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 何暢
盒馬mini邁出了全國複製的腳步。
7月3日,北京盒馬mini黃寺店、和平裡店同時開業,除保留mini模式外,還開設臨街檔口並增加了本地商品。盒馬mini項目負責人倪曉俊透露,經過一年的探索,盒馬mini已實現整體盈利。
去年年初,阿里巴巴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曾表示,中國的消費市場足夠大,消費升級需求旺盛,但「一套武功打天下」難以適應新的發展階段。此後,盒馬孵化出多種創新業態,配送範圍縮短至1.5公裡、最快半小時送達的盒馬mini就是之一,目前共落地9家門店。
與上海門店不同,北京的盒馬mini更加本地化。北京區域盒馬mini負責人李凌介紹,以可使用面積近800平方米的黃寺店為例,在生鮮、餐飲、盒馬工坊、標品四大類中,護國寺小吃、主食檔口等均屬北京門店特色。有別於盒馬鮮生的大店,盒馬mini的商品更貼近社區門店,選址上儘可能地選擇一樓、沿街、可觸達性更強的位置。
倪曉俊提到,盒馬mini於去年5月開出首家門店,到今年5月,已在門店規劃和商品結構等方面進行了四次迭代,基本形成了盒馬mini的商業模型——線上線下一體化,線下注重到店體驗,線上關注商品豐富性,滿足消費者對買菜場景需求的同時,提供相對有品質的服務。目前,盒馬mini的商業模式已在上海開花結果——開業三個月以上的門店單店日均銷售接近20萬元,線上單量佔比超50%,六月起每個月都實現了整體盈利。
以此為節點,盒馬mini在今年年初制定了全面複製的計劃:年內完成上海核心商圈和社區覆蓋,在鮮生體系主要覆蓋上海市區後,盒馬mini業態沿地鐵覆蓋郊區和城鎮,8、9月起,每個月會有4-5家門店開業。
而對於北京的盒馬mini業態,倪曉俊稱,盒馬mini在北京承擔的主要功能是配合鮮生大店 「填縫」,也就是補充鮮生大店難以覆蓋的空白區域,現在會相應地加快速度,因而會出現兩店同開的情況。當摸索完成差異化的運營策略後,將與上海一道開啟全面複製。
談及盒馬鮮生和盒馬mini之間的關係,倪曉俊認為,首先,從選址角度來看,盒馬鮮生和盒馬mini是相互協同的,其最基本的目標是完成城市核心商圈和社區的全面覆蓋。市區優先盒馬鮮生,當商圈變小、來到人口基數降低的區域時選擇盒馬mini,後者更靈活、施工進度也更快,兩者形成互補。從運營角度來看,多業態、多渠道運營是盒馬未來的發展方向,在這一前提下,盒馬鮮生與盒馬mini可以有效呼應現有體系,共同利用供應鏈,以提升整體的商品品質,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價格。另一方面是人力效率的調配,當運力、倉內作業人員得以靈活有效地配合,必然會帶來整體運營效率的提升。
「我覺得大家應該是並行或互補的關係,盒馬mini其實有獨立去運營的能力,今天我們仍然以鮮生體系為主,mini門店去做一些相對被局限市場的覆蓋,這樣做還是因為盒馬本質上並不是把盈利能力或賺多少錢放在首位,更關注用戶體驗本身和用戶體驗帶給我們的流量價值、商業價值。」 倪曉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