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往的生活收官#
《嚮往的生活》本質並沒有變,因為它永遠都只是檔流水線綜藝節目
在一眾煽情的文案中《嚮往的生活》第四季落下了帷幕,從第一季到第四季,如果要說有什麼改變的話,那就是節目中的廣告越來愈多,而節目的形式也越發的流水線,從這兩點出發,《嚮往的生活》也並沒有改變,因為對於一檔商業節目來說,廣告永遠不可避免,流水線的製作更是顯得更為「快捷」但對於很多觀眾來說,之所以會追這部綜藝的原因是「很治癒」作為一檔生活類的節目,在當下越發浮躁的城市喧囂中,成功的在網友們心中「出圈」了而節目開播的宗旨也是打著「一起守拙歸田園,為觀眾帶來一幅「自力更生、自給自足、溫情待客、完美生態」的生活畫面。」為旗號。
第一季的《嚮往的生活》開播於2017年,那年,全網的自媒體都在營造一個人間美好,精緻生活的氛圍,也正是那時候盛行的小清新文藝風讓這部綜藝順勢乘風一度衝上觀眾最受歡迎的綜藝的席位,時機到了就是成功的開頭,很明顯湖南衛視的節目組就把握住了這個時機,在這一季的《嚮往的生活》中普通網友看到了明星間的生活狀態是怎樣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點,很多時候普通人誤以為明星過的是「神仙生活」殊不知他們拋開明星這一職業身份也不過是個普通人,也需要吃飯,也過著一日三餐的生活,正是這一點吸引了大批的觀眾,除去當時流行的小清新文藝風氛圍,人們也樂意看到一個明星如果作為普通人過著普通人的生活是怎樣的。
有了第一季的成功就有了第二季第三季到現在的第四季,按理說一個已經固定發展方向的綜藝節目到了一定的開播時間之後會迎來觀眾的審美疲勞,但從第四季的收視率上看卻也不賴,從數據上看,第四季的《嚮往的生活》基本每一期節目的收視率都破2,其中有好幾期都是收視率排名第一,從這層面上看這是非常不錯的成績,收視率好代表了觀眾群體還是龐大,但網上的評論與收視率相比卻呈現了兩極化,現在的觀眾大多喜歡在視頻門戶網站上看節目而並非打開電視機收看,也就是說《嚮往的生活》觀眾可以分為兩個群體,一個是習慣用電視機收看的觀眾,一個是習慣了在網上平臺看,這大致能解釋為什麼儘管《嚮往的生活》收視率不錯,但評價卻一路不斷的下滑。
從網友們的評價看,作為一檔「治癒又下飯」的節目儼然變成了一檔赤裸裸的廣告宣傳節目,無處不在的硬廣充斥著整個節目,一個綜藝節目有商業資源觀眾也都能理解,畢竟都不是用愛發電的,但是如果說這個節目近乎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插播廣告那麼會有多少觀眾反感?雖然三分之一會有些誇張,但是每一個看了節目的網友無不吐槽「這節目難道不是為了廣告而拍的?」更可況看著看著忽然這些明星就非常生硬的插播廣告更是讓人看了直呼尷尬,衝著《嚮往的生活》這5個字網友們絕不是來看這些令人尷尬地腳趾扣地的廣告,令人嚮往的生活難道就是無時無刻的插播廣告嗎?如果是這樣,那麼又誰會嚮往呢。
既然作為一個生活紀實節目,那麼就應該突出一個「生活氣息」為什麼第一季的《嚮往的生活》能夠成功,因為那時候的網路環境都在營造生活氣息,都在營造一個精緻的生活氣息,而《嚮往的生活》作為一個真人秀節目,讓觀眾看到了「假」的一面,那也太失敗了,觀眾們除了濃厚的廣告氣息,越來越感受不到一丁點的「生活氣息」這節目當初的立意就是想要表現一個原理喧鬧城市,人們能夠靜下來慢節奏享受生活的狀態,但是現在絲毫看不到這一切,嚮往的生活這5個字就是這檔節目的真諦與核心,如果失去了核心內容只剩下個空殼名字,那麼憑什麼值得受到觀眾追捧,並且節目形式已經是非常的僵硬且單一,每一次都是打廣告,嘉賓來了,幹活,吃飯,然後又新嘉賓,又重複,來來去去都是那一套,如果在第一季還是非常有新鮮,到了第四季就已經看厭了。
一直伴隨著《嚮往的生活》還有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抄襲,這是中國綜藝節目的現狀,每一檔節目都逃不過抄襲的爭議,抄襲誰的?問題的答案是抄韓國綜藝,韓國娛樂產業的發達不僅體現在製作愛豆業上,在綜藝節目上,韓國都算是獨一檔的存在,而在節目創新上更是令人嘆為觀止,目前為止所有的中國綜藝節目都能夠很明顯的找到在韓國綜藝的影子,《嚮往的生活》被指抄襲韓國綜藝《三時三餐》同樣都是以生活為主題的節目形式,而在節目內容甚至是道具布置上更是高度相似,這就難免不讓人詬病抄襲了,當然也不止是《嚮往的生活》涉嫌抄襲爭議,根本就是整個中國綜藝的現狀。
廣告多,節目形式枯燥僵硬,失去了核心內容,涉嫌抄襲,這還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嚮往的生活》目前的毛病,如果真要仔細的去分析,那麼將會是一個非常糟糕的局面,作為一檔生活紀實節目,每一季錄製的時間都非常的短,沒有能夠真正地融入到生活之中去,又怎麼能夠向觀眾展現嚮往的生活?如果下一季的《嚮往的生活》還是如此,絕大多數的觀眾肯定會「勸退」,到此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