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斤上市賣不動,產地積壓,種植戶很著急,吃貨:等10元3斤

2020-12-21 老侃微視角

現在已進入了12月底,再過十多天,就會迎來全新的2021年,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給農民帶來了很大的考驗,很多的瓜果蔬菜發生了滯銷,影響了農民的收入。在上半年的時候,大家應該對芒果、荔枝、西瓜等這些水果很有印象,到了上市的時候,價格降到了冰點,讓消費者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實惠,可以花低價購買到自己喜歡吃的水果。

農產品價格低了,消費者高興,但是果農的損失就比較大,種植水果平時不僅要花相當多的精力來管理,到了豐收的時候才能獲得滿意的產量,另外種苗和肥料的成本也很大,如果種植的水果發生滯銷,賣不上價就會產生較大的損失。

比如說今年的無花果,今年在山東威海地區,有30萬斤上市賣不動,產地堆成小山,種植戶也很著急,可一些消費卻保持觀望態度,希望價格降到10元3斤再買。

無花果是一種比較有特色的水果,原產地在阿拉伯的南部地區,後來傳入到我國,在廣西、廣東、山東等地有大量種植。它屬於漿果樹種,果子的皮薄無核,肉質鬆軟甘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大多數品種的含糖量達到了18%~20%,超過了很多的水果,上市以後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除了鮮食以外,還可以用來加工成果乾、果脯等零食,成為食品加工廠的原材料。

無花果對土壤環境要求不高,南北地區都可以種植,而且種植期間容易管理,病蟲害比較少,栽種當年就可以掛果,經過3~5年的生長,進入豐產期的畝產量可以達到5000斤以上,給種植戶創造了可觀了收入。在山東威海地區,就有很多農民發展無花果種植,在當地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

今年水果的市場行情不好,以前市場前景比較好的無花果也受到了影響,在今年7月份上市高峰期,在威海產地的收購價也是一降再降,果農根本就沒有多少利潤。無花果的果期比較長,大概有4個月左右的時間,經過了幾個月的時間,市場行情依然沒有回暖。

就在上個月的時候,產地大概上市了30萬斤的無花果,這也是最後一批,原本是指望賣個好價錢,可沒想到上市以後根本就賣不動,產地積壓很嚴重,收購商拿貨也不積極,他們甚至在地頭壓價,希望以更低的價格來進貨。無花果的保存期限不是很長,常溫下最多也就一個星期,果農為了避免果子腐爛,只能以低價甩賣給收購商。

從當地的市場行情來看,價格已經降到了5元一斤左右,相比於前幾年的價格,下降了很多。可無花果畢竟是一種小眾水果,消費者對它還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它的營養價值,即使在市場上賣低價也會遇冷。一些消費者表示,無花果在市場上還是賣得有點貴,等價格降到10元3斤再購買。

產地白菜價賣不動,市場高價吃不起,這也許就是農產品供需的矛盾。對於『上萬斤賣不動,產地堆成了小山,農民急盼銷路,吃貨:等10元3斤』這一話題,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25萬斤積壓,還有9萬斤等著上市,產地賣不動,消費者吃不起
    今年上半年水產品行情整體不如預期,養殖戶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些影響,養的魚、蝦能低價賣出去就不錯了,就怕低價還賣不動滯銷,這種情況真的讓人頭疼。比如最近上市的一種高檔魚類——香魚,偏偏就遇到這種情況,原本賣出了天價,如今卻淪為平價魚,養殖戶的成本都很難收回。
  • 15萬噸滯銷,如今200萬噸積壓,收購價3元1斤,吃貨:咋不降價?
    導讀:15萬噸滯銷,如今200萬噸積壓,收購價3元1斤,吃貨:咋不降價?夏季來臨了,各種夜宵攤的生意也開始火爆起來了。也是因為生蠔很受歡迎,在往年一般六月份錢,各個產地的生蠔就已經銷售一空了。但是在今年生蠔的行情卻受到了影響。在3月份的時候就曾出現15萬噸生蠔滯銷,而如今又有200萬噸生蠔積壓,批發價3元一斤賣不動,而吃貨則紛紛表示:為何不降價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吃貨朋友們應該對於生蠔都是非常熟悉的,它又叫牡蠣,俗稱海蠣子。
  • 又一水果價格大跌,產地積壓50萬斤,果農們心急如焚
    今年,市場上很多農產品都出現了滯銷的情況,例如芹菜、土豆、蘿蔔等,農民朋友十分著急。然而,消費者們想買卻買不到,同樣著急,這就是供應鏈的問題。相對於以上的農產品,今年水果的處境更慘,無論是前段時間上市的冬棗,還是近期上市的砂糖桔,都在市場上出現了供大於求的情況。
  • 400萬斤堆成小山,產地低價賣不動,農民:咋辦?消費者:活該
    有一些農民看到了商機,利用土地資源,發展土豆種植業,根據成本和利潤來分析,比起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有優勢。以一畝的面積來算,種苗成本300元,肥料500元、藥物及灌溉的費用300元,農機具整地、採挖的費用500元,承包土地的租金300元,人工費用400元,總共的成本大概在2300元左右。
  • 白蝦價格「大崩盤」,產地萬斤堆積如山,養殖戶:真「白瞎」了
    白蝦價格大崩盤,產地萬斤堆積如山,養殖戶:真白瞎了今年對於很多農民來說都是非常難的一年,出去打工的農民工早早地遇到停工令的影響,不得不踏上回家的路程,在家裡種田的還是老樣子,沒有什麼特別的提升。
  • 26萬斤石斑魚上市賣不動,產地賣出白菜價,消費者:還是吃不起
    最近一段時間,在浙江湖州的石斑魚養殖基地,養殖戶捕撈了26萬斤石斑魚上市,準備提前鋪貨,迎接節日的到來,可是沒想到在市場上遇冷,賣不了白菜價,可是一些消費者還是表示吃不起,養殖戶卻直呼扛不住
  • 初上市20元1斤,如今跌到10元3斤,櫻桃也要走砂糖橘的「老路」?
    導讀:剛上市時20元1斤,如今跌到3.5元,櫻桃也要走砂糖橘的「老路」?提到櫻桃,不少人就會先想到車釐子。畢竟這種水果一直走的是貴族路線,從國外進口的車釐子,在我國的售價雖然不低,但是購買的人卻很多。其實櫻桃在我國的種植歷史非常悠久,甚至比國外的車釐子還要悠久。而且這兩者也是近親關係,車釐子可以算得上是櫻桃在國外的親戚,但是價格卻要差一大截。如今櫻桃已經大量上市了,但是價格卻不盡如人意。在剛上市的時候還能賣到20元一斤,如今零售都已經跌到10元三斤了。而批發的統貨的價格則是低到了2元左右一斤了。今年的櫻桃是怎麼了,難道也要走砂糖橘的「老路」嗎?
  • 酷似石斑,剛上市就賣不動,如今跌到25元/斤,消費者說吃不起
    導讀:酷似石斑,剛上市就賣不動,如今跌到25元/斤,消費者說吃不起還有8天就是合家團聚的中秋節了,今年的中秋節很有意思,因為和國慶節是同一天,所以也被人們稱為「雙節」,不管在城市還是農村,家人團聚少不了山珍海味,而近些年由於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
  • 臨高60萬斤芋頭滯銷愁壞農民 收購價低於1元/斤
    2013年,頭文村委會幾戶村民發現當地沙質土壤適合種植芋頭,便在當地嘗試性地進行種植。去年上半年,幾戶村民試種的芋頭喜獲豐收,加上每斤3.6元的較高收購價,讓村民嘗到了甜頭,也讓其他村民看到了致富的道路。  「去年下半年10月、11月份,村裡361戶村民,其中就有100多戶種植了規模不等的芋頭,比前年種植芋頭的多了100多戶,所以今年村委會的芋頭大豐收。
  • 臨沂:菜農40萬斤菜花賣不動 愛心團隊已助銷1萬斤
    當然這只是個別現象,很多菜農在前段時間降溫前不管多便宜都賣了,因為菜花最怕凍,零下就凍壞了,這批菜花多是露天種植的。」到底菜花有多便宜,竟讓有的菜農都不願採收任其爛在地頭!三十裡堡村一菜農給沂蒙晚報記者講了一個種菜鄰居的故事:「前幾天我鄰居拉了一小三輪菜花到集市上賣,一小車只能裝30個大菜花,再用棉被蓋上。
  • 90萬斤泥鰍上市滯銷,12萬斤積壓魚塘,消費者:不降價沒人買
    那會全都是野生的小泥鰍,肉質細嫩,用來油炸或是煮湯特別的鮮美,吃了一條之後根本停不下來。到了現在,耕田的人少了,農田被荒廢了不少,溝渠也受到了汙染,能夠捕捉到的野生泥鰍越來越少了。小孩子在田間捉泥鰍現在買泥鰍,都只能到菜市場購買了,野生泥鰍價格不僅稀少,而且價格高昂,大部分都是人工飼養的,也要20元左右一斤,不過還是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爭相購買。
  • 上萬斤大閘蟹滯銷,市場賣不動,養殖戶盼望迎來轉機
    而那個時候,正是大閘蟹的上市時間,一些商家也在搞各種促銷活動,不管是水產批發市場,還是在網上銷售,都是一片火熱。但是一位大閘蟹貿易商表示:不管是商家怎麼搞促銷,今年的銷售情況比前幾年要差很多,對於大閘蟹這種高端水產品,人們在消費的時候似乎更加理性。
  • 50萬斤蜜柚積壓果園沒人要,1斤只賣3元仍無人收購,七旬果農落淚
    可非常不幸,礙於今年的行情,平和蜜柚出現了罕見的大滯銷,甚至出現10萬斤蜜柚積壓在果園,沒有人願意收的境況。福建七旬果農老王談起這一情況,一臉悲戚落淚:1斤只賣3元,也無人收購,現在只求趕緊賣出去,不管價格有多低,爛在手裡,怕是化肥錢都賺不回了。據老王所說,近些年種植蜜柚的果農越來越多,而今年平和蜜柚的長勢又特別的好,一個個果大汁甜的。
  • 烤熟會流蜜,電商賣4元1斤,產地價格卻很低,農民不敢挖完
    導讀:烤熟會流蜜,電商賣4元1斤,產地價格卻很低,農民不敢挖完目前全國各地都在降溫,氣溫是一天比一天低,這對於很多種植農產品的農民來說,不是件好事。但有一些種植戶的紅薯卻還沒挖完,並不是沒能力挖完,而是前面挖出來的幾萬斤紅薯滯銷了,一降溫就會很快凍爛,種植戶不敢挖完,怕爛完了虧本,至少留一些在地裡爛得沒那麼快。如今一到冬天,大街小巷都是賣烤紅薯,甜蜜軟糯的紅薯,烤得香氣四溢,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吃一個,別提有多開心了。
  • 60萬斤賣不動,天氣越來越熱,掉落滿地沒人要,不少已腐爛
    前幾天收到了個壞消息,湖北地區的血桃產地出現了血桃滯銷、賣不動。然而昨日的時候筆者有聽到了一則壞消息,水蜜桃也出現滯銷了。 水蜜桃是原產於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一種水果,目前在我國各地都有一定的栽培量。其中產量最大的要數安徽鳳陽、四川龍泉、浙江奉化等地,近年來在湖北荊州地區也開始大規模種植。筆者所聽到的水蜜桃滯銷信息就是來自湖北荊州的。
  • 生蠔3元一斤賣不動?原產地90萬斤壓塘,消費者直呼吃不起
    因為生蠔前兩年也算稀有海貨商品,因為它要在海水的環境裡生長,生長環境遭受了限定,再加上市場上的需求量很高,價錢也就賣得較為高。有的農戶看到了創業商機,運用身旁的資源,競相加入到了飼養生蠔的隊伍中,這也解決了銷售市場的供求矛盾。廣東潮州湘橋地區,當地農民主要是以飼養生蠔為主,今年的生產量與上年對比,基本上翻了一翻。
  • 300噸滯銷,一斤6毛錢堆成小山,產地賣不動,要爛地裡了
    最近一段時間,在某個地區的產地,種植戶種的土豆獲得了豐收,但是銷售情況很不樂觀,有300多噸土豆滯銷,價格跌到了6毛錢一斤沒人要,產地賣不動堆成了小山,再不處理的話,就要爛地裡了。說起土豆,相信大家應該很熟悉,只是要菜市場,攤位上都有土豆賣,購買的消費者也多,算得上是大眾蔬菜,主要是它的價格便宜,而且吃法也是多種多樣,有的人就會多備一些在家裡放著。
  • 又遇滯銷,收購價跌破2毛一斤,產地堆成小山,不值錢了
    比如現在正是桔子豐收的時候,一些種植戶也在忙在採摘,就是希望能早點上市,賣上一個好價錢。在市場上隨處也可以攤位上有大量的桔子售賣,而且價格相當便宜,只賣到了1元一斤左右。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還是具有很高的性價比,花上幾塊錢就能買上幾斤,一家人都能吃過夠。
  • 年前賣到80元,如今跌下神壇,跌到13元一斤,400萬斤壓塘賣不動
    這段短暫的兩個月時間,農民基本都處在水深火熱當中,要麼就是作物收成交通受阻賣不動,要麼就是超低價沒有人購買。受「新冠」影響,各地水產也出現大面積壓塘,無論是過去市場上的高端貨,還是曾經風靡市場的火熱產品,在當下都栽了跟頭,養殖戶、種植戶損失慘重。
  • 超級痛:菜農40萬斤菜花賣不動,有些任其爛在地裡也不收
    日前,正值花椰菜(菜花)大量上市的時候,而在山東臨沂市沂水縣四十裡堡鎮三十裡堡社區的恆溫庫裡,很多菜農在今冬第一場雪前搶收的40萬斤菜花卻賣不出去。因為菜花在恆溫庫的存放時間不能超過1個月,時間長了就會變黑,這讓菜農們一籌莫展。目前,臨沂市一家社區愛心團隊已幫助銷售了1.1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