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第一個王朝的發源地──素可泰歷史公園

2020-12-12 騰訊網

泰國對中國來說,可謂「這麼近,那麼遠」。近,是因為泰國是中國的熱門旅遊國家;遠,因為泰國不為人熟悉的歷史。

十三世紀中期,高棉帝國統治現今柬埔寨、寮國、泰國等地,當時是東南亞第一強國,其後因高棉帝國開始衰落,泰國歷史因而起了變化。

在今天的泰國中部,有位統治素可泰(Sukhothai)和西薩查那萊(Si Satchanalai)地區的貴族斯裡納納姆託姆(Sri Naw Namthom),率先脫離高棉帝國獨立,其後則被鄰近的羅渦國(Lavo )打敗。

直到1239 年,兩位泰人將軍Pho Khun Bang Klang Haw 和Pho Khun Phameung(Pho Khun在泰文為尊稱詞)帶領當地泰人擊退孟族,以Pho Khun Bang Klang Haw 為王,建立素可泰王國(Kingdom of Sukhothai),開創帕鑾王朝(Phra Ruang Dynasty),即為後世公認的首個泰國王朝。

素可泰王國立國後,在其後兩位國王班孟(Pho Khun Ban Mueang)和蘭甘亨大帝(Pho Khun Ram Khamhaeng)帶領下,把素可泰王國的版圖擴大,從素可泰和西薩查那萊地區開始,擴展至今天整個泰國中部。

蘭甘亨大帝創立泰文字母

除了版圖擴大外,素可泰被視為泰國第一王朝,原因源於其孕育今天泰國文化的功勞。蘭甘亨大帝是素可泰王國中最著名的國王,被泰國人譽為泰國歷史的五大帝之一,其名字不僅在泰國歷史中流傳,更出現於中國史書的記載。《元史 本紀卷十八 成宗一》載到兩句:

「庚寅,必察不裡城敢木丁遣使來貢。」

「詔招諭暹國王敢木丁來朝,或有故,則令其子弟及陪臣入質。」

上述《元史》記載的敢木丁,就是蘭甘亨大帝,從中可知素可泰國王與元朝有朝貢關係。

蘭甘亨大帝最大的功勞不僅是他在戰場上勇敢,更重要的是他創立了今天泰文的基礎。蘭甘亨大帝參考流行於素可泰地區的巴利文、高棉文(素可泰曾受高棉帝國統治和宗教文化受印度教和佛教影響,因而流行這兩種文字),創製出泰文字母,奠定泰國文化以後的基礎。

在蘭甘亨大帝以後,素可泰王國持續地孕育泰國文化,如十四世紀時期,素可泰王國受緬甸和泰北地區的影響,篤信上座部佛教,更曾邀請錫蘭國上座部佛教的僧王到素可泰王國建立僧團。

可惜的是,素可泰王國的國運不算太長。到了十四世紀後期,素可泰王國南部地區的阿瑜陀耶王國崛起,並打敗素可泰王國,使之成為藩屬,直至十五世紀初被阿瑜陀耶王國所滅,國祚僅約150 年。

素可泰歷史公園(北部)

素可泰王國今天雖然不復存在,但往日的繁華卻化成今天素可泰歷史公園,讓遊客感受古代的輝煌。除了古城內,古城外東南西北各區均有素可泰王國的遺址。

北部最著名的寺廟非西春寺(Wat Si Chum)莫屬。西春寺建於十四世紀末Phaya Luethai 在位期間,當時的素可泰王國已成為阿瑜陀耶國的附庸國。

西昌寺裡有一個巨型樓閣(在印度建築概念中,寺廟內的樓閣稱為「Mandapa」;在泰國,樓閣則被稱為「Mondop」),建於 32 公尺乘 32 公尺的地基上。現時樓閣建築已沒有頂部,只有 15 公尺高的四面牆身。

樓閣內有一尊巨型的坐佛,被稱為阿卡那佛(Phra Achana),意思為「無畏」。

關於這座大佛曾有個傳說:一次素可泰王國與鄰國緬甸發生戰爭時,正當緬甸士兵欲摧毀佛廟時,有素可泰兩名士兵匿藏於大佛內的小洞發出聲音。由於閣樓狹窄,牆身較高,令聲音化成回音,讓緬甸士兵以為大佛顯靈,遂讓佛寺避過戰火。

另一個北部較為著名的寺廟則是派鑾寺(Wat Phra Phai Luang), 也是北部最大的寺廟。

派鑾寺建於十二世紀末,比素可泰王國成立更早,當時的素可泰還處於高棉帝國和羅渦國的統治。派鑾寺原本為印度教寺廟,也是素可泰立國前的城鎮中心,後來素可泰立國後,把政治重心遷至古城內的瑪哈泰寺(Wat Mahathat),派鑾寺也由印度教寺廟轉為佛教寺廟。

由於前身是印度教寺廟,因此派鑾寺的建築特色頗有印度教影子,如寺廟有三座金塔(金塔為印度教的建築特色)、寺廟的正中金塔象徵印度教的須彌山、周邊的護城河則與同樣是印度教建築的吳哥窟無異。

素可泰歷史公園(西部)

Wat Pa Mamuang 是素可泰公園西部的一座寺廟,按字面意思是芒果樹林中的修道院。相傳,蘭甘亨大帝曾在城西前播下芒果樹種子,種了一大片芒果樹林。到了十四世紀末,國王 Phaya Luethai 於樹林內興建了一幢皇家寺廟,即 Wat Pa Mamuang

石橋寺(Wat Saphan Hin)

除了 Wat Pa Mamuang,距素可泰城外 200 米一座小山上也有一幢著名寺廟,名為石橋寺(Wat Saphan Hin)。寺廟的字面意思是石橋修道院,原因是寺前有一條石造的山道。相傳蘭甘亨大帝從今天泰國南部的地區請來了一位修行僧侶講道,遂於小山上興建了這幢寺廟供該僧侶居住。

石橋寺寺內最令人驚嘆的是那高達 12.5 公尺的佛石像,名為「Phra Attharot」,側旁則有尊小坐佛。

素可泰(Sukhothai)一詞,在泰文有「快樂曙光」的意思。

今天的素可泰歷史公園遺址因與阿瑜陀耶王國的戰爭而遭到破壞,惟素可泰城內外仍有逾百佛寺佛塔及逾千尊佛像,可以想像古時素可泰王國都城的繁盛。

從佛教角度而言,佛有 4 種形態——站、行、坐、臥。

素可泰歷史公園的佛像則主要有有坐佛和行走佛。坐佛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與世界各地的坐佛模樣大同小異;至於行走佛,則是素可泰王國最具代表的佛教藝術特色。素可泰王國的人民相信,行走佛的法力最為強大,比坐佛和立佛更甚,其姿態一般為左手提起施無畏印,右手自然下垂(也有雙手合十狀),一隻腳踩地面,另一隻腳的腳跟抬起,像剛剛行走中的模樣,予人的一種「動靜皆宜」的感覺。

素可泰歷史公園(中部)

素可泰歷史公園的中部是昔日素可泰王國都城,古都東西長 1400 米,南北長 1810 米,闢有四道城門,四周有一城河環繞。今天的素可泰歷史公園與民居、市集交集而成,遊客一般均從東門進入城內欣賞各國遺址。

進入城後一直走,便會見到瑪哈泰寺(Wat Mahathat)。

瑪哈泰寺是城內最大的佛寺遺址,由素可泰王國的創立者 Pho Khun Bang Klang Haw 所建,是都城的城鎮中心。瑪哈泰寺的建築風格參考自梵語曼陀羅的概念(曼陀羅在梵語的意思是圓形,佛教用語時則指壇),佛壇呈圓形狀,由地基開始慢慢向上收窄成又圓又尖的頂部(印尼的婆羅浮屠同樣採用曼陀羅風格)。整座廟宇正中有一大型坐佛,其 8 個方位各有舍利塔,同樣為曼陀羅風格,舍利塔附近也有不同的行走佛或坐佛。

瑪哈泰寺正門的對面,是素可泰王國的皇宮遺址(Noen Prasat),現在只剩下 200 公尺乘 200 公尺的地基。地基兩旁有一大一小的儲水池,為素可泰都城的居民提供食水之用。

瑪哈泰寺的右後方是西沙瓦寺(Wat Si Sawai),特別的是它並非一座佛寺,而是祭祀毗溼奴的印度教寺廟。

沙瓦寺最初並非是素可泰王國的建築,而是十二世紀後期羅渦國(Lavo)佔領素可泰地區時所建。由於羅渦國信奉印度教,因而在素可泰地區建成西沙瓦寺,以供奉毗溼奴。西沙瓦寺與吳哥窟相像,均以三座金塔為最大的建築特色。

瑪哈泰寺的後方有一座寺廟,名叫銀池寺(Wat Tra Phang Ngoen),意思是銀湖上的寺廟,因坐落於一個小小人工湖之上而得名。

沙西寺(Wat Sa Si)是一幢坐落 Traphang-Trakuan 湖中間的寺廟,寺廟於湖中的倒影成為遊客至愛的景點。主舍利塔的建築仿自斯裡蘭卡的特色,周邊則有為數不少的小型舍利塔和一幢精舍建築。

沙西寺旁,有一座名叫 Wat Tra Kuan 的寺廟。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寺廟名稱的「Kuan」不是源自泰語,而是高棉語,意思是草藥種植園。與其他素可泰建築不同的是,Wat Tra Kuan 的舍利塔建於西方,而非建於東方。

探訪完瑪哈泰寺周邊的寺廟後,素可泰古城內靠北的位置還有另一幢索拉薩克寺(Wat Sorasak)。

相較其他素可泰建築,索拉薩克寺是屬於素可泰晚期的建築,大概於 1412 年由賽盧泰(Phaya Saileuthai )在位年間建成。當時的素可泰王國已經淪為阿瑜陀耶國的藩屬,所以非常有可能是由阿瑜陀耶國指派官員到素可泰王城興建,以宣示阿瑜陀耶國的權勢。由於索拉薩克寺是較後期的建築,其風格較具規模和氣勢,如地基有數十具大象和坐佛雕刻,上面則為具有斯裡蘭卡色彩的佛塔。

素可泰歷史公園(東部)

素可泰歷史公園東門外附近與民居、餐廳及旅館交集,無論是白天或夜晚均非常熱鬧,該區有兩幢寺廟頗適合到附近午飯前後探訪。

環象寺(Wat Chang Lom),與索拉薩克寺相似,以磚頭砌成18 公尺乘18 公尺的地基;上面有32 頭大象的雕刻,平均分布4 個方向,所有大象雕刻均向人前;最後上面為具有斯裡蘭卡色彩的佛塔。

另外,古城內的東面,還有一座金池寺(Wat Tra Phang Thong),寺名意思就是金色湖上的寺廟,具典型素可泰建築風格,居中為主佛壇,周邊有8 個小佛壇包圍。

素可泰歷史公園(南部)

除了古城外的東部外,南部也有兩個值得探訪的寺廟,包括四室塔寺(Wat Chedi Si Hong)和謝圖鵬寺(Wat Chetuphon)。

四室塔寺建於十四世紀末,立泰(Phaya Lithai)在位年間,同樣是具有斯裡蘭卡色彩的佛塔。佛塔旁有精舍的遺址,部分石牆可見到佛像倚著牆身雕成。

謝圖鵬寺位於素可泰古城南部約2 公裡處,寺廟四周有護城河,正中有一大幢以磚塊建成的建築,其四面外側是不同形態的佛像:東面是行走佛、北方是坐佛、西方是站佛、南方是臥佛。不過,現今只殘存行走佛和站佛,坐佛和臥佛則早已毀於戰火。

相關焦點

  • 素可泰歷史公園,探索泰國第一王朝的秘密!
    素可泰王朝是泰國建立的第一個王朝,自1238年興起,1420年沒落,因此,歷史名城素可泰在泰國具有重要的意義,素有「暹羅文化搖籃」之稱,現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一部分。素可泰王朝被泰國境內興起的大城王朝終結,因此這裡雖然比大城歷史還悠久,卻比大城遺蹟保存得更加完好。同樣被大成王朝滅亡的高棉帝國,所留下的吳哥窟同樣保存完好。而大城王朝的建築物基本上都遭到過緬甸軍隊的毀壞,所以如今只有基座保留了下來。
  • 素可泰,誕生於此的泰國第一任王朝,世界文化遺產,距今700年歷史
    素可泰,是泰國北部的一個府,相當於中國的省級別行政,面積約6600平方公裡,擁有九個行政縣區。素可泰是泰國第一個王朝的首都,泰國文化的搖籃,曾經被聯合國評為:「世界文化遺產」,也是水燈節的發源地。素可泰王朝興盛於1238年,沒落於1420年,其中最有名國王是藍甘亨大帝,與武裡大帝鄭信齊名,他被稱之為:「泰國之父」,在位時該王朝正是最鼎盛時期,他為泰國做出了很大貢獻,泰國文字就是他根據高棉文字創造的,還有聞名遐邇的宋卡洛瓷器。
  • 一群中國人南下,建立了泰國第一個王朝
    泰族,又稱「傣泰民族」或「泰佬民族」,是泰國和寮國的主體民族,史料記載,傣泰民族源於中國的雲貴高原,後因中原王朝及其他民族的擠壓,逐步向中南半島及南亞次大陸遷徙,很大一部分到達今天的泰國中北部,在泰國,泰族人佔據了總人口的40%。
  • 素可泰王朝:泰國第一個王朝,13世紀泰族人成為這個地區統治力量
    東南亞泰國古稱暹羅,在中國古代正史中經常可以看到。後來根據族名「泰族」,改稱泰國,取其「自由」之意。歷史上,泰國出現了很多王朝,大多和中原王朝保持著長久的朝貢關係和文化交往。示意圖素可泰王國,是泰國歷史上的首個有史料可以查證的王國,存在於1238年至1438年。
  • 來泰北禪意之地,尋素可泰王朝歷史
    歷史上普遍認為,素可泰王國(1238 – 1438)是泰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這裡也是泰國文明的發祥地,泰國藝術,建築和語言的發源地。素可泰憑藉其悠久的文化歷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城市。因此,對歷史、古蹟、文明感興趣的你,千萬不要錯過。雖然轉瞬已千年,但如今的素可泰遺址仍然可以看見許多歷史遺蹟。佛像、殘垣、古植、出土的文物都在述說著曾經的繁華的文明。
  •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的古都
    眾所周知,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可你不一定知道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古都設在哪裡。它就設立在距離鄭州幾十公裡外的登封。登封,是鄭州下轄縣級市,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少林寺就在登封。登封這個城市,從建立中國第一個王朝古都至今,歷經四五千年,先後歸屬過洛陽、鄭州、開封管轄,現在是鄭州下轄縣級市。
  • 素可泰王朝的國力,文化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泰國歷史公園近在咫尺
    如童話世界般美好,食物做的可口美味,歷史公園近在咫尺。我怎麼不能多留幾天呢~超五星好評吃飽喝足,在酒店租了一輛自行車,出發歷史公園。歷史公園很大,真心建議用自行車哦。自行車租用,我們酒店提供是50B一輛。之前遊記中看到這樣一段描述,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單車租借就在歷史公園對面有租。
  • 泰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所在地 素可泰最神秘的寺廟
    說到泰國的寺廟,很多人肯定不陌生,因為泰國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國家,走在泰國的各個城市,都能見到大大小小的寺廟。素可泰是泰國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在那個時代可謂是泰族的鼎盛時期,儘管後來經歷了戰亂,如今走在素可泰依然隨處可見歷史遺蹟。
  • 泰國最知名的歷史公園,是泰民族建立第一個獨立國家的都城
    素可泰歷史公園坐落於素可泰府,於1988年開園,1991年作為素可泰歷史城鎮及相關歷史城鎮的一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的遊客來參觀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美麗公園。素可泰歷史公園包括素可泰王朝的首府素可泰的遺蹟,佔地面積約70平方公裡,有193處遺蹟。
  • 泰國第一王朝皇宮遺址:殘垣斷壁上的莊嚴
    泰國第一王朝皇宮遺址殘垣斷壁上的莊嚴 (1/6)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8月21日,泰國素可泰遺址公園內的景象
  • 反映泰王朝建國初期建築藝術風格的素可泰歷史遺蹟公園
    在泰國旅遊期間素可泰古城是我最喜歡的泰國城市之一,這是個有著濃鬱歷史氣息的古城,寧靜祥和又遠離城市的喧囂,在這裡你可以看到6、7百年前泰民族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璀璨的建築遺蹟。素可泰(Sukhothai)是泰國首個王朝的首都,位於泰國中部的中央平原,距曼谷以北400多公裡,素可泰泰語意為「快樂的開始」,古城在舊城區,離新城約12公裡。現在的素可泰歷史遺蹟公園(Sukhothai Historical Park)是首個泰王朝的精華所在。公園內的宮殿、寺廟、佛塔數量極多。
  • 泰國,一個有歷史的國度——素可泰王朝
    而一提到泰國,很多人都會想到泰國的人妖,芭提雅還有各種佛寺。但是知之今天要說的是泰國不只有這些,泰國也曾是一個有著歷史厚度國家,也曾是一個東亞的文明中心。恰逢前不久泰國新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加冕,我們就來來聊一聊泰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有記載的王朝——素可泰王朝。
  • 泰國素可泰古城
    這是5月21日在泰國素可泰古城「素可泰歷史公園」的瑪哈泰寺拍攝的一尊佛像。    5月21日,一名遊客在素可泰古城「素可泰歷史公園」裡的瑪哈泰寺遊覽。    這是5月21日在泰國素可泰古城「素可泰歷史公園」拍攝的瑪哈泰寺。
  • 素可泰(Sukhothai)是泰國首個王朝素可泰王朝的首都
    素可泰(Sukhothai)是泰國首個王朝素可泰王朝的首都,位於泰國中央平原,曼谷以北427公裡,意為"快樂的開始",今天這裡有國家歷史遺址。素可泰位居曼谷以北440公裡的地區,不但是泰國國的第一個首都,也是泰文化的搖籃,泰國的文字、藝術、文化與法規,很多都是由素可泰時代開始創立的。
  • 創建了泰國文字,奠定了泰王朝版圖,泰國傑出的國王蘭甘亨大帝
    來到素可泰歷史遺蹟公園不得不提到為泰王朝做出傑出貢獻的蘭甘亨(Ram khamhaeng)大帝,為紀念這位偉大的君王,素可泰歷史遺蹟公園還專門為他建立一座紀念碑。紀念碑位於西門不遠,蘭甘亨大帝的銅像,豎立在一座石座之上,周圍修建了磚結構的護牆。
  • 泰國的曼谷王朝是如何建立的?
    呂海峰話說,近日,只要我們提起泰國曼谷王朝的國王加冕大典,相信是無人不知。因為在當今的時代,已經很少有國家還能夠擁有自己的國王。也正因如此,今天的泰國就不禁使很多人產生了極大的好奇。那麼,這個泰國的曼谷王朝是如何建立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探查一番。
  • 迄今為止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直接文字的記載的王朝是
    迄今為止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直接文字的記載的王朝是時間:2020-07-06 23: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迄今為止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直接文字的記載的王朝是 支付寶螞蟻莊園明日答案早知道更新了,答對就可以提前獲取小雞飼料,那麼最新的答案是什麼呢,一起和小編去看看吧
  • 泰國王室為什麼能屹立不倒?看看曼谷王朝對泰國歷史的偉大貢獻
    泰國曼谷王朝第十代君主拉瑪十世 事實上,君主制在泰國是非常穩定的,至少目前為止還是相當穩定,泰國王室之所以至今為止都能夠屹立不倒,是因為曼谷王朝對泰國歷史有偉大貢獻
  • 泰國最古老的首都遺址,有790年的王朝歷史,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素可泰是泰國歷史上的首個有史料可以查證的王國,存在於1238年至1438年,在隨後的200年時間裡,素可泰王朝的勢力範圍由今日的緬甸、寮國一直伸展到馬來半島,在這一過程中素可泰一直是這種擴展力量的精神支柱。素可泰可說是今天泰國的文化、文字和語言的搖籃。
  • 泰國歷經四個王朝,其中有一個王朝國王竟是中國人
    泰國原名暹羅,13世紀時泰族人開始成為這個地區的統治力量,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和文化。先後經歷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裡王朝和曼谷王朝。素可泰時期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公元1238年到1356年),開始形成較為統一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