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德發布潭洲灣國際創新帶規劃 推動北部成為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2020-12-25 人民網

原標題:創新帶:順德亮出潭州灣 順德發布潭洲灣國際創新帶規劃 推動北部成為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

潭州國際會展中心。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宇傑攝

潭洲水道串起潭洲灣國際創新帶中心區三大內核。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鵬

「投入超1000億元攻堅交通基礎設施、投入超700億元布局產業載體平臺、投入150億元完善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配套、未來吸引10萬名高端人才集聚順德北部。」昨日,順德發布潭洲灣國際創新帶規劃,將順德毗鄰廣州南站、位於廣佛同城核心區域的北部片區打造成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順德區區長彭聰恩表示,順德北部片區戰略實施兩年來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是對標廣州等濱水沿岸經濟發達的先進城市,順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此次發布潭洲灣國際創新帶規劃,還希望繼續吸取各方面意見,在未來城市競合中實現建設「屹立珠三角,面向全世界的創新順德」目標。

產業核:

涵蓋「會展

+智能科技」

在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相關範圍內,順德將依託廣佛環會展東站、地鐵3號線會展中心站的建設以及潭洲國際會展中心、智能科技產業園等重點項目的帶動,構築潭洲灣國際創新帶的產業核。

潭洲灣的「產業核」總規模約5.9k㎡,計劃分為三區。其中,國際會展+TOD綜合開發區面積約1.5k㎡,將以會展中心及會展東站樞紐綜合開發為「引擎」,該片區包括了會展中心一期、會展中心二期、會展配套區、會展東站樞紐綜合開發、會展城外灘五大重點項目,能提供約5萬平方米的展廳面積,並設置漢諾瓦機器人學院、弗勞恩霍夫協會,將成為機器人產業交易、展示、培訓及售後服務的核心載體。

目前,投資總額80億元的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二期及配套項目已正式動工,展館部分將於明年8月投入使用,其餘工程將於明年年底完工。會展配套投資估算約76億元,以會展中心站的綜合開發為依託,與上水河濱水空間聯合打造,將為會展中心提供商務酒店、會議中心、購物餐飲等配套和互補功能。會展東站樞紐綜合開發總體開發建築面積達到92萬平方米,將注重與會展中心的聯動發展,為會展中心預留拓展空間,也為會展中心提供酒店商務、旅遊諮詢等配套服務。 粵港澳大灣區(五)

佛山新城、會展城·智能科技園、大學城衛星城

潭洲灣

覆蓋:

核心區域:

陳村、北滘、樂從、龍江

順德:以潭洲水道為核心構建「一心兩翼八組團」

根據規劃,潭洲灣國際創新帶將以潭洲水道為核心,依託水道和軌道構建「一心兩翼八組團」的總體空間格局。潭洲灣覆蓋了陳村、北滘、樂從、龍江等北部四鎮,核心區域包括佛山新城、會展城·智能科技園、大學城衛星城。

順德區區長彭聰恩表示,潭洲灣國際創新帶規劃是順德通過長期的學習、比較、研究,立足於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的定位高起點、高標準制定出來的。規劃的發布只是開了個頭,希望社會各界更多對潭洲灣國際創新帶規劃建言獻策,順德將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確保贏得現在,也贏得未來,在未來城市競合中實現建設「屹立珠三角,面向全世界的創新順德」目標。

都市核:佛山新城構築

佛山市公共服務體系核心

目前,佛山新城是順德乃至全市城市化水平最高、公共服務配套最優質的區域,擁有中德工業服務區和中歐城鎮化合作示範區兩塊「金字招牌」,佛山地鐵3號線、廣佛環線、廣佛江珠線等7條軌道在此交匯,擁有雙子星國際科教中心、中德港等體量達280萬平方米規模的商業和產業載體。

根據順德區的規劃,將在潭洲灣的都市核佛山新城建設兩大國家級發展平臺。其一,在中德工業服務區中,順德正與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合作共建「亞歐合作研究中心」,開展「仿真德國·引制」研究項目,努力營造國際化營商環境;與德國弗勞恩霍夫產業應用促進協會籤訂合作協議,引進德國的新科技和新的生產性服務,成為省重點打造的六個重大合作平臺之一。

其次,在中歐城鎮化示範區平臺,順德將推動中歐城鎮化建設與合作。佛山新城通過在低碳環保、海綿城市、綠色建築、智慧城市、綜合管廊、綜合交通六方面深化發展特色,積極吸取國內外優秀經驗及先進指標體系,高標準高質量地推進新城建設。

創新核:大學城衛星城規劃人才安居房3萬套

潭洲灣中心區三核中的創新核則是大學城衛星城,這裡將成為廣深佛融合發展的核心區、試驗田。此前,順德北部片區已全面啟動建設廣州大學城衛星城,打造廣佛同城核心區科技創新走廊。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在順德全區13.5萬名引進人才中,北部片區就囊括了6.7萬人,近兩年北部片區新引進博士就達到503名,新確定的高層次產業人才達到2479名,僅兩家世界500強本土企業美的、碧桂園現有博士人數就超過了1000人。

按照規劃,大學城衛星城將以人才安居工程為重點建設生活區,建設人才安居房3萬套。目前,計劃10月開始預售的首批人才專賣房已經明確在廣州地鐵7號線順德段美的大道站附近,方便通達廣州大學城,並且符合條件的人才購買順德人才專賣房,可以享受遠低於相同區位市場水平的價格。

為給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土壤,順德目前正依託順聯機械城打造50萬平方米大學城雙創基地。目前,大學城雙創基地已建設完成20萬平方米載體建設,成功引進豬八戒網珠江西岸「雙創」園、華南智慧機器人創新研究院等項目,同時已預留3萬平方米的空間可供大學城對接項目隨時入駐。順德還推出100億元規模創投基金,目標為引入130家創新企業與人才。

在大學城衛星城核心展示區,順德還將啟建4000畝的「人才小鎮」。

觀點一

潭洲灣與廣州珠江

創新服務帶的共同處?

在潭洲灣國際創新帶的規劃中,將沿潭洲水道打造國際濱水活力帶,建設機器人主題遊樂博覽、會展外灘、火焰島、花海公園、體育休閒公園、社區公園、遊艇俱樂部等,集工業博覽、文藝會展、生態體驗、餐飲購物、遊樂休閒等功能於一體,同時串聯起潭洲灣的三個內核,其功能分布類似廣州珠江服務創新帶。

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區域所所長吳軍介紹,廣州珠江創新服務帶的形成對潭洲灣有不少值得借鑑的地方。首先,兩個區域的發展都是濱水展開的。同時,在片區功能方面,潭洲水道發展歷程也類似,佛山新城先做出來,類似佛山的CBD,再往東延伸是會展中心,再往東是北滘,是製造業的中心,再往東延伸是總部經濟、對接大學城人才引進的功能區。潭洲灣國際創新帶的規劃將突出順德特色,特別是以順德的產業為導向,嶺南水鄉為特點,路徑上會有不同,但兩個區域也有共通的地方。

觀點二

灣區競合順德據點

為何選擇潭洲灣?

深圳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覃矞認為,順德在北部片區打造潭洲灣國際創新帶,有其周密考量與科學論證,與北部片區本身的地緣優勢、產業優勢及資源稟賦直接相關。根據順德最新披露的數據,片區區域經濟、產業優勢明顯,北部片區GDP總量已達到1086.7億元,佔順德區38.9%,片區內擁有美的、碧桂園兩家世界500強本土知名企業,14家上市企業,人均GDP達到10.5萬元,片區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產值超過3000億元。同時,北部片區位於廣佛都市圈中部,是佛山對接廣州的重要門戶節點。

同時,順德區認為片區基礎設施與廣深等區域的協同一體化,是順德深度融入廣佛同城核心區、粵港澳大灣區的先決條件。為此,順德在潭洲灣優先布局了35個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其中,北部片區軌道交通近期建設項目工程總投資就達403億元,北部片區從原來一條地鐵都沒有,到目前已成為近期線網建設規劃中佛山乃至廣佛同城核心區域軌道線網最為密集的區域。在建線網貫通後,潭洲灣將實現最快10分鐘連接廣州南站,30分鐘到達廣州大學城和白雲機場,直通珠三角城市群,進一步夯實區位優勢。

(責編:伍振國、孫紅麗)

相關焦點

  • 順德北部新思路!潭洲灣國際創新帶規劃公布
    就在上周佛山市構建開放型經濟新格局重點工作推進會上,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區邦敏介紹北部片區兩周年亮點工作時,首度披露了「潭州灣」國際創新帶的新舉措。  今日(7月25日)下午,順德區政府在在華桂園舉行《潭洲灣國際創新帶規劃》新聞發布會,正式將大家心心念念的規劃對外發布並向社會徵集好點子。
  • 順德打造潭洲灣國際創新帶 《潭洲灣國際創新帶規劃》出爐,構建...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林丹 劉勁) 昨日,佛山市順德區政府在大良華桂園舉行《潭洲灣國際創新帶規劃》新聞發布會。根據規劃,潭洲灣國際創新帶將以順德北部片區的潭洲水道為核心,依託水道和軌道構建「一心兩翼八組團」的總體空間格局,打造開放引領的先行區、創新驅動的核心區、人才集聚的示範區。「順德北部片區位於廣佛都市圈中部,是佛山對接廣州的重要門戶節點。未來北部片區到達白雲機場僅需30分鐘,到達廣州南站僅需10分鐘,1小時內可到達珠三角任何一個城市。」
  • 順德北部放大招,「潭洲灣規劃」橫空出世
    昨日上午,順德區發布打造「潭洲灣國際創新帶」的戰略規劃,將佛山新城、會展城及智能園區、大學城衛星城三大核心區串聯成帶。在打造潭洲灣國際創新帶的過程中,順德將對標先進,以「產業順德+人才廣州+創新深圳」對接模式,實現順德、廣州、深圳的三城聯動和產業、人才、創新的三鏈融合,打造區域協同發展的樣本,提升順德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的競爭優勢。
  • 「潭洲灣」國際創新帶規劃展宏圖,佛山新城坐享「灣中灣」利好!
    2017年7月25日順德發布潭洲灣國際創新帶規劃,將順德毗鄰廣州南站、位於廣佛同城核心區域的北部片區打造成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佛山新城位於「潭州灣」核心區,坐享」灣中灣」利好,發展潛力無限!根據規劃,潭洲灣國際創新帶將以潭洲水道為核心,依託水道和軌道構建「一心兩翼八組團」的總體空間格局。
  • 布局大灣區時代 順德要建「灣中灣」
    順德發布潭洲灣國際創新帶規劃,提出打造「一心」「三核」「兩翼」概念,欲搶佔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先機。圖為廣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 環顧整個粵港澳大灣區,順德,恰好處於整個灣區城市群的地理中心。就在北部戰略推進兩周年之際,順德又要將北部的區位優勢、產業優勢串珠成鏈,並於日前提出潭洲灣國際創新帶的規劃設想,對標廣州珠江創新帶,目標是打造「產業順德+人才廣州+創新深圳」的區域協同發展樣本。 縱觀世界灣區城市群,在大灣區中建「灣中灣」的案例並不多見。順德有何底氣提出這一概念?依水打造城市、產業創新走廊,並不乏成功先例,潭洲灣又將如何脫穎而出?
  • 家在世界第四大灣區是什麼感受?面對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的重大戰略,佛山人說要這樣幹!
    南海發布「香港城」規劃,搶佔大灣區發展先機。順德堅持「順德產業+廣州人才+深圳創新」發展理念高標準建設潭洲灣國際創新帶打造大灣區高端製造業創新龍頭城市潭洲國際會展中心。順德利用產業、交通、資源、區位優勢打造潭洲灣國際創新帶。
  • 【全城聚焦】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將於2.21公布,順德以區位、產業和...
    香港特區政府計劃聯同廣東省及澳門政府,於2月21日在香港舉行有關規劃綱要的宣講會,共同探討發展所帶來的機遇。  同在2月12日,大公報報導,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將在下周公布。自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被提出之後,這一概念令大灣區中的9市+2特區迅速成為外界矚目的焦點,同時,關於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出臺時間也為外界所關注。  此前,有媒體稱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於2018年5月初出臺,但從去年年初等到年底依然沒確鑿消息。終於,在這個月等來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的發聲。
  • 專家談潭洲灣規劃:可把廣州南站當成自己的南站
    李郇對潭洲灣國際創新帶建言獻策。  潭洲灣國際創新帶規劃上周對外公布後,引起社會熱議,該規劃的優勢如何?如何做好與周邊的對接與融合,又如何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凸顯自身優勢?……  昨日(7月31日),中山大學城市化研究院院長,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教授、博導李郇接受媒體專訪,並針對上述問題進行探討。李郇提出,潭洲灣國際創新帶的規劃有其先進性和優勢,需要發揮已有優勢,推動與周邊區域融合,進行有效分工,並做好內涵發展,推動整體發展。
  • 新盤集中在奇槎與潭洲灣
    華潤佛山悅裡項目是潭洲灣板塊備受關注的新盤。「一灣未熱,又來一灣。」近日,佛山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以下簡稱「三龍灣」)正式獲得命名,一位地產人士發出感嘆。這片圈起了禪城奇槎片區、南海三山新城和順德潭洲灣的灣區,早兩年已憑藉區位、交通優勢成為房企搶駐的熱土。如今三龍灣規劃登場,或將為房企創造新的爆發點。
  • 粵港澳大灣區地圖範圍面積城市名單 四大中心城市規劃
    製圖 中新網  2月18日,籌備多時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從粵港澳大灣區2017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粵、港、澳三地政府籤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再到《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的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前景可期。而隨著綱要的公布,一個國際一流的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正逐漸顯現。
  • 《粵港澳大灣區氣象發展規劃(2020-2035年)》發布
    ,著眼大灣區建設全局和氣象長遠發展需求,充分認識和利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充分發揮粵港澳各地區位優勢,全面推進內地與香港、澳門氣象協同發展、互利合作,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氣象事業發展大局。三、創新發展機制,推進三地深度融合發展(一)促進區域業務協同發展充分利用不同體制優勢,探索全新合作共享模式。按照統一規劃推動粵港澳三地氣象業務深度融合,共同拓展發展空間。
  • 2020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交流會在南沙舉行 以制度創新推動灣區...
    12月2日,2020年度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交流會在南沙舉辦。活動以「創新 合作 發展」為主題,設置了「粵港澳團體標準對接、粵港澳跨境物流便利化、粵港澳跨境投融資」三個分會場,探索三地創新合作推動規則銜接率先突破,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相銜接,與港澳攜手打造連接內外雙循環重要節點,助力共建國際一流灣區。
  • 看清遠怎麼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當前,清遠以重要通道、關鍵節點、重點工程建設為抓手,打通「斷頭路」,去掉瓶頸路,推動交通樞紐、城際軌道、高速公路、快速道路、港口聯運等有機銜接,打造「陸水空信」四張立體網。除了北部通高鐵規劃正逐漸變為現實外,南部地區通地鐵的問題也正在研究爭取中。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充分發揮粵港澳綜合優勢,深化內地與港澳合作,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增進香港、澳門同胞福祉,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讓港澳同胞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編制本規劃。
  • 從「橫琴奇蹟」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
    如今,澳門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之一,廣東、澳門勠力同心,做強珠澳極點,推動廣深港澳科創走廊建設,讓澳門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發揮獨特的作用。十年磨劍造就「橫琴奇蹟」    澳門企業超1900家,投資總額超過855億美元;固定資產投資超2700億元,地區生產總值年增長率達64%。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這些江門元素...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這些江門元素讓人振奮!》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廣東要走在全國前列,最根本的是要繼續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實。昨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 粵港澳大灣區肇慶未來規劃怎麼樣?粵港澳大灣區最新消息/一文讀懂
    粵港澳大灣區直接與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對標,其經濟總量已經與全球第一大灣區——紐約灣區相當。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將成為全球四大灣區之一,並極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大灣區。  《深圳市旅遊業發展 " 十三五 " 規劃》圍繞創建亞太最具創新活力的國際濱海旅遊城市發展目標,以濱海優先、城海互動和城市發展戰略相協調為指引,著力構建 " 一帶兩極多組團 " 國際濱海旅遊發展新格局。
  • 以服務貿易一體化推動粵港澳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進程
    來源:新華網思客作者:遲福林從全球經濟發展看,在一個經濟體的發展進程中,灣區往往是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2019年2月公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 主動對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 借勢借力推動湛江振興發展_湛江新聞網
    市住建局局長吳群忠:剛剛獲批的《湛江鐵路樞紐總圖規劃(2016-2030)》,規劃建設合湛、湛海、廣湛高鐵,與既有鐵路形成「客內貨外、客貨分線」的樞紐格局,提升湛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城市群、海南自由貿易港的通達性。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莊光權:對接服務大灣區,交通是基礎,要做好海、陸、空對接「文章」。首先,要融入大灣區快捷交通圈。
  • 順德歡樂海岸PLUS,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文化會客廳
    順德歡樂海岸PLUS是華僑城集團積極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揮自身在文化旅遊產業的優勢,在大灣區落地的首個規模最大的創新性文旅融合項目,是2019華僑城文化旅遊節的全新呈現。業態豐富的順德歡樂海岸PLUS極大提升了順德文旅業態,完全可以成為遊客來順德留宿過夜的充分理由,既有美好風景,也有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