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明是出遊路上最美的風景
良法引導下的深圳人正用行動擦亮城市文明底色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5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戚金城)雙節同慶,我市各大景點、商圈在迎來客流高峰的同時,防疫不鬆懈,整體呈現出平穩有序狀態。記者連日走訪發現,文明之風隨處可見。
假期首日,適合賞月的深圳灣公園備受青睞,附近的地鐵站人頭攢動。許多市民、遊客從深圳灣公園地鐵站A出口進入深圳灣公園,記者看到,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被鐵馬隔出的兩條通道有序進出站。公園內,新引進的移動餐車附近不見垃圾,市民自帶野餐產生的垃圾也被隨手帶走。
天氣連日晴朗,市民遊客出行意願強烈,一頂頂遮陽傘在深圳街頭、海岸線支起靚麗風景。烈日下華強北3名小夥因幾把傘讓網友直呼——「真帥」。10月2日11時許,華強北一名女子在路邊突然暈倒,3名路過的小夥急忙為她撐起一片「陰涼」,又跑向附近的紅十字志願者請求增援。隨後女子被志願者和同行男子攙扶著轉移到室內休息,3名小夥撐著傘一路護送。
「很感謝那幾位靚仔,我都沒有看到他們,他們就走了。」張女士恢復清醒後說。其中一名小夥黃先生卻淡定表示,傘沒撐多久,就十來分鐘。「遮出一片陰涼,獻出一片愛心。」「深圳熱心市民還是很多的,作為一個爬山途中暈倒的過來人有感。」不少網友為3名小夥小小的暖心舉動點讚。
這個假期,一封來自中山的感謝信讓深圳警營格外感動。9月30日19時50分許,深圳各條道路上演「大塞車」,中山市人民醫院的一輛救護車向深圳交警緊急求助,請求將車上載著的冷凍活體器官護送到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為病患進行手術。龍華交警接警後鐵騎開道,與救護車聯合以最短時間把器官送到了醫院。來不及說聲謝謝的中山市人民醫院人體器官獲取組織協調員楊偉傑,事後寫了一封簡短的感謝信。
近年來,面對十萬火急的救護車、消防車,越來越多的深圳司機選擇主動讓行,讓出生命通道。深圳市急救中心駕駛員周爽開了8年救護車,他最擔心的就是因交通擁堵而錯失救援良機。不過讓他倍感欣慰的是,隨著市民文明素質的不斷提升,現在路上大部分車主聽到救護車鳴笛聲都會主動讓路,救護車出行變得越來越順暢了。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以來,深圳一直把法治鍛造成提升城市治理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不斷培育市民文明生活方式。早在2013年,一部被稱為「好人法」的《深圳經濟特區救助人權益保護規定》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部對救助人權益進行保護的專門法規,公民實施救助行為不再有被「訛詐」的擔憂。
2019年11月1日,新修訂的《深圳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罰條例》正式施行,再次強調因緊急避讓或協助警車、消防車、救護車、救險車等執行緊急任務而有違法記錄的當事人可申請消除該違法記錄,而今年9月30日在龍崗峨溪路未避讓持續鳴笛的消防車的黃某則被罰款1000元、記3分。在垃圾投放方面,深圳也有立法,丟垃圾不分類今年10月1日起正式「開罰」。深圳正用法治力量擦亮文明底色,讓文明旅遊、文明出行不斷豐富鵬城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