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2020-07-25 嗨皮士旅行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莫高窟,號稱所有國內線路中最難搶票的一處景點,說這裡是景點,我想我們都有點唐突了。

時間上它跨越十六國前秦、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距今1600多年。

735個洞窟,4.5萬平方米壁畫、2415尊泥質彩塑...這是什麼概念?就是把莫高窟壁畫平鋪開來足夠覆蓋6.3個標準足球場...

所以叫這裡「景點」我們有點不好意思,畢竟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但「死亡」,或許是莫高窟終究逃不過的命運。

有專家預估,未來50年到100年內,莫高窟或將湮沒黃沙之中。那時你只能在博物館裡追憶莫高窟千年時光中堆積的傳奇。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每到夏季大西北的旅遊旺季,我們都要和莫高窟門票預訂系統鬥智鬥勇,每天放票量不多,提前預約搶票難度堪比搶一張春運火車票,進入莫高窟是不允許拍照的,手機、相機、尤其是閃光燈,一律NO!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石窟藝術的創造者》 潘絜茲 1954年

以至於很多隊員會抱怨觀賞的時間不夠,在莫高窟現場,你會看到大量關於保護莫高窟的宣傳,溫度、溼度、二氧化碳、生物活動...都會對洞窟造成破壞,但只要洞窟還在開放觀賞,傷害就一直在發生。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120年前是莫高窟走向消亡的開始

大概所有來到敦煌的人最大的心願就是走進莫高窟,一睹那些千年前精美絕倫的壁畫。

但很少有人知道,我們現在看到的莫高窟,是經過搶救修復的。在清朝末年20世紀初發現莫高窟時,這裡已經沉睡了近900年,元、明、清三朝荒廢,讓這裡呈現出一片荒蕪的景象。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1914年的莫高窟

窟前木棧道毀壞坍塌,常年風沙堆積,掩埋了下層的洞窟。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17號洞窟,中國永遠的恥辱

莫高窟17號洞窟並不大,但這個洞窟被叫做「藏經洞」。有一個人名叫王圓籙,是個逃難至此的農民,後來當了道士,1900年的一天,王道士的助手在16窟吸旱菸,在牆上磕菸袋時發現壁畫中有回音,於是二人扒開了壁畫...

17號洞窟:西夏王朝時期為了躲避戰亂,僧侶們將上萬經卷掩藏在此,而從這一刻起,敦煌開始了它歷時百年的死亡。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王道士(王圓籙)

藏經洞發現之後,王道士盡了最大的努力,做了他應該做的一切。

首先,徒步行走50裡,趕往縣城去找敦煌縣令嚴澤,並奉送了取自於藏經洞的兩卷經文。可惜知縣不學無術,把這兩卷經文視作兩張發黃的廢紙。

1902年,敦煌又來了一位新知縣汪宗翰。王道士再次向汪知縣報告了藏經洞的情況。汪知縣當即帶了一批人馬,親去莫高窟察看,並順手揀得幾卷經文帶走。留下一句話,讓王道士就地保存,看好藏經洞...

幾年之間王道士沒有放棄,但也無法可想,他鬥膽給清宮的老佛爺寫了秘報信。然而,大清王朝正在風雨飄搖之際,無暇顧及這等「小事」。

直到1907年,英國人斯坦因來了,他巧言令色僅用4錠馬蹄銀就騙走了24箱寫本和5箱藝術品。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 斯坦因,1907、1914年兩次掠走中國莫高窟中遺書、文物一萬多件,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被中國

公元366年,僧人樂尊路經鳴沙山東麓,忽然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從此開鑿出敦煌最輝煌的500年。

1000年後,英國人來了,法國人來了,日本人、俄國人、美國人...在莫高窟生生扒出了陣痛百年的流血瘡口。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法國人伯希和精通漢語,他挑選了最精華的6000卷古書經文,裝了整整十大車。所以人說敦煌文物藏在英國的最多最好,藏在法國的最精最良。只有藏在中國的,最散最亂。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當英國人和法國人將文物幾乎搬空之後,莫高窟又迎來了一個強盜——美國人華爾納。因為沒什麼能拿的了,他就打起了歪腦筋,這是讓莫高窟遭受毀滅性打擊的一次破壞,他殘忍的將大量雕像和壁畫切割下來偷運回國。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臭名昭著的華爾納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華爾納剝離莫高窟第323窟壁畫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唐 莫高窟第323窟佛教史跡畫 哈佛藝術博物館/賽克勒博物館 藏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華爾納剝離敦煌莫高窟320窟壁畫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唐代 敦煌莫高窟320窟南壁 菩薩壁畫 哈佛藝術博物館/賽克勒博物館 藏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華爾納僱傭當地農民從敦煌石窟內鑿下佛像

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最是興盛,那時前往西域的商人趕著駱駝走過河西走廊,走過敦煌。

清朝末年,莫高窟前也很熱鬧,車輪滾滾把寶物運往國外,留下一個時代的悲哀...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 法國人伯希和

1920~1921年間,蘇聯十月革命國內戰爭中失敗的數百名沙俄白匪越過邊界,從新疆逃到中國後,莫高窟成了他們長達半年的收容所。匪軍不僅在壁畫上亂塗亂抹,還在洞窟角落生火做飯,不少壁畫被油煙燻黑汙損。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拍下眾多莫高窟的照片,2011年,國內敦煌研究專家、攝影家孫志軍拍攝了同一視角的對比照,讓我們看看這100多年裡發生了什麼變化。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第61窟-于闐公主等供養像-Charles-Nouette攝影-1908年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第61窟-于闐公主等供養像-孫志軍攝影-2011年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 敦煌莫高窟第217窟-法華經變觀音普門品-孫志軍攝影-2011年

最終走向消亡

如今的莫高窟限流限時對外開放,但進入參觀的每一位遊客每呼吸一次,就是對壁畫的一次破壞。

修復一種叫壁畫之癌的酥鹼病,並沒有徹底有效的辦法,一代代敦煌人持續付出,只是延緩它消逝的時間而已。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就如開篇所說,未來50年到100年內,莫高窟或將湮沒黃沙之中。所以莫高窟到底應不應該繼續對外開放參觀呢?去過看過的人精神為之震撼,沒去過的人對這至高藝術無限嚮往...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月牙泉,正在枯竭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是戈壁大漠的兩大自然奇觀,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它們山泉共處、沙水共生,黃色與綠色、乾旱與溼潤共存。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月牙泉像一彎新月,在鳴沙山的懷抱裡一睡就是2000多年。在月牙泉的西面,有一條古老的河流叫黨河。它發源於祁連山的冰雪融水,大量河水滲透到地下,歷史上月牙泉和黨河通過地下水道相通,只要黨河的水位ok,月牙泉就不會枯竭。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如今由於地下水被人為破壞,月牙泉已經失去了從黨河自給自足的能力,只能靠人工輸送地下水的方式來維持水量,而鳴沙山的移動也是造成月牙泉消失的威脅之一。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雅丹魔鬼城,或將迷失在風沙之中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難得一見的風蝕地貌正在逐漸消失,近年來,國內著名旅遊景點被遊客破壞程度越來越大。比如:此前甘肅張掖丹霞景區就出現遊客為拍照跑進丹霞地貌中去,造成被踩的地方60年無法恢復。敦煌雅丹魔鬼城景點為防破壞甚至布下了刺蝟陣。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雖然在網友質疑「扎心」後被撤除了,但也說明了這一景點生態的脆弱,由於風沙侵蝕和人類活動,雅丹魔鬼城也在遭受著不可逆的破壞。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每每寫到這裡,總會有兩種聲音:既然破壞嚴重就不要開放;正因為即將消失才要抓緊去看...無論哪一種聲音都有它的道理。

不過小編認為最折中的辦法就是目前的保護性開發,既讓人們在有生之年親眼目睹自然奇觀與藝術盛宴,又讓文物景觀得以喘息,延緩它消亡的速度。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想像一下,如果現在就讓子孫後代只能在博物館裡看些虛擬影像,那未免太過殘忍。如今無數藝術作品靈感源於敦煌,繪畫配色、歌舞、音樂、服飾、cos...這證明讓人們了解敦煌感受藝術的重要。

當然,超負荷承載遊客更不可取,所以,看是一定要去看的,更要心懷虔誠的文明觀看。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如果敦煌的消亡不可避免,就請讓它再遲一點到來。如果可以,現在就讓我們去看看它吧,在敦煌多呆兩天,切身感受千年文明與藝術的洗禮。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相關焦點

  • 敦煌,一個正在死去的地方……
    對每一個洞窟進行實時監測溫度、溼度、二氧化碳含量和空氣滲透率,一旦有害物質超標,洞窟會立刻關閉。內心還沉浸在那個盛大的佛教世界裡,意猶未盡,旅行菌又去看了情景劇《又見敦煌》,在這裡我又探尋到了另一個故事。
  • 敦煌的這個地方,正在死去……
    敦煌莫高窟,極有可能是這樣的地方。有專家預估,未來50年到100年內,莫高窟或將湮沒在黃沙中。讓綠動君更為難過的是,消失的地方,遠不止莫高窟這一處……湮沒在黃沙中的莫高窟公元366年,僧人樂尊路經鳴沙山東麓,忽然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最是興盛,在武則天時就有洞窟千餘個。元代之後的幾百年裡,莫高窟鮮為人知,基本保存了原貌。
  • 敦煌,正在死去……
    敦煌莫高窟,極有可能是這樣的地方。有專家預估,未來50年到100年內,莫高窟或將湮沒在黃沙中。那些逐漸消逝的敦煌美景在敦煌,即將消失的痛,又何止莫高窟。月牙泉是敦煌另一張熠熠生輝的名片。沙漠之中,這輪彎月碧波蕩漾、清澈見底,加上悠揚的駝鈴和絕美的日落,給敦煌這個城市又加了一份濃濃的色彩。多少人跨越千山萬水,只為看它一眼。
  • 敦煌~敦煌~一個美麗的地方
    這裡就是我個人在敦煌的旅遊分享~一,敦煌路線有的是包車遊,從張掖丹霞開始,嘉峪關城樓,去莫高窟,鳴沙山,沙洲夜市。然後再去青海。這是一個簡單的大環線。被當地或者包車司機稱作~甘青大環線。二,就是個人乘車前往敦煌,敦煌目前為止市內火車站有去市中心的公交車,坐車去莫高窟或者鳴沙山非常方便的。火車站門口的公交車上都會有寫的路牌,一看就明白。不同擔心第一次去,沒有方向感。還有另一種是在火車站門口打車前往鳴沙山,莫高窟也都是可以的。還有一種就是直接在敦煌汽車站門口包一個計程車去莫高窟售票點,再去鳴沙山。
  • 敦煌,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甘肅敦煌,一個承載著中國千年文化與故事的城市。 許多人知道它,是因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莫高窟屹立於此,光芒四射。 敦煌的歷史古老而久遠。 敦煌,是甘肅省酒泉市代管的一個縣級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歷來為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肅北,一個敦煌之旅必打卡的地方!
    肅北,一個地貌似人的肺,南北兩部分直線距離130多公裡,中間隔著敦煌、瓜州、玉門三個縣市,肅北蒙古族自治縣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南北兩側,南部在祁連山北麓、河西走廊西端南側,是縣政府所在地打卡看點1:距離敦煌僅百公裡。肅北縣距離敦煌公路111公裡,現正在修建的肅北縣城到莫高窟公路僅70公裡。
  • 正在消失的敦煌莫高窟
    那個本該在地球上熠熠生輝的地方,經過歲月和人類活動的打磨,變成了塵土,「消亡」這個詞,就讓人太過沉痛了。敦煌莫高窟,或許終究逃不過這樣的命運。有專家預估,無論如何,未來50年到100年內,莫高窟或將湮沒黃沙中。
  • 北極科考人員:北冰洋正在死去
    船上研究人員帶來「北冰洋正在死去」的「噩耗」。法新社報導,「北極星」號在遍布浮冰的北冰洋漂泊389天,收集氣候變化影響北極的重要數據。考察隊負責人馬庫斯·雷克斯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船上研究人員親眼目睹全球變暖對北極海冰產生的惡劣影響。他說:「北冰洋正在死去。」他們看見,原來冰層厚達幾米的地方如今沒有冰。雷克斯說:「在北極,我們發現嚴重受侵蝕、融化、易碎的薄冰。」
  • 敦煌,一個能卸負輕身的地方
    >,這是一個充滿魔幻風情的地方,都說烈風如刀,細雨如劍,漫長的風化、水流侵蝕,賦予了它地獄般的風景,穿行其中,隨便一張照片,都會成為不需要渲染的大片。談工作去飯店,談生活去夜市……這就是敦煌的深夜食堂,沒有夜市的城市是沒有靈魂的。
  • 絲綢之路敦煌-去一個你永遠不會後悔的地方
    如何到達敦煌?飛機:敦煌機場不大,屬於地區機場,在城市和蘭州、西安有敦煌個航班。旺季不打折。距市區20-25分鐘車程。火車:敦煌市只有一個敦煌火車站,是新建的,現在他已經開通了通往蘭州西部的動車組。從蘭州到敦煌有幾趟普通列車,晚上出發,到。
  • 張藝謀的《一秒鐘》,是敦煌的1600年
    很多人,都將它定義為一生中必去的地方,因為,錯過了就是一輩子。圖片來自/微博@敦煌旅遊官方對於敦煌,可能大家並沒有那麼耳熟能詳,但在這片土地上,卻有著千年歷史遺蹟,也是古老文化的記憶深處。同時,還有一座正在消亡的千年古城。
  • 敦煌,到底有多美輾轉千年,也只有一個敦煌
    若想找一個地方感受華夏文明,這個地方一定是「敦煌」。莫高窟--沙漠中的美術館,人們口中「一生必來一次的地方」走進敦煌最直觀的感受便是蒼涼與孤寂,歲月的流嵐與千年的風沙,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跡。魔鬼城--大自然的神工鬼斧這裡是絲綢古道西出敦煌,進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經關口,也是一個充滿魔幻風情的地方。
  • 甘肅有一個地方叫敦煌,沙漠與清泉共存,神奇的景象令人嘆為觀止
    近日,敦煌沙漠深處迎來夏季候鳥,過境水鳥破萬隻,遠超歷年來監測記錄。等到這一消息的公布,隨之而來也迎來大家對它的熱議。從而,那個原本不是非常熱門的旅遊城市敦煌,也再一次的出現在人們的面前。是的,在甘肅有這麼一個地方,它的名字叫敦煌。
  • 德國「北極星」號科考船抵達德國不萊梅港 帶來「北冰洋正在死去...
    船上研究人員帶來「北冰洋正在死去」的「噩耗」。法新社報導,「北極星」號在遍布浮冰的北冰洋漂泊389天,收集氣候變化影響北極的重要數據。考察隊負責人馬庫斯·雷克斯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船上研究人員親眼目睹全球變暖對北極海冰產生的惡劣影響。他說:「北冰洋正在死去。」他們看見,原來冰層厚達幾米的地方如今沒有冰。雷克斯說:「在北極,我們發現嚴重受侵蝕、融化、易碎的薄冰。」
  • 敦煌,一個世人所知道的地方
    敦煌,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交匯處,在主要景區有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雅丹地質公園、敦煌古城、鎖陽城、陽關、三危山等。去年暑假,我也逛了一趟,隨拍了幾張照片。
  • 甘肅敦煌,就這麼一個小地方,景點多到能讓你玩足三天!
    甘肅敦煌,雖然只是一個縣級市,但卻是一個很出名的旅遊城市,這裡有很多著名的和不那麼著名的景點,除了大多數人熟知的莫高窟和鳴沙山月牙泉,其他的還有敦煌古城和雅丹魔鬼城等等,在我看來都是很值得一去的地方。鳴沙山月牙泉也是很受歡迎的景點,這兩個地方是一個組合,因其自然地理奇觀的美名享譽海內外,從古到今都是著名景點,除了可以感受神奇的自然景觀之外,還可以玩一些沙漠裡的項目,例如騎駱駝、滑沙、坐滑翔傘等等,趣味性比較高。除了上面這兩個最出名的景點,敦煌還有好些地方值得去。
  •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敦煌,所以人人都想去一次敦煌,旅遊在敦煌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敦煌就像季羨林先生說的那樣——「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 再沒有第二個 。」
  • 從電影《敦煌》看一個宋代草根文藝青年的悲劇命運
    序言敦煌,一個響亮的名字,帶著溫暖和異域色彩。敦煌,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敦煌莫高窟,俗稱千佛洞,是世界現存最大的佛教藝術聖地。後來,趙行德終於來到了敦煌,等待他的卻是另一場劫難……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這部電影。一、考取功名、建功立業夢想的破滅北宋年間,書生趙行德在科舉考試的殿試中落第。他不想讓大好青春再耗上三年,聽說敦煌是個神奇的地方,他就跟著商隊一起出發了。
  • 敦煌一個美麗的小城
    敦煌因為莫高窟和月牙泉鳴沙山而馳名中外,也因為它獨特的地裡位置和氣候吸引了眾多的中外遊客前去探秘。 因為受疫情影響,這個七月份來敦煌旅遊的人並不多,酒店生意都不景氣,大多數酒店賓館住宿都在百元左右。除了莫高窟A票需要提前預約,B票基本不需要預約,隨到隨可以參觀。
  • 敦煌莫高窟展現在世人眼前的那一刻,就一步步走向了消亡
    每一次提到敦煌的心情都是敬畏的也是沉重的,敦煌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大宛列傳》,在那個風沙漫天的地方有一個千年的世界——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也稱為千佛洞,開鑿的第一個洞窟是在前秦時期,大約是366年,莫高窟一共有735個洞窟,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