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們變小,mini店真香

2020-12-13 虎嗅APP

出品|虎嗅大商業組

作者|劉然

超市賣場們變小的速度在悄悄加快——

盒馬mini負責人倪曉俊近日在活動中透露,在上海已經開出了6家店的盒馬mini今年將大規模加速開店,走出上海向全國複製,包含北京、深圳、廣州、杭州等城市。

另一則關於「mini店」的消息來自大潤發。根據《第三隻眼看零售》的報導,大潤發正計劃開出新店型大潤發mini,定位社區超市,面積500至1000平方米,計劃在南通市率先試水,相關團隊目前正尋找合適物業。

下手更早的則是永輝和沃爾瑪,從2018年就開始做的永輝mini,數量已經超過500家。沃爾瑪也早就提出過「緊湊型大賣場」的概念,並在2018年4月開出社區店業態首店,今年將向全國複製。

就連電商化遲過一步的宜家,也正緊趕慢趕開「小宜家」——不出意外的話,在未來兩個月內,上海楊浦區應該就會出現一家宜家小型商場。

當下關於買東西這件事,銷購雙方的思維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消費者開始覺得,相比遠隔幾公裡的購物中心和大型shopping mall,能在一小時之內買到甚至送貨上門的到家軟體更香;開賣場的人也漸漸覺得,和大型的商超的坪效和成本相比,多開幾家小型的小超市更掙錢,所以要多開店、多開小店。

所以mini店果真更香?

要擴張嗎,開mini店吧

外資零售的退潮剛結束,本土零售有了前所未有的超越機會,不過,機會還是建立在它們對下個競爭階段已經有所準備的基礎上:2020年,隨著一二線城市人群在大賣場一站式購齊的消費習慣的改變,賣場的任務,變成了圍繞著數位化和社區化兩個詞進行轉型。

早就打上了新零售標籤的盒馬,近兩年一直在開枝散葉,除了購物中心式的盒馬裡,其他的新業態都在往「小」發展。

去年3月,盒馬總裁侯毅提出盒馬未來的門店體系是「一大四小」:800平米以上的盒馬鮮生大店/標準店,覆蓋購物中心場景,模式依然為生鮮+超市+餐飲+外賣;盒馬菜市、盒馬F2、盒馬小站和盒馬mini這四小業態,則覆蓋更精細、更下沉的市場,模式更為簡單。其中盒小馬是便利店版盒馬鮮生,而盒馬mini則以散裝非標品為主,多選址市郊和縣鎮。

去年年中,盒馬鮮生在上海中海環宇薈店開出了第一家盒馬mini(原盒小馬),相比一家動輒幾千平米麵積的盒馬鮮生,盒馬mini的面積通常為500~1000平米左右(甚至更小),門店的品類包括水產、蔬果、肉禽甚至熟食滷味等4000多種商品,輻射半徑為1.5公裡社區的居民。

以目前的信息來看,市面上所有mini店都有著共同的特點:面積小、生鮮佔比超過50%、蔬菜多為散裝等等。

比如永輝mini的面積也是在300~1000平方米,定位是「家門口的永輝」,商品以散裝蔬菜、水果、水產、肉類等生鮮品類為主,食品和日用品為輔。

上述第三隻眼看零售報導中還有介紹,大潤發即將落地的mini店也會緊密圍繞社區選址,最好位於小區出入口附近,門面開間不低於16米,其中門店500米半徑內居民在3000戶以上,距離大潤發、歐尚門店1.5公裡以上。雖然具體商品結構及主力品類尚未披露,但根據上述店型、店址規劃來看,生鮮應屬於重點方向。

對苦於賣場選址、坪效難以提升的大賣場們來說,開小店的好處顯而易見:成本低、複製快、來錢快。

批量複製的前提是模式已經跑通。盒馬mini的具體運營情況不得知,但侯毅曾在去年7月對外表示過:盒馬mini開業三個月,坪效超過盒馬大店,物流配送成本更低,線上訂單佔比超過50%,且投資成本只是盒馬鮮生大店的十分之一。

在預期中,mini小店的成本低,選址更容易、更靈活,回報周期相應縮短,見效比大賣場快上許多。但是正在摸索的小業態也面臨著令所有生鮮零售都著急的問題,那就是全面盈利。

更多的小店還在等待回本。根據中金公司預測,永輝mini店2019年全年虧損幅度在2億元左右,短期內永輝mini店的擴張還是會拖累永輝超市的業績。不過,永輝超市2019年下半年報顯示,永輝mini店上半年營收達5.5億元,其中部分門店已經實現了盈利。

不管怎樣,賣場們和生鮮零售的主要玩家們已經做出了近乎一致的判斷:小店、小業態就是自己下一個擴張的利器。而今年,也會成為賣場們快速擴張的一年。

而擴張的目的,也是開小店的另一個好處:它可以填補賣場們目前的空白。

去大店去不了的地方

近兩年,有兩家誕生於合肥的「賣菜」企業風頭正盛——生鮮傳奇和誼品生鮮。而總結生鮮傳奇這類社區店制勝的法門,就是「近」和「刪繁就簡」。

一來,他們將門店開到了離用戶最近的社區門口,而這恰恰是賣場們難以觸及的地方;二來,他們拋開了華麗的裝修和龐雜的品類,只做賣菜這一件事,提供性價比高的產品,並且大量複製標準化門店。

在到家已經成為剛需的今天,到店企業卻脫穎而出,這不得不讓賣場們重新思考賣菜這件事————還是要把店開到用戶的家門口。說白了,所有mini小店身上被賦予的期望都相似:補充大賣場在選址以及用戶觸達方面的空缺。

在永輝超市總裁李國的口中,永輝發展mini業態,就是通過對空白市場的補充,促使其業績增長。mini店既可以為永輝在地域和場景上進行填空式的布局,同時還能夠在供應鏈和經營上形成協同和聯動。「我們發展mini業態主要是出於對大店的業態補充,永輝mini業態和創業型的社區生鮮店的定位和服務用戶初衷都趨於雷同,比拼的是供應鏈實力和精細化運營能力。」李國說。

同樣的,盒馬mini的任務,也是布局所謂的下沉市場,和基於社區生活日常需求和即配場景。

由於最初的定位,主打生猛海鮮的盒馬鮮生往「下」走並不容易,理論上,盒馬mini可以幫助身處城市中心、客單價相對較高的盒馬,布局除北京、上海、杭州等一二線城市外的相對下沉區域,以及遠離CBD和熙攘商場的郊區。8月30日開業的盒馬mini第三家店,就是盒馬mini首次把門店開到市郊。

因而在戰略地位上,盒馬mini的位置甚至已經和大店同等。

而終於,當他們可以把店開到更多消費者的家門口了,之後呢?

到店、到家兩開花

2020年,本是本土零售開啟加速的擴張計劃的時候,突如其來的疫情卻打亂了所有計劃。當所有人都在盡全力解決現金流問題時,賣場們卻因為提供了人們生活用品而遊刃有餘了許多。但是,疫期關於供應鏈和配送「到家」的兵荒馬亂,也足以讓他們進行更深一層的思考——

線上的步調是不是要再快些?在到家的場景中自己還能做到哪一步?怎樣才能保證在這樣的黑天鵝中保持穩定的步調?

盒馬在疫情中打了一場還算漂亮的仗,但是不堪重負的運力卻成為那個拖累用戶體驗的短板。嘴上說著不要前置倉的侯毅,開始加快開出一個個mini小店。

這或許可以理解為,前置倉的一部分概念,正在被轉移到這些mini店的身上。那些不信任前置倉的玩家,已經找到了另一種關於「前置」的寄託:所有的mini店,未來都承擔著「到家」的重任。

現在的盒馬,目標本就是要深耕社區到家服務。根據零售氪星球的報導,為了達成到家的藍圖,盒馬已經在試點社區團購:一直以來,盒馬每個線下門店都會配有微信「盒粉群」,消費者在該群拼單,由盒馬工作人員在當晚11點前匯總,次日配送。部分門店在社區建立獨立或共享的自提點。還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盒馬還有計劃上線一套新的社區團購下單系統,直接線上下單,配送到社區。

半徑在1.5~3公裡以內的社區,是天然的到家場景。前置倉之外,能靈活選擇產品和場地,精準瞄準對象和需求的mini,看起來就是那個最合適的方案。

對於永輝來說也一樣。李國對虎嗅說過:「如何讓mini業態和到家業務有機結合是我們考慮的重點。」他已經提出,未來永輝要成為「手機裡的超市」,而手機裡的超市是生鮮賣場的3.0版本,正是到家業務。

「主要解決顧客時間成本及滿足不同顧客的消費需求對於目前到家即時達等業務,仍然存在燒錢和大面積虧損的現象,而我們的mini店離用戶最近只有500米,就可以發展社區團購的自提模式,不光作為顧客進店消費的一個場所,也是顧客在線上消費後的一個交付場所。比如我們最近社區團購主推的車釐子禮盒,已有超過2萬人次的顧客進行了線上支付,線下交付的消費體驗。」李國說。

業內主流觀點認為,生鮮到家會成為零售的翻身之戰。如今的永輝已然已將以到家業務為主的線上業務,作為自己未來業務增長的支撐。

體大如永輝的賣場們,有著新玩家難以匹敵的供應鏈壁壘,這是mini店的保障和背書。但也正因為大型商超的「大」和「重」,做到家對他們來說就不是一件信手拈來的事情。

從現在的生鮮到家企業喊出的口號來看,人們對配送實效的要求越來越高,「半小時達」已經成為標配口號,但是從眼下真實的下單體驗來說,半小時達其實還只是一種願景,這時候,已經陷入生鮮到家混戰的賣場們,迫切需要mini店的擴張。

或許在將來,大賣場存在的價值會變成一個區域大型「倉庫」,作為散落在社區的mini店的補給,但這就要看mini店能否真正跑通、形成氣候,以及會不會在即將到來的mini店競速中過早落敗。

總之,在轉型和競爭的壓力之下,賣場全員已經喊出了「mini店真香」,接下來就看誰會最先釋放出盈利的信號?結果有待揭曉,但可以確定的,迎合變小這一變化,已經成為賣場們的當務之急。

相關焦點

  • 盒馬mini實現整體盈利:要如何與盒馬鮮生打出組合拳
    7月3日,北京盒馬mini黃寺店、和平裡店同時開業,除保留mini模式外,還開設臨街檔口並增加了本地商品。盒馬mini項目負責人倪曉俊透露,經過一年的探索,盒馬mini已實現整體盈利。去年年初,阿里巴巴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曾表示,中國的消費市場足夠大,消費升級需求旺盛,但「一套武功打天下」難以適應新的發展階段。
  • 盒馬mini第三家店在上海浦江城市生活廣場開業
    8月30日消息,日前,盒馬mini(需求面積:300-500平方米)第三家店在上海浦江城市生活廣場開業,近1000平米的門店內,涵蓋水產、蔬果、肉禽、熟食等4000多種商品,能有效滿足周邊1.5公裡內消費者的一日三餐。
  • 「招商零售」盒馬倪曉俊:盒馬mini是生鮮電商全渠道終局模式
    本次對話嘉賓是盒馬mini項目負責人倪曉俊先生。對話摘要1)盒馬mini是對傳統盒馬鮮生店的一種迭代和補充。盒馬mini採用店倉一體、線上與線下一體化模式,與盒馬鮮生店相比主要覆蓋規模更小、消費能力偏低的商圈,更聚焦於買菜場景。
  • 盒馬mini:500-1000m?店型,50%蔬菜散賣,熟食佔比10%,下沉市場...
    盒馬mini項目負責人昱夏介紹,盒馬mini的業態定位是在下沉市場,用更小的面積,去滿足差異化消費群體的差異化消費習慣的「買菜」解決方案。其中包括線下商品和服務,和線上履約,同時mini店還充當盒馬雲超配送站的功能。盒馬mini浦江店的店址,原來是一家進口超市。門店經營面積上,整體已比盒馬鮮生大店大幅縮減。三店經營面積在1000平米左右。
  • 後疫情時代零售業加速布局 永輝盒馬沃爾瑪大戰mini店
    【TechWeb】3月16日消息,mini店成了後疫情時代的新風口。隨著上周五,盒馬方面透露今年將大規模加速開mini店,加碼布局mini店的已經囊括了永輝、沃爾瑪、大潤發等幾乎所有的主流零售企業。
  • 盒馬與大潤發們,靠著「縮水」住進熱搜|原創
    在上海開了6家店後,盒馬mini在今年7月邁入第二座城——北京。相比於以帝皇蟹、龍蝦等大活海鮮為特色的盒馬,盒馬mini僅出售魚蝦、貝類等低售價的小海鮮。這麼做是為了降低運營成本。盒馬mini店內生鮮佔比達到70%,包括散裝菜、休閒零食和米麵糧油等「接地氣」的商品。常規蔬菜之外,北極蝦等小型海鮮也以散裝形式出售,滿足中老年人親自挑選的消費習慣、低價的需求。肉菜在商品種佔大比重。/零售老闆內參截圖海鮮品種少了,現場吃海鮮的人也隨之變少。
  • 走出一線「舒適區」 盒馬mini能否沉下去?
    更接地氣 8月30日,盒馬mini上海浦江城市生活廣場店正式開業,這是盒馬mini的第三家店,也是盒馬mini首次來到市郊。 與盒馬鮮生相比,盒馬mini顯得更接地氣,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硬體裝修和售賣形式。 從外觀硬體來看,盒馬mini貫徹極簡原則,大幅縮減了硬體和裝修成本。進門處是傳統的牆面logo,而非高大上的各類電子顯示屏;店內,盒馬標誌性的配置懸掛鏈在這裡也不見蹤影,同時,店內餐桌數量大幅減少,僅保留十幾個坐椅。
  • 盒馬下「神壇」
    如今,盒馬的目標看起來更清晰了,但同時,一場新的競速也在盒馬和傳統零售商,還有生鮮電商玩家們之間展開了。盒馬捨棄「盒馬」在這兩家店中,你已經再難看到盒馬鮮生最初面世時的樣子,它開始捨棄一些曾讓自己贏得討論度的元素。 首先,盒馬不再「高端」。
  • 盒馬開啟「瘦身」力推mini店:你會更愛菜市場,還是社區生鮮電商
    侯毅表示,在一二線盒馬鮮生已經進入的城市,兩者是並存的;但是在進入三四線城市時,盒馬mini會成為主力業態,同時盒馬鮮生也會開小一點。 盒馬mini被定義為「第二代新零售」——投入低、坪效高、盈利快,在開出一兩百家門店後,還考慮開放加盟。
  • 變小的盒馬 VS 賣茅臺的Costco,新中產的分歧-虎嗅網
    在這種情況下,超市+餐飲的組合,社區生鮮店的大量出現,便利店的火熱,以及前置倉這一獨創模式的橫空出世,其實背後都揭示了一個原理:城市越大,一個上班族所能覆蓋的活動範圍卻越小。不僅零售商需要效率,消費者的生活也需要效率。
  • 20+首店潮牌即將落戶奉賢!東方美谷集成店、盒馬mini、喜茶...都...
    東方美谷集成店、盒馬mini、喜茶......都安排上啦~ 2020-07-29 1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巨頭激戰社區江湖:盒馬、大潤發、永輝,誰能勝出?
    隨著全國疫情好轉,大潤發、永輝超市、盒馬等零售巨頭不約而同地聚焦社區,大店變小,把高頻需求的商品搬到了消費者的家門口。   盒馬mini將火力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小潤發則選擇三四線城市,永輝mini則主攻三四線城市,兼帶一二線城市。   作為大賣場超市的濃縮版,mini店經營面積一般在500~800平米之間,顧客站在入口,一眼可以望到盡頭。
  • 大龍蝦報到,豬肉攤紅火,盒馬mini抱團傳統菜場打造煙火氣
    16歲的華高菜場變樣了,時尚光鮮的盒馬mini剛在這掛牌開張,以前的傳統菜場也騰出一大塊地方,新零售的熙來攘往,老菜場的家長裡短,生活裡的煙火氣,在這個總計1300平方米的相映成輝、共榮共生。附近居民從四面八方趕來,人們聽從味蕾的召喚,鑽進琳琅滿目的菜場裡,也鑽進對更好生活的嚮往。
  • 盒馬mini帶客流,老菜場攢煙火氣,新老菜場交融相映成輝
    16歲的華高菜場變樣了,時尚光鮮的盒馬mini剛在這掛牌開張,以前的傳統菜場也騰出一大塊地方,新零售的熙來攘往,老菜場的家長裡短,生活裡的煙火氣,在這個總計1300平方米的相映成輝、共榮共生。 附近居民從四面八方趕來,人們聽從味蕾的召喚,鑽進琳琅滿目的菜場裡,也鑽進對更好生活的嚮往。
  • 盒馬開進老菜場 新舊交融飄出「精緻煙火氣」
    近日,新零售代表盒馬更是將旗下新業態店盒馬mini開進了華高菜市場,與傳統商販們毗鄰而居,打造出一派共生共榮的新生活氣象。 華高菜市場是一家有16年歷史的老菜場,改造後,約800平方米提供給盒馬mini,留出500平方米留給傳統菜場。
  • 對標Costco 盒馬首家X會員店落地上海
    盒馬X會員店是中國第一家內資的倉儲式會員店品牌。   9月22日,盒馬於其官方公眾號發文稱,盒馬第一家X會員店將於10月1日正式營業。首店位於上海浦東森蘭商都中心B1層,佔地面積達1.8萬平方米,面積超過大部分盒馬門店。早在6月4日,盒馬就宣布將在上海運營首家盒馬X會員店,明日將開啟線上試運營,未來將會把此業態推廣至北京、西安、深圳等城市。
  • 福州「盒馬鮮生」,剩下的兩店也要關門?
    在「盒馬鮮生」茶亭店開業僅一個月,「盒馬鮮生」福州二店地址也隨之敲定,位於恆利博納廣場,並於2018年5月30日開業。開業時,現場人頭攢動。根據當年的布局規劃,「盒馬鮮生」將在福建省開20家門店,銷售額達50億元。
  • 小盒馬,大永輝,「大潤發們」的未來怎麼「大發」?
    這一年,永輝集團營收達到585.91億元,同比增長19%,比2016年的增速多了3個百分點,而「超級物種」也成為繼盒馬鮮生之後備受關注的一股新零售力量。那麼,面臨考驗的「大潤發們」未來究竟應該怎麼做?基於小商超在商品豐富度上遠遠不如大賣場,並且線下市場短時間內不可能完全消失的現狀,「螳螂財經」認為,大賣場的存在依舊很有必要,但從數量上可以逐步收緊。收緊大賣場省下的錢可以幹嘛呢?做「新業態」。因此,對於「大潤發們」而言,一個比較可能的轉型方向是:收緊大賣場,開放新業態。
  • 盒馬侯毅:聽起來很幸福的味道在盒馬裡
    文/李宏達編輯/斯問在南方能吃到正宗的羊蠍子火鍋,在北方能吃到正宗的潮汕牛肉火鍋,盒馬通過新零售,把各個區域的美食都運輸到全國各地,滿足吃貨們不安的心。盒馬CEO侯毅在接受電商在線採訪時說,相信盒馬,來盒馬,你一定不會失望的。以下是電商在線與盒馬CEO侯毅的部分對話內容。主持人:今年的雙11,盒馬是怎麼參與的,給大家都準備了點什麼?
  • 變小又變大,升級又下沉,盒馬的零售野心有多大?
    來源 / CBNData消費站如果你本周在上海,打開盒馬App,就會看到盒馬X會員店「盛大開業」的提示。10月1日,位於上海浦東的盒馬X會員店將開業。這家店只賣1500個不同規格的商品(SKU),比盒馬鮮生少很多。其中40%為自有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