人辦理一些生老病死的證明也罷,有時候確實需要多方認證,來不得半點疏漏。這是政府方面本身不推卸責任,也是對每一位公民負責的表現。▲電子印章有了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要說現在電子印章的好處,在海叔看來,首先就是快速便捷。
  • 董助智能印章助力企業印章數位化管理 讓印章管理不再難
    對於企業來說,複雜的線下流程管理模式已經非常滯後,企業的數位化轉型目前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任務之一,這在企業印章管理中尤為突出,對於印章管理來說,沒有一款合適的管理工具,管理印章將是一個很耗時耗力的工作,也會很容易變得無法組織和難以處理。
  • 如何統一管好「電子印章」和「實體印章」?
    紅頭印章現已成為組織全程電子化管理的最大障礙,由於當前電子印章尚未被市場廣泛接受,能夠高效利用電子印章的企業不多。有沒有一套系統既可以實現物理印章的管理,又能加蓋具有法律效力的電子印章,還可以把電子文件防偽列印下來的智能印控管理系統?
  • 發票「無紙化」遭遇財務「有紙化」,難題怎麼破——電子發票列印...
    6月17日下午,南通市民徐茹云為單位交電話費,但在索要報銷發票時,卻被告知現在電信部門推行「無紙化」票據,客戶要紙質發票,最好自己想辦法去列印。記者就此進行調查了解到,「無紙化」電子發票即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自2012年在國內電子商務領域率先試點以來,現今已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
  • 無紙化通關惠及企業
    伴隨著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進步,通關作業無紙化已成為世界發達國家海關的通行做法。在我國外貿進出口形勢不容樂觀的大背景下,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提升了企業通關效率,降低了企業運營、通關成本,無疑是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一項有效抓手。
  • 契約鎖電子籤章助力蘭石集團印章業務精細化管理
    2019年,逐步引入契約鎖電子籤章,實現電子章、實體章在線統一管、審批用,推動集團內部在線蓋章,為集團業務精細化管理助力。 管理升級,驅動印章管理升級,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經過60多年發展的蘭石集團,已經形成了集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及檢測、EPC總承包、投資運營、售後及金融服務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 臺當局推「無紙化政策」 扣繳憑單紙本化於無形
    「財政部」力推「無紙化政策」,每年6400萬張扣繳憑單將化於無形,全臺近600萬戶納稅義務人最快明年就不會收到扣繳憑單紙本。  從6400萬張到0張,「財政部長」張盛和將扣繳憑單無紙化列為明年重大「有感政策」。以今年597萬報稅總戶數計算,每戶平均使用10.7張扣繳憑單;當局和企業一年可省下紙張、運送等成本約1億9千萬元新臺幣。
  • 火車票無紙化、電子化如何真正便利消費者
    近年來,無紙化、電子化服務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有需要改進優化的方面。《天天315》周末會客廳邀請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法治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胡鋼、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王月池做客直播間,共同探討火車票無紙化、電子化如何真正便利消費者。請點擊音頻收聽詳細內容!
  • 電子客票不是無紙化那麼簡單
    隨著電子客票的快速推行,無紙化時代即將全面來臨。據《燕趙都市報》11月26日報導,京滬高鐵線北京鐵路局管內北京南至德州東段間北京南、天津西、廊坊、天津南、滄州西、德州東6個站(以下簡稱試點車站)試點實施電子客票業務。
  • 芷江機場實現「無紙化」出行
    交通記者從懷化芷江機場獲悉,為給廣大旅客提供更為便捷和高效的出行體驗,優化乘機流程,2019年8月2日,懷化芷江機場正式開通全流程「無紙化」乘機服務!將實體身份證電子化,是eID技術的關鍵。過去,旅客來到安檢口,必須將身份證和登機牌都交給安檢員。此時,安檢員要完成兩個操作:一是證照核驗,即檢查你是不是身份證上的這個人;二是票證核驗,即檢查你是不是登機牌上的這個人。有了eID,這兩步操作被簡化,意味著從此坐飛機可以不用攜帶身份證和紙質機票。
  • 青島ipad無紙化會議產品報價
    青島ipad無紙化會議產品報價,公司總部位於中國矽谷—杭州濱江區聚才路88號遠方中心,厂部位於深圳市寶安區華豐科技工業園,銀鑫科技擁有核心技術產品的智慧財產權,榮獲多項軟體著作權專利及國級實驗室出具的檢驗報告。
  • 高鐵車票「無紙化」反而更費紙,改革沒有那麼容易
    最近,許多城市的高鐵旅客,都發現了車站自助取票機上出現的一個小變化——當人們在自動取票機上點擊「網際網路取票」時,從機器裡吐出來的不再是高鐵乘客再熟悉不過的藍色車票,而變成了一張白色憑條式樣的「購票信息單」。之所以會發生這種變化,是因為鐵路部門正在力推「車票無紙化」。
  • 芷江機場推出「無紙化」乘機服務 坐飛機沒帶身份證和機票不用怕
    8 月6 日,記者從懷化芷江機場獲悉,為給廣大旅客提供更為便捷和高效的出行體驗,優化乘機流程,該機場已開通全流程「無紙化」乘機服務和eID電子身份證照試運行服務。據機場相關人員介紹,此次推出的全流程「無紙化」乘機服務適用於已購買機票從懷化芷江機場出發的旅客。旅客可選擇通過「湖南機場航享e+」「航旅縱橫」APP、航空公司自助渠道(官方手機APP、官方微信、官方網站)等方式完成網上值機手續,獲取電子二維碼登機牌後,旅客憑二維碼電子登機牌和個人有效身份證通過安檢,然後在登機口掃描二維碼電子登機牌即可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