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扁擔」,宜昌這麼挑!

2020-12-19 三峽宜昌網

5月28日上午9點,三峽日報新聞大廈10樓新聞發布中心。

中新社、湖北廣電、荊楚網等眾多媒體大咖目光齊聚。

定是有大事要公布!

沒錯,宜昌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聞發布會在這裡召開。

來,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周京帶你解密宜昌鄉村

好多新信息,穿透口罩,把我們帶進希望的田野。

今天,日報君也說說村裡的那些事兒!

打卡第一站

這個村火了

遠山眉黛朦朧,薄霧起溪澗。

波光粼粼的梯田,插秧的農民與白牆灰瓦的峽江民居繪就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圖源 鄭家裕

長春,一個充滿詩意的小山村,從遊子逃離的荒園變成了遊子逐夢的沃土。

2013年,在外漂泊的多年的梅朝輝回到了老家長春村。土地與夢想相遇,結出了別樣的果實。

圖源 秭歸文化文藝

他帶領鄉親們一起發展生態循環農業養殖肉牛、開墾荒地種植冷水稻,打造生態農業觀光園。

種植牧草,牧草變成了上百頭牛的糧食,也讓鄉親們的荷包變得鼓囊囊。

種植高山冷水稻,發酵的牛糞是滋養土地的農家肥,豐收後的稻草變成了牛兒的飼料。牛和稻之間建立起了循環生態農業產業鏈。以「記住鄉愁」為理念,在土地改造過程中植入「鄉村旅遊」元素,打造農業風景區、產業觀光園。

梅朝輝用智慧和膽識讓貧瘠的土地生金,讓故鄉變成世外桃源。

圖源 秭歸文化文藝

長春村,正是宜昌美麗鄉村的縮影。看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裝得了夢想。

建設美麗鄉村,發展美麗經濟。記者從新聞發布會得知,宜昌做好「農業+」文章,大力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民宿、度假康養,培育農村經濟新增長點。

圖源 秭歸文化文藝

宜昌出臺《宜昌市美麗鄉村建設五年推進規劃》,積極開展美麗鄉村示範創建,已向省申報創建163個美麗鄉村示範村(省級117個,市級46個)、整治452個村。

宜昌的美麗鄉村牌子夠響!夠硬!

興山昭君村獲評中國最美鄉村,點軍區安梓溪村、遠安縣花龍鳳村、宜都彌水橋村、夷陵區羊角山村等入選湖北美麗鄉村典型示範。

走起!走進美麗鄉村,尋找詩和遠方。

鄉村之美,也需要我們「扶一把」。

打卡第二站

「網紅」貧困村

宜都。大溪村。

青山環繞,綠水悠悠,阡陌交通,村舍儼然。

圖源 點軍娃兒

誰曾想到這裡曾是山大人稀、交通不便的省級貧困村。

曾經,「出門是挑,進門是挑,離開扁擔,生活無靠。」

大溪村怎樣從「醜小鴨」變成「金鳳凰」?

行路難,那就修路!大溪村先後獲得近600多萬元資金支持,修通了3條溪溝、17公裡的水泥路。

住房難,異地搬遷!宜都募集320萬元資金,修建了5棟、2775平米的安居房,累計安置偏遠處及貧困農戶37戶、134人,統一配套了水、電、路、綠化、通訊等基礎設施。

增收難,發展產業!種泡桐樹、羊肚菌,大溪村探索讓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脫貧路徑。

圖源 點軍娃兒

大溪鱘谷養殖基地,已成「網紅」。

以前清江河裡網箱養魚,現在轉戰漁場到村裡。養殖基地負責人古光平摸出了致富的新門路。

實施生態養殖。售賣生鮮、深加工一條龍的工廠化運作。年收入突破1000多萬元,10多名異地搬遷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

外修生態、內修人文。對標浙江「千萬工程」,建設「綠淨齊富厚和」美麗鄉村。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馬昌沛告訴記者,宜昌每年推動80個左右的美麗鄉村示範村、200個左右的整治村建設。

大溪村是環境整治型美麗鄉村。在宜昌,還有特色農業型、融合發展型、「三治」提升型、黨建引領型、能人回鄉型、鄉風文明型等六種美麗鄉村建設模式。

圖源 點軍娃兒

日報君發現,美麗鄉村在宜昌已不是「點」了,正成片、成帶地精彩鋪開。

打卡第三站

直播帶貨賣「青山」

先上圖吧。

圖源 魅力五峰

這是五峯縣委書記陳華、縣長萬紅一起走進抖音直播間,為採花毛尖、傑成魔芋絲結、萬綠籃蜂蜜、高山小土豆等11家企業的20多個產品帶貨,帶領全國網友雲遊五峰。

圖源 魅力五峰

「五峰茶為什麼這麼香?五峰位於北緯30度,世界公認的黃金產茶帶……現在發送『五峰毛尖』就可以參加抽獎。」

「來自大山的百花蜜,也就是土蜂蜜,中老年朋友早晚一杯可改善腸道健康,女孩子要想皮膚好,也要多喝……」

事實證明,充分發揮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就會變成金山銀山。農民兄弟,就會挑上「金扁擔」。

圖源 陳丹平

周京說,全市擁有涉農中國馳名商標38個,宜昌蜜桔、秭歸臍橙被列入2019年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8%。

0.2%也是差距!宜昌將在特色產業發展上創新,做精做優,變「特」為「強」,持續增加含綠量。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安華介紹,市農業農村局設立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監督舉報服務平臺,市民可通過手機隨手拍舉報投訴身邊的環境問題。

學習珠峰登山隊,向上攀登永不停!

就在昨天,枝江仙女鎮、秭歸郭家壩鎮入選全國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向上!繼續向上!

來源丨三峽日報微信

記者丨趙璟一

編輯丨曉浪 編審丨翟婷婷

轉載須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讓農民挑上「金扁擔」——農業現代化的生動...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 讓農民挑上「金扁擔」——農業現代化的生動實踐掃描 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 題:讓農民挑上「金扁擔」——農業現代化的生動實踐掃描
  • 種收裝備「科技範」 菸農挑上「金扁擔」
    李水平 小小的一條扁擔,承載著祖祖輩輩鄉親的希望。 曾經,鄉親們談起在吃飽吃好的基礎上,境界更高的願望時說,將來上山幹活就挑著「金扁擔」。「金扁擔」的故事,飽含著人民群眾對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業的深切期盼。
  • 錦繡小康|「金扁擔」 挑起幸福生活
    剛到梁家河,習近平等北京知青和農民一起打壩、拉土、挑糞、耕種、鋤地、收割、擔糧……什麼活都幹,扁擔是他們最常用的勞動工具之一。陝北的扁擔與南方的竹扁擔不同,竹扁擔挑東西時會產生形變從而起到緩衝作用,而木頭扁擔特別硬,沒有形變,把所有重量結結實實地壓在肩膀上。
  • 肩挑背扛「扁擔」大軍託起漢正街
    原載於2011年4月12日《楚天金報》:肩挑背扛「扁擔」大軍託起漢正街圖為:記者(右二)和「扁擔」一起扛起重包 (記者劉大家攝)  楚天金報訊 □本報記者饒純武  漢正街自古有「天下第一街」之美譽。
  • 「頭條」「金扁擔」 挑起幸福生活
    剛到梁家河,習近平等北京知青和農民一起打壩、拉土、挑糞、耕種、鋤地、收割、擔糧……什麼活都幹,扁擔是他們最常用的勞動工具之一。陝北的扁擔與南方的竹扁擔不同,竹扁擔挑東西時會產生形變從而起到緩衝作用,而木頭扁擔特別硬,沒有形變,把所有重量結結實實地壓在肩膀上。為了耐用,老鄉往往又會在扁擔中間增加一根木頭,這樣的扁擔就更沉。
  • 解密「朱德扁擔」:挑糧沒能改變井岡山困境
    井岡山上生產糧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裡,山高路陡,非常難走。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  朱德同志也跟戰士們一道去挑糧。他穿著草鞋,戴著鬥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爬山。戰士們想,朱德同志工作那麼忙,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累壞了怎麼辦?大家勸他不要去挑,他不肯。有個同志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
  • 直播助農「金扁擔」 擔起更多致富夢
    原標題:直播助農「金扁擔」擔起更多致富夢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在農村。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講了一個關於「金扁擔」的故事。總書記回憶道:「我說,你們再努一把力,大膽想想還有什麼更高的境界。
  • 扁擔:壓彎了無數父親的腰,當代年輕人,都不知道挑扁擔什麼滋味
    父親用它來擔水,挑糞,挑玉米等,不管風吹日曬,不管酷暑寒冬,那時候每當朝陽升起,父親就會拎著扁擔出門了。家裡的一切都是父親用扁擔挑起來的,可是父親的腰也被扁擔壓彎了。 有時候,等父親閒下來,我會跳進筐子裡,一邊是我,一邊是重物,父親挑在肩上,我悠悠晃晃,像是在坐搖床一樣。後來,才知道,我和那重物加起來足足有一百多斤,父親就那樣挑著一走就是幾裡地,沒有休息一下。
  • 海安市西場街道:現代農業「金扁擔」挑起百姓致富夢
    現代農業的「金扁擔」效應慢慢凸顯。周祝元每月工資收入2000多元,加上土地流轉租金,3年多來,不僅還清了債務,甩掉了低保戶的帽子,還有了積蓄。周祝元逢人就誇說,「我也有了脫貧致富『金扁擔』。」通過現代農業而涅槃重生的家庭,在西場街道不止周祝元一家。到目前為止,西場街道約400多人通過現代農業等各種渠道實現精準脫貧。
  • 重慶印象(六):扁擔挑出來的城市
    比如「扁擔」。 街頭巷尾總是能夠看見一些夾著根扁擔,並在扁擔上捆卷繩子的人,他們三五成群,抽菸、打牌、聊天、等生意,要價不高,幹的卻是包羅萬象:打牆、搬家、扛電器、拆裝空調,甚至還幫著打掃一下施工後的衛生。
  • 安陽縣瓦店鄉杜莊村:特色小鎮建設讓群眾挑起「金扁擔」
    品茶聽戲遊山玩水 讓群眾挑起「金扁擔」安陽縣瓦店鄉杜莊村特色小鎮建設側記記者 郝亞偉 文/圖在安陽縣瓦店鄉政府東2公裡處,有一個普通的小村,名為杜莊村。據村史記載,相傳杜莊村是明朝從湯陰縣杜施濟村遷來的幾戶村民落戶到此,後來人口繁盛,逐漸形成一個村。
  • 用扁擔挑東西,到底是繩子長輕鬆,還是繩子短輕鬆?
    可能有朋友會一臉懵逼,扁擔是什麼?對於零零後來說,這扁擔接觸還真不多了,這肩膀的用處,除了給女朋友靠靠以外,已經沒大用了!但在當年,肩扛背挑的,扁擔絕對是少不了的玩意兒,在泰山上,挑夫仍然是一項神聖的職業,在重慶,棒棒仍然是運輸「大隊長」,所以扁擔需要繩子綁住才能挑東西,這繩子到底是長一點還是短一點好?扁擔挑東西的繩子,究竟要怎麼選擇?
  • 用扁擔挑東西,到底是繩子長輕鬆,還是繩子短輕鬆?
    可能有朋友會一臉懵逼,扁擔是什麼?對於零零後來說,這扁擔接觸還真不多了,這肩膀的用處,除了給女朋友靠靠以外,已經沒大用了!但在當年,肩扛背挑的,扁擔絕對是少不了的玩意兒,在泰山上,挑夫仍然是一項神聖的職業,在重慶,棒棒仍然是運輸「大隊長」,所以扁擔需要繩子綁住才能挑東西,這繩子到底是長一點還是短一點好?扁擔挑東西的繩子,究竟要怎麼選擇?
  • 沉香|挑扁擔的鄉間裁縫
    一般這時候外公就用扁擔挑著縫紉機(一頭放機頭,一頭放機箱、熨鬥)去給人做衣服。 在上世紀60年代,能做得起衣服的人不多,因為做衣服用的布匹需要布票才能在供銷社買到。裁縫一來,先是安裝好縫紉機,接著取來家裡的一塊乾淨門板,用兩張長條凳支好,那就是他們的工作檯了。工作檯上擺放著剪刀、布尺,還有那種古老的熨鬥(燒木炭的那種),周圍是一些零碎的布料。
  • 作家手記:沉重的扁擔(楊德振)
    它是農民們挑糞種地、挑土圍田、挑石建屋、挑糧進倉的最重要農具,一個農家如沒有扁擔,就像家裡沒有男人和主勞力一樣,家境肯定是頹敗沒落的前兆。一根扁擔承載著家庭興旺發達的重負,承攬著一家人的幸福未來。  我從七歲時開始學會使用扁擔,先是給家裡挑水。
  • 生活的支柱——父親的扁擔
    扁擔是用硬質木頭或竹子製作的,它扁扁的、長長的,兩邊有結實的繩索和掛鈎。它看起來就像直挺挺的「一」字,有的稍微上翹像個月牙兒。在過去那交通不便的艱苦歲月裡,人們常常用它來搬運東西(如挑水、挑柴草、挑糧食,挑百貨等),比純粹的肩扛手提要省力得多。挑夫根據所挑重物和自己的體力,選好重心挑起來,晃晃悠悠又穩穩噹噹,咯吱咯吱的響聲像極了勞動的號子。
  • 江蘇常州:農民挑上「金扁擔」 機械「孵育」青秧滿田
    為充分落實「六穩六保」,積極保糧食能源安全,常州農業部門鍛造一條「金扁擔」,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用好科技創新助力農業生產、產業轉型升級這一關鍵手段。
  • 扁擔上的夢
    自打我記事起,就吃水困難,尤其冬春時節,人們凌晨三點就要起床,到村外很遠的地方去挑水,扁擔和水桶成了生活中必備的器具。 父親的扁擔是自己用柳木做的,選好尺寸,鋸正、斧砍、刨光,一氣呵成,一條中間稍寬兩頭較窄,通身上下呈扁圓形,如魚肚一般閃著微黃色澤的扁擔就成型了。挑水時,父親從不歇息,步伐從容,扁擔悠悠。 每到過年的時候,也是家家戶戶用水最多的時候。
  • 浙江湖州八裡店:「金扁擔」挑起萬畝良田
    浙江湖州八裡店:「金扁擔」挑起萬畝良田2020-12-14 14:0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湖州日報        瀏覽量: 454 次 我要評論 過去養魚靠經驗,現在養魚看數據,徹底告別看天吃飯,這就是「金扁擔」的力量。
  • 一根扁擔挑什麼?——精準扶貧「首倡地」農民的生活變遷
    只要看到屋外的垃圾桶滿了,他就會起身拿起扁擔準備挑垃圾出門。施成富祖輩居住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湘西位於武陵山脈腹地,貧困已久。地處深山的苗寨十八洞就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自打施成富記事起,當地就流行一句順口溜「三溝兩岔窮旮旯,紅薯玉米苞谷粑,要想吃餐大米飯,除非生病有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