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民生路將重現古城門 83歲老水塔華麗變身(圖)

2020-12-12 瀟湘晨報

新華街水塔腳附近建築已被拆除

83歲的新華街老水塔將被「喚醒」,成為全新人文景觀——水塔廣場的地標建築;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古城門倉西門,將穿越時空重新現身繁華的南寧街頭……昨日,記者從南寧威寧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南寧威寧集團)獲悉,「老南寧·三街兩巷」項目金獅巷銀獅巷保護整治改造(二期)正在拆遷階段,項目建設周期預計需要15個月。

當陽街經改造呈現新面貌

在新華街水塔腳打造水塔廣場

5月3日,記者在新華路與當陽街交界處看到,這一帶的建築已被拆除大半,昔日高低錯落的老舊民房和商鋪變成了堆滿砂石瓦礫的平地,只餘高高的水塔仍舊屹立在街角。

對於「90後」「00後」的南寧新生代來說,水塔腳是個陌生的地名,但它卻承載了幾代南寧人的記憶。新華街水塔於1937年建成,塔高35.1米,容積300立方米,日供水量約1000噸。水塔建成後,可供水到興寧路、民生路、解放路和當陽街一帶。由於設備老化及供水能力有限,這座水塔於1965年停止使用。1994年被列為南寧市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這座歷經八十三載歲月的老水塔,將在城市更新中重新煥發光彩。據項目建設業主南寧威寧集團下屬威寧房地產公司項目負責人介紹,新華街水塔不會拆除,拆除的是水塔腳周邊的老舊建築。之後該區域將圍繞水塔這座「地標」,構建一個小型的城市開放空間——水塔廣場,打造「老南寧·三街兩巷」又一個人文景觀。

此外,清真寺、新會書院、兩湖會館、南寧商會舊址等文保單位和歷史建築,也將遵照國家有關文物保護規定進行保護性修繕,完整保留建築的原有風貌。

現在的民生路西段,是繁華的步行街,這裡曾名為倉西門大街。倉西門是舊南寧八個出入城口之一,位於今民生路與解放路交會處,於1927年被拆除。記者了解到,項目二期將在這裡新建一座仿古城門建築,重現昔日倉西門的風採。

改造施工中的解放路、當陽街、新華街水塔腳及民生路一帶

二期仍舊採用明清建築風格

據悉,「老南寧·三街兩巷」項目金獅巷銀獅巷保護整治改造(二期)地塊的規劃範圍為東至興寧路、南至民生路、西至解放路、北至西關路的圍合區域,總用地面積為98.06畝。

目前,項目正在拆遷階段,建設周期預計需要15個月。南寧威寧集團下屬南寧威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項目開發部副經理林海波告訴記者,老城區的整治改造是一項系統而複雜的工程,涉及拆遷、改造、整修及新建的綜合整治。現狀改造地塊存在街巷綠化較少、部分街巷狹小擁擠等較多問題。

「這要求我們充分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系統的規劃,宜改則改,宜建則建。」林海波表示,建築風貌上項目二期和一期金獅巷民居交接的部位,依然採用明清民居建築風格,從民生路、當陽街到解放路逐漸過渡到民國風格的建築,恢復解放路傳統騎樓的建築風格。在設計上,二期延續了一期項目青磚、青瓦、清水牆的傳統院落式嶺南民居以及騎樓建築形式,並進行了一定的優化和提升,增加了二、三樓的連廊設計,讓建築更具連通性,街區更立體。

建築材料首選南寧當地麻石、青石板、紅砂巖、青磚、清水磚等,在滿足鋪裝平整的基礎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即通過研究歷史流傳下來的鋪裝形式,並應用在適當匹配的地方。按照建新如舊和修舊如舊、地域延續的設計原則,打通街巷,對街道、巷道的空間尺度上進行控制,恢復傳統街區巷道的感覺。

「三街兩巷」二期建設巷道效果圖

發展獨具南寧特色的夜間文旅經濟

走進金獅巷,青磚青瓦清水牆,古邕城的悠悠歲月仿佛展現在眼前;在當陽街,仿古典復興式的建築形制,豐富的浮雕和巴洛克山花,老南寧記憶中的古老拱廊特徵依然可以找到。

「老南寧·三街兩巷」連接著城市的過去和現在,基於老南寧歷史文化特色,賦予文化的活力新生。據運營管理方南寧威寧集團下屬威凱物業公司企劃部總監介紹,截至今年1月,「老南寧·三街兩巷」先後接待各級各界嘉賓參觀遊覽近150場次,接待遊客200多萬人次,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和讚譽,成為南寧市一個新的人文會客廳和旅遊打卡地。

今年3月,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文加快廣西夜間經濟發展,「老南寧·三街兩巷」被列入打造夜間經濟示範街區目標表。記者了解到,在豐富消費業態方面,「老南寧·三街兩巷」下一步將有更多舉措。

南寧威寧集團一直致力於將「老南寧·三街兩巷」打造成為獨具南寧文化特色的夜間文旅經濟商圈。今年,將重點對當陽街騎樓商業景觀進行提升,對街區的夜間景觀亮化進行升級。同時,圍繞夜間經濟主題策劃全年街區活動,加快打造「老南寧·三街兩巷」夜間經濟示範街區。

明年,「老南寧·三街兩巷」二期建成開街後,在商業上將以建設文化旅遊產業聚集區為目標,在商業運營中充分融入新會書院、兩湖會館等歷史建築的人文情懷,打造更具老南寧文化和老南寧人原真記憶的商業氛圍。

解放路新會書院及周圍建築效果圖

【來源:廣西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南寧古城門長啥樣?倉西門預計春節前亮相
    2021年春節前,南寧市民有望一睹昔日古城門倉西門的風採。記者1月19日從南寧威寧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獲悉,位於南寧民生路與解放路交會處的復建倉西門項目,預計下月整體呈現於市民面前,較高程度還原倉西門嶺南傳統古建築特色。倉西門效果圖(翻拍)。
  • 還好,南寧「水塔腳」沒拆,如意酒樓、澳莉西餐等「老字號」將變成...
    在南寧新華路有一個地標性建築——新華路水塔,但凡老南寧人說起水塔腳都會如數家珍、津津樂道,最近,水塔腳旁的舊樓開始動工改造,水塔是否被保留?它又會變成什麼樣呢?隨著南寧高樓越來越多,水塔也漸漸黯然失色。最近,水塔旁的舊房陸續被拆除,這座有著83年歷史的水塔也再次被人們聚焦。南寧市民 鄭大姐:可能不會拆吧,真的會拆掉啊?就說給它留在這裡做個紀念。其實新華路水塔早在1994年就被定為南寧市文物保護單位,新華路水塔不僅不會被拆除,還會被更好地保護。
  • 南寧會展路「中國-東協博覽會」LOGO華麗變身
    南寧會展路「中國-東協博覽會」LOGO華麗變身南寧國際會展中心邊坡「中國-東協博覽會」LOGO建成多年,受日照及雨水影響,表面已經老化褪色,影響了景觀亮化的效果以及LOGO的形象。改造後的LOGO顏色更鮮豔明亮,與會展中心頂部「朱槿花」夜景效果及邊坡的景觀綠化遙相呼應,具有很強的現代性及藝術性,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將以嶄新的面貌喜迎八方賓客。
  • 高清組圖:老南寧的絹紡廠 新南寧的「798」
    如今,南寧市的部分老廠房正在悄然變身,經過潛心打造,這些一度「灰頭土臉」的老舊建築,搖身變為創意街區、文化基地等吸引年輕人的「新樂園」。本報記者專程探訪這些老廠房的前世今生,見證它們的「華麗轉身」。老廠房的「華麗 轉身」北京798藝術區位於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街道大山子地區,原為原國營798廠等電子工業的老廠區所在地。如今798已經引起了國內外媒體和大眾的廣泛關注,成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標,已然成為許多外地遊客除長城、故宮之外必去的一個首都景點。
  • 老舊廠房悄然變身,打造南寧「798藝術區」
    南國早報記者 周婉貞攝歷史:一度為全國六大薴麻紡織工廠之一原南寧絹紡廠的歷史要追溯到1964年,當年8月,廣西決定籌建南寧絹紡廠,並招收學徒500多人,分赴上海等地學習;1965年,南寧絹紡廠在亭洪路旁的石柱嶺興建投產,兩年後絹綿綢的年產量就達到248萬米;1985年前後,絹紡廠工廠規模達頂峰,
  • 波仔帶你遊新華路水塔,解密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
    新華路水塔有一個非常形象的名字——「南寧大鼎鍋」。過去,老人們往往得意地告訴來訪親友,找到了大鼎鍋,也就找到了老南寧的心臟。史載:新華街水塔建於民國25(1936),全鋼結構,由香港德國西門子公司製造。塔高35.1米,容積300立方米,進水管口徑228.6毫米,出水管口徑304.8毫米1937年6月25日正式啟用。
  • 傳承歷史文脈再現繁華邕州 聚焦南寧「三街兩巷」改造升
    老南寧「三街兩巷」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在現代文化與城市文化的融合中,散發出濃濃的歷史文化韻味,不僅為南寧城市的發展注入了靈魂,還承載南寧千年歷史文脈,寄託南寧人深深的城市記憶,賦予了南寧城市的精神品質……目前,該城區正在推進的「三街兩巷」項目工程,將嚴格依據歷史,改造興寧路、民生路、解放路和金獅巷、銀獅巷及周邊區域;打造以明清嶺南民居及近代騎樓為主的歷史文化街區,再現繁華邕州圩市騎樓景觀
  • 張家界斥資20億元建「大庸古城」 重現「老十景」
    湖南日報6月21日訊(記者 廖聲田 通訊員 宋偉)今天,張家界旅遊提質升級重大項目「大庸古城」正式開建,斥資20個億元建設大型文化體驗及休閒度假綜合體,重現明清鼎盛時期「老十景」,打造城市旅遊的新地標、新亮點和新名片。  「大庸古城」選址張家界城區南門口原址。
  • "老邕州·新南寧"油畫展舉行 展現南寧的前世今生
    13年創作上百幅南寧題材作品南寧人畫南寧,是本次畫展一大亮點。作者方朝明是土生土長、履歷獨特的「南寧仔」。他出生在邕江邊的民生碼頭,也就是現在的民生廣場。當時的水上客運港口就在他家門口,門口擺滿了南寧小吃攤,品種琳琅滿目。方朝明就是吃著老友粉、捲筒粉長大的。
  • 金山與萬國——民生路曾經久負盛名的酒家
    更有名菜如「南寧三雞」:德記酒樓的雕花醉子雞、羨稚酒樓的掛爐脆皮雞、一鄂樓的串燒金錢雞,還有萬國酒樓的「化骨酥鯽魚」,「舉記」的烙乳豬等等。很可惜這些名吃名菜隨著酒樓食肆的消失,絕技手藝也大多隨之失傳了。    過去,南寧市有名的酒家茶樓大多在民生路,最早且久負盛名的是林有記,還有羨雅、如天、金龍、金山、萬國等等。全市有名的大廚如周端復、黃美泰、韋益龍、吳耀、鍾逢秋等等都雲集於此。
  • 寧波江北正大路綜合整治工程啟動 將保留百年老牆門
    寧波江北正大路綜合整治工程啟動 將保留百年老牆門 2013年07月30日 09:47:51   浙江在線07月30日訊有著百年老牆門歷史遺存的江北區正大路年內將華麗「變身」。日前,正大路綜合整治工程全面啟動,將在保留老牆門的前提下,用4個月至5個月時間,整治為青磚層層、清淡優雅的「後現代國民風」街區。  綜合整治工程涉及正大路、正大路61弄和正大巷,將重點解決市民關心的路況差、排水不暢、環境雜亂等問題。施工方將對車行道、人行道進行改造,部分建築外立面整修,樓道公共區域、店面招牌整治,通信線路、供電線路、排水雨水管道鋪設等也將全面翻修、重鋪。
  • 修通民生路 敲開幸福門
    走過新修好的興業北路(二期),到不遠處的森林公園遛彎,已經成了杜茂永的習慣。「路修好了,方便多了,曾經的痛點變成亮點,大夥都挺滿意。」杜茂永和周邊的群眾紛紛點讚剛修好的興業北路(二期)。  杜茂永家住雙龍航空港經濟區水塔坡小區,該小區剛好位於興業北路(二期)的路尾。
  • 南寧古今有趣的名字(二)
    據說古時此河段中有艘廟船,內供水三界神,百姓將稱其為神船,故靠此河段附近一帶得名神船頭)。     「六口」:大坑口(雲亭街直對江邊處)、二坑口(邊陽街直對江邊處)、石巷口(高峰路與解放路交界處)、渡船口(原興寧西一裡直對江邊處)、甘棠口(原甘棠街出水街處)、古城口(古城村一帶)。
  • 貧困村華麗變身全國文明村,「古城」換新貌的「美麗密碼」
    這個「十三五」貧困村是如何在短短的時間內實現脫貧摘帽,又華麗變身成「全國文明村鎮」,其中有何「秘笈」?近日,記者走進該村,尋找它的「美麗密碼」。紅花綠樹古城新貌惹人醉即使是寒冬時候,在古城村依然能看到如春天一般的風景:田野裡,成片的油菜花像雪中臘梅般,搖擺著妖嬈的身姿,綻放著耀目的金黃;村東頭的文化園裡,幾株異木棉把花開得不管不顧,將公園的天空染出一片粉紅。處於村西頭的另一個文化公園,也是鬱鬱蔥蔥的成片惹人心醉的綠。300多年的古樟樹風姿綽約,生機盎然。
  • 中山人熟悉的步行街,或華麗變身!未來將改造成怎樣?
    中山人熟悉的步行街,或華麗變身!未來將改造成怎樣? 孫文西路街區承載著中山歷史發展印記這個中山人熟悉的老街區或將迎來華麗變身
  • 南寧行道樹變遷 街道能否再現"伸手就摘果"?(圖)-廣西新聞網
    範君傳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張文卉 甘寧/文 蘇華/圖近日,大風大雨頻頻光顧南寧,建政路、古城路、新民路等道路鋪滿了落葉。時下雖是夏季,但南寧落葉紛紛,卻有一番秋的感覺。邕城為何會「一夜風雨,落葉紛飛」,本地為何會選擇種這些行道樹?為此,記者專訪了曾任南寧市園林局局長的範君傳,請這位70多歲的老專家講述南寧行道樹的故事。
  • 浙江建德:千年古城「嚴州府」將重現
    今年,藉助牌坊石構件遺存和現存古蹟,千年古城嚴州府將在梅城重現。圖為嚴州府古城牆。新華社記者陳琛攝「在搜集工作完成後,我感到深深震撼。現存的石構件數量如此巨大,雕塑類紋樣如此精美,實屬罕見。」看著整齊碼放在地面上的石構件,多年從事考古研究的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建德站站長周學斌感慨地說。
  • 廣州如意坊老碼頭將華麗變身 打造西關風情商業街
    廣州如意坊老碼頭將華麗變身 打造西關風情商業街金羊網  作者:趙燕華、穗建  2018-12-20 廣州如意坊新風港碼頭片區城市設計及控制性詳細規劃獲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