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中國對非「五不」「四不能」原則

2021-01-09 中國日報網

專家解讀中國對非「五不」「四不能」原則:體現中國責任擔當

央廣網北京9月10日消息(記者邢斯嘉)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在日前結束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對非「五不」、「四不能」原則,深入闡述了中國對非外交原則和立場。專家們表示,「五不」「四不能」原則既彰顯了中非團結合作、謀求共同發展的理念,也體現了中國對新型國際關係、國際責任的擔當。

習近平主席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以「五不」——不幹預非洲國家探索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不幹涉非洲內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不在對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條件,不在對非投資融資中謀取政治私利,表達了中國在與非洲合作時真誠友好、平等相待的態度。

同時強調「四不能」原則:任何人都不能破壞中非人民的大團結;任何人都不能阻擋中非人民振興的步伐;任何人都不能以想像和臆測否定中非合作的顯著成就;任何人都不能阻止和幹擾國際社會支持非洲發展的積極行動。

以上「五不」「四不能」重要闡述贏得了各國官員、專家學者的認同。

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在世界上所有大國當中,中國是唯一一個長期保持對非合作連續性、穩定性理念的世界性大國,這次提出的這些新的精神和原則,體現了中國對非政策和外交的連續性、穩定性和與時俱進的特點,而且也通過這些新的理念彰顯了中國對國際社會責任的擔當。習主席提出的就是,面對人類命運新的挑戰,回答時代命題一種新的理念。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副所長曾愛平:習主席在這麼一個重要場合,打開天窗說亮話,中國以前對非洲的承諾都是說到做到,會在對非合作中堅持「五不」原則,也希望別的國家也這樣做,這樣的話實際上在設定一個規則,在引領國際對非合作的規範。

劉鴻武指出,新的原則不僅是面向非洲,也是中國面向世界對於新型國際關係的政策宣示。

劉鴻武:他的意義超出了中非合作的範疇。對於未來人類建構新型國際關係,引領未來新型的全球化也有特殊的戰略意義。具有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戰略指向。

相關焦點

  • 「五不」「四不能」原則體現中國外交特色 彰顯中非團結合作決心
    央廣網北京9月8日消息(記者韓萌)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提出對非「五不」「四不能」原則,深入闡述了中國對非外交原則和立場。專家表示,「五不」「四不能」原則體現中國外交的鮮明特色,彰顯了中國致力於中非團結合作,謀求共同發展的堅定決心和毅力。
  • 張五嶽:五原則絕非兩國 但有兩府概念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與藍綠前政務官及重量級學者共同發表「處理兩岸問題五原則」,提出「大一中架構」概念,引起各界關注。他強調,我們要正視過去、前瞻未來,現狀不可能永遠不改變,我們應進一步思考,臺灣要和解、兩岸要和平,希望藍綠對話,這是一個實踐的過程,也就是要和解話。
  • 四階段五原則!中國平安首度傳授科技獨角獸孵化秘方
    早在2010年的內部會議上,平安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馬明哲就指出,網際網路浪潮下,傳統金融產業「Change Or Die(非變即死)」,並表示「平安是網際網路金融新來的'小夥伴',要向BAT等優秀前輩學習"。  2013年的元旦致辭中,馬明哲提出「科技引領金融」的戰略,並逐步開始布局網際網路業務。同年,馬明哲聯合馬雲、馬化騰,創立了中國首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在線。
  • 專家解讀「青天白日旗也是中國旗 為何不能用?」
    專家解讀「青天白日旗也是中國旗 為何不能用?」對此,美國國務院官員回復臺灣媒體稱,「臺灣的人事決定是由臺灣當局處理的事情,我們向臺灣提出升旗事件由高層討論,但是我們不評論討論內容;就像我們表明的那樣,我們持續對這起事件表示失望」。《聯合晚報》認為,美方官員過去很少回應未經證實的人事消息,且重申持續對升旗事件失望,顯示臺美討論過程並不順利。
  • 臺灣問題專家解析中共對臺政策:五策略 四啟示
    辛旗說,面對新世紀兩岸關係的新形勢,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處理臺灣問題的策略有五個特點:一是把反對和遏制「臺獨」作為首要任務;二是提出和平發展戰略思想,推動兩岸關係進入全新歷史階段;三是開闢兩岸政黨交流新渠道,重新啟動兩會制度性協商機制;四是寄希望於臺灣人民,促進兩岸交流,使臺灣人民真正成為海峽兩岸中國人共同建立現代化社會的重要力量,參與兩岸的繁榮發展;五是堅持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
  • 習近平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 專家解讀四重含義
    (兩會特稿)習近平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 專家解讀四重含義    中新社北京3月18日電 題:習近平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 專家解讀四重含義  中新社記者 曾鼐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參加全國人大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
  • 專家稱南海問題應劃紅線 不能透支互利共贏原則
    近期,南海緊張局勢升級,引起了各方高度關注,中國的「核心利益」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了挑戰。  南海,被稱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海,「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一直是中國方面對於南海問題的原則,但是值得強調的是,這一原則有一個不容置疑的前提,那就是「主權屬我」。  中國如何在如此紛繁複雜的地區,維護自己的主權和海洋權益不受侵犯,備受國人和國際社會的關注。
  • 外交部領事司建議:本著非必要不旅行原則安排自身活動
    中新網北京12月17日電 (黃鈺欽)針對歲末年終如何平衡出行與防疫,中國外交部領事司司長崔愛民在2020年度領事工作國內媒體吹風會上建議,希望本著非必要不旅行原則安排自身活動,在國外的儘量不要長途旅行,特別是儘量不要跨國旅行,在國內的儘量不要出國旅行。
  • 非「四類人員」進城有時效?快聽聽權威解讀
    非「四類人員」進城有時效?快聽聽權威解讀 2020-02-05 2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外交部領事司建議:本著非必要不旅行原則,儘量不要出國旅行
    針對歲末年終如何平衡出行與防疫,中國外交部領事司司長崔愛民在2020年度領事工作國內媒體吹風會上建議,希望本著非必要不旅行原則安排自身活動,在國外的儘量不要長途旅行,特別是儘量不要跨國旅行,在國內的儘量不要出國旅行。
  • 抗菌藥物不能濫用!「四不」原則你要知道
    實際上,頭孢作為抗生素的一種,不能盲目濫用。每年11月的第三周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11月18日-2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正與世界衛生組織同步開展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主題為「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也希望藉此讓大家來了解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知識,樹立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觀念。
  • 專家解讀中印關係三大問題:邊界、水壩、涉藏
    專家解讀中印關係三大問題:邊界、水壩、涉藏 2013年05月21日01:53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 專家解讀:最常見的十大用藥誤區
    「中國食品藥品監管」和「藥葫蘆娃」兩個官方微博上同期開展微博版競賽。 嬰幼兒用藥:氯黴素可引起「灰嬰症候群」(答錯率58.88%) 專家解讀:氯黴素主要經肝臟代謝滅活。 用藥誤區:鹽酸二甲雙胍片能減肥嗎(答錯率51.31%) 專家解讀:鹽酸二甲雙胍片是雙胍類降血糖藥,其適應症為:用於單純飲食控制不滿意的Ⅱ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島素血症者,亦可用於胰島素治療的患者,以減少胰島素用量。
  • 權威專家科學解讀評估2014年食品安全熱點 微生物汙染事件上升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陳君石指出,此次溝通會不僅僅是簡單地解讀食品安全問題的是與非,而是把重心放在老百姓關注的問題上,如微生物汙染,目的是更好地引導老百姓關注真正的食品安全問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每年解讀會涉及的食品摻假,即食品欺詐問題,在國際上普遍存在。
  • 12位權威專家解讀2013年食品安全熱點事件
    本次對國內12個熱點事件進行解讀的專家,均是該領域的學科帶頭人,會議所表達的科學見解也在會前經過了業內專家的充分研討,基本上代表了中國食品領域的「科技界共識」。  據主辦方負責人表示,食品安全是百姓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也是政府工作的著力點。儘管中國食品安全的基礎在逐漸夯實,但百姓的焦慮仍在加大。2013年12個國內食品安全熱點事件曾引發媒體與公眾的關注、擔憂與不滿。
  • 專家為您解讀什麼是生物類似藥?
    近日,39健康網邀請業界專家為您詳細解讀什麼是生物類似藥!   由於生物類似藥可以更好地滿足公眾對生物治療產品的需求,有助於提高生物藥的可及性和降低價格,許多國家都十分重視生物類似藥的研發和管理工作,全球已有20餘個國家或組織制定了生物類似藥相關指南。
  • 民法典開講專家解讀物權編,具體修改了哪些內容呢?
    關於民法典開講專家解讀物權編,具體修改了哪些內容呢?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民法典開講專家解讀物權編,具體修改了哪些內容呢?,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民法典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國家衛健委發布方案:指導非「四類」人員集中醫觀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為進一步指導做好新冠肺炎非「四類」人員(除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有發熱症狀者、密切接觸者以外的人員)的集中醫學觀察工作,現將《
  • 《學記》原文及注釋、解讀
    《學記》是中國教育史上最早、最完善的極為重要的教育理論專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專著。它從教育目的,教育原則,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師和學生,教學制度,教學管理等各方面,比較系統地論述了教育教學中的許多問題,體大思精,要言不煩。
  •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推進「四個偉大」的思想政治基礎
    鄧小平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作為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根本前提,指出在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在思想政治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他還強調,四項基本原則並不是新的東西,我們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實行的一系列方針政策,一直是堅持這四項基本原則的。可以說,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黨對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