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近20萬年的萬壽巖遺址「活起來」了

2020-12-20 科技日報

◎ 科技日報記者 謝開飛

五月的三明,草木蔥蘢、生機盎然。

位於城西的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洞穴遺址、湖光山色、遊客服務中心等交相輝映,慕名前來的各國考古學者、參觀者等絡繹不絕。這處被譽為「南方周口店」,有近二十萬年歷史的古老遺址「活起來」了!

從炸藥包下的礦山到成為福建省唯一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萬壽巖遺址的光彩重煥,是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文物保護關係的生動樣本和經典案例。」當年參與保護的專家動情地說。

三明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遺址公園供圖

屬於全世界的萬壽巖

萬壽巖遺址至今進行了三次考古發掘,共出土中更新世晚期(距今18-20萬年前)、晚更新世早期(距今10萬年前)等4個文化層。考古專家認為,它的發現填補了福建省舊石器時代考古的多項空白,成為人類舊石器時代考古版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閩臺史前文化同源提供了新的證據。

「這是跨越20萬年的人類共同家園。」見證了萬壽巖一系列變遷,時任福建省文物局局長的鄭國珍言語斬釘截鐵,如果說新石器時代考古是一個國家的事情,那麼舊石器時代的考古就是全人類的事情。因此萬壽巖遺址不但是屬於中國的,也是屬於世界的。

萬壽巖遺址珍貴的文物價值,引發國際考古學者們的極大關注。俄羅斯科學院考古與民族志研究所西伯利亞分所高級研究員雷賓·葉夫根尼認為,「萬壽巖遺址的考古發掘成果意義非凡,拓寬了關於古人類研究的視野。」波蘭羅茲大學考古研究所教授盧齊娜·多曼斯卡說:「對於諸多困擾人類考古學界的問題,萬壽巖能幫我們找到答案。」

讓古老的遺址「活起來」

誰承想,20年前,萬壽巖曾在開礦的炸藥包下,處於岌岌可危的境地。文物保護與經濟利益的矛盾應該如何決擇?

關鍵時刻,時任福建省代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對萬壽巖遺址保護作出重要批示:三明市萬壽巖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是我省史前考古的首次重要發現,也是國內罕見的重要史前遺存,必須認真妥善地加以保護。

古老的萬壽巖遺址迎來新生:劃定保護紅線,成立保護機構,實施文保工程,開展環境修復……2000年,萬壽巖遺址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首,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了讓文物「活起來」,萬壽巖遺址積極打造集遺址展示、科普教育、學術研究和生態旅遊於一體的遺蹟公園,並於2019年6月正式開園。

理念一變天地寬。

當年,在萬壽巖炸山開礦的三鋼,如今也走上綠色環保的發展之路。「我們目前正大力發展工業旅遊,希望能與萬壽巖開展合作,共同打造一個大型的4A景區。」三鋼負責人說。

「生態美了,人氣旺了,當地村民腰包也更鼓了」。目前,該遺址公園每年接待參觀者達8萬餘人次,帶動周邊興起了農家樂和休閒產業等。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張琦琪(實習)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

相關焦點

  • 讓18萬年前的萬壽巖遺址「活」起來
    ……幾天前,三明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餘生富在「三明三元萬壽巖穴營暨三元民俗薈活動」現場,向小學生們講述「萬壽巖的故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萬壽巖遺址,位於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是我國南方典型的洞穴類型舊石器時代遺址,距今18.5萬年至3萬年,被視為「閩人之源」。
  • 萬壽巖遺址要「活」起來了!三明將打造南方特色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20年前,時任福建省代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對萬壽巖遺址兩次批示,採取措施將文物搶救出來、整體保護,才有了之後的「福建考古大發現」,萬壽巖遺址成為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文物保護關係的生動樣本和經典案例。現在,我們到萬壽巖遺址能看到什麼?未來如何讓萬壽巖遺址「活」起來?海都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萬壽巖遺址保護:守住中華文明的遠古記憶-光明日報-光明網
    萬壽巖遺址由船帆洞遺址、靈峰洞遺址、龍井洞遺址等組成,共出土中更新世晚期(距今18-20萬年前)、晚更新世早期(距今10萬年前)、晚更新世晚期(距今4萬年前)和晚更新世末期(距今3萬年前)4個文化層。各文化層均含有大量遠古人類製作的石質工具及伴生哺乳動物化石。「萬壽巖把從數萬年前到20萬年前的歷史堆積在一座山上,這在全世界都很少見。」鄭國珍評價說。
  • 「南方周口店」福建三明萬壽巖: 古遺址煥發新生命
    萬壽巖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作為不可再生的珍貴文物資源,不僅屬於我們,也屬於後代子孫,任何個人和單位都不能為了謀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壞全社會和後代的利益。」這是時任福建省代省長的習近平同志於2000年的一份批示,正是這份批示,救下了一個距今18.5萬年的史前遺址,守住了一份中華文明留給人類的遠古記憶。 福建三明萬壽巖是我國南方典型的舊石器時代洞穴類型的遺址,有著「南方周口店」之稱。
  • 文化 |在萬壽巖遺址,聆聽18萬年前的遠古回聲
    從20世紀70年代起,三明鋼鐵廠就在萬壽巖開採礦石,嚴重影響萬壽巖山體景觀。1999年9月,原福建省博物館(現為福建博物院)與三明市文管辦、博物館組建聯合考古隊,對萬壽巖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在山上的靈峰洞、船帆洞等洞內發現了2000餘件石製品和大量哺乳動物化石。在這裡,聯合考古隊先後發現了約18.5萬年前、4萬年前、3萬年前的人類活動跡象。
  • 文旅融合讓大遺址活起來
    文旅融合讓大遺址活起來 2020-10-15 2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方周口店,三明萬壽巖
    久聞三明市三元區有個萬壽巖是史前人類遺址,可以說是福建人類的起源地,2日中午就驅車前往一探。沿著秀麗的山谷逶迤而行,眼前一個開闊的盆地間孤峰凸起,這就是萬壽巖了。原以為相傳中的史前遺址應該隱藏在群嶺的深處,可意想不到的是居然就這麼大喇喇地展現在眼前。
  • 特稿|「萬壽巖」往事
    距福建省三明市區約30公裡外的巖前鎮,藏著一個距今18.5萬年的史前遺址——萬壽巖。由此,一句「北有周口店,南有萬壽巖」的佳話在當地久久傳頌。不少熟知萬壽巖遺址的人都感嘆它的「幸運」。上世紀90年代,在萬壽巖的考古價值被發覺以前,這座孤立的小山曾是石灰巖採礦點。
  • 萬壽巖下,聽村民講過去的故事
    沿著草地旁的小道,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石碑、萬壽巖、萬壽巖遺址博物館,一個個迎面而來。「小時候想都不敢想,有一天能在這裡晨跑,那時這裡是礦區,到處都是灰。」 村民呼籲保護歷史古蹟巖前村在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村和鎮都因萬壽巖而得名。萬壽巖是一座海拔 300 多米的石灰巖孤峰,山體內有多處喀斯特溶洞,其中靈峰洞內自宋代以來就建有寺廟。王球親小時候有時會跟小夥伴們去鑽山洞玩。他們不知道的是,有人比他們早了 18.5 萬年。
  • 華東地區最早洞穴類型,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福建三明萬壽巖
    萬壽巖由石灰巖構成,巖石融化後發育,形成十幾個洞穴,舊石器時代的文化埋在靈峰洞和帆洞裡,遺址總面積1200平方米以上,發掘面積400平方米,帆洞樓下的文化層發現的是距今約兩萬年的人造石地板,是全國第一個。
  • 「南方周口店」福建三明萬壽巖:古遺址煥發新生命
    萬壽巖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作為不可再生的珍貴文物資源,不僅屬於我們,也屬於後代子孫,任何個人和單位都不能為了謀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壞全社會和後代的利益。」這是時任福建省代省長的習近平同志於2000年的一份批示,正是這份批示,救下了一個距今18.5萬年的史前遺址,守住了一份中華文明留給人類的遠古記憶。
  • 姜荷花開的這一天,我們決定去萬壽巖
    仍是一處免費開放的景點萬壽巖古人類遺址距今已有18.5萬年了你以為史前人類的生活風餐露宿茹毛飲血在萬壽巖遺址我們看到的生活洞裡原有宋朝建築的寺廟目前是不對遊客開放的散落在草地上的巨大巖石全都是從山上自然掉落參觀的時候不要靠得太近
  •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在家也能逛萬壽巖!竟然還這麼好看!
    根據新冠病毒肺炎防疫工作要求,為保障遊客生命安全,儘早打贏防疫阻擊戰,萬壽巖遺址公園叫停了系列活動,遺址博物館也暫時閉館了,現在的萬壽巖增添了些許冷清,不過沒關係,待到春暖花開日,戰勝疫情時,我們再一起共赴萬壽之約,欣賞盛世美巖!
  • 萬壽巖遺址周邊將建設這些項目!其中一個正在建設……
    市區至萬壽巖遺址公園公交線路開通後,在遊客變多的同時,很多單位也把黨日活動放在了萬壽巖。面對遊客的增加,如何提升萬壽巖遺址的文旅價值,讓來過的遊客還想再來,帶動更多的遊客前來遊玩體驗成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
  • 福建三明石器時代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一處可觸及遠古的地方
    01福建三明的石器時代遺址——萬壽巖遺址萬壽巖遺址位於福建省三明市巖前鎮巖前村西北的石灰巖孤峰上,它是舊石器時代的遺址,在遠古時期這裡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時間大約可以追溯到18.5萬年前,可見萬壽巖的歷史有多久遠。
  • 福建萬壽巖遺址設立法官工作室和巡迴法庭
    日前,福建省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三元區人民法院在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設立的萬壽巖遺址生態司法保護法官工作室、巡迴法庭正式啟用儀式。  萬壽巖是迄今為止福建省內發現最早的舊石器時代洞穴類型的居住遺址,被考古界譽為「南方周口店」。
  • 萬壽巖保護背後的典範力量——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三明實踐 (中)
    因為石灰巖是煉鋼熔爐劑的重要原料,20世紀80年代,省屬重點企業三明市鋼鐵廠(以下簡稱「三鋼」)花巨資買下開採權。「炸藥包一響,碎石飛濺,灰塵瀰漫。」村民鄧積根回憶道。  其實,早在1989年,當地調查小組就在萬壽巖溶洞內發現哺乳動物化石,遂被列為市級古脊椎動物保護點。差不多10年後,看著「壽桃」瘦身近2/3,當地村民推選5名離退休老教師聯名致信市政府,呼籲搶救文物古蹟。
  • 萬壽巖保護背後的典範力量——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三明實踐(中)
    因為石灰巖是煉鋼熔爐劑的重要原料,20世紀80年代,省屬重點企業三明市鋼鐵廠(以下簡稱「三鋼」)花巨資買下開採權。「炸藥包一響,碎石飛濺,灰塵瀰漫。」村民鄧積根回憶道。其實,早在1989年,當地調查小組就在萬壽巖溶洞內發現哺乳動物化石,遂被列為市級古脊椎動物保護點。
  •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 姜荷花開的這一天,我們決定去萬壽巖
    萬壽巖古人類遺址距今已有18.5萬年了就坐落在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去看望這樣一位「老壽星」你可以放心做小心一點儘量別跑史前人類的精緻生活你以為史前人類的生活風餐露宿茹毛飲血在萬壽巖遺址我們看到的生活洞裡原有宋朝建築的寺廟目前是不對遊客開放的散落在草地上的巨大巖石全都是從山上自然掉落參觀的時候不要靠得太近
  • 中國綠都 最氧三明 | 萬壽巖姜荷花開美了,約起賞花去
    >萬壽巖仍是一處免費開放的景點萬壽巖古人類遺址距今已有18.5萬年了就坐落在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去看望這樣一位「老壽星」你可以放心做一個可可愛愛的小朋友誒誒誒,別槓青青手裡的姜荷花是在外面領取的文明賞花大家可不要隨意摘花哦還有就是花田裡的泥較軟大家想要和花兒親近小心一點儘量別跑史前人類的精緻生活你以為史前人類的生活風餐露宿茹毛飲血在萬壽巖遺址我們看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