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9點,三峽日報新聞大廈10樓新聞發布中心。
中新社、湖北廣電、荊楚網等眾多媒體大咖目光齊聚。
定是有大事要公布!
沒錯,宜昌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聞發布會在這裡召開。
來,市委農辦主任、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周京帶你解密宜昌鄉村。
好多新信息,穿透口罩,把我們帶進希望的田野。
今天,日報君也說說村裡的那些事兒!
打卡第一站
這個村火了
遠山眉黛朦朧,薄霧起溪澗。
波光粼粼的梯田,插秧的農民與白牆灰瓦的峽江民居繪就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圖源 鄭家裕
長春,一個充滿詩意的小山村,從遊子逃離的荒園變成了遊子逐夢的沃土。
2013年,在外漂泊的多年的梅朝輝回到了老家長春村。土地與夢想相遇,結出了別樣的果實。
圖源 秭歸文化文藝
他帶領鄉親們一起發展生態循環農業養殖肉牛、開墾荒地種植冷水稻,打造生態農業觀光園。
種植牧草,牧草變成了上百頭牛的糧食,也讓鄉親們的荷包變得鼓囊囊。
種植高山冷水稻,發酵的牛糞是滋養土地的農家肥,豐收後的稻草變成了牛兒的飼料。牛和稻之間建立起了循環生態農業產業鏈。以「記住鄉愁」為理念,在土地改造過程中植入「鄉村旅遊」元素,打造農業風景區、產業觀光園。
梅朝輝用智慧和膽識讓貧瘠的土地生金,讓故鄉變成世外桃源。
圖源 秭歸文化文藝
長春村,正是宜昌美麗鄉村的縮影。看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裝得了夢想。
建設美麗鄉村,發展美麗經濟。記者從新聞發布會得知,宜昌做好「農業+」文章,大力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民宿、度假康養,培育農村經濟新增長點。
圖源 秭歸文化文藝
宜昌出臺《宜昌市美麗鄉村建設五年推進規劃》,積極開展美麗鄉村示範創建,已向省申報創建163個美麗鄉村示範村(省級117個,市級46個)、整治452個村。
宜昌的美麗鄉村牌子夠響!夠硬!
興山昭君村獲評中國最美鄉村,點軍區安梓溪村、遠安縣花龍鳳村、宜都彌水橋村、夷陵區羊角山村等入選湖北美麗鄉村典型示範。
走起!走進美麗鄉村,尋找詩和遠方。
鄉村之美,也需要我們「扶一把」。
打卡第二站
「網紅」貧困村
宜都。大溪村。
青山環繞,綠水悠悠,阡陌交通,村舍儼然。
圖源 點軍娃兒
誰曾想到這裡曾是山大人稀、交通不便的省級貧困村。
曾經,「出門是挑,進門是挑,離開扁擔,生活無靠。」
大溪村怎樣從「醜小鴨」變成「金鳳凰」?
行路難,那就修路!大溪村先後獲得近600多萬元資金支持,修通了3條溪溝、17公裡的水泥路。
住房難,異地搬遷!宜都募集320萬元資金,修建了5棟、2775平米的安居房,累計安置偏遠處及貧困農戶37戶、134人,統一配套了水、電、路、綠化、通訊等基礎設施。
增收難,發展產業!種泡桐樹、羊肚菌,大溪村探索讓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脫貧路徑。
圖源 點軍娃兒
大溪鱘谷養殖基地,已成「網紅」。
以前清江河裡網箱養魚,現在轉戰漁場到村裡。養殖基地負責人古光平摸出了致富的新門路。
實施生態養殖。售賣生鮮、深加工一條龍的工廠化運作。年收入突破1000多萬元,10多名異地搬遷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
外修生態、內修人文。對標浙江「千萬工程」,建設「綠淨齊富厚和」美麗鄉村。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馬昌沛告訴記者,宜昌每年推動80個左右的美麗鄉村示範村、200個左右的整治村建設。
大溪村是環境整治型美麗鄉村。在宜昌,還有特色農業型、融合發展型、「三治」提升型、黨建引領型、能人回鄉型、鄉風文明型等六種美麗鄉村建設模式。
圖源 點軍娃兒
日報君發現,美麗鄉村在宜昌已不是「點」了,正成片、成帶地精彩鋪開。
打卡第三站
直播帶貨賣「青山」
先上圖吧。
圖源 魅力五峰
這是五峯縣委書記陳華、縣長萬紅一起走進抖音直播間,為採花毛尖、傑成魔芋絲結、萬綠籃蜂蜜、高山小土豆等11家企業的20多個產品帶貨,帶領全國網友雲遊五峰。
圖源 魅力五峰
「五峰茶為什麼這麼香?五峰位於北緯30度,世界公認的黃金產茶帶……現在發送『五峰毛尖』就可以參加抽獎。」
「來自大山的百花蜜,也就是土蜂蜜,中老年朋友早晚一杯可改善腸道健康,女孩子要想皮膚好,也要多喝……」
事實證明,充分發揮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就會變成金山銀山。農民兄弟,就會挑上「金扁擔」。
圖源 陳丹平
周京說,全市擁有涉農中國馳名商標38個,宜昌蜜桔、秭歸臍橙被列入2019年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8%。
0.2%也是差距!宜昌將在特色產業發展上創新,做精做優,變「特」為「強」,持續增加含綠量。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安華介紹,市農業農村局設立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監督舉報服務平臺,市民可通過手機隨手拍舉報投訴身邊的環境問題。
學習珠峰登山隊,向上攀登永不停!
就在昨天,枝江仙女鎮、秭歸郭家壩鎮入選全國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向上!繼續向上!
來源丨三峽日報微信
記者丨趙璟一
編輯丨曉浪 編審丨翟婷婷
轉載須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