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在家五戒菩薩戒正授 兩千佛弟子承擔社會清淨使命

2020-12-13 手機鳳凰網

導語:2014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佛光山舉行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會。逾2千在家居士齊聚佛光山大雄寶殿成佛大道,圓滿五戒、菩薩戒正授。星雲大師在如來殿與受戒者接心,殷殷叮嚀佛弟子,受戒後首重改變自己的行為,從回頭轉身、改心換性著手,涵養「饒益眾生」的菩薩性格,「重新做人」,在現世建立「菩薩國」。

逾2千在家居士齊聚佛光山大雄寶殿成佛大道,圓滿五戒、菩薩戒正授。(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佛光山舉行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會。(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在如來殿與受戒者接心。(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從天色微明到晨曦初露,直至朝陽遍灑,逾2千在家居士齊聚佛光山大雄寶殿成佛大道,在鐘鼓齊鳴、虔誠唱誦的莊嚴肅穆壇場中,圓滿五戒、菩薩戒正授。

在懺摩、跪拜中,不少人生起慚愧心,發願斷除往昔過惡。當主法和尚詢問能否切實持守戒法時,眾人堅定有力地回答「能持」、「願依教奉行」,隨後在梵唄聲中搭上縵衣,發願承擔起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共建「菩薩國」的使命與承諾,為社會注入清淨、向上能量。

2014年佛光山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會,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佛光山舉行。在家居士經過2天的薰習後,2日清晨,禮請得戒和尚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羯摩和尚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教授和尚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持正授大典。

來自美國、加拿大、巴拉圭、西班牙、英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泰國、菲律賓、日本、大陸、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及臺灣等16個國家、地區的佛弟子,不遠千裡前往佛光山受持五戒和菩薩戒戒法。此次受戒青年人數明顯成長,人數近200人,讓佛教的信仰更加年輕,傳承綿延不斷。

星雲大師:開發向上心樹立正直招牌

星雲大師在如來殿與受戒者接心,殷殷叮嚀佛弟子,受戒後首重改變自己的行為,從回頭轉身、改心換性著手,涵養「饒益眾生」的菩薩性格,「重新做人」,在現世建立「菩薩國」。

星雲大師告訴大家,受戒不用怕,有益無害,因有慚愧心,反而可以減少罪過。強調不受戒不代表能犯戒而逃脫因果報應;並以光明、城牆、老師來比喻「戒」,說明受戒可讓人不怕黑暗、獲得保護、建立行為準則,好處多多。

「菩薩戒雖有6重48輕戒條,核心只有一戒,即『菩提心戒』。」大師勉勵大眾,受戒後要發菩提心,在八識田中開發向上心,走上光明正大、正覺的道路,樹立正直的招牌。

心定和尚:三好菩薩三心結善緣

心定和尚在如來殿大會堂講說「菩薩戒」,勉勵受持菩薩戒者學習佛陀的大悲心、菩提心、平等心,廣結善緣,行一切善。希望大家珍惜「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的因緣,持戒、修定、修慧,以展現空性的無漏智慧。在生活中持戒,可以避免得罪、侵犯和傷害別人;修定可以心平氣和,做好情緒管理;修慧則能懂得互相尊重與包容,明白一切都是共存、共榮、共有和共享。並強調行三好即能「難行能行、難捨能舍、能忍能忍」。

慧傳法師: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在如來殿講解「認識戒常住」,勉勵大眾受持菩薩戒最重要就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並且要了解戒常住,跟隨得戒和尚,護持佛法行菩薩道。慧傳法師有系統地說明佛光山的發展、佛光山四大宗旨及如何弘揚人間佛教,透過生動的故事與個案,引領與會者進一步認識佛光山,也發心共創人間佛教淨土。

慧昭法師:人人受戒世界是淨土

福慧家園住持慧昭法師於檀信樓講解「五戒」的意義與生活中的運用。「持戒的功德不是因信仰而來,而是因悲心與陶養而來。」慧昭法師表示,能來佛光山受戒,是最有福報、最幸福的人,受持五戒如同貧窮的人得到寶藏,如學者找到名師。皈依就是學佛的入門,「戒是一切善根本」,五戒就是不侵犯一切眾生,所以受持五戒可以培養無限的慈悲心;同時也是大布施,能帶給一切眾生無怖畏心。他強調,人人受持五戒,世界就是人間淨土。

慧僧法師:青年持戒生命加分

「守戒不困難,考100分才困難;破戒不容易,拿到60分其實很容易。」佛光山都監院院長助理慧僧法師在東禪樓,用生動的考試譬喻勉勵青年,面對持戒不需畏懼,不妨用「加分」取代「扣分」。受戒前是零分,持戒後從零分往上加,每圓滿持一條戒律,就往上加分,自然可以增長持戒信心。並數度舉年輕人高度依賴3C產品,勉勵青年勤於持戒,為生命加分,並透過打坐、誦經、禮佛等修持,讓心活在當下。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號在成佛大道響起,受持戒法的佛弟子心生歡喜,納受清淨戒,感動之情流露在臉龐,將心保和尚的叮嚀「發菩提心,廣度眾生,圓滿佛道」放在心田,祈願在行住坐臥中都能一心受持,成為世間良善的明珠。

相關焦點

  • 佛光山在家五戒菩薩戒國際化 信仰傳承見契機
    戒會禮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慧任法師和慧應法師擔任正授主法佛光山在家五戒菩薩戒國際化 信仰傳承見契機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6年10月16日「佛光山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10月15至16日於大雄寶殿前成佛大道舉行,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剛果、丹麥、香港、泰國、新加坡、日本
  • 湖北赤壁圓通寺2020年冬季傳授在家居士菩薩戒法會圓滿
    法師首先向眾戒子強調了戒前開導及學戒的重要性——去除心中對戒的疑惑,從而堅定信願,以虔誠心、清淨心納受戒體。隨後對什麼是菩薩戒、如何發菩提求受菩薩戒及菩薩戒的功德和受持作了詳盡的講解,眾新戒戒子們對於戒相與持戒等諸疑問,恭請果喜律師作詳細的開示。晚上,眾戒子們心懷虔誠,深心懺摩:願發菩提心,懺悔諸業障,願常隨佛學,世世常行菩薩道。
  • 聖空法師:受五戒、菩薩戒的條件
    開示:聖空法師在家居士修學首先有一個條件,就是你深信佛法,發願要學佛。信為道源功德之母,首先我們要信佛法,而且發願要學習佛法,成佛、做佛,為了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在這個條件下,你可以受五戒了。菩薩戒是我們做人的基本原則,在家菩薩戒,六重二十八輕,你們可以先了解聽聽開示,看了之後再去受。還有出家的菩薩戒,你們也可以受。但是在家菩薩戒受了之後,你可以還有夫妻生活關係,如果你受了出家菩薩戒「十重四十八輕」,就不能有夫妻生活關係了。為什麼呢?因為戒就是我們的標準,只有你受了之後,你才了解認識,才朝著這個標準和目標去奮鬥努力。
  • 菩薩戒:什麼人可受?內容是什麼?有何功德?
    菩薩戒菩薩戒是大乘菩薩所受持的戒律,又稱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是屬於七眾戒以外的別解脫戒。其特色涵蓋了七眾戒,而又超勝一切戒。因此,凡是發菩提心的佛弟子,不論出家、在家,皆可受持。是七眾弟子所受的戒,隨其在家、出家的差異,而分別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條。又此戒為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淨,由於惡覆,故不得顯;今離斷諸惡,則功成德現。如《釋門歸敬儀》卷上說:攝律儀戒能斷舍諸惡,為法身之因。攝善法戒:又稱受善法戒、攝持一切菩薩道戒。
  • 何謂「千佛大戒—菩薩戒、通戒、別戒、六重戒、二十八輕戒」
    七眾戒中,在家二眾所受的戒法有五戒、八關齋戒;出家五眾則分別受持沙彌(尼)戒、式叉摩那戒、比丘(尼)戒等,戒法雖有差別,但其精神重點都在「攝律儀戒」的範圍。「菩薩戒」屬於「通戒」,內容包含了「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等,尤其特別重視「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強調「作持」,也就是不止要遠離噁心惡行,獨善其身,還需積極從事諸善行,饒益一切。
  • 受菩薩戒得戒因緣
    弟子規學了多少啊,有沒有全部做到啊,弟子規學佛的基礎都沒做到,當什麼菩薩啊,菩薩戒能做到幾條啊,能不能守得住啊,都做不到還受什麼菩薩戒啊!"我們看看佛經裡,受菩薩戒到底要多少條件!(一)有感戒之善一是菩薩種性,二是發菩提願。
  • 【南天新聞】南天寺三皈五戒菩薩戒 安住身心行菩薩道
    佛光山南天寺12月6日舉行「2020甘露灌頂三皈五戒菩薩戒典禮」,南天講堂、西澳道場同步直播,禮請佛光山澳紐總住持滿可法師證盟授戒
  • 中國福山峆㠠寺第八屆「大乘(梵網經)菩薩戒法會」通啟
    正授菩薩戒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佛教攝影:李建梅)正授菩薩戒法會現場(圖片來源:鳳凰佛教攝影:李建梅)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堅持於淨戒,是則如來所讚嘆。      ——《華嚴經》一、法會目的:為弘揚觀世音菩薩普利有情之大乘精神,紹佛隆種,續佛慧命,提高在家居士的修學層次,滿足佛弟子期盼增上的學佛需求,培植正知正信,弘揚大乘戒律,中國福山峆㠠寺定於2017年7月7日至7月12日(農曆六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成道日為傳戒日)舉辦第八屆「大乘(梵網經)菩薩戒法會,以踐行以慈悲心積極入世的大乘佛法核心精神
  • 受菩薩戒的八種微秒殊勝,只是第五條就讓您心生歡喜了!
    又名「別解脫」,亦即持守戒律,能個別解脫煩惱,如《佛遺教經》云:「戒是正順解脫之本」。佛弟子應當明白,受戒不是束縛和限制,而是修行的指導與保障,使吾人具備正知正見,依循正確的準則而行,清淨三業,漸次提升,而能與道相應。因此,戒是生善滅惡的工具、超凡入聖的指南、成佛作祖的階梯,是入道的根本。
  • 福山合盧寺將舉辦第七屆「傳授大乘菩薩戒」法會
    福山合盧寺將舉辦第七屆「傳授大乘菩薩戒」法會法會法訊菩薩,是世間最美的稱呼,慈悲、利他、清淨、自在,是如來的使者,眾生的朋友。本屆法會為公益性傳戒法會,免收戒費,歡迎廣大四眾弟子踴躍報名,發心學戒、發心受戒、而後精進持戒,同修聖道,共證菩提!能勸一人持淨戒,勝造八萬四千塔!
  • 雙桂堂2019年春季傳授三皈五戒、居士菩薩戒通啟
    秉承佛制,廣度有情,重慶市梁平區佛教協會主辦,梁平雙桂堂承辦2019年春季傳授五戒、居士菩薩戒法會。由雙桂堂方丈、中國佛教協會副秘書長、重慶佛協會長身振法師擔任戒和尚。居士受皈依三寶,滅無量重罪,得三十六位善神佑護,不墮惡道。三世諸佛,均以持戒為根本。五戒十善,為積集福慧之根本,亦為往生極樂之淨業資糧。
  • 以戒為師 弘法利生 昆明寶泉寺三壇大戒之正授菩薩戒
    昆明寶泉寺舉行正授菩薩戒儀式(攝影:妙雪)《梵網經》云:「菩薩戒為諸佛的本源、菩薩的根本,是諸佛子的根本」。「一切有心者皆應受佛戒,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10月14日,昆明寶泉寺舉行三壇大戒法會之正授菩薩戒儀式。上午8時許,鐘鼓齊鳴,寶幡高擎。
  • 聲聞戒與菩薩戒有什麼不同?
    一,通戒與別戒:聲聞戒是別戒,就是七眾弟子個別而受的,如在家人受五戒,出家人的沙彌、沙彌尼受十戒,式叉摩那受六法戒,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佛弟子之所以分為七眾,是由於所受的戒法不同而來。按照這個別所受的戒法看來,不但有它們的深淺層次,而且是男女別別而受的。
  • 臺灣中臺禪寺秋季傳授如來三壇大戒暨在家菩薩戒
    今有四眾殷切懇請,為延續僧伽命脈,傳揚戒法故,本寺謹訂於一百年秋季啟建如來三壇大戒暨在家菩薩戒會,期以如來慈悲清淨戒法,啟發新戒佛子廣大道心,克紹世尊慈願,興隆十方僧團,淨化人心,弘法利生。謹以戒會功德,回向國運昌隆,風調雨順,社會祥和,民生安康;普願眾生,福慧兩足,圓修佛道,成菩提果。
  • 天津大悲禪寺舉行傳授在家居士菩薩戒法會
    天津大悲禪寺舉行傳授在家居士菩薩戒法會 2011年09月27日 09:09來源:天津大悲禪寺 作者:大悲禪寺 合影留念(圖片來源:大悲禪寺)2011年9月24日上午8時30分,天津大悲禪寺兩序大眾迎請傳授菩薩戒三師,隆重舉行傳授在家菩薩戒法會。
  • 海濤法師開示:在家如何受持「八關齋戒儀軌」及其注意事項!
    念戒——清淨身心。就是說你守的戒律要守好,五戒、八戒、菩薩戒,你要守好。 念布施——普濟貧窮。你要想著眾生苦不要把快樂建立在這一世,這一世是來消業障的,結善緣的,來還債的。念戒,清淨身心。 念施,普濟貧窮。
  • 《在家菩薩戒》五臺山普壽寺如瑞比丘尼
    在家菩薩戒 四我們在受菩薩戒的時候,羯磨師會問「汝是丈夫否?」,你回答「是丈夫」,什麼是丈夫?就是有遠大的志向,節操高尚,能夠承擔如來家務,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如果我們不能去包容別人,那麼你當初何必要受菩薩戒呢? 在我們受菩薩戒的時候,是要祈請十方三世諸佛菩薩來做證明的。
  • 受持五戒的意義與功德
    所以佛制出家弟子,要絕對戒淫,不可涉及男女私情。即使是在家學佛人,亦要清心寡欲,潔身自愛,不得恣情縱慾,不得見色起心,不得強暴非禮,不得亂倫邪行,不得涉足舞場妓舍,或涉及婚外情;以免製造糾紛,導演家庭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