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黃金駱駝現世,華夏文明的傳播,遠比絲綢之路早

2020-12-11 旅行中的兔子

世界精彩萬分,「旅行中的兔子」願做一名嚮導

喜歡歷史的遊客,那就一定不能西安這座歷史古城。西安是中華文明與華夏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歷史的記載中曾先後有十幾個王朝定都在西安。而且在西安定都的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朝代,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讓西安成為中國最佳旅遊地之一。

前段時間,西安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走紅網絡,很多人看到後紛紛跑到西安旅遊。很多人說「因為一個人,紅了一座城」,難道不應是「因為一座城,紅了一群人」嗎?西安的各大盛世王朝勾勒出後人的「長安情懷」。眾所周知,西安的土地不能動。每西安建房子、建地鐵都要建好多年,因為挖著挖著就挖到古時候的墓穴了。

要說世界上規格最高、最大、最奇特、最豐富的帝王墓陵就一定說中國西安的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墓,皇陵位於陝西西安臨潼區的驪山北麓,風水位置極佳。修建這座皇陵總共耗費了將近40年的時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宏大、設計完善的皇帝陵墓。根據考古學家發掘以及文獻記載,秦始皇陵的面積絕對能刷新人的三觀,裡面不僅有宮殿樓閣,還有很多的奇珍異寶。

秦始皇陵兵馬俑,更是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近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對外發布了新的考古結果,當考古人員對秦始皇陵西側的展區進行詳細的考古勘測和調查工作時。在靠近秦始皇陵的九座大形墓穴中獲得了重要的發現。其中陵西的一號墓穴是目前發現的秦朝最大規模、最高等級、保存最完好的墓葬。填補了秦朝時期高級墓葬的空白,是秦始皇陵很考古的一個重大發現。

墓葬中出土了國內目前為止最早的單體金駱駝,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證據。證明了在漢代絲綢之路開通之前,其他地方就已經與中國有了交流。除了金駱駝還發掘出大量玉器、銅器、金屬、瓷器等。有當時的貨幣、上好的玉器陪葬品、精美的瓷器金器。

為什麼中國古代的瓷器如此珍貴,因為有些金器、銅器出土後有些依然保存得完好,而瓷器基本上都碎得非常嚴重。此外還發現了新的兵馬俑陶俑等級,秦朝的戰鬥工具以及秦盾的遺蹟。有人開玩笑說:秦始皇的手辦你們一輩子也挖不完。關於秦始皇陵最讓人驕傲的是在2000多年前秦朝,古代的勞動人民就已經有如此高超的藝術才能和建造技藝,這才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財富。

你有去過西安旅遊嗎?見過秦始皇兵馬俑嗎?秦始皇陵最讓你震驚的是什麼?如果以後有時間你會去陝西西安嗎?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旅行中的兔子

相關焦點

  • 陝西秦始皇陵園有重大發現!金駱駝現世!還有一種新兵馬俑
    出土了目前國內所見最早的單體金駱駝。▲金駱駝2011年開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對秦陵外城西側的陵區展開詳細的考古調查與勘探工作,取得了不少收穫,隨後對其中的一號墓葬(QLCM1)進行了發掘,取得了重要收穫。
  • 秦始皇陵最新考古發現:驚現單體金駱駝,屬全國首次出現
    先說最新的事情吧,考古專家對於秦始皇陵的挖掘已經持續了幾十年的時間,從兵馬俑的發現震驚世界,到如今的發現,讓世人知曉了秦始皇陵在修建之初時規模是多麼的巨大,那麼當秦始皇陵遇上了金駱駝,又會出現什麼樣的故事呢?
  • 秦始皇陵出土的劍介紹 秦始皇陵博物館的介紹
    秦始皇陵作為我國最重要的考古發現,它不僅僅是一座皇陵遺址,由於秦始皇陵中除了地宮建築之外還有很多的陪葬品,所以它還是一座寶庫。史書記載,秦始皇陵中有大量的陪葬品,這些陪葬品每一件都是奇珍異寶。目前我國已經挖掘的秦始皇陵中的陪葬品中除了兵馬俑還有一些青銅器皿,在眾多的青銅物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秦始皇陵中的青銅劍。在秦始皇陵的挖掘過程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一柄青銅劍,經過研究分析發現這柄青銅劍是由銅鋅合金製成,並含有微量的,鋁,鐵,鋅等十多種金屬元素。
  • 「秦始皇陵兵馬俑」源自古希臘藝術?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自1974年被發現以來,兵馬俑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並一直成為學術界的焦點。
  • 10年發掘 秦始皇陵兵馬俑類型獲更新 首次出土秦軍盾牌遺蹟
    在另一項針對秦陵外城西側的一號墓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座等級很高的墓葬,墓主人可能是一位與秦始皇關係親密的秦國貴族。墓中出土的一件金駱駝證明,在漢代絲綢之路開通之前,中西文化就開始了溝通交流。10年發掘 秦始皇陵兵馬俑類型再獲細分北京青年報記者30日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經過10年的考古工作,考古人員在秦始皇陵兵馬俑陪葬坑一號坑的第三次正式發掘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據介紹,此次發掘面積達400平方米,發掘陶俑220餘件,陶馬12匹,車跡2乘以及大量的兵器、建築遺蹟等。
  • 秦始皇陵空無一物?農民意外挖出一陶頭,揭露秦始皇陵最大秘密
    秦始皇陵是數千年前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留給後世的無價瑰寶,讓後世見證曾經第一代封建王朝的盛世和奇蹟,作為千古一帝的帝王,一統六國,完成華夏大一統,開創政治新局面,秦始皇的雄才偉略堪稱千古一帝。
  • 秦嶺:華夏文明的龍脈
    劉婧  在中國幅員遼闊的版圖上,有一條雄奇的山脈,氣勢巍峨地橫亙在中華大地上,默默地撐起了華夏民族的脊梁。它就是孕育了偉大華夏文明的秦嶺山脈。它沒有辜負大自然的造化,耐心且細緻地孕育了豐富而別具特色的生態資源,也孕育了繁盛的漢唐時代,為中華文明造就了一座豐碑。  早在數十萬年前,巍峨的秦嶺便播下了人類文明的種子。藍田猿人作為人類文明的鼻祖之一,開創了舊石器時代的歷史篇章。又過了數萬年,秦嶺腳下的灞河兩岸瀰漫起一縷縷溫情的炊煙,半坡人以自己的生活和生產方式昭示了又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 秦始皇的陵墓有多神秘?一張圖揭開秦始皇陵「不能挖的秘密」
    秦始皇讓文字成為了華夏民族的基礎,改良了國內的商業形式,他在實行這些「大一統」時,造成了一個千古的遺憾。秦始皇焚書坑儒,讓歷史出現了斷裂,導致後人們缺乏考究歷史的典籍。秦始皇從登基開始,就著手修建自己的陵墓了,作為一個千古一帝,他的陵墓將會是所有的皇帝中最豪華的一座,也是最危險的一座。秦始皇陵在50年前就已經被專家找到了,可是卻沒有人去挖,秦始皇陵到底有多神秘?
  • 甘肅-「絲綢之路3000裡,華夏文明8000年」
    甘肅是,「絲綢之路3000裡,華夏文明8000年」。甘肅是一本歷史的教科書,是一座文物的陳列館,一座自然的博物館,同時甘肅又是一個民族的大觀園,這就是對整個甘肅的一個概括。為什麼說甘肅是絲綢之路3000裡
  • 秦始皇陵的整體規模
    秦始皇陵是現在人類已知的最大的帝王陵。到現在為止,秦始皇陵的地宮是最核心,那一塊兒還沒有被打開,它也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領。據說呢,這陵在這個陝西鹹陽,陵裡頭呢,有陰兵把守到晚上啊,你要如果趴那兒土那兒你往裡頭聽人喊馬嘶的,還挺熱的,說秦始皇還在裡頭來回遊蕩了。
  • 秦始皇陵在什麼條件下才會被考古挖掘?答: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原因很簡單,因為華夏文明尤其是秦朝的一些歷史記錄、歷史傳記,相對而言並不如後代那樣健全。如果能夠挖掘秦始皇陵並且將其中有用的信息進行整合,那麼華夏的歷史是否會在現有階段之下做一個絕對意義上的擴充,這是一個天大的未知數。也正因如此,秦始皇陵擁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 秦始皇陵為何不能挖掘?德國專家:可能有機器運轉了2000多年
    前言:千古一帝秦始皇統一華夏之後,他最熱衷兩件大事:一個是尋求長生不老之法,另一個就是建造超級奢華的陵墓。前者很顯然失敗了,他在出巡的路上暴斃,死後被送入了花了39年時間,耗費無數人力物力所建成的陵墓,也就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秦始皇陵。雖然秦始皇陵只被挖掘出冰山一角,但也讓每個有緣親眼目睹的參觀者發出情不自禁地感嘆。人們甚至無法想像,如果整個秦始皇陵露出真容,那將是多麼壯觀宏偉的景象啊!
  • 譚天宇:秦始皇陵
    從這裡向西步行不遠,便到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的大門。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只是其中的一個陪葬坑,秦始皇陵的地宮如果被發掘出來,裡面的文物會有多少是難以計數的。而依據目前的技術,這些文物能否完好地繼續保存下去還是存疑的。
  • 有生之年能看到秦始皇陵全貌嗎
    近日,由陝西省文物局起草的秦始皇陵保護條例修訂草案公布。 相比2005年發布的《條例》,此次修訂草案中「職責」更加明確,比如修訂草案在「秦始皇陵陪葬坑和陪葬墓」包括的對象中增加了「陵西大墓」,禁止進行開山採石、取土;禁止建設歪曲、損害秦始皇陵真實性的各類人造景觀
  • 揭秘秦始皇陵不為人知的秘密,相信你一定沒有看過!
    在位三十七年,做了許多前無古人的業績,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實行郡縣制,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等,北擊匈奴,南服百越,修築萬裡長城,奠定了今日中國版圖的基本格局,把中國推向了大一統時代,為建立中央集權制度開創了新局面,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
  • 秦始皇陵遊記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秦始皇掃六合,統一中國,自稱「始皇帝」,在位37年,聚斂了天下數不盡的財富,因此,他的陵墓就成為中國歷代帝王陵墓之最。其規模之大,陪葬之多,工藝之精,機關之奇,都是空前絕後的。秦始皇陵歷經37年建成之時,呈現一派氣象萬千的景象。
  • 秦始皇陵為何至今無人敢挖,究竟暗藏了多少的秘密?
    秦始皇(前259年農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
  • 專家:有,不過被秦始皇弄死了
    古羅馬作為四大古文明之一,是西方文明的始祖,古羅馬帝國給後世留下了無數燦爛的文明。在這次考古發現之前,並沒有確切證據證明古羅馬和同為文明古國的中國有過交流。通過近年來不斷刷新的考古發現,考古學家們推斷,東西方的文化交流應該早在絲綢之路正式出現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對於歷史學家來說,繼續研究這些古羅馬時代的「外國人」骸骨,對於了解當時社會的移民情況將有極大的幫助。
  • 這座皇陵稱為「中國金字塔」,價值趕超秦始皇陵,古代曾遭呂布盜掘
    秦始皇兵馬俑被人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由此可以看到秦始皇陵的價值,這座古墓現在都沒有被發掘,裡面的東西應該會震驚世界。秦始皇陵的規格確實是古代最大的,秦國用70萬囚犯修建了40年才修建完成。但是說起墓葬本身的價值,其實中國古代還有一位帝王陵墓能比得上他,這就是漢武帝的「茂陵」。
  • 秦始皇說過一句話,震驚後世幾千年,無人敢動他的秦始皇陵!
    在早些年,也就是上個世紀60年代,郭沫若等人曾經多次提起開挖秦始皇陵墓,但是都被上面否決了,於是郭老就極度失落。還為此作了「待到幽宮重啟日,延期翻案續新篇」的詩句,可見他對挖掘秦始皇陵墓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