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7、8月適逢民航客運旺季,很多旅客在外出旅行購票時總會遭遇各種問題。為何同樣的航線不同航空公司的票價不同?為何直飛航線票價要比中轉航線票價貴?如何淘到超值票價?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航空公司用便宜機票搶客源
調查顯示,旅遊旺季仍能淘到便宜機票。一位不願具名的航空公司市場總監向記者透露,便宜機票在整體機票銷售中比例不大,航空公司為了爭搶客源,在原有兩艙客滿的情況下,會拿出很有限的機票做特惠活動。
據介紹,特價機票並不能幫助航空公司實現盈利平衡點。航空公司最大的盈利平衡點在兩艙(頭等艙和公務艙)銷售上,若一個航班兩艙客滿,則航空公司有70%的銷售壓力已經解決,剩下的則是與其他航空公司搶市場的甩賣行為了。
「比如一個航班可能會拿出5%來做特價,這個客源對我來講完全是增量。如果我不提供這麼便宜的機票,可能這個客源就會被其他提供中轉服務的航空公司獲取。很可能旅客飛了3個航段只要了500元,這500元正常的價格可能需要2000元。但這500元對於航空公司來講,本來是一分錢都沒有的,按照正常情況,這個客人是不可能到這個航班上的。而因為有了這個特價,才有了這位旅客。」上述人士解釋。而這也是為何在旅遊旺季,依然會有打折機票的原因。
中轉價格低於直飛價格
同樣一條國際航線,同樣是經濟艙,不同航空公司有不同的機票價格。這是為什麼呢?業內人士對此表示,航空公司的票價體系採用的是多艙位、多等級的機票體系。這意味著在不同的時間、購買不同艙位、不同的出行方式,選擇不同的機票政策,會有不同的機票價格,一般而言,中轉機票價格要低於直飛機票。
以北京至洛杉磯航線為例,適逢7、8月出行旺季,若要購買一張8月13日北京至洛杉磯航線的國際機票,美國航空公司的經濟艙票價最低為14317元(含稅費),中間在日本成田機場中轉後飛洛杉磯,整個飛行時間為16小時50分。而國航當天從北京直飛洛杉磯的高端經濟艙票價為17953元(含稅)。
美聯航8月13日從北京直飛紐約的國際機票的經濟艙最低價為2580美元,合人民幣15841元(含稅),整個飛行時間為13小時45分。這一價格相比非直達經濟艙最低票價(受限機票)要高出754美金,合人民幣4630元。後者的飛行時間加上中轉時間超過33小時。這意味著,若消費者願意多花時間,可以選擇長達33小時旅遊時間的非直達機票,其價格要少4630元。
便宜機票有限制條件
越來越多的旅客傾向在旅遊淡季錯峰出行,此時選擇的機票、酒店和其他旅遊產品都相對超值,不僅可以享受到旺季時同樣的產品,甚至會有各地因淡季推出的促銷、特惠驚喜。但一些消費者也開始關注購買便宜機票後的服務受限條件。比如有的航空公司推出非常便宜的國際機票,但卻有類似「不得隨意改籤、免費託運行李限制,退票收取不菲的退票費,在規定的旅行時間內完成旅行」等諸多限制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消費者最初關注的僅是票價問題,反而忽略了便宜票價之後的諸多受限條件,引發了不少消費糾紛。 如有的旅客購買的便宜機票是平時正常狀況票價的50%,甚至更低。有時適逢旅遊淡季,票價甚至低至30%-40%。此時的票價多半限定了旅客的出行時間段,如必須在某個時間段內完成旅行等,以及限定免費行李重量或件數,不得改籤、不退不換等比較苛刻的條件。即便是有些便宜機票可以改籤,其改籤費也高到足以購買另一張折扣機票的程度。
中轉是一門好生意
多位航空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為了吸引到更多遊客,很多國家和地區紛紛推出樞紐港計劃,即將自己的主要(有時是單一的)機場打造成國際樞紐,從而吸引更多遊客來此中轉前往他國。由此,一批「國際樞紐中轉機場」紛紛進入旅客眼帘,如東京成田機場、韓國仁川機場、香港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阿聯杜拜機場、馬來西亞吉隆坡機場、英國希斯羅機場、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等,這些機場在政府的支持下紛紛推出花樣繁多的招徠乘客的促銷手段。
根據韓國的規定,中國公民只要持有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以及歐洲申根國的有效籤證,經由韓國前往第三國時,即可持有效機票向仁川機場海關申請過境籤證,最長停留時間達15天。同時,仁川機場過境可在首都圈免籤停留12小時,濟州島免籤30天。這樣的優惠舉措加上便宜的機票,很多中國消費者很願意把仁川機場當做是前往歐美一些國家的中轉站。同樣,杜拜機場五花八門的各類免稅商品也值得中國遊客去「血拼」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