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古鎮:雪山下的納西避世古村

2020-07-31 澎湃新聞

Yoki Huang

白沙古鎮的風貌一如它美麗的名字,純粹又清幽。我在今年初夏的一個清晨到訪,銀色的逆光鋪在光滑的青石板路上。閃爍的光芒令人睜不開眼,仿佛是雪山女神灑了一把碎銀在通往古鎮的道路上。玉龍雪山那巍峨黝黑的身軀是不屈的戰士,山頂不化的白雪是沙蠡筆下的多情的納西女格拉茨姆。歲月流轉,它永恆地守護著山腳下的納西古鎮。

白沙古鎮:雪山下的納西避世古村

白沙古鎮街景 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一部鮮活的納西族傳說

白沙的壁畫館中保存著從明朝初期起,由幾代工匠繪製了三百年的壁畫。在漫長的歲月中,不同的思想在激烈碰撞,幾大宗教交迭更替地登上統治者的舞臺。時間瀟灑地抹去了政權掠奪的血淚,留給後人璀璨的文明。

在這流傳了三百年的壁畫上,可以見到佛教、東巴教等文化和藝術流派的兼收並蓄。匠人們的筆觸流淌著無與倫比的精緻與嚴謹。壁畫中的人物形態是畫家用敏銳的洞察力與豐富的想像力塑造出的神明。處處可見的自然風貌,比如草甸中的駿馬、山林間的飛鳥與雪山水中的荷花則是古時人們對土地的熱愛與入世的情感。

白沙古鎮:雪山下的納西避世古村

圍牆上的東巴壁畫

離開壁畫藏館,我驚喜地發現東巴壁畫依舊活躍於老百姓的圍牆外。以黃色為底色,東巴象形文字幻化成詭秘的畫中舞蹈。它像一幅卷帙浩繁的長卷,記載了無數令人敬佩的女英傑的故事。其中一幅壁畫述說了一段神秘的往事:翠紅褒白作為天女幫助人類突破了天神置於人類的桎梏,幫助人類學習了插秧與剪羊毛的技能。並與人類男子崇忍利思生下了三個兒子。三個兒子分別成為藏族、納西族、白族的祖先。看著壁畫,遠處傳來玄妙的東巴古樂,撲面而來的古納西風情使人如痴如醉。

白沙古鎮:雪山下的納西避世古村

世界文化遺產納西古王國之都——白沙

納西族骨子內的勇敢與堅強

雪山蒼莽迷人、遠處傳來清脆的馬鈴聲。我忽然想起古時白沙是茶馬古道上極為重要的一站。這條神秘又偉大的商貿古道起源於唐宋藏區與內陸的「茶馬互市」。馬幫趕著馬隊,馱著貨物在橫斷山區的高山深谷間南來北往,流動不息。很難想像這條用馬蹄踩出來的商道以西雙版納為起點,途經普洱、大理、麗江、香格裡拉、德欽、察隅、邦達、林芝最後抵達拉薩。馬幫以血肉之軀,克服了大自然的危險與重重困難,真是令人敬佩。

白沙古鎮:雪山下的納西避世古村

和藹的村民

白沙古鎮:雪山下的納西避世古村

老藝人

我在白沙古鎮上,結識了一個開茶館的朋友,幾杯普洱下肚後,他與我說起他的爺爺做「馬鍋頭」——馬幫頭子的故事。舊時只有村裡勇敢又強壯的男人才能去跑馬單。白沙出發的馬鍋頭通常會帶領五個壯漢與二十幾匹馬組成商隊。在親人們不舍的眼神中,他們趕著馬,馱著貨物步行到二十公裡外的拉市海,然後在原始森林中越行越遠。

去西藏的路上,要克服九九八十一難。遇到湍急的河流,馬踩著浪花遊過去,人和貨物固定在碗口粗的麻繩上蕩過河流。遇到大雪封山,投宿無門時,一群人圍起來升起火把,搭野帳篷。從皮囊中取出珍藏著的羅非魚或臘排骨來增加抵抗力,與惡劣天氣搏鬥。更別提同伴在漫長道路上的生病甚至是亡故,都會為馬隊帶來不可估量的災難。

白沙古鎮:雪山下的納西避世古村

在原始森林中越行越遠

一年中有半年的時光,親人們在祈禱,馬幫在奮鬥。當等待的人們鎮子口聽到趕馬人歸途中敲打鋩鑼的聲音時,全家出動,圍著火塘跳舞慶祝。納西族祖先骨子內的勇敢與堅強為後人帶來了平安穩妥的生活。

一場真實的人間煙火

四方街上瀰漫著從爐灶中氤氳而上的煙火氣。不少年逾古稀的老奶奶們穿著藍色厚布上衣,頭上頂著同色帽子,略顯佝僂的身軀上背著一捆柴火或者一籃蔬果和鮮花。她們每日早上聚集在鎮中心的四方街上,為一早趕集的人們提供新鮮蔬果。她們的丈夫低頭烹飪,為路人提供納西族傳統早餐。

白沙古鎮:雪山下的納西避世古村

年逾古稀的老奶奶在四方街上

香氣引得路人聚集,非得飽餐一頓才能離開。夜露霜、綠豆團,黑黝黝的小鍋內炙烤著金黃色的粑粑與米白的餌塊。這裡的人趕早將秘制調味玫瑰餡包進粑粑,我咬上一口,麵粉踏實的香氣與鮮花浪漫的餘味讓人品嘗到了幸福。它不僅是當地人熱愛的小吃,也是古時馬幫必備的乾糧。

白沙古鎮:雪山下的納西避世古村

烤餌塊

我在四方街的沿街店鋪中認真地挑選著銅器,迷失在銅火鍋、銅壺、銅盆、銅瓢、油燈等少數民族打造的生活用品中。連連驚嘆它們做工的精美。

白沙古鎮:雪山下的納西避世古村

四方街上的銅器攤位

一位納西盼金妹聞聲,笑眯眯地湊過來,黑紅的臉龐閃爍著太陽的色澤。她得意地與我說:「我家是這條街上唯一還能手工打造銅器的店鋪,曾經白沙有許多打銅師傅,大家以此為生。現在只有我爺爺是把打銅這門手藝作為傳承在做了。我在鎮裡開辦的藝術院學習傳統刺繡,我家姓和,祖上是木府的子民,奶奶常和我們說,做人千萬不能忘記本源。」與許多被商業化旅遊湮滅的古鎮不同,我在本地少女的眼中看不到世故與樸素的纏鬥,她依然是雪山下像光一般在奔跑的納西蜜。

白沙古鎮:雪山下的納西避世古村

遠眺玉龍雪山

白沙古鎮:雪山下的納西避世古村

古鎮小景

白沙古鎮:雪山下的納西避世古村

靜靜的村鎮

走出店鋪,在連綿的納西族建築瓦片下,我眯著眼睛眺望遠方被雲霧纏繞的雪山頂,身處在安靜淳樸的村落,目之所及都是愜意。天空是水洗後淡淡的湛藍,色調明淨得像藍月谷的流水。懶狗從青石板路上站起,自在地,深深地拉伸身體後復又躺下。我想起了于堅的詩:

我們住在這裡 生下了小孩

我們日日夜夜談論著雲南

在高原上談論湖泊 在春天中談論梨花

在冬天談論雪 在秋天談論雲。

(聯繫我們/投稿郵箱:sjdl_2020@163.com)

責任編輯:朱喆

校對:劉威

相關焦點

  • 白沙古鎮:雪山下的納西避世古村
    白沙古鎮的風貌一如它美麗的名字,純粹又清幽。我在今年初夏的一個清晨到訪,銀色的逆光鋪在光滑的青石板路上。閃爍的光芒令人睜不開眼,仿佛是雪山女神灑了一把碎銀在通往古鎮的道路上。玉龍雪山那巍峨黝黑的身軀是不屈的戰士,山頂不化的白雪是沙蠡筆下的多情的納西女格拉茨姆。
  • 玉龍雪山下的神秘古村,曾是納西族古都,還是麗江木府政權起源地
    說到去麗江旅遊,很多人都會對神秘的納西文化充滿好奇。而想要了解納西文化,位於玉龍雪山下的白沙古鎮是絕對不能錯過的。白沙古鎮和大研古鎮、束河古鎮並成為麗江三大古鎮,但是去過麗江的人都知道,大研古鎮和束河古鎮的日益嚴重的商業化已經讓很多人感覺索然無味,而漸漸在商業化過程中的白沙古鎮就成了我們對於神秘納西文化的最後想像。白沙古鎮位於麗江城北約10公裡,北臨玉龍雪山,南至龍泉,西依芝山。
  • 白沙古鎮,距離雪山最近的小鎮,原生態展現納西生活
    白沙古鎮坐落在玉龍雪山下,距麗江以北12公裡的古村落,與大禹古鎮、所屬古鎮一起被稱為「麗江三大古鎮」。白沙古鎮是納西族最早在麗江定居的地方,是麗江最大的家族,麗江土司「木家」的發源地,是納西族最早的政治中心,也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組成部分。
  • 國內旅遊:麗江「白沙古鎮」——原始的納西王國
    我在去白砂古鎮的路上,被司機說了,白沙古鎮人很少,是個很寂寞的地方,因為沒有可以欣賞的景色,不如去大研古鎮更有趣,我笑了,我當然知道大研古鎮的光輝之美,但是原始的味道已經失去了,這次來了麗江,我來找古納西族住的麗江,所以我來到了白沙古鎮,我想一定會有印象深刻的東西,這次來白砂古鎮玩,一定比去大研古鎮好,更有意義。
  • 麗江白沙古鎮——玉龍雪山下的納西族古都,靜謬神秘的古村
    雲南麗江作為中國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重要通道,古代的不同文化在這裡衝突和融合,古代的文化並沒有經過時間而消失,麗江大大小小的古鎮作為歷史的見證者,仍然為旅客訴說著當年的繁華。在麗江最著名的古鎮當屬研古鎮,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一座更加隱秘,歷史更為悠久的古鎮——白沙古鎮白沙古鎮。
  • 白沙古鎮,原生態納西村落,來了一次還想來的地方
    麗江白沙古鎮,最原生態的納西村落,來了一次還想來的地方白沙古鎮位於玉龍雪山腳下,距離麗江古城僅10公裡,卻遠離了城市的喧擾,想要在麗江尋得一絲清靜,唯有白沙古鎮最能得人心。曾經去過麗江幾次,但是每次去都只待在麗江古城或者束河古鎮,直至最後一次才去了一趟白沙古鎮,這個最具有納西遺風的古鎮,也是最原生態的納西村落。
  • 白沙古鎮:被世人遺忘的村莊
    燕滇文化旅遊 : 白沙古鎮:被世人遺忘的村莊玉龍雪山 腳下的 白沙古鎮 ,是被世人遺忘的一處村莊。這個古樸的村長,多年來都始終保持著原有的模樣,土牆粗瓦,路邊的老人神情自得地走著。這裡是 麗江 土司「木氏家族」的政權的起源地,也是具有納西遺風的古鎮,被稱為最原生態的納西村落 。
  • 白沙古鎮-這裡沒有熙熙攘攘,只有寧靜的小日子!
    初來麗江,名聲在外的麗江古城卻已失了原味~誤打誤撞想親近雪山來到白沙古鎮,意外之喜的找到了麗江最後留存的——最清淨純樸的古城原貌。這裡是是納西族發源地,麗江三大古鎮裡面保存的最古樸的地方,在當地有一個說法:束河古鎮是10年前的麗江,白沙則是20年前的麗江。
  • 走進最具納西民族風格的古鎮:麗江白沙古鎮,帶你感受納西文化
    這次給大家介紹的是雲南的白沙古鎮。白沙古鎮位於麗江城北,北臨玉龍雪山,南至龍泉,西依芝山。白沙古鎮是最具有納西民族風格的古鎮,也是最原生態的納西村落。陌陌在前面的文章裡寫到了雲南的束河古鎮,束河古鎮也位於麗江。而白沙古鎮、束河古鎮和大研古城並稱為麗江三大古鎮。當然,它們也可以並稱為「麗江古城」。
  • 納西遺風的白沙古鎮,麗江最低調古鎮,遊客:這才是嚮往的麗江
    在玉龍雪山之下,距離麗江城北約16公裡的地方,有一座一千七百多年歷史古樸的小鎮-白沙古鎮。這裡是「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納西族人民在麗江最初的聚居地。作為古時麗江最大家族「木氏家族」的發祥地,在宋元時期小鎮就十分的繁華,是麗江商貿、政治、文化的中心。
  • 國內旅遊:麗江「白沙古鎮」——原始的納西王國
    我在去白砂古鎮的路上,被司機說了,白沙古鎮人很少,是個很寂寞的地方,因為沒有可以欣賞的景色,不如去大研古鎮更有趣,我笑了,我當然知道大研古鎮的光輝之美,但是原始的味道已經失去了,這次來了麗江,我來找古納西族住的麗江,所以我來到了白沙古鎮,我想一定會有印象深刻的東西,這次來白砂古鎮玩,一定比去大研古鎮好,更有意義。
  • 麗江白沙古鎮-雲歸處·立雪堂民宿預訂-玉龍雪山腳下的世外桃源!
    雲歸處·立雪堂便坐落在玉龍雪山之麓的古樸小鎮——白沙古鎮裡。它是藏在玉龍雪山下的「世外桃源」。我行即集,蓋雲歸處。這萬水千山你都走遍了,何不今日回到立雪堂中去。在立雪堂看林木繁盛,鳥語花香。從格窗後向外望去,高脊飛簷之後便看到玉龍雪山了,每日醒來都能看到那納西族人心中的「聖山」。房間裝潢以木質結構為主,在貼和當地納西傳統建築風格的同時追求返璞歸真,樸素自然。沙發的布料也並非常見的光滑布料,它是帶有褶皺縫隙的,就像這片土地一樣,歲月流轉帶來的痕跡體現在每一處角落。
  • 麗江白沙古鎮,最原生態的納西村落,來了一次還想來的地方
    白沙古鎮位於玉龍雪山腳下,距離麗江古城僅10公裡,卻遠離了城市的喧擾,想要在麗江尋得一絲清靜,唯有白沙古鎮最能得人心曾經去過麗江幾次,但是每次去都只待在麗江古城或者束河古鎮,直至最後一次才去了一趟白沙古鎮,這個最具有納西遺風的古鎮,也是最原生態的納西村落。
  • 雲南「最低調」古鎮,毗鄰麗江古城,是納西文化發源地卻鮮有人去
    但在雲南麗江大研古城北面約10公裡處,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白沙古鎮,卻是一座商業開發和古鎮保護都做得很好的範例,讓我一見傾心,非常喜歡。白沙古鎮坐擁絕佳的地理位置,北面臨靠玉龍雪山,與大研古城一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白沙古鎮的規模和名氣雖不及大研古城,但它的歷史和地位卻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
  • 它是麗江三大古鎮之一:藏在玉龍雪山腳下,吸引眾多西方背包客
    它作為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重要通道,今天麗江保留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古城古鎮,名氣最大的當屬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其次是束河古鎮。但有這麼一個古鎮,相對人少而靜謐,同時也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組成部分之一:白沙古鎮。它北臨玉龍雪山,南至龍泉,西依芝山,是麗江一座古老的小鎮。據悉,麗江壩的納西族最初就是在這裡聚居,也是麗江木氏土司的發祥地。
  • 一個隱藏在雪山湖泊中的「雪山第一村」,蘊藏著最原始的納西文化
    這是一個隱藏在雪山湖泊中的「雪山第一村」,蘊藏著最原始的納西文化。長期以來,麗江就是世界的旅遊勝地,這裡有麗江古城,束河古鎮,玉龍雪山,虎跳峽,拉市海等眾多美麗的景點可供遊覽。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就在玉龍雪山腳下,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千年納西古村,與麗江古城和束河古鎮相比,它依然保持著原生態,讓人流連忘返。
  • 雲南麗江冷門的白沙古鎮,比大研束河更悠久,不遠處就是玉龍雪山
    ,很多人選擇住在古鎮裡,大研古鎮的人氣最旺,束河古鎮的人氣次之,不過這兩個古鎮都是後來建造的,麗江壩子上最早建立起來的城鎮其實是如今有點冷清的白沙古鎮,它是麗江最靠近玉龍雪山的古鎮,晚上的溫度比束河和大研要低一兩度。
  • 白沙古鎮速寫
    一座千年的古鎮,如一個歷經世事滄桑的納西族老婦人,洗盡歲月的鉛華,安靜地端坐在玉龍雪山下,淡看歲月靜好。  時光仿佛瞬間停了下來。停下腳步,仔細聆聽,仿佛能聽見昔日那馱運茶葉的馬幫,吱吱呀呀地行走的聲音。你聽:馬鍋頭揚鞭的大聲吆喝聲、馬脖子上的鈴鐺聲及那遠去的馬蹄聲、在長長的巷子裡聲聲迴響……  昨日那個趕馬的阿哥究竟哪裡去了?
  • 麗江白沙古鎮風光
    白沙古鎮位於麗江城北約10公裡,北臨玉龍雪山,南至龍泉,西依芝山,是納西族的古都、世界級「古納西王國 」。曾經是納西族麗江政治、經濟、商貿和文化的中心。作為納西族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納西族木氏土司在白沙積累了規劃城鎮的經驗,白沙古鎮是麗江土司「木氏家族」的政權的起源地。白沙古鎮是最具有納西遺風的古鎮,是最原生態的納西村落。
  • 沿滇藏路到麗江尋茶馬古道,登玉龍雪山看白沙壁畫聽木府納西古樂
    沿滇藏公路坦途,訪茶馬古道勝跡(4)-玉龍雪山守護著麗江古城 麗江,位於金沙江中遊。金沙江源於青藏高原犁牛石,故稱犁水,後因犁、麗讀音相近而異寫為麗水、麗江。麗江古城現在是雲南旅遊的領頭羊,但其前身卻是居其不遠的白沙古鎮。如果說白沙古鎮是母親,那麼麗江古城與涑河古鎮就是兩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