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曼谷王朝,國王並非漢族後裔,為何姓「鄭」,還有一個中文名

2021-01-15 照見古今

泰國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是聞名世界的度假勝地。

作為中國古代的附屬國之一,泰國舊稱暹羅,在元代向朝廷稱臣,每年按例繳納朝貢;上世紀初期,中國正遭受戰亂,許多沿海地區人民紛紛前往泰國避難。

據統計,目前泰國有900萬華人,佔總人口14%。中泰兩國交往源遠流長,泰國也長時間受中原文化影響。當你走在曼谷的大街上,會發現很多泰國人都會說幾句中文。

泰國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政府機構和皇室並存。現任泰國國王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是曼谷王朝的第10任國王,他還有一個中文名叫"鄭冕"。

事實上,曼谷王朝的每一位國王都有一個獨立的中文名,且都姓"鄭"。這個姓氏不是音譯,就是中華文化百家姓中的"鄭"。

泰國王室並非華人後裔,卻擁有中文姓名,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首位在海外稱王的華人

1238年,暹羅正式依附元朝,但元朝政府並沒有給予暹羅任何軍事支持和保護,到了清朝亦是如此。當時泰國正值阿瑜陀耶王朝時期,執政政府毫無作為,軍閥之間相互徵討,百姓苦不堪言。

鄰國緬甸借暹羅內戰之機乘虛而入,調動軍隊發起侵略。緬甸軍在暹羅境內大肆屠殺居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甚至還對暹羅人進行奴化教育,逼迫他們摒棄自己國家的語言和文化。

正當暹羅處於內憂外患之際,一位名叫鄭昭的救世英雄橫空出世。鄭昭是第二代華裔移民,他的父親鄭鏞是地地道道的潮汕人,於雍正年間下南洋來到暹羅經商,發跡後花錢捐了個官位,和當地一位名叫"諾央"的華裔貴族之女結婚,生下了鄭昭。

鄭昭自小聰明絕頂,是官家子弟中出了名的天才。時任宰相的拍耶節悉見他前途無量,便收他為義子,並幫他改名"信",在泰語中有"無價之寶"的含義。

鄭信出身官宦世家,加上權臣義父的加持,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國王的貼身侍衛,之後更是飛黃騰達,成為權傾朝野的軍事長官。

目睹了外來侵略者的種種暴行,鄭信義憤填膺,決心拯救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王城被攻破時,他僅帶了500人出逃,計劃以東海岸為據地,不斷向周圍擴張。

他迅速集結當地的青壯年男子,很快就將部隊發展到了5000人的規模。由於緬甸軍人多勢眾,鄭信首先帶領部下一路南下,消滅零零散散的小軍閥,並於行軍途中不斷擴大部隊。

收復南面後,鄭信率領大軍一路北上,直搗緬甸軍大本營。當時緬甸主力軍正在和清朝交戰,兩邊顧及不暇,結果潰不成軍,瞬間被擊破。

在之後的5年內,緬甸國王又多次派遣軍隊攻打暹羅,皆被鄭信擊退。鄭信統一了暹羅各部,奠定了暹羅的基本版圖,因此自立為王,建立吞武裡王朝。

鑑於鄭信抗擊外來侵略者有功,泰國人尊稱他為"吞武裡大帝",並將他列為泰國五大皇帝首位。值得一提的是,鄭信是首位在海外稱帝的華人。

國王遭到發小背叛,改朝換代

鄭信即位後,致力於恢復農業生產和改善居民生活條件。他啟用國庫,免費向災民發放糧食和生活用品,並鼓勵華人來暹羅定居。

此外,他還三番五次向清朝政府請求封號,但因為還有2位阿瑜陀耶的王子流亡在外,所以乾隆並沒有立即兌現冊封的承諾。

為了打擊官員貪汙腐敗現象,鄭信大力整頓官場風氣,對受賄之人處以極刑。這一舉措受到了人民的支持,卻影響了達官貴人的利益,所以鄭信和貴族階級的矛盾不斷激化。

加上鄭信晚年沉迷佛教,整日浸淫在吃齋念佛中,完全不理朝政,執政政府後期公信力直線下滑,逐漸失去了對局勢的控制,百姓也怨聲載道。

扎克裡是鄭信的髮小,二人曾同為宮中侍衛,成年後一起去寺廟進修。鄭信對此人十分信任,主動將妹妹許配給他,並把女兒送給他當妾室。

可扎克裡是忘恩負義之人,見鄭信逐漸失去民心,便暗中將他殺死,重新建立了曼谷王朝,封自己為拉瑪一世。

雖然清政府沒有給予暹羅太多紅利,但名義上還是得對暹羅負責的。扎克裡暗殺國王上位一事違背倫理道德,如果傳到了朝廷,勢必受到處罰。

為了瞞天過海,扎克裡想了個法子:更名為鄭華,謊稱自己是鄭信之子,因父親病故即位。"天高皇帝遠",乾隆遠在中原,根本無法得知事情的真相,便信以為真,承認了鄭華的地位。

有野史記載,扎克裡的母親是閩南女子,所以他也有一半的華裔血統。可事過多年,在現在的泰王身上,流淌的中國血液恐怕是微乎其微。在泰國王室中,中文姓名也只是形式,早已失去了其本質內涵。

相關焦點

  • 泰國曼谷王朝的國王並非是漢族後裔,為何都有一個中文名字
    泰國曼谷王朝的國王並非是漢族後裔,為何都有一個中文名字,姓「鄭」呢?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泰國曼谷王朝」,是從1782年起延續至今的泰國王朝,它的別名叫曼谷王朝、卻克裡王朝。而這個曼谷王朝的實際建立者就是「拉瑪一世」,也就是「昭披耶卻克裡」。
  • 泰國曼谷王朝的國王並非漢裔,為何都有一個「鄭」姓的中文名?
    為什麼有中國姓呢,很簡單,因為泰國曼谷王朝的國王跟中國有瓜葛。這種瓜葛就是歷史淵源,一種打斷骨頭還連著筋的瓜葛。眾所周知,泰國至今仍然是個王國,泰國的王朝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泰國雖然現在實行的是君主立憲,但這個王朝依然合法存在,國王和王室受到國民的尊重,王室受到國家優待,過著非常體面和榮華的生活。泰國的曼谷王朝建立於18世紀末,也叫拉瑪王朝,國王都有中文名字,而且中文都姓鄭。前幾年去世的第九世普老國王也有個中文名字叫鄭固。現在在位的國王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鄭冕。
  • 泰國國王其實並不姓「鄭」,也不是漢人,為何要使用「鄭」姓
    當今世界,眾多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中,泰國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在人們的印象中,但凡君主立憲制國家的國王,往往都只是國家的象徵性元首,不會掌握實權。而泰國的國王不僅掌握著行政大權,甚至還是國家武裝部的統帥。一旦對治理國家的政府有所不滿,是有實力推翻政府進行重建的。
  • 泰國國王為何姓鄭?在有漢姓之前,他們的名字一口氣念得完嗎?
    泰國國王有漢姓。他們姓鄭。比如,現在在位的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中文名為鄭冕。他的父親,蒲美蓬·阿杜德,中文名為鄭固。拉瑪五世和兒子們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他們之所以漢姓為鄭,來源於曼谷王朝第一任國王,拉瑪一世,鄭華。
  • 此國國王為何都有一個中文名字,還必須姓這個姓?原來和乾隆有關
    文/思源此國國王為何必須姓這個姓,還都有一個中文名字?原來和乾隆有關泰國現任國王常被稱作拉瑪十世,其實他還有個別名叫鄭冕、很顯然是個地地道道的中文名。似乎歷代泰國國王都有一個中文名字,而且姓氏基本上都是鄭。說起來泰國的語言和文字與中文完全不同,為何每個泰國國王都會特地取一個中文名字呢?說起泰國的王室,追溯起來應該有七八百年的歷史了,如今的卻克裡王朝其實是在早先吞武裡王朝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吞武裡王朝是由一個名叫達信的泰國人創立的。
  • 為什麼泰國歷代國王都是中文姓氏姓「鄭」呢?原因令人意外
    泰國現在的曼谷王朝也叫拉瑪王朝,國王中文名字都姓鄭。比如在2016年去世的拉瑪九世蒲美蓬老國王,他的中文名叫鄭固。現在的新國王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他的中文名鄭冕。
  • 泰國國王叫鄭冕,為啥歷任泰國國王都有中文名?
    現任泰國國王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中文名叫鄭冕。以及備受愛戴的上任國王蒲美蓬·阿杜德,也有個中文名叫鄭固。再往前看一看歷史,發現卻克裡王朝的歷任國王都有一個中文名。為什麼泰國國王都有一個中文名?這又與我們中國有什麼關係?
  • 泰國國王為啥姓鄭?因為這個祖籍廣東的中國人
    到泰國旅遊,曼谷湄南河西岸的鄭王廟是很多中國人必去的景點。泰國政府在曼谷市吞武裡廣場中央建立了「鄭皇達信紀念碑「供人瞻仰。至於現在的泰王姓鄭,按照鄭王廟的碑文介紹,是因為鄭昭而延續姓鄭。第二天處死鄭昭及王子、王孫數人,並宣布即位,號稱拉瑪一世,並遷都曼谷,史稱曼谷王朝,或拉瑪王朝。
  • 泰國的國王並不是漢族後裔,可為何都姓「鄭」?原因其實很簡單!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泰國曼谷王朝」,是從1782年起延續至今的泰國王朝,它的別名叫曼谷王朝、卻克裡王朝。而這個曼谷王朝的實際建立者就是「拉瑪一世」,也就是「昭披耶卻克裡」。因為他曾經被「吞武裡王朝」的『鄭信大帝』封為王子(義子),所以曼谷王朝的王室成員都是以「鄭氏」為王族中文姓氏。例如像我們熟悉的『拉瑪一世鄭華』、『拉瑪二世鄭佛』、『拉瑪三世鄭福』等等。這便是曼谷王室『鄭氏』的大致來源,作者下面再來具體說一下!
  • 泰國國王都姓鄭?都有中國名字?只是前幾任佯稱而已
    泰國是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中部的一個君主立憲王國,歷史上的泰國和中國周邊的國家一樣,向中國皇帝朝貢,受中國冊封。近代由於西方入侵,中國封建王朝的朝貢體系崩潰,這些國家的王室紛紛中斷了和中國朝廷的聯繫。在朝貢時期,這些周邊國家的國書裡使用的外交用語一般為漢語,大小管理及君王一般也取有漢語名字,泰國也不例外。我們看到網上說歷代泰國國王都姓鄭,都有中國名字,包括現在的國王,事實如何呢,泰國國王姓鄭有何由來?泰國國王加冕典禮泰國國王「姓鄭」要上溯到一個泰國華人「鄭信」,泰名為「達信」。
  • 半個中國人,開闢了泰國一代王朝,讓所有泰國國王擁有中國姓
    鄭昭雕像而緬甸又偏偏在這個時候,惹了一個不該惹的國家——大清王朝。清緬戰爭爆發,乾隆皇帝派兵出徵緬甸,緬甸面對強敵,只能全力應付。原本出徵泰國的軍隊被悉數召回中緬邊境,與清朝周旋,造成了泰國國內緬甸軍隊實力空虛。鄭昭抓住機會,趁機起兵,一舉趕走了緬甸人,自立為王,建立了吞武裡王國。鄭昭成了吞武裡王國的開國君主,成了泰國獨立的民族英雄。因為這項豐功偉績,泰國人尊鄭昭這位「半個中國人」為大帝,位列泰國歷史上的五大帝之一。
  • 泰國王室認這位中國人為祖先,列五大帝之首,歷代國王都有中文名
    德高望重、深受泰國民眾愛戴的泰國蒲美蓬·阿杜德國王去世了,全國上下皆聞者傷心聽者流淚。也許很多人並不了解的是,這位泰國王朝的第九位國王(即拉瑪九世)有一個中文名字——鄭固。一位純正的泰國國王怎麼會有中文名字?在絕大多數人的普遍認知裡,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區別於別國別族的姓氏與文化。
  • 為何泰國歷任國王都有中文名?原來真相背後的史實很不堪
    文/格瓦拉同志對泰國國情比較了解的朋友可能都知道,現在的泰國正處於卻裡克王朝(又稱曼谷王朝)時期,歷任國王在按照拉瑪N世排序的同時,無一例外都取有一個鄭姓中文名字。比如,開國之君昭披耶卻克裡(拉瑪一世)中文名叫鄭華,朱拉隆功大帝(拉瑪五世)中文名叫鄭隆,去年駕崩的蒲美蓬國王(拉瑪九世)中文名叫鄭固,而現任的國王哇集拉隆功(拉瑪十世)中文名叫鄭冕。
  • 泰國的國王和中國有什麼關係?為什么姓鄭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
    泰國是比較特殊的國家,在近現代史上,泰國是東南亞唯一沒有淪為殖民地阿國家,雖然從拉瑪七世起泰國也轉變為君主立憲制國家,但是泰國國王卻並非只是國家的象徵,泰國王室可以說依然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 泰國歷代國王為何都姓「鄭」?原來和這個中國人有關,難以置信!
    在中國境內很多人都會取一個外國名字,作為自己的另一層身份,當然這種方式不僅僅存在於國內,在國外也有一些人會選擇取中文名字。這是文化上的交流與碰撞,但在我們鄰近的一個國家泰國境內,卻有著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泰國的歷代國王,幾乎都以「鄭」作為自己的姓,那麼這到底又是為何呢?
  • 泰國國王為啥都姓鄭?原來是因為一個中國人
    泰國地處東南亞地區,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現在的泰國國王拉瑪十世,他的泰文名字是瑪哈·哇集拉隆功,另外他有還有個中文姓名,叫做鄭冕。其實不僅是拉瑪十世,歷史上所有拉瑪王朝的國王都有一個中文姓名。比如拉瑪一世叫做鄭華,拉瑪五世叫做鄭隆。為啥泰國國王都姓鄭呢?這裡面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 泰國國王為什么姓鄭?
    現任的泰國王室都有一個漢姓,就是鄭姓。然而泰王一家都是泰國人,為什麼會有一個漢姓呢?這其實還從泰國歷史上的一個華人國王說起,也就是泰國史上五大大帝之一的吞武裡大帝。鄭鏞剛到泰國,一個是語言不通,一個是沒啥本錢,只能在下層艱苦奮鬥,和其他勵志人物的鹹魚翻身不一樣,鄭鏞翻身靠的是賭博,正所謂搏一搏,單車變摩託。鄭鏞靠著賭博贏了錢,又去承包賭場,結果開始發達,甚至還獲得了泰國的爵位,取了暹羅姑娘,後來剩下鄭信,也就是吞武裡大帝。
  • 泰國卻克裡王朝十位國王,都有中文名字,你知道都叫什麼嗎?
    眾所周知,泰國的卻克裡王朝從建立至今,已經經歷了十世君主,當今泰王是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有趣的是,卻克裡王朝的國王從拉瑪一世開始,都有一個中文名字,你知道他們都叫什麼嗎?其實,泰國社會有很多華人後裔,他們都有自己的中文名字。
  • 泰國最厲害的五位國王,泰國人尊為五大帝,有三位是中國人後裔
    不過現在要介紹的五位泰國國王,絕對是公認的最厲害的五位,因為泰國人尊自己國家這五位國王為五大帝,泰國歷史上也只有這五位國王被尊為大帝。這五位泰國國王分別是素可泰王朝蘭甘亨、阿瑜陀耶王朝納黎萱、吞武裡王朝達信、曼谷王朝拉瑪四世、曼谷王朝拉瑪五世,其中達信、拉瑪四世、拉瑪五世都是中國人與泰國人的混血後裔。
  • 泰國曼谷王朝的幾位國王,有的受人民愛戴、有的卻虎父犬子?
    上次講了「和父母等長輩一起去泰國旅遊是什麼感覺」,這一次筆者想簡單介紹下泰國曼谷王朝的幾位國王。泰國原名暹羅,是一個有這700多年歷史和文化的國家,先後經歷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裡王朝和曼谷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