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
多少人聽過「大校場」這個名字?
這是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的一個軍用機場
它修建於1929 年
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航空基地之一
是中國空軍從無到有到強的最有力的見證
是中國軍民抗擊侵略者的空中戰場
現列為南京歷史建築名錄
◢ 南京大校場機場跑道 CBC
今天,「中國南京RUNWAY PARK(大校場機場跑道公園)文化活動策劃及方案設計國際徵集」正式啟動。
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泰寧、普利茲克獎評委貝娜蒂塔塔格裡亞布等國內外知名規劃、建築、景觀設計領域專家所領銜的設計及文化活動策劃團隊,將以空間、景觀設計與文化主題活動相結合的整體性方案,對南京大校場機場跑道本體進行整體性、原真性保護,打造中國規模最大、保護最完整、最具活力的機場跑道公園。
大校場名稱的由來
大校場,原名大教場,是明朝大教場故地,教場為古時練兵、訓馬、檢閱、比武的專門場所。「教場」之名,在正史中最早見於《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後大教場和大校場混用,直至解放後,定名為大校場。
大校機場初建
1929年,交通部和航空署同事在大校場一帶規劃機場,著手建設,後出於軍事需要,經協商,交通部民航機場改在明故宮,大校場成為空軍基地。1932年,飛機場內航空站辦公室等主體建築已經建成使用。
1935年初次擴建後,飛機場長1300米,寬1200米,1937年,再次擴建,大校機場成立航空總站(中國空軍南京總站),大校場飛機場成為當時中國最重要的空軍基地之一。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接收大校場
1956年,民用機場由明故宮遷此,大校機場軍民合用
1995年,紅花機場地區由雨花臺區劃歸秦淮區
1997年,民航遷至祿口國際機場
2003年,啟動大校場機場搬遷
2006年,籤署空軍機場遷建協議
2010年,空軍南京機場遷建工程奠基
2012年,空軍南京新機場建設工程開工
2015年,六合空軍南京機場建成投運,大校場機場關閉
南部新城與大校場
南部新城地處南京主城東南,核心區由大校場機場構成,跨秦淮、雨花臺、江寧3個行政區,是以樞紐經濟為主要特徵的南京城市建設發展重要戰略功能區。大校場機場位於秦淮區大明路以東、七橋甕以南。
南部新城空間規劃布局:一個中心、兩條廊道、三大功能區域。
一個中心:位於卡子門大街東側的地區服務中心,集聚區域型購物中心及辦公配套商業;兩條廊道:機場跑道公園、指明故宮—御道街視覺走廊;三大功能區域:位於機場跑道北側的「現狀保留與更新區」、南側的「創新街區」以及位於苜蓿園大街東側的「白地」。
未來的大校場機場跑道公園會是什麼樣?
東南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作為項目的技術支持單位,對大校場機場做了大量前期工作。東南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邵潤青認為,與其他新城不同的是,南部新城有歷史、有文化、有味道,實際上它的周邊都是很成熟的片區,為未來整個片區活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東南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邵潤青 CBC
首先,會充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比如,機場主跑道的整體輪廓不得破壞,跑道邊緣必須保持完整性;機場跑道上方可以設置必要的構築物,像地鐵出站口、遮陽設施、書報亭、便民點和休息設施等;又比如跑道附屬物,像聯絡道、瞭望塔等,應結合場地設計、公園設計、建設設計加以利用。
另外,秦淮河上遊,秦淮古河道位置有大量溼地,這個溼地和跑道公園構成南部新城一個相當開放的空間。實際上周邊已經吸引一大批國家級項目,這也是跑道公園非常好的基礎條件。
跑道公園兩側有大量的混合地,希望這裡兩側會有很多社區活動空間,並且保證24小時活力,因此考慮街巷生活復興與密路網小街區設計。比如把一些道路拿出來做社區中心、幼兒園、小學、中學,這些特色街巷都是和整個跑道公園結合在一起,做到產城融合、活力城市。
◢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建築師,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師分會理事與北京市建築業聯合會副會長朱小地在機場跑道上奔跑 CBC
在TOD方面,這邊有5條軌道線,根據最新的南京市軌道線情況,這邊會增加16號線。所以對於這個地區來講,希望能夠跟TOD發展理念相關。
此次,定向邀請了5家國內外知名「設計+策劃」聯合團隊參與方案設計,經過專家評選會評定後,今年10月底前,將選出兩家優勝單位進入方案優化工作營,並平行展開方案優化工作。
部分素材來源 | CBC建築中心
編輯 | 蔣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