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茶類,有以「新」味貴的綠茶,也有以「陳」為珍的普洱、喝茶。不同的品飲特性,也使不同類的茶葉存儲有了細微的差別。
在《普通家庭如何》存茶一文中,給大家分享了關於影響茶葉存放的幾個關鍵因素,包括溫度、空氣溼度、光照、氧氣及茶葉自身的含水量。
所以日常存茶,只要做到合理的溫度、溼度、含水量;同時避免光照、氧氣、防止異味,就能夠正確的存儲而不用擔心變質。
01 綠茶
【關鍵詞】:冷藏、密封
【存儲容器】:陶瓷罐、鐵罐+鋁箔袋、錫罐
存儲要點:綠茶的保質期18個月,但是最佳品飲日期最好是當年內。日常存綠茶一定要採用低溫冷藏法,短時間內飲用放置冰箱冷藏室,溫度約為4℃;
長時間不飲,為了更好的保鮮,維持茶葉的色澤和香氣風味物質,可以密封后放置冷凍層,溫度在-18℃到-4℃。
綠茶的含水量低、乾燥度高,在完全密封的情況下自身氧化幾乎為0,基本可以保證存放一年左右保持原有的品質。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能有一臺專門存放綠茶的冰箱最好,這樣可以避免茶葉吸附其它果蔬、飯菜的異味。
02 白茶:
【關鍵詞】:乾燥防潮、三層包裝
【存儲容器】:鋁箔袋、鐵罐、瓷罐、茶餅自封袋
存儲要點:白茶可以長期存放,需要一定的時間、空間促進轉化,所以對溫度的要求沒有綠茶那麼高,不需要冷藏放冰箱,只要不是暴露於30幾度的高溫下就可以。
白茶存儲的要點是乾燥,長時間的存放,如果水分過高,茶葉很容易發黴變質。這裡的水分既包括茶葉本身的含水量要達標,也要求後期存放過程中環境中的溼度不能過高。
白茶的存放分散茶和餅茶,略有差異。
散茶存放一般採用三層包裝法,最裡一層用鋁箔袋裝好並密封,中間一層再用食品級的塑膠袋包裝,最後放入紙箱當中,用膠帶封存。
餅茶要切忌不要裸餅放在展示架上,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棉紙包裝後放入自封袋中,確認密封后放入紙箱或者陶瓷罐中。
無論是散茶還是餅茶,家庭存茶,最好放在環境相對簡單的書房中,注意要離牆離地,不要直接放在地面上。
03 黃茶
【關鍵詞】:低溫、密封
【存儲容器】:陶瓷罐、鐵罐+鋁箔袋、錫罐
存儲要點:黃茶和綠茶的工藝相似,存儲要求也相似。黃茶同樣不適宜長期存放,最好當年飲用。日常存茶可以按照綠茶的存儲方式—冷藏存儲法。
04 烏龍茶
【關鍵詞】:常溫/低溫、密封、抽真空
【存儲容器】:鋁箔袋、鐵罐、陶瓷罐
存儲要點: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品類較多,按照發酵程度可以分為輕度發酵烏龍茶、中度發酵烏龍茶、重度發酵烏龍茶三類,發酵程度的輕重不同,存儲方式也有所不同。
輕度發酵烏龍茶以清香型鐵觀音、臺灣文山包種為代表,這類烏龍茶在品質上更接近綠茶,同樣要求低溫存放。
參照綠茶的儲存,需要放在冰箱,同時為了防止氧化,大多數會採用抽真空的方式。
中度發酵烏龍茶和重度發酵烏龍茶的代表有傳統的鐵觀音、武夷巖茶、閩北水仙以及東方美人,這幾類茶一般都會經過烘焙的工藝,對水分的要求也比較敏感,一旦吸潮就容易返青,影響品質。
所以對於中度和重度發酵的烏龍茶來說,最重要的是密封防潮,同時注意溫度不宜過高。
包裝可以選用鋁箔袋或鐵罐。
05 紅茶
【關鍵詞】:常溫、密封
【存儲容器】:鋁箔袋、鐵罐、陶瓷罐
存儲要點:紅茶屬於全發酵茶,可存放的時間比綠茶長,保質期一般在1-3年。紅茶開封後香氣很容易散失、滋味也很快就變得寡淡無味,所以密封很重要;
另外紅茶貯存雖然對溫度的敏感度不高,但也要求溫差不能太大,最好置於恆溫下;
紅茶的包裝,常規選用鋁箔袋即可,也可以在外面再加一層紙箱;密封性好的鐵罐和陶瓷罐也可以用來裝紅茶。
06 普洱茶、黑茶
【關鍵詞】:恆溫恆溼、空氣適度流通、防異味
【存儲容器】:棉紙+鋁箔袋、建水紫陶、
存儲要點:普洱及黑茶類,都屬于越陳越香的茶類,長期的陳放過程中茶葉中的物質與氧氣、水分也在發生著細微的變化,需要適宜的溫度和溼度,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恆溫恆溼。
家用存茶不同於專業茶倉,溫溼度屬於不可控的,一般來說溫度在25℃上下、溼度50%-70%之間比較適合。
同時,還需要流通的空氣,空氣中的氧氣有助於微生物的繁衍,從而加速茶葉的陳化。但這並不意味著要將茶葉放在陽臺或裸露於空氣中;
注意不要將普洱或黑茶存放在完全密閉的環境中,能夠保持適當的通風,適當開窗即可。
普洱、黑茶的包裝,餅茶最裡一層是棉紙,再放入包裝盒或自封袋中,傳統的包裝也會採用筍殼,這種一般出廠就包裝好了。家用的容器可以選擇紫砂罐,或者建水紫陶,疏鬆的材質能夠保持一定的空氣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