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冷翠華
近日,銀保監會發布《個人保險實名制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明確自然人作為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在辦理投保、人身保險合同效力恢復、保單批改、保單質押貸款、退保、理賠等業務時,均需要進行實名查驗和記錄。該《辦法》意味著,保險業將正式進入「實名制」時代。
事實上,保險實名查驗並非首次提出,在《辦法》起草之前,各大保險公司基於風險管理需求,保險業務辦理就已經開始要求客戶提供實名信息,上傳身份證照片並進行人臉識別。保險實名制實際上在技術層面已經實行,但仍有個別機構存在虛假投保、違規套現、騙保騙賠以及洗錢轉移等違法違規行為。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建立實名登記制度,是保護保險消費者財產安全的重要前置措施,通過實施信息真實性查驗,在確定保險消費者人證相符且信息真實後再辦理保險業務,可以保障保險消費者按照自身真實意願購買保險產品、接受保險服務。
據金融壹帳通相關負責人介紹,長期以來金融行業在各類業務辦理過程中存在人員身份及行為核實的難題,為此,早在2017年,金融壹帳通就開發了一款智能認證線上核身產品,包括人證核身、OCR、三要素鑑權等。自2017年9月上線以來,該產品在中國保險行業市場佔有率超過25%;服務人群超過1億人,金融用戶滲透率達到16%;調用總量超過10億;已合作客戶超過50家。
目前,「人證核身」技術現已廣泛應用於新契約投保及理賠流程中,且已經融合了多項核心技術,如活體檢測、人臉識別、人臉對比、身份證照去網紋及身份證聯網核查等。
「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投保業務已從原來的保單認證演變成實人認證,實現『實人、實證、保單』三合一融合認證,達到投保過程安全便捷的效果。在投保端對投保人進行活體檢測,防止惡意者通過偽造和竊取他人生物特徵用於業務的辦理,並通過與公安部身份證底圖進行比對從而達到實人認證目的。」上述壹帳通保險業務負責人表示,以線下身份核驗以業務為例,需要客戶提供身份證原件核實保險相關人身份,平均用時5分鐘(含證件留底);若線上無智能身份核驗功能,將影響線上業務的開展。而借力壹帳通智能認證技術,可使投保流程中身份核驗縮短至2秒,投保效率和用戶體驗得到提升,業務風險有所下降。在理賠端,人證核身技術實現了在線理賠申請,對於標準件理賠時長由3天縮短至0.5小時,增加用戶黏度、降低理賠風險。根據已有合作客戶產品運營數據,加保率平均提升50%。
(編輯 張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