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了泰國文字,奠定了泰王朝版圖,泰國傑出的國王蘭甘亨大帝

2020-12-12 獨往者

來到素可泰歷史遺蹟公園不得不提到為泰王朝做出傑出貢獻的蘭甘亨(Ram khamhaeng)大帝,為紀念這位偉大的君王,素可泰歷史遺蹟公園還專門為他建立一座紀念碑。

紀念碑位於西門不遠,蘭甘亨大帝的銅像,豎立在一座石座之上,周圍修建了磚結構的護牆。大帝一手捧著經書,另一手做出傳教的姿態,身姿偉岸,極具偉人風採。

王座上的浮雕展示了蘭甘亨大帝的一生豐功偉績,受到泰國國民敬愛的蘭甘亨大帝坐在王座之上,表情凜然,但充滿了慈愛,銅像充分表現出這位偉大帝王的傳奇性格。

我們到的時候已是傍晚了,紀念碑附近的景色非常漂亮,絢麗的晚霞,幽靜的林蔭步道,絢麗多彩的湖面,岸邊的樹木和湖中倒影,這裡絕對是出風光大片的好地方。

蘭甘亨,素可泰王朝的第三代國王。因其卓著的文治武功被譽為泰國歷史上的五位大帝之一。他的父親膺它沙羅鐵是素可泰王朝創始人,其兄班孟是王朝的第二代國王。

蘭甘亨年輕時就隨父出徵,進攻當時處於高棉人統治下的素可泰城。在一次不利的戰爭中,他一人驅趕戰象,堅持戰鬥,結果轉敗為勝。因而他父親將他命名為甘亨,即勇敢的意思。後人稱他為坤蘭甘亨,是因為坤是素可泰時期對國王的稱呼,蘭是梵文偉大之意,坤蘭甘亨意即勇敢而偉大的君主。

1278年蘭甘亨登基後,被視為是素可泰的黃金時代。在他在位期間,用他個人魅力和高超的外交藝術支撐起了素可泰大帝國,將他的王國勢力範圍拓展到了緬甸,寮國及馬來半島,將國土面積擴張了10多倍。他不僅是一個能徵善戰的軍事領袖,更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外交家。

蘭甘亨作為一個偉大的領袖,也是第一個統治了統一了的暹羅(後稱泰國)的領袖。在他統治期間,泰文化被推廣到了一個非常繁榮昌盛的高度。

蘭甘亨統治時期,人民安居樂業。他頒布了有關土地所有權和財產繼承權等法律,都是泰國最早成文的法典,也為後來的泰王朝奠定了基礎。

蘭甘亨還是位佛教的熱心推廣者。他從錫蘭引進的小乘佛教,至今對泰國影響深遠。

蘭甘亨的最大貢獻在於他創製了泰國今天的文字。他將當時流行於素可泰地區的巴利文、吉蔑文加以改造,於1283年創製了泰文字母,此後才有了泰文記載,因此泰人深信泰文是由他所創,為泰國民族文化的發展立下不可磨滅的功績。

儘管當時的記載不多,對他的了解大部分來自他自己定製的那塊石碑,這也是最早用泰文鐫刻的碑銘,具有很高的歷史和文學價值,在語言文字上被譽為古泰語的典範。石碑現已保存在博物館內。

碑文主要敘述了蘭甘亨國王的生平事跡,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蘭甘亨用第一人稱自述身世。第二部分敘述蘭甘亨治理國家時期為素可泰的建設所做出的豐功偉績。第三部分記載素可泰的版圖,歌頌蘭甘亨的功績。

碑文中還敘述了當時發生的重大事件,包括曾派遣使節訪問中國等。素可泰的這塊碑文是泰國有文字記錄的最早的歷史、文學作品,碑文內容豐富,用語精練,而且押韻,其中不少已成了現在人們常用的名句。

蘭甘亨大帝被譽為「泰國之父」,他的一系列豐功偉績,使得他深受泰國百姓的愛戴,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君主對泰國歷史所做出的突出貢獻,因而修建了這座紀念碑。除了遊客,每天也會有很多當地人專程來這裡祭拜這位帝王。

本文原想多介紹一下素可泰歷史遺蹟公園傍晚美麗的景色,圖片也以此為多,只是因涉及到蘭甘亨大帝的紀念碑,不得不對這位為泰國做出傑出貢獻的國王多做些介紹。

相關焦點

  • 泰國歷史上第一位大帝,在位四十二年,發明了泰國文字
    、曼谷王朝拉瑪九世蒲美蓬,現在小編來介紹一下泰國第一位大帝蘭甘亨。1238年,泰人首領膺它沙羅鐵領導泰人脫離真臘高棉人的統治,在今天泰國境內登基稱王,建立泰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因定都素可泰(今泰國素可泰),史稱「素可泰王朝」,正式國號「暹羅」,並且成為此後泰國所有朝代的國號。泰國因為素可泰王朝的建立,形成統一國家,此後歷史按照封建王朝發展規律。
  • 「趙無忌的泰國深度遊」國王紀念廣場,盤點泰國史上的優秀國王們
    依依不捨地告別了心中的小寧靜——華欣,驅車轉輾到了泰王國國王紀念廣場,兩地相距半個多小時的行程。國王紀念廣場是由泰國陸軍籌建,十分壯觀,在廣場裡修建了七尊巨大的雕像,分別是泰國歷史上七位戰功顯赫,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國王的雕像。
  • 泰國第一個王朝的發源地──素可泰歷史公園
    直到1239 年,兩位泰人將軍Pho Khun Bang Klang Haw 和Pho Khun Phameung(Pho Khun在泰文為尊稱詞)帶領當地泰人擊退孟族,以Pho Khun Bang Klang Haw 為王,建立素可泰王國(Kingdom of Sukhothai),開創帕鑾王朝(Phra Ruang Dynasty),即為後世公認的首個泰國王朝
  • 細讀泰國史1---史前文化
    倘若你去泰國旅遊,導遊在漫長的旅途中往往會介紹起泰國歷史:從13世紀的素可泰王朝,到達信大帝,再到時至今日的曼谷王朝。總之,在略懂泰國歷史的人眼中,泰國歷史好像僅僅起始於13世紀的素可泰王朝,迄今只有800年不到。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 豐富鮮明的泰國文化
    我想,高棉人一定沒有想到當年建立的很多印度神廟最後變成了佛教寺院;當時的國王也沒想到,佛教寺院最後變成了遺蹟。也許,這就是歷史。   泰國政權和王朝泰國歷史上有四個主要的封建王朝,即素可泰王朝(1238年—1438年)、大城王朝(1350年—1767年)、吞武裡王朝(1767年—1782年)和曼谷王朝(1782年至今)。但泰國歷史悠久,有許多古老的政權,在各個時期都留下了文化遺蹟。
  • 泰國歷經四個王朝,其中有一個王朝國王竟是中國人
    泰國原名暹羅,13世紀時泰族人開始成為這個地區的統治力量,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和文化。先後經歷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裡王朝和曼谷王朝。素可泰時期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公元1238年到1356年),開始形成較為統一的國家。
  • 盤點泰國國王蒲美蓬一家與中國的淵源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據外媒報導,泰國國王蒲美蓬·阿杜德去世,享年88歲。蒲美蓬·阿杜德,生於1927年12月5日,1946年登基,1950年5月5日加冕。蒲美蓬是曼谷王朝第9位國王,也是目前全世界在任時間最長的國家元首。
  • 泰國國王為啥姓鄭?因為這個祖籍廣東的中國人
    、達信大帝、鄭信、鄭昭王 、披耶達,泰皇五大帝之首 ,吞武裡王朝的開國皇帝,也是歷史上第一個在海外當皇帝的華人。,鄭昭在泰國東部招兵買馬擊退緬軍,平定各地的割據勢力,統一了國家,建立了泰國歷史上重要的第三個統一王朝吞武裡王朝,並於1767年12月28日被擁立為吞武裡大帝,奠定了現代泰國的基本版圖。
  • 盤點泰國國王蒲美蓬一家與中國的淵源(1)
    蒲美蓬是曼谷王朝第9位國王,也是目前全世界在任時間最長的國家元首。據2015年《福布斯》排名,泰國國王蒲美蓬·阿杜德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君王,其個人財產高達225.86億歐元。曾多次與中國領導人會面這位生前深得泰國各族國民的愛戴的泰國國王有個中文名字叫「鄭固」,事實上蒲美蓬一家都與中國頗具淵源。
  • 泰國最厲害的五位國王,泰國人尊為五大帝,有三位是中國人後裔
    不過現在要介紹的五位泰國國王,絕對是公認的最厲害的五位,因為泰國人尊自己國家這五位國王為五大帝,泰國歷史上也只有這五位國王被尊為大帝。這五位泰國國王分別是素可泰王朝蘭甘亨、阿瑜陀耶王朝納黎萱、吞武裡王朝達信、曼谷王朝拉瑪四世、曼谷王朝拉瑪五世,其中達信、拉瑪四世、拉瑪五世都是中國人與泰國人的混血後裔。
  • 泰國的曼谷王朝是如何建立的?
    呂海峰話說,近日,只要我們提起泰國曼谷王朝的國王加冕大典,相信是無人不知。因為在當今的時代,已經很少有國家還能夠擁有自己的國王。也正因如此,今天的泰國就不禁使很多人產生了極大的好奇。那麼,這個泰國的曼谷王朝是如何建立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探查一番。
  • 泰國通史:素可泰王朝時期的文化藝術——上篇
    在介紹素可泰王朝時期的文化藝術之前,先介紹蘭甘享石碑和泰文字母的使用。蘭甘亨石碑是素可泰王朝時期一塊非常重要的石碑,是研究素可泰王朝歷史的重要依據。該石碑大約鐫刻於1292年,此後長期淹沒在素可泰都城遺址的荒草叢中。
  • 泰國曼谷王朝,國王並非漢族後裔,為何姓「鄭」,還有一個中文名
    泰國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政府機構和皇室並存。現任泰國國王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是曼谷王朝的第10任國王,他還有一個中文名叫"鄭冕"。事實上,曼谷王朝的每一位國王都有一個獨立的中文名,且都姓"鄭"。這個姓氏不是音譯,就是中華文化百家姓中的"鄭"。泰國王室並非華人後裔,卻擁有中文姓名,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 泰國曼谷王朝開國國王,先王提拔他做軍隊統帥,他卻起兵搶走王位
    今天的泰國仍然是君主制國家,國號全稱泰王國,當今統治泰國的朝代是曼谷王朝,因國都定在曼谷而得名。曼谷王朝建立至今,對泰國歷史有不可磨滅的貢獻,首先是政治,在其統治下,泰國是近代亞洲除了中國和日本以外,唯一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國家,這要歸功於馬古大帝拉瑪四世、朱拉隆功大帝拉瑪五世這對父子國王,然後是經濟,在其統治下,泰國在九十年代實現經濟騰飛,躋身亞洲四小虎之一,這要歸功於蒲美蓬大帝拉瑪九世。
  • 泰國的國王並不是漢族後裔,可為何都姓「鄭」?原因其實很簡單!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泰國曼谷王朝」,是從1782年起延續至今的泰國王朝,它的別名叫曼谷王朝、卻克裡王朝。而這個曼谷王朝的實際建立者就是「拉瑪一世」,也就是「昭披耶卻克裡」。因為他曾經被「吞武裡王朝」的『鄭信大帝』封為王子(義子),所以曼谷王朝的王室成員都是以「鄭氏」為王族中文姓氏。例如像我們熟悉的『拉瑪一世鄭華』、『拉瑪二世鄭佛』、『拉瑪三世鄭福』等等。這便是曼谷王室『鄭氏』的大致來源,作者下面再來具體說一下!
  • 此人祖籍廣東,開闢了泰國一代王朝,至今泰王也有中國姓
    奠定了泰國的版圖在清朝年間,廣東地區就有不少人前往泰國生活,當時的泰國還不叫泰國叫暹羅,雍正年前,有一個叫鄭達的小混混在廣東潮州地區不學無術遊手好閒,賭光了家產走投無路後跑到了暹羅躲債討生活。當時泰國面對緬甸的侵略,於是鄭昭在泰國東部招兵買馬擊退緬軍,並平定了各地的割據勢力,收復北部的清邁和南部馬來半島一帶的領土,並於1767年12月28日被擁立為吞武裡大帝,歷史上稱鄭皇,改名鄭信。鄭信在位前期,不僅統一了整個泰國,還打敗了緬甸的再次進攻。
  • 泰國有六位君主被尊稱大帝,是哪六位君主?對泰國有何偉大貢獻?
    這六位君主是素可泰王朝的蘭甘亨大帝、阿瑜陀耶王朝的納黎萱大帝、吞武裡王朝的鄭信大帝、曼谷王朝的拉瑪四世馬古大帝、拉瑪五世朱拉隆功大帝、拉瑪九世蒲美蓬大帝。 既然以上六位泰國君主被尊稱大帝,那這六位泰國君主顯然就是泰國歷史最偉大的六位君主,那他們對泰國歷史到底有何偉大貢獻?
  • 素可泰,誕生於此的泰國第一任王朝,世界文化遺產,距今700年歷史
    素可泰,是泰國北部的一個府,相當於中國的省級別行政,面積約6600平方公裡,擁有九個行政縣區。素可泰是泰國第一個王朝的首都,泰國文化的搖籃,曾經被聯合國評為:「世界文化遺產」,也是水燈節的發源地。素可泰王朝興盛於1238年,沒落於1420年,其中最有名國王是藍甘亨大帝,與武裡大帝鄭信齊名,他被稱之為:「泰國之父」,在位時該王朝正是最鼎盛時期,他為泰國做出了很大貢獻,泰國文字就是他根據高棉文字創造的,還有聞名遐邇的宋卡洛瓷器。
  • 泰國唯一混血兒國王,英勇善戰統一暹羅,最後竟被養子殺害在宮中
    鄭信大軍英勇頑強,不僅將緬甸軍隊趕出暹羅,而且統一了暹羅,也就成了今天的泰國版圖。鄭信後來被泰國人尊稱為「達信大帝」,泰皇五大帝之首。這個吞武裡王朝的國王鄭信,又是何許人也?他父親是一個中國人,廣東澄海縣華富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名叫鄭鏞。明朝鄭和七下西洋之後,中國沿海很多農民不斷到南洋經商謀生。
  • 從歷代泰國皇室稱號,探討印度文化對泰國的影響
    2019年拉瑪十世登基為泰皇,從加冕大典中便可看到印度文化的影響,其中泰皇及皇室成員稱號的重新冊封更是印度文化的完整展現,來自梵文或巴利文的稱號需透過泰文作為注音來教導人民標準念法,由此可見其稱號的外來性與神聖性,至於泰國皇室為何需要透過印度文化來展現神聖性,而此傳統在什麼時候訂定?想深入探究翻一就要從泰國的語言、文字及歷史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