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進入了12月底,再過十多天,就會迎來全新的2021年,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給農民帶來了很大的考驗,很多的瓜果蔬菜發生了滯銷,影響了農民的收入。在上半年的時候,大家應該對芒果、荔枝、西瓜等這些水果很有印象,到了上市的時候,價格降到了冰點,讓消費者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實惠,可以花低價購買到自己喜歡吃的水果。
農產品價格低了,消費者高興,但是果農的損失就比較大,種植水果平時不僅要花相當多的精力來管理,到了豐收的時候才能獲得滿意的產量,另外種苗和肥料的成本也很大,如果種植的水果發生滯銷,賣不上價就會產生較大的損失。
比如說今年的無花果,今年在山東威海地區,有30萬斤上市賣不動,產地堆成小山,種植戶也很著急,可一些消費卻保持觀望態度,希望價格降到10元3斤再買。
無花果是一種比較有特色的水果,原產地在阿拉伯的南部地區,後來傳入到我國,在廣西、廣東、山東等地有大量種植。它屬於漿果樹種,果子的皮薄無核,肉質鬆軟甘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大多數品種的含糖量達到了18%~20%,超過了很多的水果,上市以後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除了鮮食以外,還可以用來加工成果乾、果脯等零食,成為食品加工廠的原材料。
無花果對土壤環境要求不高,南北地區都可以種植,而且種植期間容易管理,病蟲害比較少,栽種當年就可以掛果,經過3~5年的生長,進入豐產期的畝產量可以達到5000斤以上,給種植戶創造了可觀了收入。在山東威海地區,就有很多農民發展無花果種植,在當地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
今年水果的市場行情不好,以前市場前景比較好的無花果也受到了影響,在今年7月份上市高峰期,在威海產地的收購價也是一降再降,果農根本就沒有多少利潤。無花果的果期比較長,大概有4個月左右的時間,經過了幾個月的時間,市場行情依然沒有回暖。
就在上個月的時候,產地大概上市了30萬斤的無花果,這也是最後一批,原本是指望賣個好價錢,可沒想到上市以後根本就賣不動,產地積壓很嚴重,收購商拿貨也不積極,他們甚至在地頭壓價,希望以更低的價格來進貨。無花果的保存期限不是很長,常溫下最多也就一個星期,果農為了避免果子腐爛,只能以低價甩賣給收購商。
從當地的市場行情來看,價格已經降到了5元一斤左右,相比於前幾年的價格,下降了很多。可無花果畢竟是一種小眾水果,消費者對它還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它的營養價值,即使在市場上賣低價也會遇冷。一些消費者表示,無花果在市場上還是賣得有點貴,等價格降到10元3斤再購買。
產地白菜價賣不動,市場高價吃不起,這也許就是農產品供需的矛盾。對於『上萬斤賣不動,產地堆成了小山,農民急盼銷路,吃貨:等10元3斤』這一話題,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