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孩子放假,準備好的出去遊玩,卻因為天不好而擱置。為了不讓孩子失望,決定帶孩子出去溜達一下,但是孩子情緒仍然不是很高。突然看到路上一景色特別漂亮,之前只是從這裡走卻從來沒有關注過,計上心頭,讓孩子一起發現身邊之前不被留意的街景,或許能提起興趣。
映入眼帘的是濟寧有名的古槐,具有濃鬱的神仙色彩,最是孩子喜歡的故事。
1、濟寧古槐,又稱「神槐」,被人送一雅號「山陽古槐」。古槐歷史悠久,具體年限已無從考究。這顆古槐經歷幾生幾死,人們發揮才智為其杜撰過許多傳說,最為大家喜聞樂見的就是槐公子與陳小姐的故事。
故事內容:
老槐化精,成為一翩翩公子,取姓槐,無所事事到江南踏青,偶遇一陳小姐,費心求取,育有一子,恩愛有加,三年後因思念家鄉獨自歸寧,臨行前交待妻兒:「如想念我便去山東濟寧南門口」山陽古俊「找我,那便是咱家。」人們發現死了三年的古槐活了過來,高興之餘為其繫上紅綢。
經年,陳小姐久等相公未歸,攜子到濟寧南門口,多日打聽槐公子無果,坐在一顆大槐樹下痛苦,猛然發現樹後小廟掛了一幅山陽古俊的牌子,聯想種種,明白始末,知道相公乃古槐化身,哭著買來香燭、供果祭奠一番,後攜子返家。
這古槐死死活活幾次,人們紛紛為其披上神秘色彩,認為他去江南與妻兒團聚,想家了就回來看看……
2。濟寧翰林街,一個不起眼的小街,如果不是從這次看到了漂亮的風景,走了20年都沒有認真計較過這個街的名字。乾淨的街道兩旁鐵柵欄上面冒出一簇簇小白花,遠遠望去猶如繁星點點,駐足而立,嗅著若隱若無的花香,感覺心曠神怡。
3、慈孝兼完坊。兒子發現的街景,位於翰林街南首,大概3層樓高,全石頭門樓式牌坊,正面刻有慈孝兼完的字樣,下面一塊解說的碑文。立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距今263年,整座牌坊做工精細,採用了浮雕、線雕、透雕、圓雕等手法,各種走獸被雕刻的活靈活現,於2013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濟寧一中。於1902年濟寧直隸州官立中學堂籌建,歷時117個年頭,緊鄰濟寧太白樓,已經沒有任何古元素,但是卻是一所屹立百年的老校,培養千萬優秀學子。
5、濟寧太白樓。俗稱李白酒樓或謫仙樓,兩層樓,高20多米,雖是重建的,仍具有不可忽視的文化價值,內有李白、杜普、賀知章的「三公畫像石」等,收藏了大量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甚至可以欣賞道乾隆的作品,被譽為中國明樓之一。
下雨了,與兒子的發現街景之旅暫時結束,雖意猶未盡,卻不得不提前返家。
每一座古建築的背後都有一個讓人難忘的故事,即使無從查詢,也會被人們填補上另類色彩。不是非要花費大筆錢才能旅遊,古物無處不在,每一個都是一段歷史。家長不用費心帶孩子出去外面尋找歷史,先從身邊做起。或許平時不經意的角落,屹立著一座豐碑,只是被時間遺忘,被人們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