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徐慶
臨近六一兒童節,正在成都上大學的女孩周夢(化名)專程給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一科護士長白永旗發來一段視頻。在視頻裡,周夢講述著自己曾經是一位白血病患者,2007年患病後在瀘州醫學院(現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治療,經過三年的治療已康復痊癒。周夢鼓勵患病的弟弟妹妹們,積極配合醫生和護士們的治療,祝福大家早日治癒出院,回歸正常生活。
全面領先 多年發展兒科醫療技術領導川南
像周夢這樣治癒出院,還和醫護人員們保持著密切聯繫的患兒並不在少數。看到周夢發過來的視頻,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兒科主任、劉文君教授想起來自己剛從中山醫科大學(現中山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回到醫院,治療的第一例白血病患兒。
2歲多的小林(化名)被診斷為淋巴細胞白血病,作為小林的主治醫生,劉文君在兩年多的時間裡,成功將小林治癒出院,這也是醫院治癒的第一例白血病患兒。
如今,那個當初的孩子已經長大,每隔一段時間,小林還會回到醫院看望劉君文和護士姐姐們。劉文君坦言,在當時的醫院環境和技術條件、人員力量下,能夠治癒好這樣一例淋巴細胞很不容易。
劉文君回憶,20多年前,醫院病房還是木板房,就醫環境不理想,患兒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且治療白血病的藥物並不充足,硬體設施跟不上,團隊技術力量有限,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醫院兒童白血病的治療水平。
2012年3月,根據醫院和科室發展的需要,醫院成立了兒內一科,作為學科帶頭人,劉文君圍繞兒童血液與腫瘤,從分子,細胞,基因水平等多個層次圍繞兒童血液病的早期診斷、兒童白血病復發與耐藥進行研究、中藥逆轉兒童白血病多藥耐藥的分子機制研究等方向,揭示白血病耐藥與細胞內信號傳導機制,為今後尋找白血病治療新靶點提供新的思路。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西南醫大附院兒童血液腫瘤病區醫療技術在川南處於全面領先水平,發揮了在瀘州及毗鄰地區兒科疑難重症診斷和治療中心的作用,部分專業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如今,西南醫大附院兒童血液腫瘤病區已有醫護人員59名,其中護理37名,在職醫師20人、專職科研人員2名。當初簡陋的木板病房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整層樓的溫馨住院病房。
強大完善的團隊服務和先進的醫療技術,可為白血病患兒提供更好的治療。此外,在西南醫大附院康健城院區還建有4個造血幹細胞移植倉,這意味著難治復發的急、慢性白血病患兒不必再奔波於外,在醫院也能同步得到治療。
並不可怕!兒童白血病治癒率可達80%以上
隨著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醫院先後被確定為瀘州市兒童白血病救治定點收治醫院、四川省兒童白血病醫療救治定點醫療機構、第一批全國兒童血液病定點醫院,為患兒提供全周期、連續性診療服務。
公開資料顯示,近幾年,我國惡性腫瘤整體發病率不斷提高。其中,兒童白血病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發病率最高的兒童腫瘤。國家衛健委2018年10月曾透露,我國兒童白血病(15歲以下)發病率約為4-5/10萬;如擴大至18歲以下,每年新發患兒1.5萬人左右,每例療程平均為2-3年,每年在治總人數約4.5萬人。
劉文君介紹,兒童白血病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可以佔兒童惡性腫瘤的30%。隨著兒童白血病治療技術發展迅速,近20年來我國兒童急性白血病臨床診斷和治療均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對老百姓來說,兒童白血病不再是不治之症,其中,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5年以上長期生存率,總體接近90%;兒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5年無病生存率可達90%以上。。
在很多人的認識中,白血病就需要骨髓移植,實際上,兒童白血病治療首選是化療,只有一小部分復發、難治、高危的患者才需要進行骨髓移植。目前,規範化的白血病診治方案在全國各兒童白血病定點醫院已經推廣實施多年。白血病的治療方案比較複雜,其治療需要到有資質的、有兒童血液腫瘤專科醫師團隊的醫院進行規範化的治療。
「有好的就醫環境、有專業的團隊,有規範化以及先進的診療技術,有醫護人員以及病兒和家屬之間的相互信任、理解和配合,白血病並不可怕,是可以治癒的。」劉文君說。
看不起病?白血病患兒可申請12萬救治金額
超高花費,對於患兒家庭,永遠是治療過程中最難邁過的坎。兒童急性白血病治療周期一般需要2~3年,總費用為30萬~40萬元。而高危難治、復發、出現嚴重併發症,需要做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兒,治療費用更高。
為減輕患兒家庭的經濟負擔,在醫院和當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近年來,瀘州啟動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和白血病救治工作,凡持有瀘州市戶籍的兒童,0至14周歲的,參加了居民醫療保險的先天性心臟病和白血病兒童,都屬於救治範圍。據了解,兒童白血病的治療標準組定額是12萬元,其中第一年8萬元,第二年3萬元,第三年1萬元,其餘部分可享受醫療保險。
過去,由於診療水平限制,患兒家長往往選擇北京、上海等地的醫院治療兒童白血病。近年來,得益於醫院診療水平的提升,瀘州及西南片區的白血病患兒出現「回流」趨勢,選擇在就近的西南醫大附院就診的人數顯著增加。越來越多患兒家長的信任,也讓更多的白血病患兒「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