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繼續分享一首李白的《早發白帝城》。從詩題中可知,這首詩是李白離開白帝城的時候寫的。白帝城是個什麼樣的地方?李白又為什麼要離開呢?我們先來讀一遍這首詩之後,再來講故事
白帝城鳥瞰
早發白帝城唐.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詩文大意:
這首詩說的是清晨告別雲霧籠罩的白帝城,一天時間就能到達千裡之外的江陵。兩岸猿猴的啼叫聲猶在耳邊迴響,輕快的小船已經越過了萬重高山。
白帝城的傳說:
詩中的第一句李白說到:「朝辭白帝彩雲間」。這裡的彩雲間有兩個含義,一是說明了時間,即一大清早,白帝城霧氣蒙蒙,像被雲籠罩一樣;還有一個含義是說白帝城地勢很高,像是佇立在彩色的雲朵中,高到天上去了。
白帝城的地勢確實很高,連他的名字都和地勢高有關係。怎麼回事呢?
在漢朝時,白帝城並不叫白帝城,而是叫紫陽城。這座城建在長江邊的一座大山上,背靠大山,三面環水,地勢十分險要。這麼說吧,誰要是想偷偷溜進去,首先得爬很高很高的山,爬上去之後,萬一被人發現,只須踹一腳你就掉到山下的長江裡餵魚去了。
白帝城
有個叫公孫樹的人看上了這塊地盤,他琢磨著,我要是把這塊地方圈起來,誰能管得了我呀。他們想上來打我都打不著。於是公孫樹就把紫陽城當成了大本營,他在這裡行屯墾之事,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這裡的城主。
等到該有的都有了,公孫樹又開始琢磨了。我怎麼才能當上皇帝呢,直接宣布自己是吧,顯得臉皮有點厚。畢竟山下還有真正的皇帝在,想跟皇帝扯上點關係吧,還真扯不上,這可怎麼辦呢?
公孫樹翻來覆去想了好幾天,最後終於有了一個主意。沒過多久,紫陽城裡就出了一條大新聞,好多人都說,親眼看見水井冒白煙,那個煙看起來就像一條白龍騰空而起,說的有鼻子有眼兒,跟真的似的。
古人大都較為迷信,聽說井裡面住一條龍,都覺得這可不得了,這是上天的旨意,意思是紫陽城裡將要出一位真龍天子了,誰能當上真龍天子呢?當然是城主公孫樹了,不用問也知道這條大新聞就是他搞出來的,費了這麼大勁,公孫樹也沒白忙活,他如願以償當上了皇帝。
因為他稱帝跟白龍有關,所以他管自己叫白帝,還把紫陽城改名,叫白帝城,這座山改名,叫白帝山,你看白帝城之所以叫白帝城,果然跟地勢高有關係。
詩文賞析:
為什麼要特意強調白帝城地勢高呢。因為這件對我們讀懂李白這首早《發白帝城》很有幫助。
詩的第一句「朝辭白帝彩雲間」,李白用「彩雲間」三個字告訴我們白帝城的地勢很高,正因為這裡很高。李白從白帝城離開相當於是從水流最高處往下走,船速也就是非常快的了;
所以他接著又說「千裡江陵一日還」,從白帝城到江陵。那麼遠的距離,坐船隻要一天就到了;
詩的後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還是在說船速快,為什麼呢?因為兩岸連山每座山中都有猿猴啼叫,雖然一處有一處的山,一處有一處的猿,但是小船快速駛過,讓每座山中的猿聲連成了一片。所以李白才在詩裡寫他聽見兩岸的猿猴不停地在叫,一眨眼的功夫,小船就越過了萬座高山,這正說明了船速特別快。
看到這裡,問題來了。李白為什麼從頭到尾都在說船速快呢?那是因為他終於可以離開白帝城了,心裡高興,巴不得越快離開越好。
李白去白帝城可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兒,他做官時被人連累,受到了懲罰,要被流放到很遠的地方。白帝城只是他暫時的落腳點,以後還會越走越遠,直到再也回不了家,你說他在白帝城呆著,心情能好嗎!
就在李白心情最糟糕最沉重的時候,突然收到了一個好消息,皇帝赦免了對他的懲罰,不用流放去偏遠地方了。這簡直是天大的好事啊,李白一下子就高興起來了,恨不得馬上就飛回家去。所以他在寫這首《早發白帝城》的時候是多麼開心呀,每一句都表達了同一個意思「快」。
小問題:
關於白帝城還有很多很多故事,比如三國時期的劉備,就是在白帝城把兒子劉禪託付給諸葛武候,你還知道哪些關於白帝城的故事呢,迎在評論區留言,跟大家分享你的精彩故事。
「小萌娃愛學習」期待您的持續關注,我們定期更新探討關於小學孩子生活及學習中的常見問題解決方法與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