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都:從山大人稀的大溪庫區走出來的「宜昌楷模」—李均

2020-12-19 愛宜都網

李均,男,1972年12月生,中共黨員,宜都市三新供電服務有限公司紅花服務班臺區管理員,主要負責紅花套鎮大溪庫區的抄表催費、線路維護和故障搶修工作。2002年,李均來到山大人稀、交通極其不便的大溪地區工作,負責保障大溪、回馬灘、廣東棚三個臺區30多平方公裡內308個用戶供電,划船抄表、涉水巡線、步行清障是他工作的真實寫照。

17年裡,他用電工刀、彎刀、鐮刀三件「特殊工具」巡線大山,穿壞了30多雙解放鞋。他所服務的臺區沒有出現一次非正常停電,沒有發生一起安全用電事故,線損從20%降到10%以下,村民用上了與城區同網同價的電。

大溪交通不便,群眾進城需輾轉一整天,李均進山工作時就義務為鄉親們捎帶缺少的日常用品,一本筆記本密密麻麻寫滿了鄉親們需要的物品清單。李均經常是一頭擔著工具包、一頭擔著貨物奔走在山間。李均紮根大溪庫區、走村串戶17年,是峽江深處的「光明守護者」,更是百姓信任的「李貨郎」,用敬業奉獻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他先後獲得湖北省「十佳農民工」、「湖北五一勞動獎章」、「感動湖北電網十大人物」等榮譽稱號。

詳細事跡

恪盡職守護光明,甘當群眾小貨郎

懷著找份穩當職業的夢想,2002年,李均成為宜都市紅花套供電臺區管理員。「你年輕,又是黨員,去大溪最合適。」聽完所長安排,李均收拾好行囊就迅速開赴管理臺區。

李均負責保障大溪、回馬灘、廣東棚三個臺區30多平方公裡內308個用戶供電。湖北省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325人,而李均的工作轄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只有十幾個人,僅比西藏和青海高一點,比新疆的13.75人還要低。這就意味著他要像帕米爾高原上的「馬背醫生」吳登雲那樣,每天獨立而艱難地工作。雖然夢想與現實有差距,但李均暗下決心履行「為人民服務」的誓言!

他第一次去大溪,騎摩託車走了半個小時,才抵達大溪水庫。老鄉說,前面不通公路,摩託車只能寄放在這裡,回來再騎。先過了渡,再步行,就是管轄的臺區,渡船上午8點、下午5點。「記著!錯過了這個時間,就只能繞著水庫走幾十裡了。」聽到這些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深知庫區的鄉親們生活條件之艱苦,他暗下決心:要為鄉親們撐起一片幸福的天空。山裡的交通不便,老鄉出一趟山不容易,幾個小時山路,半個小時水路,還要兩個小時的公路,進城需要一整天。

李均進山時就義務為鄉親們捎帶缺少的日常用品,一本筆記本密密麻麻寫滿了鄉親們需要的物品清單,李均經常是一頭擔著工具包,一頭擔著貨物,小到刀具、洗衣粉,大到電視機,每次去都是滿滿一挑子,老鄉都叫他「李貨郎」,送貨上門包安裝。除了要克服交通不便的困難,李均有時還要面對來自蛇蟲鼠蟻的威脅。一次搶修歸來李均極度疲憊,竟在河灘上睡著了,殊不知毒蛇纏身;一次巡線途中李均路遇幾隻野豬,爬到樹上人豬僵持了三個小時,才以野豬的掉頭離去告終;2007年農網改造時,李均無意間捅了馬蜂窩,被野蜂蜇得滿臉紅腫,幸好鄉親們叫來渡船及時送進醫院才得以保命。

兩條溪、毀股線、水泥杆、木扁擔、蜘蛛網、點著電燈看不見……十多年前在大溪流傳的這段形容村民用電難的順口溜已經失傳,17年裡,他用電工刀、彎刀、鐮刀三件「特殊工具」巡線大山,穿壞了30多雙解放鞋。他所服務的臺區沒有出現一次非正常停電,沒有發生一起安全用電事故,把線損從20%降到10%以下、讓村民用上了與城區同網同價的電。

真情拉近距離,服務贏得人心

2005年11月的一天晚上11時,正在家睡覺的李均接到大溪村4組覃軍柱的求助電話:「跳閘了,快來檢查一下。我家老人去世,家裡幾十人正辦喪事。」放下電話,李均二話沒說,騎上摩託車迎著刺骨的寒風直奔配電臺區。12公裡路程,騎車只能走3公裡,途中要過大溪水庫,但此時船沒有聯繫上,他就將摩託車寄放一農戶家中,從水庫邊繞道步行,2個多小時艱難步行,終於到達目的地。經檢查線路無異常,合上閘後,李均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為防再次跳閘,當夜他就在配電臺區附近一農戶家借宿了一夜。

大溪村四組曾凡榮與老伴都已80多歲,孩子們都在山外安了家很少回來,這兩老的線路維護李均全包了。有一次,曾老的「乾濕磨」(一種小型的電磨)合閘時發出火光(電弧),李均到曾老家檢查後,原來是刀閘老化所至,為了老人的安全,李均自己掏錢買了一把新刀閘給老人裝上,消除了安全隱患。

大溪庫區山大人稀,經濟相對落後,青壯年或在山外安家,或外出打工,「留守老人」「留守孩子」戶很多,對這些「留守戶」,李均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周到地為他們服務。固定的服務戶就有20多戶,常到這些戶看看、檢查線路、及時排險成了李均平時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均進山維護、收費時,跟老鄉拉拉家常,問下收成如何,幫助他們做力所能及的農活。他主動上門服務,幫他們接線、更換燈泡、定期維護線路。為了讓老鄉能正常收看電視,看到新聞,他還義務當起了電視信號維護員。以心換心,以情換情。老鄉總是主動幫他清理樹障,從來不講價錢;為了讓他及時完成收費任務,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也主動借錢交清當月電費,從不拖欠;遇到惡劣天氣停電了,為了幫助他縮小排查範圍,鄉親們主動告訴他哪個地方可能有故障。

2007年8月2日下午6時許,強雷雨突襲了他所在紅花套鎮,10千伏大溪線遭雷擊中斷供電。為了確保大溪水庫及下遊數千村民的安全,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要求務必排除故障儘快送電。接到命令,李均騎上摩託車一頭扎進滂沱大雨中。他叫來一條船,黑燈瞎火的折騰了一個小時終於踏進了大溪。總共158根電桿的大溪線,他要逐一排查。庫區山大人稀,多數線路段根本就無路可走,全部是水衝刷成的鵝卵石。因為滑,人走在上面會經常摔倒,水深的地方還必須趟水過去。那一夜,他沒有合眼。次日早上,大溪線恢復了送電。大溪村3組村民劉適柏拉著李均的手激動地說:「遇到這麼大的暴風雨,這麼快就恢復了用電,多虧了你啊。」

17年來,李均負責的供電區域內沒有發生一起安全用電事故,沒有一次搭火偷電行為發生,電費回收率一直保持100%。這也是當地廣大群眾對他勤懇認真的工作予以最大的回報支持。

關注弱勢群體,感恩回報社會

大溪村是一個貧困村,因大溪相隔,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年輕人大都外出務工,只剩下兒童、婦女、老人,被當地人戲稱為「613899部隊」。第一次到五保戶馮明凱家裡收電費時,李均發現老馮牆上的電線凌亂得像蜘蛛網,拉線開關的盒蓋也沒有了,一臺老舊的黑白電視機,三個燈泡,電費每月不足10元。再次進村抄表時,李均自己掏腰包為老馮更換了電線和開關,並用卡子將電線固定在牆上,臨走時將自己的電話號碼留給了老馮,叮囑他用電上遇到任何問題隨時給他打電話,電話24小時都是開機的。2009年李均獲得「感動湖北電網十大人物」稱號之後,從上級獎勵的錢裡抽出200元,塞給老馮。「我活了這把年紀,遇上小李這麼好的人,從哪裡修來的福呀!」老人感動的淚如雨下。

現在的大溪可不比當年,生態旅遊風生水起,昔日安靜的小村也熱鬧起來,不少城裡人周末開著私家車來大溪玩,鄉親們的日子紅紅火火。堅守了17年的李均夢想得以實現,他的事跡曾先後被人民網、新華社、半月談等多家主流媒體報導,先後被授予湖北省「十佳農民工」、「湖北五一勞動獎章」、「感動湖北電網十大人物」、湖北省「勞動模範」、宜昌市「勞動模範」等榮譽。

相關焦點

  • 湖北宜昌宜都:鱘魚不走尋常路 「大溪」暢遊天地寬
    湖北宜昌宜都:鱘魚不走尋常路 「大溪」暢遊天地寬2018-10-19 11:0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  早上8點多,位於該村二組的湖北宜都天江漁業有限公司大溪鱘谷養殖基地像往常一樣,迎來了幾十名外地來學習生態養殖的客人。  大溪鱘谷養殖基地就建在山腳下,佔地103畝,建有魚池40個,養殖鱘魚約3萬條,近20個種類。  「現在建了養殖基地,生態環境好,我的思路也開闊了。」
  • 楚楚動人——有個美麗的地方叫大溪
    坨坨非常有幸受到湖北省委網信辦的邀請參與到「決勝之年看湖北,網絡大V荊楚行」活動中,親身去感受湖北各地的變化,2020年10月20日,「決勝之年看湖北,網絡大V荊楚行」活動一行人來到湖北宜昌,走進宜都市紅花套鎮大溪村,實地了解大溪村的脫貧攻堅情況。
  • 綠水生金——湖北宜都鱘魚上岸記
    一個產業,從最初的「嘗試」到規模發展、再到成功轉型,湖北宜都鱘魚產業實現了怎樣的「裂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破解清江網箱養殖鱘魚帶來的水質汙染,宜都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清理網箱養殖,還大自然一江清水。2016年,宜都最後的555個養殖戶清網上岸,清江網箱養殖成為歷史。
  • 「金扁擔」,宜昌這麼挑!
    中新社、湖北廣電、荊楚網等眾多媒體大咖目光齊聚。定是有大事要公布!沒錯,宜昌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聞發布會在這裡召開。來,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周京帶你解密宜昌鄉村。興山昭君村獲評中國最美鄉村,點軍區安梓溪村、遠安縣花龍鳳村、宜都彌水橋村、夷陵區羊角山村等入選湖北美麗鄉村典型示範。走起!走進美麗鄉村,尋找詩和遠方。鄉村之美,也需要我們「扶一把」。
  • 從貧困村到示範村—— 宜都大溪村的美麗逆襲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曙松 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雷巍巍 通訊員 朱燦義 許文婕大溪村四面環山,地形狹長,佔地面積31.2平方公裡,是宜都市紅花套鎮版圖面積最大的行政村。6月17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驅車沿著一條柏油公路蜿蜒前行,兩側山巒起伏,滿目蔥蘢;車到大溪村委會,豁然開朗——一個白牆黛瓦、頗具江南風情的恬靜村莊展現在我們眼前。
  • 湖北宜都:這幾天去大溪玩的朋友,請進來看看!良心上過得去不?
    流經境內的大溪河發源於宜昌點軍區文佛山,全長25.6公裡,流域面積64.8平方公裡。這裡青山環抱,綠水逶迤,有著獨有的山水風貌。大溪水庫上遊,河水冰涼,綠樹成蔭,是燒烤、戲水、遊泳、划船的絕佳之地。河灘兩邊,群山巍峨,山清水秀,風吹林動,鳥鳴聲聲,仿佛置身於天然的氧吧之中,恍若仙境般神清氣爽,成為人們遊玩的首選之地。
  • 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洽談會在宜昌舉行 28個項目落戶湖北三峽庫區
    湖北日報訊 (記者艾紅霞、通訊員劉珈陵、王海軍)11月26日,2020年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經貿洽談會(簡稱「支洽會」)在宜昌舉行,共籤約52個項目,籤約金額512.5億元,其中28個項目落戶湖北三峽庫區,籤約金額209.2億元。
  • 每周五湖北人可免費遊覽的宜昌21個景區都有哪些?
    7月21日,宜昌市文化和旅遊局發布消息:即日起到12月底,宜昌21家景區每周五對湖北人免大門票。湖北人可以暢快遊玩這21家景區。這裡咱們就先一睹為快,看看都有哪些景區吧!作為湖北人,好好規劃一下你的旅程,看看宜昌的大美風景。
  • 宜都再添一國家4A級景區
    天龍灣景區位於清江高壩洲庫區。通訊員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曹霓 通訊員 覃夢雅)7月28日,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公告,宜都市清江天龍灣旅遊度假區通過評定,正式獲批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至此,宜都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達到3家。
  • 湖北宜都:天龍灣躋身「國家溼地公園」
    湖北宜都:天龍灣躋身「國家溼地公園」 來源:人民網-湖北頻道    2016年01月12日15:07 位於湖北宜都市境內的「天龍灣國家溼地公園」江水、路橋、民居渾然一體 人民網宜都1月12日電 近日,國家林業局正式批覆:湖北宜都天龍灣國家溼地公園試點通過驗收,成為「國家溼地公園」。這意味著,宜都率先在宜昌地級市境內建成國字號級溼地公園。
  • 11月「宜昌楷模」榜單發布,西陵的他上榜!
    11月「宜昌楷模」榜單發布,西陵的他上榜!近日市委宣傳部發布11月「宜昌楷模」上榜人物西陵區的羅軍上榜被授予「宜昌楷模」榮譽稱號11月「宜昌楷模」名單1.
  • 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再結碩果 32個項目落戶湖北
    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再結碩果32個項目落戶湖北 總投資205.9億元  10月24日,2018年全國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綠色發展工作座談會暨合作項目籤約活動在宜昌舉行。其中湖北籤約項目32個,投資205.9億元。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書記周霽,重慶市副市長李明清出席會議並講話。北京等30個省市的有關同志、企業家代表參加會議。  受蔣超良書記、王曉東省長委託,周霽代表湖北省委、省政府和宜昌市委、市政府及湖北三峽庫區人民,向水利部和對口支援省市對湖北、宜昌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
  • 【大美湖北】宜都,不僅有「龍」「鳳」好風光,還有盛宴好風情
    「湖北發布」聯合全省縣級融媒體中心, 推出「大美湖北」系列報導。 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 湖北發布提前帶你飽眼福。
  • 湖北宜都:宜都「森呼吸」地圖,告訴您「綠」遊好去處!
    雲上宜都訊 綠色生活,一路有你!告別城市的喧囂,投入綠色的懷抱,宜都這些清靜的林泉秘境只用短途的車程,就能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美,為想要身心放鬆的你提供一方淨土。靈秀大溪特色推介:紅花套鎮大溪村位於我市的西北部,四面環山,流經境內的大溪河發源於宜昌點軍區文佛山,全長25.6公裡,流域面積64.8平方公裡。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山水風光,品嘗農家美味,體驗野外捉魚,探秘深山溶洞,這裡是你想像不到的世外桃源。
  • 中外專家湖北宜都共研「宜紅茶與中俄萬裡茶道」
    俄羅斯專家在湖北宜都品嘗宜紅茶 王念慈 攝中新網宜昌11月1日電 (董曉斌 張發智 朱燦義)「我有一個願望,就是要把中國的宜紅茶和茶文化,推廣到俄羅斯,乃至全世界。」11月1日,俄羅斯莫斯科測繪大學教授伊戈爾·安東諾維奇·扎哈連科在湖北宜都受訪時如是說。當天,「宜都說——中外專家看宜紅暨《湖北與中俄萬裡茶道》新書首發儀式」活動舉行,來自中國、俄羅斯的專家齊聚地處長江、清江交匯處的宜都,共同探討、研究「宜紅茶與中俄萬裡茶道」。
  • 《湖北日報》點讚宜都東陽光!
    1月13日《湖北日報》刊發《一年獲批兩個一類創新化藥 頻次數量全國鮮見,打破我省獲批零紀錄》,其中報導宜都東陽光長江藥業研發的磷酸依米他韋膠囊獲批國家一類新藥並取得上市「入場券」。省藥監局註冊處副處長李博然感嘆,「此次突圍令人振奮,一年內獲批兩個一類化藥,如此頻次和數量,在全國鮮見,也助推湖北進入我國藥物研發的第一方陣。」獲批國家一類新藥並取得上市「入場券」的,分別是宜昌人福藥業研發的注射用苯磺酸瑞馬唑侖,東陽光長江藥業研發的磷酸依米他韋膠囊。「『全球創新』是這兩個藥物的重要特質。」
  • 傾情山水,生態康養之宜都兩日遊
    假期雖然變長了但是門卻不能出對於愛旅行的小夥伴來說今年的旅行計劃大多都泡湯了是時候重新規劃一場精彩的旅行了小編有個建議福建的朋友們可以到本次對口支援的宜昌看看景區由宋山森林公園、青林寺謎語村、天龍灣水城、楊守敬書院、宜昌三峽天龍灣高爾夫球場、天龍灣溼地公園等景點組成。景區佔地100平方公裡,其中水面46500餘畝。這裡湖面水體寬闊悠遠,水質清澈純淨,可達到國家1級水質標準。植被蔥鬱,植被保護完好,喬木、灌木、草甸自然群落髮育。重丘疊翠、山水相連、山清水秀、如詩如畫。
  • 湖北宜昌:磷肥企業加速復工復產保春耕
    湖北宜化松滋肥業有限公司工人在包裝車間工作(3月20日攝)。在湖北宜昌,宜化集團等11家重點磷復肥企業復工復產。截至3月18日,納入工信部直接調度的6家重點磷肥企業累計生產磷肥75.05萬噸,完成銷售69.13萬噸。主要銷往東北、西北市場,以及山東、湖南、江西、江蘇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