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創建國家森林城市17個,數量居全國第二位

2020-12-14 大眾日報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今天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省自然資源廳、省財政廳負責同志等解讀《關於加快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方案》,並回答記者提問。

自然資源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林業局副局長馬福義:

一、《方案》的主要背景。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國土綠化工作,近年來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加大植樹綠化力度,推動全省國土綠化水平穩步提升。目前,全省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24%,創建國家森林城市17個,數量居全國第二位,國家森林鄉村411個;建成山東省森林城市15個、山東省森林鄉鎮158個、山東省森林村居1530個,全省生態狀況持續向好,城鄉人居環境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綠色獲得感顯著增強。

隨著造林綠化工作的深入發展,全省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進入了全面攻堅階段。目前,全省能植樹、易綠化的地方基本實現了造林綠化,剩下的地方綠化難度越來越大,綠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也逐步顯現出來,主要是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一些地方造林綠化空間不足,綠化建設目標不明確;現有宜林荒山荒灘大多乾旱瘠薄、鹽鹼化程度高,造林成本高、投入大,成活難、管護難,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有的扶持政策不明確、操作性不強、覆蓋面窄,難以有效調動經營主體造林綠化積極性;有的地方對科學造林重視不夠,國土綠化質量亟待提升;一些地方重造輕管問題突出,管護責任不落實,保護措施不到位,等等。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的決策部署,持續深入開展「綠滿齊魯·美麗山東」國土綠化行動,紮實推進生態山東、美麗山東建設,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自然資源廳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方案》,經省委常委會和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實施。

二、《方案》的主要內容。

《方案》立足近期任務,著眼長遠發展,在深入總結近年來國土綠化經驗做法的基礎上,提出了今後一個時期國土綠化的重點任務、發展目標、政策措施和組織保障,主要包括17項具體內容。

一是明確任務目標。《方案》明確提出加快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組織實施荒山綠化、通道綠化、水系綠化、平原綠化、城市增綠、鄉村綠化美化、沿海綠化修復等7項綠化攻堅行動,並對每項行動明確了近3年和5年的綠化攻堅任務,確定的綠化目標主要包括宜林荒山應綠盡綠,構建林水相依、河清岸綠的水系生態網絡,建設高標準農田防護林體系,鞏固沿海防護林生態安全屏障,持續提升城鄉綠化建設水平,建成一批國家森林城市、山東省森林城市、森林鄉鎮和森林村居。

二是完善政策措施。針對我省國土綠化存在的突出制約因素和發展瓶頸,《方案》從落實造林綠化用地、落實財政獎補機制、實施稅費減免政策、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完善社會參與機制、推進科學綠化等6個方面,提出健全完善政策措施,支持國土綠化行動,調動各類造林主體的積極性,激發國土綠化活力。

三是強化組織保障。《方案》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部門協同、落實管護責任、組織全民綠化等4個方面提出實施綠化攻堅行動的保障措施,確保國土綠化攻堅行動紮實有序有效推進。

三、《方案》的主要特點。

一是目標任務更加具體。《方案》涵蓋了我省國土綠化的重點和難點,分別對荒山、通道、水系、平原、城市、鄉村、沿海等不同區域制定了清晰的綠化建設目標,能量化的予以量化。同時,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交通運輸、水利、農業農村等有關部門綠化責任。

二是政策措施更加完善。《方案》明確提出繼續執行《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實施造林綠化十大工程的通知》(魯政辦字〔2018〕73號)中的綠化支持鼓勵政策,對符合條件的森林城市、森林鄉鎮、森林村居,以及林業生態修復保護工程、森林生態廊道樣板工程、山區生態綠化工程、規模化生態林場和鄉村林場,省財政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獎勵。同時,還增加了稅費減免、森林保險保費補貼、支持基金投資國土綠化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有利於進一步吸引和撬動社會資本增加國土綠化投入。《方案》還提出,在國土空間規劃中預留造林綠化用地,並把國土綠化用地落實到山頭地塊,可有效解決造林綠化空間不足的難題。

三是保障措施更加有力。《方案》強調各級政府是國土綠化工作的責任主體,要求把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列入政府年度重點工作;強調部門協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強調以全面落實林長制為抓手,加強資源管護、及時更新復綠;強調深化義務植樹和部門綠化等,推動形成全民動手、全社會參與的國土綠化機制。

4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時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之以恆開展國土綠化,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真正做到為人民種樹,為群眾造福。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咬定青山不放鬆,紮實深入開展國土綠化攻堅行動,以全面實施林長制為總抓手,不斷完善我省國土綠化治理體系,持續提升國土綠化治理水平,推動生態山東、美麗山東建設取得新成效。在這個過程中,希望大家一如繼往地關心支持我省國土綠化工作。

相關焦點

  • 數量居全國第一——山東目前有A級旅遊景區1200餘家
    記者獲悉,目前全省A級旅遊景區發展到1200餘家,其中5A級景區12家,數量分別居全國第一和第六位。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胡上山介紹,「十三五」以來,山東全省文化和旅遊系統全力推動文化和旅遊持續健康發展,整體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 國家森林城市名單:河南省數量第一,僅剩周口和開封
    國家森林城市名單:河南省數量第一,僅剩周口和開封國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態系統以森林植被為主體,城市生態建設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各項指標達到標準並經國家林業主管部門批准授牌的城市。截止2019年11月15日,全國一共有194個城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的稱號,其中河南省就佔有16個名額,僅剩周口和開封未被授予該稱號。首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於2004年11月在貴陽舉行,截止2010年4月共有21個城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河南省首批獲得該稱號的有許昌市、新鄉市、漯河市。
  • 國際友城數量居全國第三位!山東已與五大洲86個國家的地方政府建立...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9日訊記者12月9日上午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自1979年青島市與日本山口縣下關市締結為山東第一對友好城市關係起,40多年來,山東國際友城事業發展迅速,截至目前,山東已與五大洲86個國家的地方政府建立了586對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係
  • 湖北省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再傳捷報 數量居中部第一、全國前五
    湖北日報訊(記者王理略、通訊員鄂文旅)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我省鹹寧市通山縣、神農架林區、黃岡市英山縣、宜昌市遠安縣、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等5家創建單位獲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稱號。
  • 1362個!廣東自然保護地數量居全國第一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廣州6月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林潔 通訊員林蔭)6月5日是第49個「世界環境日」。記者今天從廣東省林業局了解到,該省森林公園、溼地公園、自然保護區等自然保護地數量達1362個,位居全國第一。
  • 河北:全面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
    冀時客戶端報導(河北綜合廣播記者 曹力)記者從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自2020年開始,河北省全面啟動「三創四建」活動,全面開展國家和省級森林城市創建工作。截止目前,張家口、石家莊、承德、秦皇島、唐山、廊坊、保定等7市已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2020年,河北省將全面啟動省級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制定印發《河北省國家和省級森林城市創建實施方案》《河北省國家和省級森林城市創建考核辦法》《河北省省級森林城市創建評價標準》,大規模開展國土綠化,為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奠定堅實基礎。
  • 「好客山東」響中國 山東文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目前,全省有A級旅遊景區1200餘家,數量居全國第一;旅遊度假區46家。大力發展全域旅遊,8家單位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數量並列全國第一。實施「文旅+」工程,制定出臺各類規範標準,大力發展康養旅遊、工業旅遊、體育旅遊和研學旅遊等新業態,近年來,創建國家級和省級示範基地133家,產業融合發展態勢不斷增強。
  • 廣東將創建全國森林城市建設示範省
    茂名市力爭今年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目前, 廣東省21 個地級以上市和18 個縣級城市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工作, 已有11 個地級及以上市獲得「國家森林城市」稱號。珠三角9 市於2018 年實現了國家森林城市全覆蓋,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已基本成型,力爭今年獲得「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 稱號。
  • 深圳公園數量全國居首 總數達824個
    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11年底,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居全國前列,公園總數達824個,居全國大中城市之首。劃定「鐵線」嚴守生態資源「深圳有今天的生態環境,實施最嚴格的生態控制功不可沒。」市人居環境委負責人介紹說,我市在全國率先將49%的土地劃入基本生態控制線,實施「鐵線」管理。
  • 什麼是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目的意義
    國家森林城市,是指在市域範圍內形成以森林和樹木為主體,城鄉一體、穩定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於城市居民身心健康,且各項建設指標達到規定標準並經國家林業局批准授牌的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不僅是我國褒獎一個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榮譽,也是綜合體現一個城市科學發展水平與和諧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
  • 北京延慶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綠色繞媯川
    穿城而過的媯河浪花清澈、水面寬闊,兩岸鬱鬱蔥蔥的樹林連起一座座城市公園,樹齡百年的參天大樹給人們帶來絲絲清涼。目前,素有「北京夏都」之稱的延慶區正緊抓世園會機遇,加快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逐步把「京畿夏都宜居地,長城腳下森林城」變為現實。
  • 廣州要創建17個森林小鎮
    廣報全媒體記者喬軍偉 攝(資料圖片)大洋網訊 昨日的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森林小鎮建設規劃(2017-2025年)》,其中提出,到2020年全市成功創建17個森林小鎮;到2025年,17個成功創建的森林小鎮進一步鞏固提升。
  •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打造灣區「城市綠肺」
    就在今年9月中旬,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了2018年國家森林城市擬批准名單,中山成功入圍。    打造「三個國字號」金字招牌    據中山市創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山市自2016年啟動創森工作至今,對照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體系,5大類40項指標均已順利躍過標準線。
  • 國家一級博物館數四川居全國第三 民營博物館數成都居全國城市第一
    國家一級博物館數四川居全國第三 民營博物館數成都居全國城市第一 省文化廳透露,從2008年到2018年,四川博物館數量從122座增加到263座,十年間,翻了一倍還要多。  放在全國來看,目前我省博物館數量僅次於山東、浙江、河南、江蘇、陝西和廣東,居全國第七位。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8座,僅次於北京的14座和陝西的9座。在成都,民營博物館數量達102座,全國城市第一!
  • 瀋陽的對手來了,山東支持濟南創建國家中心城市!
    遼寧在2018年宣布支持瀋陽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幾年過去了雖未獲批,但瀋陽今天卻迎來了它的對手,濟南。 山東雖是北方第一大省,但近幾年的發展勢頭對比南方也要弱許多,在這樣的背景下山東急需一座能夠帶動全省,參與全國核心競爭的城市,因此國家中心城市成為了山東發展路程上的「爭取項」;值得注意的是山東也與遼寧相似,省內都有兩座超級城市;前段時間山東發文明確支持濟南創建國家中心城市,這標誌著山東省內的發展路線正逐漸清晰化。
  • 濰坊市榮獲「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國家森林城市」是一個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最高榮譽,也是目前我國對城市生態建設成就的最高評價。國家森林城市建設評選活動,由國家關注森林活動組委會自2004年開始舉辦,每年評選一次,活動宗旨是「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今年的座談會由國家林業局、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陝西省人民政府、經濟日報社共同主辦,延安市人民政府承辦。
  • 永州市國家森林公園數量達10個 數量居全省第一
    ,冷水灘區擬設立的騰雲嶺國家森林公園順利通過專家審核,永州再添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至此,永州市境內國家森林公園數量達10個,數量居全省第一。永州市境內的10家國家森林公園是:寧遠九嶷山國家森林公園雙牌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安舜皇山國家森林公園江永千家峒國家森林公園金洞國家森林公園
  • 創建森林城市,共建美麗家園
    關於創建森林城市的知識您了解嗎?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關於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知識您知道嗎? 一.什麼是國家森林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態系統以森林植被為主體,城市生態建設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各項建設指標達到國家林業主管部門規定的標準,並經國家林業主管部門批准授牌的城市。
  • 全國「國家森林城市」增至41個
    中國園林網7月11日消息:在7月9日舉行的第九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上,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遼寧省鞍山市、江蘇省徐州市、浙江省衢州市、浙江省麗水市、河南省三門峽市、湖北省宜昌市、湖南省益陽市、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重慶市永川區10城市被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 常州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全面踐行生態文明理念
    中國園林網7月5日消息:森林,是大地的綠衣。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常州把綠色作為發展主色調,全面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尤其是市委、市政府2014年發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動員令以來,市民齊參與、共圓夢,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對照《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江蘇省常州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已完成40項指標達標建設,規劃實施全部到位。其中,3年造林15萬畝,平均每年佔市域面積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