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八裡店:「金扁擔」挑起萬畝良田

2020-12-16 水產養殖網

浙江湖州八裡店:「金扁擔」挑起萬畝良田

2020-12-14 14:0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湖州日報        瀏覽量: 454 次 我要評論
過去養魚靠經驗,現在養魚看數據,徹底告別看天吃飯,這就是「金扁擔」的力量。記者近日來到位於吳興區八裡店鎮的弘鑫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一個個巨大的玻璃水櫃和自動化管道布滿了整個廠區,魚群隔著玻璃在水裡遊動,上方的管道投下飼料後,瞬間引來一陣喧囂。如果沒有工作人員介紹,會讓人誤以為走進了一間大型水族館。

  事實上,這是一個佔地2.3畝的智能化魚塘養殖基地,展示著顛覆傳統漁業養殖的新模式。「在浙江大學的幫助下,今年公司水產養殖開始進入正常量產,預計全年產值1500萬元。」企業負責人李小斌告訴記者,每個魚塘都配有傳感器監測水質、控制增氧,工作人員只需點點滑鼠,就能完成魚苗投餵、水質清潔、成魚起捕等環節。

  近年來,八裡店鎮堅持通過技術創新提高傳統農業收益率,在生產模式上持續探索新型可循環路徑,努力打造種、養、加、產、供、銷為一體的全產業鏈。「作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的核心區,我們一直在想辦法引導農民提高畝均收益,努力在農業生產的科技化、精準化上下功夫,加快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八裡店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如今,科技正在為農業增收帶來新效益。位於該鎮尹家圩村的國家糧油技術體系機械化收穫示範基地,900餘畝稻穀收割後,留下的秸稈通過粉碎打包,作為飼料出售給周邊的湖羊養殖戶,每年能增加15%的收益。「明年春耕,我們計劃引進新型無人插秧機設備,以後通過手機就能操控作業。」基地工作人員林邵介紹。

  為了讓科技「金扁擔」真正挑起萬畝良田,過去3年,八裡店鎮先後發展起了萬畝糧油基地、萬畝瓜果蔬菜基地、萬畝特種水產基地和一批「千斤糧」「萬元錢」的現代農業基地,通過水旱輪作、農牧結合、稻鱉共生、自動控溫控溼等新技術,全鎮糧食總產值始終保持每年穩中有增。眼下,當地湧現出了一大批開展多種適度規模經營的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帶著這樣的政策指引,該鎮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藍圖也更加清晰:今後幾年,全鎮將以按照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總要求,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發展高效生態農業,推進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和產業融合發展,持續帶動富民增收,努力打造國內一流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湖州日報)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夜讀湖州 | 秋分,來看頔塘兩岸萬畝良田
    夜讀⑱|夜讀⑲|夜讀⑳夜讀㉑|夜讀㉒|夜讀㉓|夜讀㉔夜讀㉕|夜讀㉖|夜讀㉗|夜讀㉘夜讀㉙|夜讀㉚|夜讀㉛|夜讀㉜夜讀㉝The Land of Plenty, Ditang秋分頔塘萬畝糧文俞樾頔塘如練,溝通了湖州城和南潯鎮,而頔塘的兩岸正是滋養了湖潯平原幾百萬百姓的「萬畝良田」。
  • 吳興區八裡店:由鎮到城的美麗蝶變
    此前,為了推動湖州東站項目建設,當地成立工作專班、日夜奮戰,高速完成徵地拆遷,提前一個月實現場站及相關範圍內300畝土地徵用、農房拆遷、墳墓搬遷的「三清」以及場平回填,為東部新城接軌「高鐵時代」打下堅實基礎。隨後,八裡店「接滬融杭樞紐鎮」的藍圖也在新城精準落地。
  • 錦繡小康|「金扁擔」 挑起幸福生活
    他們說,那就將來幹活挑著金扁擔!「金扁擔」,習近平總書記把它理解為農業現代化。從地方到中央,習近平一路走來,帶領鄉親們為過上更美好生活的目標而奮鬥,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之路。2018年9月25日,習近平在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理局七星農場萬畝大地號與農場工人們親切交談。中國東北角,昔日北大荒,今日大糧倉。習近平總書記感慨:「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很了不起。」
  • 海安市西場街道:現代農業「金扁擔」挑起百姓致富夢
    現代農業的「金扁擔」效應慢慢凸顯。周祝元每月工資收入2000多元,加上土地流轉租金,3年多來,不僅還清了債務,甩掉了低保戶的帽子,還有了積蓄。周祝元逢人就誇說,「我也有了脫貧致富『金扁擔』。」通過現代農業而涅槃重生的家庭,在西場街道不止周祝元一家。到目前為止,西場街道約400多人通過現代農業等各種渠道實現精準脫貧。
  • 農民挑起「金扁擔」 倉廩盛滿「中國糧」
    這背後,一條「金扁擔」出了力。國家小麥工程中心主任許為鋼代表向科技日報記者揭秘:「如果沒有無人機噴灑農藥,沒有智慧水肥系統廣泛運用於春管,今年的豐收是無法想像的。」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數位代表委員、院士教授,他們認為:農業現代化的「金扁擔」,正瞄準農業發展中的深層問題,從農產品結構、抗風險能力、農業現代化上發力,一舉撐起了國家糧倉,盛滿了百姓飯碗。
  • 「頭條」「金扁擔」 挑起幸福生活
    他們說,那就將來幹活挑著金扁擔!「金扁擔」,習近平總書記把它理解為農業現代化。從地方到中央,習近平一路走來,帶領鄉親們為過上更美好生活的目標而奮鬥,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之路。他立下「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的莊嚴承諾,主張「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加快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擘畫鄉村振興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 四川瀘州:菜農挑起「金扁擔」,居民提穩「菜籃子」
    新華社成都11月19日電  題:四川瀘州:菜農挑起「金扁擔」,居民提穩「菜籃子」  新華社記者薛晨  「蔬菜長勢不錯嘛!這一季種植了哪些種類的蔬菜?不愁銷路,不怕中間商賺差價的宋小蘭笑稱自己挑起了「金扁擔」。  「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減少了流通環節,降低了流通成本,也能保證生鮮品質和價格優勢。」饒興才說。  「採取原產地直接採購配送方式後,公司已經實現了1600萬元銷售額。」江陽供銷富甸食品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曾敏認為,農超對接、農批對接,讓消費者和農民得到了真正的實惠,也有利於讓企業發展行穩致遠。
  • 新化烤菸「高調」出爐,菸農幹活挑起「金扁擔」
    原標題:新化烤菸「高調」出爐,菸農幹活挑起「金扁擔」眼下,新平縣新化鄉烤菸生產工作全面進入菸葉採摘烘烤階段,鄉村兩級積極組織引導菸農一手抓成熟採烤、一手抓煙田後期管理,一爐爐金黃烤菸「高調」出爐,讓菸農幹活挑起「金扁擔」。
  • 安陽縣瓦店鄉杜莊村:特色小鎮建設讓群眾挑起「金扁擔」
    品茶聽戲遊山玩水 讓群眾挑起「金扁擔」安陽縣瓦店鄉杜莊村特色小鎮建設側記記者 郝亞偉 文/圖在安陽縣瓦店鄉政府東2公裡處,有一個普通的小村,名為杜莊村。據村史記載,相傳杜莊村是明朝從湯陰縣杜施濟村遷來的幾戶村民落戶到此,後來人口繁盛,逐漸形成一個村。
  • 挑起「金扁擔」的「網紅書記」
    這一模式很快破除了村裡發展產業的掣肘,一個180畝的國家崇仁麻雞生態養殖標準化示範區建成,同時成立了崇仁斌新麻雞養殖專業合作社。老黨員李先明一口氣種了10多畝白蓮,每畝收入4000多元。  同年,周重軍引進一家公司,在諳源村種植黑木耳,公司從種植到管理再到回收「一條龍服務」,與農戶籤訂產品收購保護價,項目不僅培育出了兩名致富帶頭人,還為村裡創造了20多個就業崗位。  今年,周重軍又引進蔬菜種植龍頭企業,利用省農業農村廳50萬元產業幫扶專項資金,新建鋼架大棚面積50畝。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讓農民挑上「金扁擔」——農業現代化的生動...
    新華社記者李鳳雙、管建濤、王建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講了一個「金扁擔」的故事。當年,農民們談起在吃飽吃好的基礎上,境界更高的願望時說,將來上山幹活就挑著金扁擔。「這個『金扁擔』,我就理解為農業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說。「金扁擔」的故事引發了大家深入思考。 新華社記者近期採訪發現,如今越來越多的農民正在挑上「金扁擔」。各地不斷調整優化農產品結構,提高抗風險能力,加快農業機械化、科技化,夯實穩產基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農業現代化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 寧夏:用全域旅遊「金扁擔」挑起幸福生活、看咱六旅集團怎麼說
    2018年第一天,《中國旅遊報》二版頭條刊登了寧夏謀劃2018全域旅遊發展思路的報導,全文轉載如下:「全域旅遊是一條『金扁擔』,一頭挑著綠水青山,一頭挑著金山銀山」「抓旅遊就是抓轉型,抓旅遊就是抓脫貧,抓旅遊就是抓生態」。
  • 挑起「金扁擔」的「網紅書記」
    這一模式很快破除了村裡發展產業的掣肘,一個180畝的國家崇仁麻雞生態養殖標準化示範區建成,同時成立了崇仁斌新麻雞養殖專業合作社。老黨員李先明一口氣種了10多畝白蓮,每畝收入4000多元。同年,周重軍引進一家公司,在諳源村種植黑木耳,公司從種植到管理再到回收「一條龍服務」,與農戶籤訂產品收購保護價,項目不僅培育出了兩名致富帶頭人,還為村裡創造了20多個就業崗位。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⑥|繆家村:在希望的田野上挑起「金扁擔」
    今天來看第六篇《繆家村:在希望的田野上挑起「金扁擔」》。   7月的大雲鎮繆家村,鮮花環繞、樹木青翠的雲蝶路穿村而過,花海大道上的色彩斑斕、巧克力的香甜、水鄉的旖旎、花海的浪漫正串起繆家人的新生活。「環境越來越美,荷包越來越鼓,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嘍!」村民們的笑聲裡幸福感滿滿。
  • 新灣:用「擔當的扁擔」挑起一座「灣區小鎮」
    灣是歷史 灣是未來  新灣:用「擔當的扁擔」挑起一座「灣區小鎮」  浙江在線12月9日訊 浙江大灣區的空間和產業結構中,鄉鎮和街道都是不可分割且起著相當重要作用的載體,大灣區裡的一個小鎮怎麼建?如何贏得未來?更是一道急需思考的大課題。
  • 打通經脈連江海 蘇杭之間挑起雙城的「金扁擔」
    浙江在線10月9日訊(記者 張亮 俞佳友 袁華明 宋彬彬)河網密布,港汊縱橫。地處長三角核心區的桐鄉與水共生。大運河過境,讓蘇杭之間的桐鄉成為挑起「天堂」雙城的「金扁擔」。這裡的人們深得交流之利,深諳通達之理。
  • 「大道康莊」吉林篇:農業金扁擔 挑起綠水青山
    「大道康莊」吉林篇  農業金扁擔 挑起綠水青山  劉紅、姚奕、任佳暉、梁秋坪、王天樂、李洋  「我那時餓著肚子問周圍的老百姓,你們覺得什麼樣的日子算幸福生活?」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回憶起當知青時的日子。
  • 吃螃蟹不一定要吃陽澄湖的 湖州南太湖毛腳蟹也很贊
    浙江最好河蟹——湖州南太湖毛腳蟹(毛腳蟹取名湖州方言,國家工商總局8月剛批覆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以示區別江蘇無錫、吳江等地的太湖蟹)。前年央視大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七集《我們的田野》裡,介紹中國河蟹美食時,就是選擇湖州養殖基地裡的螃蟹,隨即為廣大大閘蟹吃貨所熟知並銘記。  它由湖州市農業局推薦,品質安全有保障。
  • 24小時出貨30萬件 電商直播構築湖州織裡童裝新消費渠道
    24小時出貨30萬件 電商直播構築湖州織裡童裝新消費渠道 2019-05-20 17:36:53 來源: 浙江在線 記者 張吉 通訊員 錦鯉
  • 大雪初霽 丹山萬畝良田壯觀雪景令人驚嘆(圖)
    大雪初霽 丹山萬畝良田壯觀雪景令人驚嘆(圖) 2016年01月27日 07:00:30 來源: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