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膠囊旅館的大千世界

2021-02-07 小野看霓虹

Capsule Inn Osaka——世界上第一家膠囊旅館


在日本經濟的黃金時代,為了給深夜加班族提供一休憩場所,這家Capsule inn Osaka開設於1979年,位於大阪車站附近繁華商業街的一棟5層建築裡。它是一家面向男性的膠囊旅館,擁有400個「膠囊床位」和17個單間,可住431人。

這家旅館是日本第一家、也是世界第一家膠囊旅館,它開啟了膠囊旅館的風潮,對其他膠囊旅館有著重要的引領意義。直到今天,這家賓館還有很旺的人氣。

Capsule inn Osaka共有5層,其中一樓和二樓是洗浴區,三樓至五樓為住宿區,前臺在4樓。走進這家旅館,首先到前臺辦理入住手續。


為了保持環境整潔,客人在入口處就要脫鞋放到儲鞋櫃中,換上旅館的拖鞋。

辦理完入住手續後,前臺會給客人一個標記號碼的鑰匙串和一件浴袍,鑰匙串號碼對應各自的儲物櫃和「膠囊床位」。

放置好東西後,客人一般會換上浴袍,然後下樓去洗浴區洗澡。

客人先把衣物寄存衣櫃裡,然後去洗浴區,各式洗浴用品很齊全。


洗完澡之後,客人到盥洗室吹頭髮、護理等。你沒看錯,是的,這麼多瓶瓶罐罐,這確實是提供給男性用的梳妝檯。


 

洗浴區還設有露天溫泉和桑拿室。

洗了個澡,住客回到住宿區的「膠囊」樓層,住宿區各層都有客廳、洗漱區。

每層都有寬敞舒適的客廳。


 

困了呢,就可以到膠囊裡睡覺啦。


「膠囊床位」為上下兩層,這個區間的燈光很暗,營造一種愜意的氛圍。每個「膠囊床位」的長寬完全能容下一個普通身材的成人,但高度則很低,僅能坐著或者躺著。每個「膠囊」內部都有可自行調節的換氣扇、可調節亮度的照明燈、電源插座、小型電視、耳機、鬧鐘、鏡子等日常用品,空間雖小,用具齊全。


到了大家最關心的價格環節,最普通的「膠囊」是3800日元(折合人民幣230元左右),當然還有上下層、單間、加早餐、馬殺雞等多種套餐選擇。想起基友的那個10000日元的房間,小編覺得這簡直是白菜價啊。

 

中銀膠囊大樓(Nakagin Capsule Tower)


可能對建築愛好者來說,比Capsule Inn Osaka更有名的是日本建築師黑川紀章1972年設計的中銀膠囊大樓。這幢大樓位於東京中央區,是現代建築史上首座真正以膠囊形式建築模塊興建的大廈。

這錯落無序的大樓是怎麼建起來的呢?小編找到了一張圖紙,設計師這是在疊積木麼?


原來每個膠囊公寓的小盒子可以在工廠組裝,再運到施工現場。每個膠囊房間都是獨立的,可以拆卸、重新拼接,整個建造過程就像玩拼圖一樣。小編被折服的五體投地啊,想獻上自己的膝蓋。

膠囊大廈的每個公寓都配有電視、衛生間、柜子等裝置,設備齊全。各膠囊盒子的內部設計也各具特色。



中銀膠囊大廈已經有40度年的歷史,面臨著可能被拆除的命運,但還是會有朝聖者、遊客前來居住,甚至還有一部分人長居在此生活或辦公。

 

9h膠囊旅館

日本知名設計工作室 design studios打造了一家9小時概念的膠囊旅館,首家概念店於2009年12月在京都開業。

這個膠囊旅館也是膠囊的睡眠空間,但店內所有的配置可以匹敵4星際酒店的標準,在設計上獨具一格,獲得了多項設計大獎,時膠囊旅館的豪華版,很受年輕人的歡迎。旅館打造的是在旅館內生活9小時這個品牌概念:9小時=1小時洗澡+7小時候睡眠+1小時洗漱。


這個旅館的每個睡眠艙配備用睡眠環境控制系統、一個特殊材質的枕頭和床墊,可以提高住客的睡眠質量,可以說低廉的價格卻獲得了堪稱五星級享受。

整個旅館的設計風格非常簡約,以黑白為主色調。

簡約但功能齊全的前臺,左側是儲鞋櫃。


膠囊很有設計感,很有muji的感覺。


這家旅館男女都可入住,在電梯處分別到達單獨的區間,很安全。


 

 

客人可以根據地上的「膠囊」指引方便的找到自己的窩。


這是京都的旅館大門口,小編想像著在美如畫京都遊玩了一天,又來到這麼獨特的旅館,太美好了。


大家是不是在擔心,這樣的設計,這樣的環境,價格會不會很高呢。並不是!不帶早飯的一晚住宿只要3900日元(折合人民幣250元左右),如果預定的早,更有低至200元的特價。

在高呼聲下,9h在成田機場和仙臺先後開了2家分店,夜班去東京或者趕早班機的朋友們,有機會可以去體驗一下成田機場的分店哦,希望以後能收到來自前線的直播。

 

Rumor Plaza

同樣位於京都的Rumor Plaza膠囊旅館也有很強的設計感,擁有著超高人氣。它位於京都的祗園,是遊覽觀光的中心地,對遊客來說非常方便。每個膠囊配備有一面19英寸的顯示屏和非常優質的床上用品,而且它的膠囊空間比一般大很多。

同樣的不用害怕,這裡的住宿價格仍然非常優惠,分為4500日元和4700日元(人民幣300元左右)兩檔。


大家發現了麼,小編介紹的這幾家膠囊旅館都是5000日元(300人民幣)以下,其實日本大多數膠囊旅館都在價格區間,這給予了年輕的遊客,找工作的學生,商務出差的人士更多選擇。

 

相關焦點

  • 膠囊旅館負責人回應:不會放棄膠囊旅館
    東方網2月23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昨天下午,中山北路1036號希泰膠囊旅館店門緊閉。對於膠囊旅館被消防部門「叫停」,希泰膠囊旅館的負責人塔贊表示,他不會放棄。膠囊旅館雖然是一個新鮮事物,但符合節能減排的理念。「如同幾十年前剛剛出現網吧一般,新事物的產生總要經過一番探索。」
  • 膠囊旅館
    今天看到的這個享睡空間突然想起了膠囊旅館膠囊旅館大多數只在繁忙的都市地區才有,因為日本可怕的加班文化,促使了膠囊旅館的誕生。這種旅館是幾十個整齊摞起來的「膠囊」。每個膠囊「盛放」一個顧客。「膠囊旅館」日語叫:カプせルホテル,就是:Capsuie   Hotel的譯音。人們也稱之為「太空艙酒店、膠囊公寓、節能青年客棧。是日本極有特色的充分體現日本資源節約與空間創意的便捷式旅館。
  • 膠囊旅館了解一下
    也許最初選擇鑽進膠囊旅館,是因為「窮」,那麼時至今日,東京的膠囊旅館早已不斷進化升級,遠遠超出你對「膠囊旅館」的預期。數位化到宛如太空船的近未來感、奢華舒適的頭等艙體驗、以銀座做背景的成熟格調、沉浸在書香的溫柔時刻,還是入睡前蒸一蒸地道的三溫暖?無論你pick哪一間,這些進化的膠囊旅館都脫胎換骨,成為小而時髦、舒適又周到的選擇。
  • 豪華版膠囊公寓驚現 附膠囊旅館資料
    膠囊旅館  日本的「一張名片」  大師親自設計  膠囊旅館是日本一種非常便宜的旅館,也叫做「盒子旅館」。第一家膠囊旅館是日本著名建築大師黑川紀章親自設計的,位於大阪市,於1979年2月1日開始營業,當時的租金為每晚1600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00元多一點)。
  • 膠囊旅館「難產記」
    □文/記者 陳煒   攝/通訊員 魯海濤    還未正式對外營業過一天,上海首家膠囊旅館就要「胎死腹中」。  昨日,這家名為希泰的膠囊旅館,其負責人塔贊,正式接到了上海消防部門旅館未通過消防審批的回覆。一個月前試營業就引發了關注熱潮的膠囊旅館,如今,不得不尷尬地繼續等待。
  • 在日本住膠囊旅館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它就是深受大眾喜愛的——膠囊旅館日文叫做「カプセルホテル」,即「Capsule Hotel」的音譯,起源於日本,也被稱為「太空艙酒店」 「格仔旅館」等。『書與床』,顧名思義,這是一座可以住在書裡的膠囊旅館。它是旅館,也是書店。膠囊房間,隱藏在書架裡。整體框架與書櫥同樣用木材製作,床鋪簡潔清爽,氛圍寧靜而溫馨。
  • 膠囊旅館,進化!
    而膠囊旅館作為日本獨有的「特產」,也在進化,不停推陳出新。世界上第一家膠囊旅館,出現在1979年的大阪。「CAPSULE INN OSAKA」,位於大阪梅田的繁華街區。日本的人口高度集中在東京、大阪這樣的超級大城市,而對膠囊旅館的需求的也集中在這些城市,而且尤其集中在那些「出差」、「喝多了回不了家」、「下班太晚趕不上終電」的日本男性上班族群上。
  • 膠囊旅館之旅
    日本成田機場就有一家24小時營業的膠囊旅館。初衷是為乘坐廉價航空(LCC)清晨航班的旅客提供便利,不過依然有好奇的旅客專門提早去機場體驗。膠囊旅館共有129個房間,4小時營業,隨時可以入住。要提膠囊酒店必須得從日本說起,這個把「狹窄空間的藝術」推廣和發展得最好的國家,從功能化公寓到迷你空間的收納歸置,膠囊旅館就像日本的一張另類名片。
  • Space-Saving——這些為旅客提供膠囊的旅館
    (capsule hotels),它不像傳統旅館,而最大特色是為旅客提供大量「膠囊」,雖然睡覺的地方狹小,不過其他設備一應俱全,還相當時尚。本來旅館客人大多是趕不上尾班車的上班族,讓他們有一個休息的地方,不過更來受到很多背包客的喜愛。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些「駐紮」世界各地的膠囊們!1. First Cabin(東京、京都、大板,福岡)看上去比傳統旅館還要高質素的「First Cabin」,靈感源自飛機艙的內部設計。
  • 這麼酷的膠囊旅館,可能會變成網紅打卡地!
    小小一間,特別適合背包客們出遊的選擇不過它可跟你們住過的青旅不一樣噢象君要向大家介紹的都是些設計很贊、設施也很齊全的膠囊旅館說不定以後去旅行你也會想找這樣的旅館住住~Capsule by Container Hotel地址:吉隆坡2號國際機場內
  • 窮遊首選的膠囊旅館,好看起來就沒民宿什麼事了!
    >出門旅行,除了各種帶有各地風情的民宿酒店你有沒有想過住住近幾年在國外逐漸流行起來的膠囊旅館呢小小一間,特別適合背包客們出遊的選擇不過它可跟你們住過的青旅不一樣噢象君要向大家介紹的都是些設計很贊、設施也很齊全的膠囊旅館說不定以後去旅行你也會想找這樣的旅館住住~Capsule by Container
  •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膠囊旅館」
    「膠囊旅館 」日文叫「カプセルホテル」,就是「Capsule Hotel」的音譯。人們也稱之為「太空艙酒店、旅館」、「膠囊公寓」、「格子旅館」「棺材旅館」「節能青年客棧」。是日本極有特色的,充分體現日本資源節約與空間創意的便捷式旅館。膠囊旅館大多只有在繁忙的都市地區才有,因為日本可怕的加班文化,促使了膠囊旅館的誕生。
  • 「膠囊旅館」為何「水土不服」
    記者走訪發現,所謂的「共享床鋪」實際上就是「膠囊旅館」或「太空艙」酒店,福州也有一些「膠囊旅館」或「太空艙」酒店,不過最近兩年絕大多數已經停止營業,只有個別仍在經營。業內人士稱,這些酒店其實就是群租房,存在不少安全隱患。  既然「膠囊旅館」或「太空艙」酒店存在諸多安全隱患,相關部門及時叫停,不僅必要,而且必須。不管什麼行業,安全都是發展根基,缺失安全支撐,後患無窮,難以為繼。
  • 膠囊旅館 味道怎麼樣?
    近日,天津路上一家旅館推出了一種名為「太空艙」的新型住宿方式,吸引了不少人去嘗鮮。據了解,這是青島首家膠囊旅館。因為價格實惠,內外配置齊全,很受年輕人的喜歡。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13日下午,記者來到天津路11號,這是島城首家膠囊旅館所在地。
  • 還沒來得及住的膠囊旅館,已經進化成了「膠囊豪宅」?
    你對膠囊旅館的印象怎麼樣?也許最初選擇鑽進膠囊旅館,是因為「窮」,那麼時至今日,東京的膠囊旅館早已不斷進化升級,遠遠超出你對「膠囊旅館」的預期。說是膠囊旅館,反而更像是在闡釋如何讓狹小的住宿空間,也能保留利落有型的質感。哪怕是通常規格的膠囊倉,也用胡桃木牆面和絲絨窗簾等不常用在膠囊旅館中的材質,營造出沉穩的氣質。
  • 日本最好的膠囊旅館
    29小時九小時可能是目前市場上最具未來主義風格的膠囊旅館之一,走進九小時感覺有點像入住空間站。裝飾過於乾淨,井井有條,現代。像大多數膠囊一樣,男性和女性床位於不同的樓層,由地板和電梯上的可愛圖標表示; 非常適合不懂日本標誌的外國人。
  • 第一次體驗膠囊旅館
    豪華膠囊旅館安心之宿Premium京都四條烏丸店      在這種情況下,我試著搜索了膠囊旅館。膠囊旅館是發源於日本的獨特住宿形式。這是一種在膠囊型(箱型)的狹小房間裡住宿的形式,根據日本的《旅館業法》,不屬於酒店經營,而是簡易旅館經營。
  • 第一家膠囊旅館關門了
    記者 劉陽    今年1月,一家名叫「希泰」的膠囊旅館落戶上海火車站附近,號稱是中國第一家膠囊旅館。老闆夏全根還是我們杭州富陽人。夏全根早年在日本留學從事建築行業,看到日本到處都有的膠囊旅館,就想把它也引進到中國來。
  • 上海出現配備液晶電視膠囊旅館 是國內第一家膠囊旅館
    位於上海火車站北廣場附近的一家「膠囊旅館」即將開業。據旅館工作人員介紹,鋼框架的「膠囊」,寬和高約110釐米,長220釐米,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空調讓人冬暖夏涼,有枕頭被子、通風扇、可調燈光、鬧鐘、電源插座、液晶電視,還能上網漫遊。68個格子間分成A、B、C三區,另有浴室、衛生間、吸菸區、小賣部和存物區等。
  • 組圖:膠囊旅館 日本最精緻北京有點糙
    膠囊旅館:日本的「一張名片」  大師親自設計  膠囊旅館是日本一種非常便宜的旅館,也叫做「盒子旅館」。規模小的約有50個房間,大的膠囊旅館房間多達700個。膠囊旅館是日本加班文化的衍生品,上班族加班錯過了末班車,價廉物美的膠囊旅館就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價廉卻非常乾淨  膠囊旅館的面積通常不會超過2平方米,高度僅有1.25米,人在裡面無法站立,只能爬著進去。一床、一桌、一臺電視,基本就是膠囊旅館的全部家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