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樹位於青海省西南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頭,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犛牛之地、歌舞之鄉」、「唐蕃古道」和「中華水塔」的美譽。文成公主廟,隆寶灘自然保護區,勒巴溝是玉樹最著名的景點,層層疊疊的峰巒,把這方土地的明媚、質樸和神奇一直守護至今,更令她平添厚重。這裡的人民馭馬如風、佩刀而行,衣飾華美、歌舞娉婷。
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
穿過了唐古拉山,便會發現漸漸的接近可可西裡,美麗的可可西裡位於青海境內,南與唐古拉山交接,西與西藏自治區接壤,西北部與新疆維吾爾族相連,東西長400多公裡,南北寬280多公裡,總面積8.3萬平方公裡,可可西裡的無人區,也是世界第三大,中國最大的無人區。
在無人區裡,你可能遇到清晨的陽光鋪灑在火山山谷的冰雪地上,又或許能偶遇到藏羚羊群,欣賞它們輕盈的姿態和水靈的大眼睛……
暴雪的時候,周圍都是雪,什麼都看不見,特別壯觀,而天晴了以後,公路上的陽光灑下一望無際的原野。穿過可可西裡,便是藏羚羊的故鄉。巡山 的隊員,用生命發出了了嘯音,這嘯音是生死協奏曲,包容著萬物蒼生,寄託著隊員對天地的情懷,對生命的尊重。
唐蕃古道
唐蕃古道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條非常著名的交通大道,也是唐代以來中原內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爾、印度等國的必經之路。它起自陝西西安(即長安),途經甘肅、青海,至西藏拉薩(即邏些),全長3千餘公裡。整個古道橫貫中國西部,跨越舉世聞名的世界屋脊,聯通中國西南的友好鄰邦,故亦有絲綢南路之稱。
1300多年前,為了漢藏修好,一個16歲的花季少女,從溫潤肥沃的關中平原,長途跋涉3年,穿越陝甘青藏四個省,翻越崇山峻岭,克服高反嚴寒,徵服3000公裡,來到高寒乾燥的西藏吐蕃國和親,從此親人遠隔,內心的孤苦思念之情可想而知。
這條路,就是唐蕃古道,那位盛裝的唐朝女子,就是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廟
文成公主廟位於玉樹州州府結古鎮以南20公裡的貝納溝,距青海省會西寧839公裡,從結古鎮到玉樹巴塘機場的路上有明顯指示標誌。
文成公主廟坐北朝南,背靠嵯峨險峻的巖壁,傍臨清流見底、冽如甘露的青溪,面對灌木滴翠、綠草豐茂、鳥語花香的巴塘山,中間一箭之地,峽谷蜿蜒,礫石遍地。由於白納溝環境幽雅清靜,風景綺麗多姿,氣候溫和宜人,當地群眾把這裡視為玉樹高原上難得的「洞天福地」。
結古寺
結古寺位於玉樹結古鎮東,以建築宏偉、寺僧眾多、文物豐富、多名僧高徒在我國藏區聞名遐邇。殿堂僧舍錯落有致,高聳於山崗之上。結古寺的嘛呢石堆聞名於世界,第一世嘉那-晚年時定居於鎮東新寨村,並在此修建嘛尼堆,人稱「嘉那嘛尼堆」、「新寨嘛尼堆」。隨著歲月的流逝,這裡的嘛呢石堆體積越來越大,200多年間堆積25億多塊嘛呢石,堪稱「世界第一大嘛尼堆」,成為藏族宗教文化的優秀代表。
尕爾寺
尕爾寺位於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白扎鄉的巴麥村,與西藏隔山相望。
尕爾寺上寺高聳入雲,山的北面全是奇峰怪崖、寒風料峭,尕爾寺猶如鑲嵌其中。南邊略有坡度、溫暖向陽。仰頭看到白玉雲影晴空萬裡下似真、似幻的尕爾寺,猶如空中樓閣。滿山的五彩經幡迎風飛舞,直至山巔。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黃河之水天上來,三江源地區是一個水的世界。獨特的生態環境,營造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高海拔大面積高原溼地生態系統,加之高山四圍,有利於局部降水,使得地勢高亢、氣候寒冷、大氣涵水能力弱的半乾旱氣候區也能儲存生命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