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口腔潰瘍只是一個小問題,但它能給人帶來很多痛苦,疼痛使人不能吃東西,不能睡覺,甚至不能說話。
口腔潰瘍是一種常見的口腔黏膜潰瘍病,多發生在唇內側、舌、舌腹、頰黏膜、前庭溝、軟顎等處,這些部位的黏膜無角質化或角化不佳。
口腔潰瘍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常見的有局部創傷、精神緊張、營養不良、激素水平改變和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等,而口瘡的發生與遺傳、免疫、微生物等因素有密切關係。
口腔潰瘍有2大特徵:
1、反覆發作:口腔潰瘍發作一次後,間歇性地再次發作,如一年中發生潰瘍的次數不定。
周期:發作周期長短不一,可分為發作期(前驅期~潰瘍期),癒合期,間歇期(半個月到幾個月不等,個別病人則無間歇期)。
2、自愈性:本病可不自愈,一般病程為7~15天,因為人的口腔黏膜每4~14天會有一次生長再生。
幾乎所有人都患有口腔潰瘍,但是大多數人的口腔潰瘍是短暫而偶然的,或者是偶然的口腔黏膜被不經意地咬傷所造成的,這種口腔潰瘍只需注意休息和補充維生素,多可自愈。
復發性潰瘍,可用漱口水漱口,市面上常見的漱口水都含有一定的抗菌成分,如果有口腔潰瘍,可以一天漱口2~3次,注意保持口腔衛生,會有很好的效果。
可用濃茶漱口,因茶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可預防和治療各種炎症,對口腔潰瘍面的恢復,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但是如果口腔潰瘍反反覆覆地出現,伴隨著生殖器潰瘍,視力下降等,一定要注意,這有可能是風溼的信號,被稱為「白塞病」。
白塞病是什麼?
白塞病,或口、眼、生殖器三聯徵,是一種慢性全身血管炎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口腔潰瘍、外陰潰瘍、眼炎和皮膚損傷,並可累及全身各個系統。本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尚未明確,臨床表現複雜,纏綿難愈。
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嚴重程度在白塞病中有很大差別。所以,對每一位患者都應該進行個性化治療。其目的在於緩解症狀,減少復發,延緩病情發展,預防嚴重併發症。以藥物治療為主的白塞病,大多數病人需要長期用藥,常用藥物如:糖皮質激素、抗結核藥物、免疫抑制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