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口店」福建三明萬壽巖: 古遺址煥發新生命

2021-01-18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福州5月19日電(記者 胡美東 王愷昊) 「保護歷史文物是國家法律賦予每個人的責任,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萬壽巖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作為不可再生的珍貴文物資源,不僅屬於我們,也屬於後代子孫,任何個人和單位都不能為了謀取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破壞全社會和後代的利益。」這是時任福建省代省長的習近平同志於2000年的一份批示,正是這份批示,救下了一個距今18.5萬年的史前遺址,守住了一份中華文明留給人類的遠古記憶。

福建三明萬壽巖是我國南方典型的舊石器時代洞穴類型的遺址,有著「南方周口店」之稱。近年來,在三明市委、市政府的引導下,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全力打造成福建省乃至全國學術交流基地、文化旅遊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古遺址煥發新生命。

中國著名舊石器考古學家賈蘭坡對萬壽巖遺址評價說:「這個遺址很重要,必須保護!這是萬壽巖遺址的船帆洞內發現了距今4萬年的人工石鋪地面和排水溝槽等重要遺蹟,對研究早期古人類適應環境的能力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洞內發現的某些石製品的製作工藝與類型與臺灣發現的銳稜砸擊石片、石核相同,為閩臺史前文化淵源提供了實物證據。」

1999年靈峰洞考古發掘情形

據三明市文旅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蘇世斌介紹,20年來,三明市有力推進萬壽巖遺址保護和利用工作,制定出臺了《萬壽巖舊石器時代遺址保護管理規定》《三明市萬壽巖遺址保護條例》,使萬壽巖遺址保護和利用有法可依;完善責任目標機制,成立專門項目機構,健全依法行政機制;委託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與清華大學建築研究院文化遺產中心分別編制《福建省三明萬壽巖舊石器時代遺址總體保護規劃》《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推進考古遺址公園、萬壽巖遺址博物館、萬壽巖文化廣場等項目的建設與改造,以及項目基礎配套設施的完善。

在科學規劃與全面保護下,萬壽巖遺址有了全新的面貌。2001年3月,被評為「200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重大新發現」,是「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列入全國百項大遺址保護之一;2001年6月,萬壽巖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2月,萬壽巖考古遺址公園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福建省唯一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萬壽巖遺址保護工作得到了國家與社會的認可,也讓三明市與萬壽巖的品牌在社會上打響。

在做好遺址保護工作的基礎上,三明市還對萬壽巖進行合理開發,讓保護成果惠及民眾。2019年6月,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式開園,規劃佔地面積81.5公頃,由洞穴遺址、遺址博物館、宋代五級湧泉生態恢復區、漁塘溪濱水區等組成,形成「一廊萬壽十二景,樹綠花紅果飄香」的生態文明和歷史文明景觀。

如今的萬壽巖遺址一改當年狼狽的模樣,神清氣爽地聳立在藍天白雲之下。萬壽巖洞穴遺址、萬壽巖遺址博物館、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這些歷史文化項目的陸續建成,也帶動了巖前鎮文旅產業的發展,為當地百姓增收致富提供了新途徑。統計顯示,2019年萬壽巖遺址累計接待遊客、研學團體近8萬人次。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要更好地保護傳承弘揚萬壽巖古遺址文化,離不開旅遊的全面發展。近年來,巖前鎮積極打造「以節點為景點,以鎮區為景區」的三明近郊特色康養小鎮與全域旅遊核心區。目前,以萬壽巖為中心,以古人類文化、閩學文化、鄉土文化為紐帶,萬壽文化研學實踐區、吉口康養精修體驗區、烏龍田園農業示範區、蝴蝶谷森林戶外遊憩區已初具規模。

「現在的巖前鎮人氣旺起來了,生態環境變好了。萬壽巖遺址實施保護以後,原來很多工業產業退鎮入園,成立了專門的產業園區。」巖前鎮黨委書記蔡明泉表示,經過「退城進園」及多年招商引資,目前位於巖前鎮的吉口經濟開發區漸成規模。如今的巖前鎮已成為一座欣欣向榮的生態工貿新城。

不僅如此,巖前鎮還依託其豐富的綠色生態資源與城郊區位優勢發展生態農業,已建成萬畝水果、4萬畝豐產毛竹生產基地以及千畝設施農業示範基地。

萬壽巖全景 劉冬春攝

歷史文化經久不息,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沒有盡頭。未來,三明市將以萬壽巖為主要空間載體,創意再現遠古人類的生產、生活場景,借力優質的山林環境,打造以史前文化研學、體驗、餐飲、住宿為特色的高品質文化體驗休閒旅遊區。

相關焦點

  • 「南方周口店」福建三明萬壽巖:古遺址煥發新生命
    福建三明萬壽巖是我國南方典型的舊石器時代洞穴類型的遺址,有著「南方周口店」之稱。近年來,在三明市委、市政府的引導下,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全力打造成福建省乃至全國學術交流基地、文化旅遊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古遺址煥發新生命。中國著名舊石器考古學家賈蘭坡對萬壽巖遺址評價說:「這個遺址很重要,必須保護!
  • 福建萬壽巖遺址設立法官工作室和巡迴法庭
    日前,福建省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三元區人民法院在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設立的萬壽巖遺址生態司法保護法官工作室、巡迴法庭正式啟用儀式。  萬壽巖是迄今為止福建省內發現最早的舊石器時代洞穴類型的居住遺址,被考古界譽為「南方周口店」。
  • 「南方周口店」如何得以倖存
    萬壽巖遺址位於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巖前村,它的發現,把古人類在福建活動的歷史提前到18.5萬年前,是迄今為止福建境內發現最早的舊石器時代洞穴類型的居住遺址,被考古界譽為「南方周口店」。  在萬壽巖,多個洞穴類型遺址集於一山,在全國亦不多見;多個不同時代文化遺物及與其伴生的哺乳動物化石,跨越十幾萬年,為研究古氣候、古環境提供了重要依據;遺址出土的銳稜砸擊石片的製作工藝和類型與臺灣發現的銳稜砸擊石片和石核相同,為閩臺史前文化研究提供了實物證據。
  • 萬壽巖遺址要「活」起來了!三明將打造南方特色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三明力爭5年內把萬壽巖打造成南方特色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靈峰洞挖掘出的石器萬壽巖遺址靈峰洞N海都記者 宋暉近日,《人民日報》、新華社和央視等中央媒體重磅報導了三明萬壽巖遺址如何從開礦的炸藥包下搶救出來20年前,時任福建省代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對萬壽巖遺址兩次批示,採取措施將文物搶救出來、整體保護,才有了之後的「福建考古大發現」,萬壽巖遺址成為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文物保護關係的生動樣本和經典案例。現在,我們到萬壽巖遺址能看到什麼?未來如何讓萬壽巖遺址「活」起來?海都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南方周口店」疫後恢復遊客量翻番
    秋陽當空,福建省三明市萬壽巖下,遊人熙熙攘攘。自5月旅遊恢復以來,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已接待近7萬遊客。9月9日,中小學生到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研學。萬壽巖遺址文物保護所副所長、副研究員朱凱告訴記者,「入夏後,每月遊客量接近去年同期的兩倍,8月達近萬人次。」萬壽巖遺址位於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巖前村西北的石灰巖孤峰上,是我國南方典型的舊石器時代洞穴類型的遺址,有著「南方周口店」之稱。在這裡發現了2000餘件石器和大量哺乳動物化石,顯示萬壽巖分別在約18.5萬年前、4萬年前和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均有人類活動跡象。
  • 萬壽巖保護背後的典範力量——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三明實踐 (中)
    清流古人類化石遺址、「南方周口店」、永安安貞堡……一件件文物講述著文化交融演進的三明故事。  以萬壽巖遺址保護為契機和示範,以「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為指引,三明悄然開啟了文物遺存保護在一個市域範圍內的大膽探索,呈現出蓬勃的文化活力。
  • 萬壽巖保護背後的典範力量——聚焦以人民為中心的三明實踐(中)
    清流古人類化石遺址、「南方周口店」、永安安貞堡……一件件文物講述著文化交融演進的三明故事。以萬壽巖遺址保護為契機和示範,以「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為指引,三明悄然開啟了文物遺存保護在一個市域範圍內的大膽探索,呈現出蓬勃的文化活力。
  • 福建三明石器時代遺址: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一處可觸及遠古的地方
    01福建三明的石器時代遺址——萬壽巖遺址萬壽巖遺址位於福建省三明市巖前鎮巖前村西北的石灰巖孤峰上,它是舊石器時代的遺址,在遠古時期這裡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時間大約可以追溯到18.5萬年前,可見萬壽巖的歷史有多久遠。
  • 史前十萬年,三明萬壽巖那些好玩的事兒
    三元隸屬於福建三明市,很多人可能未曾聽說過。第一次去三元是2年前,三天的旅行給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曾經在千米之上的龍安村看過燦爛星河,也漫步在千年的忠山十八寨聆聽歲月的迴響,神秘的格氏栲森林,還有古人類遺蹟--萬壽巖,不大的三元,走進其間,卻讓你開啟全新的世界。11月,跟著萬壽「巖穴營」重遊三元,我要去探秘原始人的洞穴,穿越時光,回溯閩人之源。
  • 沉睡近20萬年的萬壽巖遺址「活起來」了
    ◎ 科技日報記者 謝開飛五月的三明,草木蔥蘢、生機盎然。位於城西的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洞穴遺址、湖光山色、遊客服務中心等交相輝映,慕名前來的各國考古學者、參觀者等絡繹不絕。這處被譽為「南方周口店」,有近二十萬年歷史的古老遺址「活起來」了!從炸藥包下的礦山到成為福建省唯一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萬壽巖遺址的光彩重煥,是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文物保護關係的生動樣本和經典案例。」
  • 華東地區最早洞穴類型,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福建三明萬壽巖
    2021-01-09 10:37:00 來源: 生活看新鮮 舉報   三明萬壽巖遺蹟位於福建省三明市巖前鎮巖前村西北部的石灰巖的孤峰
  • 萬壽巖遺址保護:守住中華文明的遠古記憶-光明日報-光明網
    關鍵時刻,時任福建省代省長的習近平作出重要批示,終於力挽狂瀾,保住了這一彌足珍貴的遺址。從此,被譽為「南方周口店」的萬壽巖,守住了一份中華文明的遠古記憶,並開啟了它百年文物工程的嶄新篇章。萬壽巖,成為考證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幸運兒」。
  •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在家也能逛萬壽巖!竟然還這麼好看!
    根據新冠病毒肺炎防疫工作要求,為保障遊客生命安全,儘早打贏防疫阻擊戰,萬壽巖遺址公園叫停了系列活動,遺址博物館也暫時閉館了,現在的萬壽巖增添了些許冷清,不過沒關係,待到春暖花開日,戰勝疫情時,我們再一起共赴萬壽之約,欣賞盛世美巖!
  • 滿意在三明 | 讓更多人聽見「遠古的聲音」,這位大學生志願講解萬壽巖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萬壽巖遺址最重要的考古遺存——人工石鋪地面,這是早期人類為了防止洞穴環境潮溼有意鋪就的……」7月21日,在三明市萬壽巖遺址博物館,來自三明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旅遊管理與服務教育專業的大三學生黃建玲正向遊客聲情並茂地講解。
  • 三元萬壽巖穴營暨三元民俗薈盛大啟動
    2020年中國綠都·最氧三明四季行,三元萬壽巖穴營暨三元民俗薈今日盛大啟動。截至活動結束,直播累計觀看量超2000萬、新浪微博話題閱讀量達3000萬、話題榮登新浪微博熱搜榜前三、國寶守護人線上徵集超10萬人參與總曝光量突破2個億…11月22日上午,一場融合開閩文化、考古科普、研學體驗於一體的研學體驗之旅在三明萬壽巖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式拉開序幕。
  • 南方周口店,三明萬壽巖
    訪萬壽巖 荒野孤峰石壁巉,史前遺址此中緘。蓬茅曲澗千秋跡,煙靄危崖萬壽巖。洞裡宛然朱火熾,山頭依舊白雲銜。久聞三明市三元區有個萬壽巖是史前人類遺址,可以說是福建人類的起源地,2日中午就驅車前往一探。沿著秀麗的山谷逶迤而行,眼前一個開闊的盆地間孤峰凸起,這就是萬壽巖了。原以為相傳中的史前遺址應該隱藏在群嶺的深處,可意想不到的是居然就這麼大喇喇地展現在眼前。
  • 特稿|「萬壽巖」往事
    距福建省三明市區約30公裡外的巖前鎮,藏著一個距今18.5萬年的史前遺址——萬壽巖。由此,一句「北有周口店,南有萬壽巖」的佳話在當地久久傳頌。不少熟知萬壽巖遺址的人都感嘆它的「幸運」。上世紀90年代,在萬壽巖的考古價值被發覺以前,這座孤立的小山曾是石灰巖採礦點。
  • 讓18萬年前的萬壽巖遺址「活」起來
    ……幾天前,三明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餘生富在「三明三元萬壽巖穴營暨三元民俗薈活動」現場,向小學生們講述「萬壽巖的故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萬壽巖遺址,位於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是我國南方典型的洞穴類型舊石器時代遺址,距今18.5萬年至3萬年,被視為「閩人之源」。
  • 「三鋼閩光杯」—三明市第四屆郊野(萬壽巖)馬拉松賽即將...
    這得益於作為「2020中國企業500強」的三鋼開啟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的綠色轉型之路,為三明的發展帶來的文化與經濟效益。3、萬壽巖遺址與三鋼有不可分割的聯繫!「禮讚新中國·建設新三鋼」,為貫徹健康中國、發揚體育強國戰略,三鋼履行社會責任,反哺社會,在三明巖前鎮組織啟動一場郊野馬拉松體育賽事活動,打造三明文旅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推動三明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
  • 三明憑什麼被稱為「寶藏城市」?
    這句出自《山海經·海內南經》的古語,頗具詩意地道出了福建與海洋的關係。遼闊的海域與山嶺遍布的陸地,讓福建成為一部打開的「山海經」。而位於福建中部的三明,則是這片山海大地上的一座寶藏「後生仔」。▲福建泰寧世界地質公園水上丹霞。衛星影像來源:天地圖三明地域跨福建省三大構造單元,地層結構發育完整,位於三明市三元區巖前鎮巖前村的萬壽巖遺址是我國南方典型的洞穴類型舊石器時代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