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價為物料成本近10倍 星巴克成本說難自圓

2021-01-10 搜狐網

  中國星巴克比美國等地區貴的不僅僅是咖啡,星巴克出售的「Made in China」的馬克杯,在加上關稅及運輸成本漂洋過海之後,美國的售價卻比中國還要便宜。

  「十一」去美國旅行的朱小姐帶回了一款從美國西雅圖一家星巴克購買的馬克杯,標價10美元,加9%的稅收後價格10.9美元(折合人民幣66.7元),而類似的馬克杯在國內售價100元左右。更令朱小姐驚訝的是,這款美國購買的馬克杯「Made in China」。

  中國產的星巴克馬克杯在繳納了進出口關稅、增加了漂洋過海的物流成本後,到了美國的售價反而比中國便宜三分之一。

  《第一財經日報》8日曾報導《星巴克中國「暴利」:亞太區利潤率為歐洲16倍》,對此,星巴克方面解釋稱,中國運營成本與市場動因不一樣。不過,從一款馬克杯的價格來看,星巴克將產品內外價差巨大歸咎於成本難自圓其說。

  成本增加價格卻更低

  不過,朱小姐告訴本報,在美國,比中國便宜的不僅是咖啡等飲品,連中國產的杯子也比國內便宜很多,以馬克杯為例,售價在10~14美元,而記者在國內看到的星巴克馬克杯價格則在95~110元;星巴克不鏽鋼杯在美國售價約16~20美元,而國內星巴克門店的不鏽鋼杯售價在220~350元之間。如果說一杯中國咖啡的原料成本上可能因為咖啡豆運到中國增加了物流、關稅等成本,但同樣中國產的星巴克杯子為何也存在如此大的價差?

  星巴克方面曾向記者表示,星巴克的定價是基於對各種原料設備、基礎建設投入、物流運輸、員工薪酬福利、租金、匯率及進口關稅等各種運營成本的綜合考慮。中國的星巴克咖啡在原料成本上比美國增加了從美國運輸到中國的物流成本以及關稅等成本,成本的上升對中國的高價格產生了一定影響。

  相關食品營銷專家表示,從星巴克杯子上來看,大部分成本集中在杯子製造成本以及運輸費用上,由於是中國產,這兩塊成本美國肯定要高於中國,其他員工福利、租金等均攤到杯子上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即便加上這些成本,也未必高於美國。

  售價為物料成本近10倍

  在物料成本上,上海食品協會咖啡行業協會會長王振東告訴記者,原料成本上,星巴克的原料主要是咖啡豆與牛奶,咖啡豆是在全球國際化採購後運往美國進行烘焙,然後將熟咖啡豆運往各地,因此,相比美國,中國的咖啡豆要增加從美國運往中國的物流成本以及過海關的關稅(約15%),即便如此,折算到每杯咖啡上,咖啡豆的成本增加也就幾分錢。

  王振東向記者估算,以一杯售價25元的中杯美式咖啡計算,大約需要耗費20克咖啡豆以及一次性紙杯一個,按照目前市場較高品質的熟咖啡豆價格100元/千克計算,20克咖啡豆成本2元,一次性紙杯成本大約0.6元,這樣一杯星巴克美式咖啡的物料成本也就2.6元,但售價卻是物料成本的近10倍。

  王振東還透露,事實上,近幾年全球咖啡豆的價格在一直走低,目前咖啡豆的價格比2011年左右低了近30%。而在去年,星巴克在中國連續兩次提價,總提價幅度在每杯3~4元。

  而在運營成本上,主要集中反映在人工成本以及租金成本。眾所周知,中美人均收入差距巨大,從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2013年世界各國家和地區人均GDP數據看,中國人均GDP僅為美國九分之一,收入的巨大差距直接反映出中國的人工成本遠遠低於美國。

  對此,星巴克方面向記者解釋,和美國市場相比,中國市場尚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在此階段有很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而且中國的門店數量也比美國市場少很多,也就是整體規模較小,使得某些成本相對較高,如物流、倉儲等。但星巴克拒絕提供具體的成本數據。

  食品零售專家表示,具體到各項成本上,中美固然有一定差距,但九成以上成本集中在物料、人工、房租成本上,這三大成本目前看都不高於甚至遠低於美國,中國星巴克產品的價格遠高於美國顯然跟成本關聯度不大。

  星巴克主導國內價格

  星巴克對於高價的解釋還提到市場動因,具體卻未作出詳細解釋。

  王振東表示,國內消費者對星巴克等洋品牌的迷信是主要原因。從全球看,星巴克相當於餐飲中的麥當勞,只是作為一個為消費者提供品質穩定的咖啡而存在,本該是一個大眾化的消費產品,按照人均收入對比,在中國售價應在10元/杯左右。

  王振東坦言,要改變現狀,首先需要本土咖啡品牌崛起,目前咖啡市場主要由海外品牌引導,諸如星巴克、Costa等品牌掌握了中國市場的定價權,而國內很多品質比星巴克好得多的咖啡品牌,即便價格遠低於星巴克,也只有很少的客流量;此外,還需要消費者消費觀念的轉變,不應該盲目迷信星巴克等品牌,把星巴克咖啡當作一種高檔消費。

  (編輯:朱逸)

  作者:何天驕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http://business.sohu.com/20131014/n388102758.shtml business.sohu.com false 第一財經網站 http://www.yicai.com/news/2013/10/3044443.html report 2197 中國星巴克比美國等地區貴的不僅僅是咖啡,星巴克出售的「MadeinChina」的馬克杯,在加上關稅及運輸成本漂洋過海之後,美國的售價卻比中國還要便宜。「十一」去

");}

相關焦點

  • 售價遠超成本價 不止星巴克
    最近,星巴克的成本成為熱議的話題。不過,要說售價遠遠高於成本價,還真不止星巴克。火車餐、經典餐、奢侈品、眼鏡、化妝品、保健品等售價,動輒也是其成本價的十倍、數十倍。這麼看來,星巴克太小兒科了!
  • 揭秘:每杯星巴克拿鐵物料成本不足5元
    【揭秘:每杯星巴克拿鐵物料成本不足5元!】原材料成本計算:咖啡豆1.6元+牛奶2元+一次性用品1元=4.6元,每杯星巴克拿鐵物料成本不足4元,而在中國的定價為27元!此外業內人士透露,近幾年全球咖啡豆價格一直走低,而去年星巴克在國內連續兩次提價,幅度在每杯3-4元!
  • 物料成本約為1500元的iPhone SE賣三千多元是貴是賤,蘋果究竟是賠...
    相信看到這個標題,很多人的第一反映是:「廢話,售價是成本的兩倍還多,當然是大賺特賺了!」但其實這裡所提出的僅僅是物料成本,涉及到研發、製造、運輸、稅費等等環節還有大量的隱形成本沒有計入,畢竟蘋果全球幾萬名員工還需要消費者來養活不是~那麼物料成本約為1500元的iPhone SE賣三千多元是貴是賤,蘋果究竟是賠是賺?其實這個問題很難一句話說清,且聽筆者慢慢分析。1500元成本是怎麼來的?
  • 星巴克外賣今日正式上線!僅僅是杯蓋,成本已經翻了10倍
    阿里和星巴克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後的48天,星巴克外賣終於來了。據36氪報導,9月19日,餓了麼與星巴克在北京和上海部分門店正式啟動星巴克外賣試運營。北京試點為國貿、望京、石景山、中關村等門店。而上海試點為徐家匯和普陀區範圍內門店。
  • 劉中盛:星巴克,公布詳細的數字有那麼難?
    但儘管是央視介入並給出相同的指責之後,星巴克也並不需要擺出十足的危機公關的架勢。因為,有很多人已經在社交媒體上幫他們說話了,這當中,有學者,有媒體人,有企業界人士,有星巴克的消費者,甚至那些不怎麼買星巴克的人。這些回應,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方面,認為央視單以物料成本與售價做對比是不科學的,物料之外還有眾多可能更高的成本,例如人力、租金、稅費等。
  • iPhone12成本2687,賣6799;小米11成本3K,賣3999
    原因在於iPhone的物料成本都比較低,但售價較貴,如果從物料成本來看,售價至少是物料成本的200%以上。 比如近日,知名分析機構Counterpoint就發布了一份關於iPhone 12的最新成本分析報告。
  • 央視批星巴克為何反挨罵
    星巴克CEO:對中國媒體抱怨售價高「震驚」  當地時間23日,舒爾茨對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表示,星巴克對中國媒體抱怨咖啡售價高感到「震驚」。他說,星巴克在中國開了1000多家店,公司業務在透明經營以及消費者和中國政府信賴的基礎上健康發展。
  • 星巴克被曝每杯拿鐵材料成本不足5元 採訪遭拒
    星巴克被曝每杯拿鐵材料成本不足5元 採訪遭拒 地產中國網綜合 2013/10/21 8:45:00 一杯咖啡應該多少錢?對於這個問題,經常在北京的咖啡店消費的白領人士們可能沒有想過。但是,央視今天上午的報導稱,每杯星巴克拿鐵的物料成本不足5元。
  • 運營成本高 為什麼中國星巴克咖啡那麼貴?
    運營成本高 為什麼中國星巴克咖啡那麼貴?來源:聯商網2014-03-11 14:00    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開始意識到他們為「振興」西方經濟起著重要的作用,從購買奢侈品到嬰兒配方奶粉,即便是一杯咖啡也不例外。  想像一下,走進星巴克點一杯大杯拿鐵需要27美元。你會覺得全球咖啡供應鏈可能已經崩潰了,或者以為自己穿越到幾十年之後的未來。但就生產力、物價、工資水平來看,中國人就承受著如此高價的咖啡。
  • 一杯咖啡成本6元,常喝星巴克咖啡的上班族比較笨?
    我們自出生以來就被系統性洗腦,不知不覺開始系統性消費,比如去星巴克喝咖啡,喝的是一種品味;用iPhone手機代表有身份、刷信用卡消費才叫有面子。這就是所謂的星巴克效應。一.常喝星巴克咖啡的上班族比較笨?
  • 星巴克宣布上調在華飲品價格 成本上漲為主因
    (原標題:星巴克宣布上調全線飲品價格 成本上漲為調價主因)
  • 開發商售價一百萬的房子 實際成本到底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但是如今的房價一直居高不下,讓不少的年輕人只能望而止步,不少的人在想,售價100萬的房子,實際成本是多少錢?建築工程師算給你看。 首先我們要知道建房子,是需要先買下地皮,這地皮也會花費比較多的費用,經常能夠看到很多房地產商,在電視上能夠看到,一個個競標,想要買下這地皮。
  • 開發商售價100萬的房子,實際成本到底多少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如今的房價一直居高不下,讓不少的年輕人只能望而止步,不少的人在想,售價100萬的房子,實際成本是多少錢?建築工程師算給你看。房子是建在土地上的,開發商要在這塊土地上建房子,必須提前把土地拍下來,就是我們通常聽到的土拍,土地拍下來後開發商才能在土地上蓋房子,所以開發商蓋得房子並不是沒有成本的。假如一套房屋售價是100萬,那這裡面大概是有30%-45%是開發商買地的錢。大約需要30萬左右。其次物料費用。
  • iFixit拆解iPhone 12 Pro Max 物料成本不到2900元
    iPhone 12 Pro Max的電池容量為14.13Wh,iPhone 12和iPhone 12 Pro則分別只有8.57 Wh和10.78 Wh。不過相比iPhone 11 Pro Max的電池容量(15.04 Wh),iPhone 12 Pro Max仍然還是要小一些。
  • 羅永浩在星巴克「自打耳光」,為何買一杯「小杯」咖啡這麼難?
    羅永浩與其在爭執了數個來回後,無法說服最小的杯不是「中杯」而是「小杯」,內心非常不爽,最後用「自打耳光」的方式收場,表現得特別的無奈。這裡面其實套路挺多其實星巴克按照當地的杯型的分法是一共分為4種的,分別為Short、Tall、Grande、Venti ,翻譯成中文就是:小杯、中杯、大杯、超大杯,也就是說星巴克是有小杯的。
  • 數據解讀:一杯星巴克拿鐵在中國高昂成本
    就如《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政府徵收的稅費和進口關稅是造成這種價格差距的主要原因,但是迅速壯大的中國中產階級多年來一直願意為優質消費品支付更高價格,尤其是進口商品。中國消費者掏的錢要比更富裕的西方消費者多得多的一個地方是咖啡廳。在中國,一杯大杯拿鐵的售價比美國要貴出近1美元。
  • 物料清單顯示硬體升級使成本上升
    根據外媒counterpoint給出的BOM(物料清單)分析得知,蘋果公司生產一部iPhone 12,所有的組件成本加起來是431美元,約合人民幣2800元。 這僅是所有的零部件成本加起來的總和,不包括前期研發投入和後期推廣分銷。所以手機和成本價相差兩倍左右,在蘋果手機中是非常常見的。
  • 售價1000的化妝品成本不足10塊?美妝行業的暴利你不敢想像!
    說白了就是一瓶礦泉水,那麼你猜這貨在中國的售價是多少錢?答案是186元,那成本是多少錢呢?這裡邊的水我給你算一塊錢,加高壓氮氣我給你算五塊,這個瓶子我給你算十塊,加起來也不過16塊錢,成本不到售價的10%。
  • 一杯星巴克的成本和利潤是如何構成的,你知道嗎?
    很多人都覺得咖啡館是一個暴利行業,而事實上,開過咖啡館的人大概都知道不要說賺錢了,不賠個傾家蕩產都算萬幸,目前在國內的市場上,連鎖咖啡館除了星巴克可能沒幾家真正盈利的,至於私人咖啡館麼,能賺錢的更是鳳毛麟角。那麼,你以為的暴利咖啡館,其利潤和成本到底是怎麼構成的呢?
  • 劉永好:豬肉成本可降到7元售價10元!網友:40%利潤你怎麼不降價
    豬肉價格一直是我們所關注的一個話題,作為上市豬企的掌門人物劉永好他所說的言論其可信程度還是很高的。劉永好預測生豬價格回歸還需要一年的時間,而且豬肉的價格會比非洲豬瘟之前的價格還低,豬肉成本可以降到7元,豬肉的售價在1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