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遊記

2020-10-03 花卷爸


國際慣例,唐大美鎮樓

  • 開篇

最近一段時間,為了生活一直處於一個非常忙碌的狀態,很久都沒有愉快的出去玩耍了,對此,上至卷媽下到卷姐都表達了無數次的不滿,作為一個女兒奴,領導的話可以不聽,但是卷姐的要求咱是能滿足就要滿足呀,在節前的最後一個周末,決定帶卷姐去秦始皇陵走一走,剛好可以繼續講述上次去兵馬俑沒有說完的故事。

剛剛下過雨,卷姐扛著好朋友,邁著歡快的小步伐奔向小迪

  • 愉快的路途

一路上歡歌笑語,大屏導航讓路痴的我可以快樂的出行;語音呼叫小迪不光更加方便,也讓駕駛安全性大大的提高了;pm2.5綠淨系統給了我們一個健康的出行環境;車道保持+ACC定速巡航功能更是讓長時間駕駛不再是受罪的事情。

你好小迪,簡單實用


一片綠油油中,大紅唐是那麼的顯眼


綠淨系統,真好使,再次感慨下我大饃都的空氣品質


大屏導航,非常方便我這種路痴型選手,但是領導拍的照片,我咋老覺得有點不對勁呢

  • 史上第一帝王的陵墓

秦始皇陵,便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寢,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有內外兩重夯土城垣,象徵著帝都鹹陽的皇城和宮城。陵冢位於內城南部,呈覆鬥形,現高51米,底邊周長1700餘米。據史料記載,秦陵中還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許多奇異珍寶。秦陵四周分布著大量形制不同、內涵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已探明的有400多個,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蹟」中的兵馬俑坑。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秦始皇掃六合,統一中國,自稱「始皇帝」,在位37年,聚斂了天下數不盡的財富,因此,他的陵墓就成為中國歷代帝王陵墓之最。其規模之大,陪葬之多,工藝之精,機關之奇,都是空前絕後的。秦始皇陵歷經37年建成之時,呈現一派氣象萬千的景象。在驪山北麓聳立著一座高大巍蛾的土丘,土丘周圍是一座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四面是氣勢恢宏的城牆,城牆的四面城門上有威嚴的闕樓,城牆的四角有壯麗的角樓。土丘下面埋葬著秦始皇和數不盡的珍寶。秦始皇陵佔地56.25平方公裡,有外城、內城、寢殿、珍獸坑、馬廄坑、俑坑等等。這裡的設施和用具,跟現實社會一樣,應有盡有,安排十分周密。這麼龐大的陵墓工程,役使的人工難以計算。據史書記載,修陵高峰時期,一次最多徵發73萬人。比古今中外歷史上修建的任何一座帝王陵墓所用的勞力都要多。修建陵墓的石料驚人。成千上萬的人從渭河北面的山上把石料運到打石場。據說運石料的人馬使渭河都斷流了。打石場面積有75萬平方米。上萬隻鐵錘、鐵鏨鑿擊石材的響聲震耳欲聾。修建陵墓的土方也奇多。僅秦陵南面的一條叫「五嶺」的護陵堤就長3500米,寬40米,高2—8米。土方量達上百萬立方米。還有一處叫做「魚池」的取土坑,周圍達4裡,上千年來,積水成窪,至今不枯。試想,烈日炎炎,黃沙撲面,在方圓百裡的廣闊平原上,幾十萬人赤身裸體,蓬頭垢面,甚至帶著鐵鐐,用最簡陋的工具,挖呀、鑿呀、運呀、扛呀……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這是一幅多麼慘烈的畫面!最令人驚異的是,秦始皇陵是「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的。經現代先進方法測試和推算,墓穴內水銀藏量為100噸左右。這麼多的水銀需要116噸丹砂提煉而成。這麼多的水銀從哪來的呢?考其來源,為公館洵陽、山陽、略陽一帶的汞礦。《史記》記載,有個巴蜀寡婦,數世開辦汞礦,她的「公館汞礦」竟是一處長達百餘裡的特大汞銻礦床,其藏量列全國第三位。而這個礦幾十年開採的水銀只能夠秦陵的一部分。

抵達,開始參觀嘍


柏樹間的便道,很有feel


陪葬坑


這邊不同於兵馬俑,這邊的 俑以戲樂俑和生活俑為主


陵墓的一東門道


百戲俑介紹,應該也算是後期戲樂俑的祖始了吧


看介紹說,這些俑出土時是有彩繪的


示意圖


第二個陪葬坑


夯土看起來很厚實,應該是加了糯米漿了吧


這邊的俑和兵馬俑就有了不同,估計都是伺候贏哥的


還有很多獸骨,應該是當年陪葬了不少活牲口


順著路繼續向前


介紹


六二年的立碑


六一年第一批全國重點文保單位,不是蓋的


帝陵就在這邊啦,可是沒有開挖

也許會有人問,為什麼秦始皇陵不開挖呢?據我的了解,主要是有下面幾個原因。

首先,就是文物出土氧化。由於秦始皇陵是一個封閉的空間,裡面的很多隨葬品都經歷了千百年,早已經習慣皇陵中的環境,包括空氣、水分等等,如果貿貿然與外界接觸的話,這些既定的環境就會遭到破壞,而這些隨葬品就會因為環境的改變而失去原來的樣子。

其次,就是安全問題。之前德國的一群科學家帶著先進的儀器也加入了秦始皇陵考察的隊伍,在通過核磁掃描之後,他們發現秦始皇陵的更深之處存在著大量的汞元素,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水銀。聯想到《史記》中的記載「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所以在針對要不要打開秦始皇陵充滿了疑懼,擔心在打開皇陵之後,大量的水銀外洩,會破壞周邊的自然環境,這樣的話就有些得不償失了。而皇陵裡面除了水銀之外,還存在著許多精妙的機關,假如在沒有相關圖紙的情況下,強行進行發掘的話,可能會面對各種暗器的殺傷,這樣勢必會造成的人員傷亡,損失必然將會是非常地巨大。《史記》中明確記載了地宮中有防盜的「機弩矢」,並且能做到「有所穿近者輒射之」,所以目前不打開帝陵,等待之後技術成熟之時再進行發掘,是最為合理的選擇。與其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發掘可能一個存在極大破壞性的秦始皇陵,還不如讓其安安靜靜地躺在驪山腳下,接受世人的萬世瞻仰。


  • 卷姐的開心之旅

看到卷姐衝向售賣機,還有那無辜的眼神了麼,我已經預見到錢包的不保。


官方文創


讓無數人痴迷的盲盒,卷姐也是愛的不要不要的


抽出來個綠色的,很配合我和唐大美綠色環保的理念嘛


金色是隱藏版,其實我最想要還是金色


浮雕版地圖


又是一處花錢的地兒。。。


很有中國特色


每到一處,只要有郵局和紀念明信片,卷姐都會寄一張給自己


大小秦俑打個卡


哎呦,我摯愛的lego元素


小兵馬俑都打卡了,小小迪也默默地出來拍張照


再去影院看一場vr電影


燈設計的很好看


特色的銅車馬窗戶

  • 歸途

參觀了一天,又累又熱,好在唐大美有雲服務,出來前先提前打開空調,讓歸途變得更加舒適。沿途又在山邊逛了逛,一天的旅程下來,卷姐說累的不得了。得益於唐大美優異的nvh性能和優異的底盤調教,沒幾分鐘卷姐就在安全座椅裡睡著了,卷媽也在旁邊進入了夢鄉。一個人和唐大美馳騁在回家的路上,說著我倆的悄悄話。

科技,讓生活更加舒適。


順道檢查下車輛狀態


快月底了,看看這個月都有什麼軟體用了流量


回家的路,總是很溫暖


感謝有你,給我們帶來愉快的旅途

The end,but not the ending......

相關焦點

  • 秦始皇陵出土的劍介紹 秦始皇陵博物館的介紹
    秦始皇陵作為我國最重要的考古發現,它不僅僅是一座皇陵遺址,由於秦始皇陵中除了地宮建築之外還有很多的陪葬品,所以它還是一座寶庫。史書記載,秦始皇陵中有大量的陪葬品,這些陪葬品每一件都是奇珍異寶。目前我國已經挖掘的秦始皇陵中的陪葬品中除了兵馬俑還有一些青銅器皿,在眾多的青銅物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秦始皇陵中的青銅劍。在秦始皇陵的挖掘過程中考古學家發現了一柄青銅劍,經過研究分析發現這柄青銅劍是由銅鋅合金製成,並含有微量的,鋁,鐵,鋅等十多種金屬元素。
  • 譚天宇:秦始皇陵
    從這裡向西步行不遠,便到了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的大門。雕像所展示的秦始皇腰上挎著寶劍,一隻手伸向前方,仿佛在對麾下的千軍萬馬下著命令。秦始皇雕像的不遠處,便是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售票處。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只是其中的一個陪葬坑,秦始皇陵的地宮如果被發掘出來,裡面的文物會有多少是難以計數的。而依據目前的技術,這些文物能否完好地繼續保存下去還是存疑的。
  • 秦始皇陵的整體規模
    秦始皇陵是現在人類已知的最大的帝王陵。到現在為止,秦始皇陵的地宮是最核心,那一塊兒還沒有被打開,它也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領。據說呢,這陵在這個陝西鹹陽,陵裡頭呢,有陰兵把守到晚上啊,你要如果趴那兒土那兒你往裡頭聽人喊馬嘶的,還挺熱的,說秦始皇還在裡頭來回遊蕩了。
  •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中文名稱: 秦始皇陵  英文名稱: Mausoleum of the Qin Emperor  編號: 200-005  秦始皇陵於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秦始皇陵及兵馬俑簡介
    1987年12月,秦始皇陵及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5公裡的臨潼區境內,秦始皇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的皇帝秦始皇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營建的,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陵園。其巨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
  • 秦始皇陵有多神秘?
    都說秦始皇陵非常的神秘,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始皇帝的陵墓到底有多神秘。秦始皇的陵墓斷斷續續修了39年,動用了80萬人。修建的時間長是因為始皇帝在位時間長,只要皇帝不死就不能完工。別看這座宏大的陵墓建造於2000多年前,可是他保護的還是相當完好的,至今我們仍然沒有這個技術去挖掘秦始皇陵,據說在秦朝時,秦始皇陵受到了最高規格的保護哪怕破壞周邊的一棵樹都會掉腦袋。可是秦朝是個短命的王朝,短短幾十年之後,天下就已經易主了,為什麼2000多年的歲月中,秦始皇陵依然保持著完好呢?據說秦始皇陵有守墓人。
  • 秦始皇陵「麗山園」
    來西安旅遊,不能不知道秦始皇陵園。1、秦始皇陵園的名稱和位置;秦始皇陵園叫「麗山園」,人家是有名字的,是你們後人把他稱為秦始皇陵的,陵墓設在整個陵園的西南角,寢殿設在西北角。2、秦始皇陵園的布局結構;秦始皇陵園坐西朝東,由一個長方形狹長的「回」字型城垣組成,其內城、外城的南半部的東西南都有雙重城門,陵墓處於內城的南半部位置,是三個雙重城門的交匯點上。內城北部是隔開的,設有寢殿和陵園管理處辦公室這一類的住處。
  • 秦始皇陵風水是寶地嗎?
    中國古代無論修建城池還是宮殿或者帝王陵寢,對周邊的風水將就非常重視,那麼我們經常所說,秦始皇陵坐落在一塊『風水寶地』他真的是一塊風水寶地嗎?我們來結合實際地形把他放大一點看看。下圖是秦始皇帝陵平面圖,南邊是驪山,秦始皇陵位於山的背面屬陰,北面臨近渭河,是渭河南岸,也是陰地。西面靠近華清宮,這是一座死火山,這也是白虎位,白虎位地下有火這是大兇。東邊是青龍主管生長,但卻有眾多秦俑所阻隔,北面是玄武,有渭河構成的大型反弓煞,風水上講在北半球,山之北為陰,水之南為陰。秦始皇帝陵可以說在陰煞之地。
  • 秦始皇陵兵馬俑簡介
    【小編心語】精英行的小夥伴們明天就要出發去「秦始皇兵馬俑」了,大家可以先小小的了解一下哈~【溫馨提示】明天天氣是陣雨轉小雨,我們要做好防雨措施~ 秦始皇陵兵馬俑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以東35公裡的臨潼區秦始皇陵兵馬俑陪葬坑內,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修建。
  • 秦始皇陵空無一物?農民意外挖出一陶頭,揭露秦始皇陵最大秘密
    秦始皇一生都很霸氣,生前下令修築萬裡長城,死後所住的秦始皇陵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花費三十九年時間建成,其中的兵馬俑坑更是被列為「世界第八大奇蹟」,舉世聞名。
  • 秦始皇陵墓的守陵人是誰? 秦始皇陵守陵人秘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秦始皇陵墓的守陵人是誰? 秦始皇陵守陵人秘事 秦始皇統一六國,所作出的貢獻無人能及,而對於自己去世後的陵墓,也是相當的用心,如此龐大的皇陵必然也會遭到盜墓賊和反抗他的人的覬覦。
  • 秦始皇陵兵馬俑景區簡介
    【景區簡介】秦始皇陵位於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區城以東的驪山之北。世界經度109.2733, 緯度34.3853。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從13歲即位時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丞相李斯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38年之久。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門道,左右兩側又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現稱二號坑和三號坑。
  • 秦始皇陵為何遲遲不被發掘?
    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在20世紀70年代被發掘,出土了著名的兵馬俑。而後數次規模不等的發掘也是對陪葬坑的揭露。雖然古代文獻中,記載了秦始皇陵被數次盜掘的情況,但是在現代,地宮部分迄今為止一直沒有被考古發掘過。
  • 陶塑藝術的巔峰:秦始皇陵兵馬俑
    秦始皇陵兵馬俑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兵馬俑是是製成戰車、戰馬、士兵等形狀的殉葬品。 一、威武雄壯的秦俑 1961年3月4日,秦始皇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4年3月,兵馬俑被發現;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 野史趣談——為什麼不挖秦始皇陵
    僅為陵墓守衛的兵馬俑就能引起世界關注,作為千古一帝的陵墓——秦始皇陵價值更是不可估量,但是為什麼至今沒有開挖?秦始皇陵又是否被盜墓者關顧過呢?兵馬俑依照真人捏造,千人千面,栩栩如生,是古代墓葬代替古代實行人殉的次生品,秦始皇下令製造兵馬俑的目的:1.用它們來代替活人活馬殉葬,2.秦始皇認為自己生而為人間之王,下到陰間也要有皇權,於是兵馬俑成為了一支守護秦始皇的陰兵軍隊,為的是下到陰間也能繼續統治。
  • 「秦始皇陵兵馬俑」源自古希臘藝術?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自1974年被發現以來,兵馬俑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並一直成為學術界的焦點。
  • 秦始皇陵中真的有大蟒蛇嗎?
    早在40多年前,人們就發現了秦始皇陵,但至今沒有人敢挖,據說是因為秦始皇地宮有兩百萬巨蟒守護者十分可怕,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外界的謠傳罷了。秦始皇地宮裡如果真的養了很多巨蟒,那麼這麼多年過去了地宮裡的巨蟒豈不是都成精了?
  • 秦始皇陵地宮千古之謎[圖]
    這座陵墓在他生前就開始修建,前後共花了39年時間,修陵頂峰時用工達到70多萬人,佔到了當時全國總人口的1/10!   2000多年過去了,顯赫一時的秦始皇陵如今只剩下了一座孤零零的小山包,聳立在陝西省臨潼縣的驪山腳下。它就是秦始皇陵的封土堆。據史書記載,當年秦始皇命丞相李斯修築陵墓,陵墓挖到一定深度,就再也挖不動了。李斯於是奏表請示,秦始皇回答說:「其旁行三百丈乃至。」
  • 秦始皇的陵墓有多神秘?一張圖揭開秦始皇陵「不能挖的秘密」
    秦始皇讓文字成為了華夏民族的基礎,改良了國內的商業形式,他在實行這些「大一統」時,造成了一個千古的遺憾。秦始皇焚書坑儒,讓歷史出現了斷裂,導致後人們缺乏考究歷史的典籍。秦始皇從登基開始,就著手修建自己的陵墓了,作為一個千古一帝,他的陵墓將會是所有的皇帝中最豪華的一座,也是最危險的一座。秦始皇陵在50年前就已經被專家找到了,可是卻沒有人去挖,秦始皇陵到底有多神秘?
  • 秦始皇陵,沉睡千年的秘密,裡面到底放了什麼?
    當然這些的確是有原因的,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卻沒有想到只延續到了二世,然後就滅亡了,這大概也是在秦始皇意料之外的事情吧。其次就是秦始皇修築秦始皇陵和長城的確是耗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這也讓許多人對秦始皇的評價出現了非常大的偏差。加上後來秦始皇試圖想要,也為他大大減分,但是古代的君王,有哪一個不想長生不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