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知行:這幾個詞的意思的演變,顛覆了我們的認知?

2020-12-10 騰訊網

作者:學思知行

我們中國的語言文化博大精深,在表示語言的漢語詞語裡面也更是表現了這種特徵。我們的漢字從古代發展到今天,不但從字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字義也發生了變化。就和人的性格一樣,有的人從好人變成了壞人,有的人從壞人變成了好人。

在漢語裡有這樣幾個詞,從古代的意義來講,它們是標準的褒義詞,但現在卻成了貶義詞,讓人大開眼界。

一、如果一個人說你是別人的爪牙,這句話是褒義還是貶義呢?

我們現在的漢語詞語裡說起「爪牙」,就等同於狗腿子的意思一樣。如果我們說一個人給別人充當打手,幫助壞人為虎作倀,危害社會秩序,我們就說這個人是一個壞人的爪牙或者說他就是一個狗腿子。在這裡,爪牙一詞是完完全全的貶義。如果是在春秋時代,如果說你是爪牙之士,那麼還是貶義嗎?答案是否定的,爪牙是完完全全的褒義詞。

在《國語.勾踐滅吳》中文種對勾踐說:「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唐朝的韓愈寫的《與鳳翔邢尚書書》中說,今閣下為王爪牙。在這裡的意思是勇猛的得力幫手的意思。如果韓愈用這樣的貶義詞來說邢尚書的話,估計這個尚書分分鐘就能被韓愈氣得吐血了。

二、鍛鍊這個詞就是鍛鍊身體嗎?

現在我們說鍛鍊,在大部分情況下就是指的鍛鍊身體,或者說去健身鍛鍊。如果從工作方面說,那就是讓這個人到工作崗位上鍛鍊一下,就是要提高他的工作水平。

那麼,在古代的時候,這個鍛鍊的意義還是這樣嗎?

《漢書路溫舒傳》中記載說,則鍛鍊而周納之。《漢書韋彪傳》中說,鍛鍊之吏,持心近薄。這裡的鍛鍊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玩弄法律對人進行陷害的意思。

為什麼這樣說呢?他的意思就是執法的人為了陷害人就像製作陶器和銅器的工人去來回篩選原料一樣,想讓他們成為什麼樣子就成為什麼樣子。所以就引申出來了鍛鍊的意思。這是貶義到如今變成了褒義。

三、糞是指糞便嗎?看完這個,你就不會噁心了

我們現在所說的糞通常就是指大便,這多少讓人感到噁心,但是在古代的漢語當中糞字是與之相反,是指掃除的意思,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糞的時候是這樣說的,糞,棄除也。這就是打掃衛生的意思,也就是去除髒東西。

在古書當中糞除是常常連在一起的。

《左傳昭公31年》:將使歸,糞除宗祧以事君。這裡說的意思就是讓這個人回去把宗廟打掃乾淨的意思。如果是大糞的意思,估計這個人你給他個膽子,他也不敢把大糞挑到國君家的宗廟裡面去。

糞字還有一個意義,就是給禾苗除草和加肥料。

《荀子富國》中說,多糞肥田。指的就是多除草能夠使田肥沃。如果用現在的意思理解成多糞便,那就錯了,我們知道糞便多了,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對莊稼也並不是什麼好事。

那麼糞什麼時候變成了大便了呢?古代的時候,也就是先秦時代常常糞土連用,也就是指被掃除的垃圾和髒土。孔子曾經說過,糞土之牆不可汙也。顯然是由髒東西引申過來的。到後來,才變成了糞便的意思。

看過這些,你會明白,我們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即便一個小小的漢字,也隱藏了這麼多的學問,真是讓人嘆為觀止啊。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投稿郵箱: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

相關焦點

  • 學思知行:《紅樓夢》李嬤嬤是怎樣從寶珠變成魚眼睛的?
    作者:學思知行 :「怨不得寶玉說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寶珠,自出了嫁,不知怎麼就變出許多不好的毛病來,雖是個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得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分明是一個人怎麼變出三樣來?」
  • 盯襠貓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由「叮噹貓」一詞演變而來
    盯襠貓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由「叮噹貓」一詞演變而來時間:2020-08-16 12:57   來源:西村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盯襠貓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由叮噹貓一詞演變而來 動畫片裡那個常常伸出圓手的叮噹貓是很多朋友童年最美好的記憶,今天賤百科說的這個詞就跟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它叫做-盯襠貓,關於盯襠貓是什麼梗,盯襠貓的出處在哪,一起來看看吧: 盯襠貓是什麼梗 該詞   原標題:盯襠貓什麼意思什麼梗?
  • 「cheers」不僅僅只有「乾杯」這一種意思,知行君:有3種呢
    前天,知行君參加公司聚餐,從譯員老師那裡又學到一招。知行君先給大家說這樣一個場景:我們在聚會碰杯時經常說的兩個字是什麼,自然是「乾杯」,有時候也會說它的英文名「cheers」。這樣的表述看起來沒有任何問題。
  • 「please」放在句首,句中,句末都是什麼意思?知行君:別搞錯了
    首先,「sit down」的意思確實是坐下,但如果是讓別人坐下時,最好不要用「sit down」。因為這個詞屬於命令式,比如父母對孩子說,主人對寵物下命令等場合。那怎麼客氣地表達這個意思呢?知行君認為可以用「take/have a seat.」比如:Would the audience please take their seats – the show will begin in five minutes.(可以請觀眾坐下嗎?這場秀5分鐘後開始。)如果是在活動或者集會等正式場合時,可以用「Please be seated.」
  • 北京知行翻譯:「old hen」應該怎麼翻譯?網友:肯定不是老母雞
    在中國,對於女性的稱謂可以說有很多,比如「黃花閨女,少女,太太」等,學了這麼多年的英語,關於女性稱謂的英語表達,很多人只知道:「girl,woman」,其它的就不知道該怎麼表達了,今天北京知行翻譯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幾個類似的英語表達, 不過大家在使用過程中一定要謹慎使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 與動物對話:文化差異演變如何影響我們對動物的認知?
    我們對動物認知的文化差異是如何演變的呢?該如何解釋某種特定的動物在這個地方受到尊崇,而在其他地方卻受到迫害?作為兩棲爬行動物學家和保護生物學家的馬蒂·克倫普(Marty Crump)試圖從人類與動物關係,認知文化差異,以及民間神話傳說等角度去探討這些問題。
  • 一讀就錯的常用詞,你讀對了幾個?
    漢語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每一個字、每一個讀音都有著自己的演變歷史和獨特的意義。身為中國人的我們,在說漢語、寫漢字的時候,也有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但是對於很多外國人來說,漢語可是著實有點難!因為一個字有不同的讀音,而且不同讀音意思還不同。別說是老外,有的就連咱們自己也會讀錯!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些經常一讀就錯的常用詞,你讀對了幾個?
  • 知行君:ladybro
    在這裡,知行君想多嘴問一句,有多少人知道「閨蜜」的英文表達是什麼呢?知行君來猜一下,或許有人會說「good friends」,也有人會說「best friends」等等諸如此類,我們不能說這些表達不正確,只不過有更合適的表達,今天知行君就簡單給大家說幾個。
  • 知行君:意思有點諷刺
    作為水果大軍中的「常青藤」,香蕉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必備的果品之一,我們知道香蕉是一年四季都可以成熟的水果,主要取決於它的種植日期,香蕉一般的成熟周期為10-15個月,品種不一樣,具體的日期也不一樣,據營養學家分析,每100克香蕉果肉中含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質1.2克,脂肪0.6克,並且還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其中維生素
  • 與太空相關的7個冷知識,每一個都能顛覆你認知
    「宇宙」一詞,最早大概是出自我國古代著名哲學家墨子之口,他用「宇」來指東、西、南、北,四面八方的空間,用「宙」來指古往今來的時間,和一起便是指天地萬物。從科學家最新的觀測資料來看,人類已經能夠探索觀測到130億光年的星系了,什麼概念呢?
  • 朱然墓中出土百件文物,一件顛覆國人認知,五件在日本引起轟動
    在朱然墓出土的文物當中,有幾件特別的文物,不僅顛覆了我們的認知,而且,在鄰國日本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顛覆國人認知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件「尺子」。據相關史料記載,自尺寸這一長度計量單位誕生以來,期間經歷了多次變革,從最初商代的一尺為16.95釐米,到東漢時演變為一尺23釐米。所以,當大眾閱讀《三國志》時,其中凡有記載人物身高的,都會以23釐米來計算。
  • 知行翻譯:「對不起,您所撥打的用戶……」這段話的英文是什麼
    過去的2019年,「5G」來勢洶洶並一度成為年度熱詞之一,在去年6月份的時候工信部正式向電信,移動,聯通,廣電發放5G牌照,並且公布了首批5G試點的四十個城市名單,引起了眾多網民的熱議。5G時代的到來,讓人類的科技更進一步。
  • 知行翻譯:「Spanish athlete」不能翻譯成「西班牙運動員」
    前兩天,知行君重溫了「哈利波特」系列的《哈利·波特1:魔法石》,在這部劇有很多地道的英文表達,其中「black art」這個短語讓知行君大費腦筋,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個詞彙可以翻譯成「黑色藝術」,但這樣的翻譯並不精確,不過它和實際含義已經很接近了,正確的翻譯應該是「妖術,魔法」,給人一種詭秘的感覺
  • 知行君:sour grapes?
    在英語表達中,我們知道檸檬的英文就是「lemon」,那「檸檬精」應該怎麼翻譯呢?知行君不知道會出現多少個版本,今天知行君先給大家講一下由「lemon」組成的短語,但是表達的意思卻和「檸檬」沒有半毛錢關係。
  • 知行翻譯:「a few cards short of a deck」是什麼意思?
    我們知道在中文中有很多委婉的表達方式,比如「手頭不便,談言微中,旁指曲諭」等,其實在英語中也有很多委婉的表達,今天知行君就簡單講一下怎麼用英語委婉地表達「某人很蠢」。看完以後,希望當別人這麼形容自己的時候,能夠及時察覺,不要再後知後覺,甚至一概不知了。
  • 做這道菜需要好幾個小時,能顛覆您對川菜的認知,是國宴上的常客
    前陣子跟幾個同事聊起各地的美食,發現越來越多的朋友都開始喜歡上川菜了,主要是味兒足,吃起來特別有感覺。我的一個廣東同事跟我們呆得久了,吃起火鍋來辣椒放得比我還重。但要說起對川菜的印象,大智發現不少朋友對川菜的認知還有些固化。
  • 「非常冷」不只是「very cold」,知行翻譯:還有它們呢
    進入初秋以後,天氣逐漸開始轉涼,但是這時候天氣並不會感覺冷,更多的是涼爽,像這種「涼涼」「有一點冷」的感覺,我們可以用「cold」或者「crisp」進行表示即可,比如「The weather is not too cold, it’s just a little cool.(天氣不太冷,只是有點涼。)」再或者「It is a crispfall day.(今天是個秋高氣爽的日子)」。
  • 成長三字經-學思行
    前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那這對安邦治國的棟梁之才。那對於平凡百姓而言,可能三句話,三個字就能概括一生了!第一句話:「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病不求耳。子歸而求之, 有餘師。」《禮記·中庸》。意思很簡單:道理就像大路一樣普通,人不是不知道,只是不去追求而已。第二句話:「致知在格物。」《禮記·大學》。那就是了解事物的本質就能理解真正的道理了。第三句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禮記·中庸》把這五個詞再精簡,其實「問」是學與思之間過度的,那「辨」是思與行之間過度的,其實最後就三個字:「學思行」!
  • 《西行紀》:劇情中有哪些顛覆認知的設定?
    《西行紀》的故事一經播出就震驚四方,可以說對於我們這些經歷傳統經典的人來說,簡直是顛覆,但是很奇特的就是,這樣的顛覆,我們一點都討厭不起來。反倒是讓它勾走了魂,天天盼望它的到來。這就是《西行紀》強大的地方,顛覆確不傾覆,讓人能夠接受並且喜歡它。這應該就是經典重鑄應該有的樣子吧。
  • 石峁石雕:顛覆我們認知的發現
    這讓人很自然地想起商代銅器上人與虎主題的圖像。  關於商代青銅器人與虎圖像的解釋,很多研究者為了說明饕餮食人,最常用的證據就是:這類被稱為「虎食人」造型的尊和卣,一般是半蹲的虎張著大嘴,虎口下立一人形,這被解釋為虎食人且是「食人未咽」之意。可是,我們看到的是,人穿著齊整,且作雙手抱虎親近之狀,虎與人如此和諧,真不能相信這是食人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