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設立蓬萊區發出3個信號!將推動煙臺地鐵、跨渤海隧道修建

2020-12-14 齊魯壹點

2020年6月22日,山東省政府網站通報,國務院已批覆同意對煙臺市部分行政區划進行調整,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煙臺市蓬萊區。這一影響煙臺市戰略發展的區劃調整就此塵埃落定。

據悉,這一區劃調整,也意味著山東人口最少、陸地面積最小的長島縣成為歷史,山東陸地面積最小的縣由此變為德州慶雲縣。

那麼,撤銷蓬萊、長島,設立蓬萊區,對煙臺及膠東半島地區有哪些更深層次的影響呢?

微信公眾號東嶽客、大眾日報客戶端曾於2019年10月發過文章,文章認為,主要有三方面影響。

以下是文章梗概:

2018年7月24日,山東省城鄉規劃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山東省沿海城鎮帶規劃,規劃中提到:支持撤銷蓬萊市、長島縣,合併設立蓬萊區。

推動「設立蓬萊區」,並非完全是煙臺和山東省的「地方自選動作」。2015年9月,獲國務院批准的煙臺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中就提出,在行政區劃調整的前提下將蓬萊納入中心城區,促進城市沿海向西發展,強化北部濱海城市帶。

記者觀察認為,推動「設立蓬萊區」,是在國家新舊動能轉和自貿區戰略陸續落戶煙臺之際,煙臺加快自我調適的發展動作,其至少發出三方面的信號:

一是煙臺市區西進發展獲得更深層次突破

改革開放以來,煙臺城市發展曾小幅度地向東移動了一下,發展了今天的高新區塊,但隨即毫不猶豫折向西,加速向蓬萊方向發展,西向成為煙臺城市主要擴展方向。

煙臺城市向西發展,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煙臺老城區面山背海,平地相對許多沿海城市要狹窄得多。二是煙臺主港區西移,原屬蓬萊的八角區域最大水深達至-28米,屬於世界罕見的建港資源,煙臺港主港區移至此地後,港動城隨。三是西向空間開闊,便於連接腹地,且處於渤海出入口,聯通沿海鐵路、高速路幹線。

推動「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蓬萊區」,是煙臺市區深化向西發展的舉動,表明煙臺城區向西拓展有了更迫切的要求,這既是煙臺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適應國家和山東新的發展形勢的需要。

二是煙臺市區之間融合加快,將對地鐵修建帶來實質性推動

煙臺城區向西大幅度拓展之後,老城區和新城區間隔距離較大,市區之間有加強連接的天然需要,煙臺加快地鐵建設將有利於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2018年7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修訂了原有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基本條件,要求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地方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2003年為100億),地區生產總值3000億元以上(2003年為1000億),市區常住人口原則上在300萬人以上(無變化),遠期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以上(無變化)。

煙臺2018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69.1億元,2018年GDP7832.58億元,均超過了地鐵修建門檻,唯「市區常住人口原則上在300萬人以上」這個門檻稍低,而「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蓬萊區」有助於破解這一問題。

煙臺在山東發展全局中具有戰略意義。2017年2月,省政府批覆的《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16-2030年)》中提到,煙威都市區,以煙臺市區、威海市區為核心,構建煙威都市區,近期將蓬萊、榮成納入都市區範圍,總人口達到55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達到420萬人;遠期將龍口、萊州、招遠、棲霞、乳山等市納入,總人口達到90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達到750萬人。

根據這個規劃,煙臺未來是和威海一體化發展,構建煙威都市區,從未來都市區人口規模和城建規模來看,建設地鐵等快捷交通通道其實是必選題。

2019年10月16日,在煙臺廣播電臺播出的《煙臺新聞》欄目中,煙臺市發改委主任劉福生接受採訪介紹,目前煙臺地鐵可行性報告已獲國務院批准,下一步煙臺市發改委將和民政、交通等部門一起緊緊盯住相關工作的落實,人口指標達到要求以後,立即向國家相關部委報批,要爭取城市軌道交通一期工程2020年開工建設,2025年前建成運行。

三是將對未來修建環渤海跨海通道帶來有益影響

「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蓬萊區」,將對煙臺沿海交通建設帶來協調方面的便利,特別是對未來可能修建的環渤海跨海通道建設會帶來直接的有益影響。

看地圖可以看出,長島縣島鏈佔據渤海出海口一半的長度,未來修建環渤海跨海通道,從蓬萊到長島是「先手棋」,蓬萊和長島合二為一,將有利於未來工程實施方面的協調。

2018年7月24日,山東省城鄉規劃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明確提出,「推動渤海海峽通道前期工作,在蓬萊東港預留跨海通道起點建設空間」「將泛膠州灣區、泛芝罘灣區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灣區;將泛萊州灣打造成國內一流灣區」。「在蓬萊東港預留跨海通道起點建設空間」的信息告訴我們,未來蓬萊和長島之間,會因為修建跨海通道發生密集聯繫,蓬萊和長島合二為一,也是在為未來可能的工程建設做準備。

2019年5月16日至17日,2019年國際橋梁與隧道技術大會在上海召開,93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資深榮譽教授孫鈞在會上表示,渤海灣跨海通道的內部研究已到關鍵節點,課題組已完成通道方案的戰略性規劃研究報告並已上報國家發改委。

各種跡象表明,修建環渤海跨海通道早已不停留在紙面上,而是有了一些實質性動作。煙臺市「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指出,渤海海峽跨海通道項目已經納入交通運輸部《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的交通運輸重大項目》建議清單中,將穩步推進渤海海峽跨海通道項目。所以,蓬萊和長島合二為一,可能只是一系列大的建設動作的序幕。

(綜合東嶽客、大眾日報客戶端等)

相關焦點

  • 觀瀾|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蓬萊區,「煙臺地鐵時代」將開啟
    6月22日,山東省政府網站消息,近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對煙臺市部分行政區划進行調整,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煙臺市蓬萊區。以原蓬萊市、長島縣的行政區域為蓬萊區的行政區域,蓬萊區人民政府駐登州街道鐘樓東路1號(原蓬萊市政府駐地)。
  • 今日輿論場|山東煙臺撤蓬萊市長島縣設蓬萊區 評論區怎麼說?
    網友「時光--穿梭機」:蓬萊,琅琊,蘭陵,青島,臨淄,泰安,棲霞,臺兒莊,煙臺,菏澤等等等等,山東城市名字真心很好聽啊媒體觀察:大眾日報記者觀察認為,推動「設立蓬萊區」,是在國家新舊動能轉換和自貿區戰略陸續落戶煙臺之際,煙臺加快自我調適的發展動作,其至少發出三方面的信號:一是煙臺市區西進發展獲得更深層次突破
  • 山東煙臺區劃調整 設立蓬萊區 在下一盤什麼棋
    撤銷蓬萊、長島,設立蓬萊區,對煙臺及膠東半島地區有哪些更深層次影響呢?  機場選址、濱海路建設、西海岸建設,從城市發展趨勢看,煙臺正在進行西拓建設,將蓬萊納入市區是大勢所趨。  從城市布局看,煙臺中心城區東與威海接壤,繼續拓展的空間受限。西向空間開闊,便於連接腹地,且處於渤海出入口,聯通沿海鐵路、高速路幹線。
  • 山東煙臺:設立蓬萊區的請示文件已上報國務院
    截屏圖  山東煙臺設立蓬萊區的工作進展到哪一步了?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煙臺廣播電視臺10月16日播出的《煙臺新聞》欄目中,煙臺市發改委主任劉福生介紹說,煙臺地鐵可行性報告已獲國務院批准,目前煙臺市市區300萬人口數量這一項地鐵建設指標,正在穩步達成,「煙臺市設立蓬萊區的請示文件已經上報國務院」。
  • 國務院: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煙臺蓬萊區
    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給煙臺市人民政府的通知,2020年6月5日,國務院以國函〔2020〕81號文件批覆同意對煙臺市部分行政區划進行調整——「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煙臺市蓬萊區,以原蓬萊市、長島縣的行政區域為蓬萊區的行政區域,蓬萊區人民政府駐登州街道鐘樓東路1號(原蓬萊市政府駐地)」。蓬萊原是山東省縣級市,由煙臺市代管。
  • 煙臺撤蓬萊市長島縣設蓬萊區釋放啥信號?未來蓬萊還有這個大動作
    煙臺推動設立蓬萊區,正式文件最早見於2018年2月27日的煙臺市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中共煙臺市委下發了關於調整蓬萊市、長島縣行政區劃的決議(煙發〔2018〕5號),全會同意,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蓬萊區,以原蓬萊市、長島縣的行政區域為蓬萊區的行政區域。
  • 觀瀾|煙臺蓬萊:前腳批覆設區,後腳地鐵或將至
    「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煙臺市蓬萊區」,意味著煙臺修建地鐵的條件基本具備。2019年10月23日,煙臺市政府網站曾對網民有「關於煙臺地鐵和濰煙高鐵的」 詢問近進行了官方回復,網站上,煙臺市發改委主任劉福生介紹:煙臺地鐵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編制完成,目前,煙臺市市區300萬人口數量這一項地鐵建設指標,正在穩步達成,已經向國務院提交設立蓬萊區的請示文件,申請批覆後地鐵馬上開工建設。
  • 煙臺列車有望坐船去韓國!山東將推進中韓鐵路輪渡、渤海海峽跨海...
    廟島群島32個島嶼呈東北——西南走向,位於渤海海峽的中部和南部,目前連接兩個半島的交通方式主要是環渤海鐵路運輸和煙大水路運輸,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利用渤海海峽的有利地理條件,建設公路和鐵路相結合的跨越渤海的直接快捷通道,將現有的繞行山海關鐵路運輸由1500多公裡縮短為跨海通道的100多公裡,煙大水路運輸由6-8小時縮短為1個小時,進而形成縱貫我國南北從黑龍江到海南十省(區)一市的東部鐵路、公路交通大動脈
  • 煙臺市的軌道交通、跨海通道將迎新發展
    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煙臺市蓬萊區,蓬萊區人民政府駐登州街道鐘樓東路1號(原蓬萊市政府駐地)。蓬萊撤市設區後 煙臺將轄5區6市蓬萊位於膠東半島北端,瀕臨黃、渤二海,自古有「海市蜃樓」奇觀和「八仙過海」美傳,素以「人間仙境」著稱於世。
  • 你好,蓬萊區
    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煙臺市蓬萊區,以原蓬萊市、長島縣的行政區域為蓬萊區的行政區域。這意味著蓬萊市以及山東人口最少、陸地面積最小的長島縣,從此成為歷史。再見,蓬萊市、長島縣!你好,蓬萊區!「作為老百姓,我很是期待芝罘區至蓬萊區的一元公交」 「地鐵時代終於要來了!」
  • 中國打造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跨海連接大連、煙臺
    在廣闊的黃海側大連灣海域,目前連接大連境內南北的大連灣海底隧道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而與北方最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緊密相連的,是中國即將建造超百裡的跨海通道,將大連和煙臺兩地跨渤海連接起來,其隧道長度將超過54公裡的日本青函海底隧道,位居全球隧道長度之最。
  • 地鐵提上日程,煙臺樓市格局重建?
    近日,山東同意煙臺市進行行政區劃調整,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煙臺市蓬萊區,以原蓬萊市長島縣的行政區域為蓬萊區的行政區域。 1號線和3號線建成時間和線路規劃 據了解,2020年將爭取煙臺地鐵1期工程開工建設,2025年前建成運行
  • 國務院審議煙大渤海海底隧道方案 煙臺至大連僅40分鐘
    渤海海底隧道終於有了確切消息。遼寧省大連電視臺《大連經濟報導》11月27日消息稱,國務院正式審議2016年重點工程,其中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施工方案已於日前正式出爐。 上述報導介紹,煙臺至大連海底隧道指煙臺、蓬萊至大連、旅順之間的海底隧道,歸屬鐵路總公司管理,整條隧道全長123公裡,火車設計時速為250公裡,運行速度能達到220公裡/小時,屆時從大連到煙臺最多只需要40分鐘。 工程方案將採納全海底隧道方案,以火車載運汽車通行,南北兩端的接駁點、工程規模也已確定。
  • 大連至煙臺建世界最長海底隧道 計劃花費2600億
    渤海海峽海底隧道全長123公裡,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就能從大連到煙臺乘坐渡輪最快也需要6小時  閱讀提示|165公裡,說起來很近,不到2小時的車程;165公裡,算起來又很遠,因為需要繞道1980公裡。165公裡,是大連到煙臺的直線距離,渤海海峽阻斷了兩座原本相距不遠的城市,很大程度上也阻礙了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兩大發達的城市經濟圈。
  • 中國擬2600億建最長海底隧道 煙臺到大連40分鐘
    再過一個月,渤海海峽跨海通道(以下簡稱跨海通道)最終方案將定稿,形成一個總報告和12個分報告。接著,這些報告將以中國工程院的名義上報國務院。
  • 煙臺大連海底隧道方案出爐 耗資堪比三峽工程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即煙大海底隧道)戰略規劃研究項目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向筆者透露,煙大海底隧道的方案將會在半個月內,以一個總報 告和12個分報告的形式,以中國工程院的名義上報國務院。「我們將爭取讓這個項目進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並希望最早在十三五期間開工。」  但事實上,關於這一項目建設條件是否成熟的爭論仍然存在。
  • 中國再建一世界級工程:打穿渤海聯通大連煙臺,通勤縮短到40分鐘
    ,比如下面要說的這條海底隧道,這項工程預計在將在未來十年完工,建造難度巨大,2020年開工,整體建造時間長達十年,曾經有無數人吐槽的大連和煙臺直線距離超短每次卻要繞一大圈,而這個問題將要伴隨這條隧道的建設徹底終結。
  • 煙臺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蓬萊區
    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煙臺市蓬萊區,以原蓬萊市、長島縣的行政區域為蓬萊區的行政區域,蓬萊區人民政府駐登州街道鐘樓東路1號(原蓬萊市政府駐地)。  煙臺境內再無「縣」  調整後,煙臺境內再無「縣」,煙臺市區人口將新增約45萬。
  • 跨海連接大連煙臺!中國將建全球最長海底隧道,規模超港珠澳大橋
    在廣闊的黃海側大連灣海域,目前連接大連境內南北的大連灣海底隧道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而與北方最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緊密相連的,是中國即將建造超百裡的跨海通道,將大連和煙臺兩地跨渤海連接起來,其隧道長度將超過54公裡的日本青函海底隧道,位居全球隧道長度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