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國王都姓鄭?都有中國名字?只是前幾任佯稱而已

2021-01-08 小東來啦

泰國是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中部的一個君主立憲王國,歷史上的泰國和中國周邊的國家一樣,向中國皇帝朝貢,受中國冊封。近代由於西方入侵,中國封建王朝的朝貢體系崩潰,這些國家的王室紛紛中斷了和中國朝廷的聯繫。在朝貢時期,這些周邊國家的國書裡使用的外交用語一般為漢語,大小管理及君王一般也取有漢語名字,泰國也不例外。我們看到網上說歷代泰國國王都姓鄭,都有中國名字,包括現在的國王,事實如何呢,泰國國王姓鄭有何由來?

泰國國王加冕典禮

泰國國王「姓鄭」要上溯到一個泰國華人「鄭信」,泰名為「達信」。

16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泰國緬甸之間發生了一系列戰爭,前中期泰國落敗,1767年,緬甸第三次攻佔泰國首都,導致泰國大成王朝滅亡,之後清緬戰爭爆發,緬甸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駐紮暹羅,主力調回抵禦清朝進攻。暹羅的鄭信由此得以擊退緬兵,重建暹羅。清緬戰爭造成中南半島上發生了一大變局,緬甸被戰爭削弱,暹羅得以復國,鄭信開創吞武裡王朝並被擁立為王,華人稱之為鄭王,1777年得到清朝承認。

鄭信被部將篡位打死,部將為獲取清朝承認冒稱鄭信之子,成為現泰國王室開國君主

不久後的1782年,吞武裡王朝發生內亂,鄭信在被迫遜位後被打死,部將昭披耶卻克裡自立為王,成為今天泰國王室「王朝」的始祖「拉瑪一世」。1790年(乾隆55年),拉瑪一世遣使入貢清朝,為請求敕封,他在文書中自稱是鄭昭(鄭信)之子「鄭華」(其實他只比鄭信小3歲,最多能算兄弟)。清廷信之,封其為暹羅國王。

鄭信紀念公園

拉瑪一世第一次遣使中國,通事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煩,杜撰了暹羅國書原文所沒有的「鄭華」之名,並冒稱是鄭昭之子(「昭」在泰語中是「王」的意思),反正拉瑪一世到底是誰的兒子清朝也不會細查,承認他「父死子繼」就行了。這招果然矇混過關,於是相沿成習,由通事將入貢清朝的暹羅國王安個鄭姓漢名。總之,編造泰王中文名的始作俑者是乾隆年間的暹羅通事(一般由暹羅華人充任),但姓甚名誰已不得而知。

之後的拉瑪二世、三世、四世繼續向清朝上表納貢,貢表中的中文名分別為鄭佛、鄭福、鄭明。不過在四世第二次遣使朝貢時,路遇太平軍洗劫,其後由於目睹清朝國力已大為衰落,加上泰國也同樣面臨外部侵略,於是終止了朝貢。

四世以後,朝貢中斷,自然無使用「中文名」的必要,史書直接用音譯,此後國王中文名系網友杜撰

清實錄記載,自「鄭明」以後,「同治七年,鄭明卒,子抽拉郎公繼立,廢奴隸,行立憲」,即是說,到了「鄭明」的繼任者,中國已經稱呼其為「抽拉郎公」,就是著名的「朱拉隆功大帝」。繼而便是朱拉隆功大帝的兒子「馬活提路特」。而再往後,便不見對泰國國王及其鄭姓中文名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從朱拉隆功開始,中國對泰王的稱呼就開始明確地使用音譯。更不用說是現代泰國國王。因為一般來說,朱拉隆功大帝是現代泰國的締造者。

當然,四世及以前的中文名也不排除通事得到暹羅國王或政府授意的可能性。至於拉瑪五世以後所謂的中文名,就是現代人杜撰無疑了。

泰國現任國王和王后

所以,目前為止,沒有任何可靠的消息和史料表明,自朱拉隆功大帝開始,卻克裡王朝國王有主動對外宣稱自己的中文名是「鄭X」。或者從拉瑪一世開始,泰王就並未主動稱呼自己姓鄭。試想一下,如果他們真的對外宣稱有鄭姓,《清史稿》為什麼不記載呢?

網友編造國王漢名聯,還編造詩琳通公主漢語名,其實人家漢語書法從來署名「詩琳通」

因為從拉瑪五世以降的中文名都是好事者編的。網上能搜到一份「泰國王室漢名聯」,總計22個漢字,起字為昭,按順序排能排到拉瑪21世,今天網絡上所說拉瑪五世以降諸王的「中文名」就取自這個漢名聯。甚至好事者還編造了詩琳通公主的中文名「鄭琳」,其實從未使用過這個名字,我們看她的書法作品都是署名「詩琳通」的。

詩琳通公主漢語署名

這操作看著是不是很熟悉?越南阮朝的明命帝就是這麼幹的,他給後繼之君擬定了20個字做名字,新君繼位時依次取用。然而,明命帝這個規則有史料文獻背書,而這個「漢名聯」卻找不到任何可靠的來源信息,是個標準的三無產品,極有可能是好事者編出來玩的。

因此,所謂「歷任泰國國王的鄭姓中文名」,其來源純屬網上小道消息,並不可靠。而我想說的是,作為中國人,時刻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不可輕信網上消息。

相關焦點

  • 泰國曼谷王朝的國王並非漢裔,為何都有一個「鄭」姓的中文名?
    為什麼有中國姓呢,很簡單,因為泰國曼谷王朝的國王跟中國有瓜葛。這種瓜葛就是歷史淵源,一種打斷骨頭還連著筋的瓜葛。眾所周知,泰國至今仍然是個王國,泰國的王朝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泰國雖然現在實行的是君主立憲,但這個王朝依然合法存在,國王和王室受到國民的尊重,王室受到國家優待,過著非常體面和榮華的生活。泰國的曼谷王朝建立於18世紀末,也叫拉瑪王朝,國王都有中文名字,而且中文都姓鄭。前幾年去世的第九世普老國王也有個中文名字叫鄭固。現在在位的國王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鄭冕。
  • 為什麼泰國歷代國王都是中文姓氏姓「鄭」呢?原因令人意外
    泰國現在的曼谷王朝也叫拉瑪王朝,國王中文名字都姓鄭。比如在2016年去世的拉瑪九世蒲美蓬老國王,他的中文名叫鄭固。現在的新國王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他的中文名鄭冕。
  • 泰國國王為何姓鄭?在有漢姓之前,他們的名字一口氣念得完嗎?
    泰國國王有漢姓。他們姓鄭。比如,現在在位的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中文名為鄭冕。他的父親,蒲美蓬·阿杜德,中文名為鄭固。拉瑪五世和兒子們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他們之所以漢姓為鄭,來源於曼谷王朝第一任國王,拉瑪一世,鄭華。
  • 此國國王為何都有一個中文名字,還必須姓這個姓?原來和乾隆有關
    文/思源此國國王為何必須姓這個姓,還都有一個中文名字?原來和乾隆有關泰國現任國王常被稱作拉瑪十世,其實他還有個別名叫鄭冕、很顯然是個地地道道的中文名。似乎歷代泰國國王都有一個中文名字,而且姓氏基本上都是鄭。說起來泰國的語言和文字與中文完全不同,為何每個泰國國王都會特地取一個中文名字呢?說起泰國的王室,追溯起來應該有七八百年的歷史了,如今的卻克裡王朝其實是在早先吞武裡王朝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吞武裡王朝是由一個名叫達信的泰國人創立的。
  • 泰國國王其實並不姓「鄭」,也不是漢人,為何要使用「鄭」姓
    當今世界,眾多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中,泰國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在人們的印象中,但凡君主立憲制國家的國王,往往都只是國家的象徵性元首,不會掌握實權。而泰國的國王不僅掌握著行政大權,甚至還是國家武裝部的統帥。一旦對治理國家的政府有所不滿,是有實力推翻政府進行重建的。
  • 泰國歷代國王為何都姓「鄭」?原來和這個中國人有關,難以置信!
    自古以來,名字是一個人最為重要的標誌,因為這代表自己行走江湖的名片,所以很多人對於名字也十分的重視。在中國境內很多人都會取一個外國名字,作為自己的另一層身份,當然這種方式不僅僅存在於國內,在國外也有一些人會選擇取中文名字。
  • 泰國卻克裡王朝十位國王,都有中文名字,你知道都叫什麼嗎?
    眾所周知,泰國的卻克裡王朝從建立至今,已經經歷了十世君主,當今泰王是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有趣的是,卻克裡王朝的國王從拉瑪一世開始,都有一個中文名字,你知道他們都叫什麼嗎?其實,泰國社會有很多華人後裔,他們都有自己的中文名字。
  • 泰國國王為啥都姓鄭?原來是因為一個中國人
    泰國地處東南亞地區,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現在的泰國國王拉瑪十世,他的泰文名字是瑪哈·哇集拉隆功,另外他有還有個中文姓名,叫做鄭冕。其實不僅是拉瑪十世,歷史上所有拉瑪王朝的國王都有一個中文姓名。比如拉瑪一世叫做鄭華,拉瑪五世叫做鄭隆。為啥泰國國王都姓鄭呢?這裡面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 泰國國王申請成為我國藩屬國,後人仍用中國姓,究竟是為什麼?
    泰國是亞洲的一個國家,也是中國遊客比較喜歡的一個地方,最近幾年,泰國已經成了中國遊客,最喜歡去的地方之一,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亞洲其實很早以前是中國的附屬國之一,當年泰國國王特地申請成為我國的附屬國,其後人仍在使用中國的姓氏,究竟是為何呢?泰國的國王姓鄭,他的中文名字叫鄭勉。
  • 泰國曼谷王朝的國王並非是漢族後裔,為何都有一個中文名字
    泰國曼谷王朝的國王並非是漢族後裔,為何都有一個中文名字,姓「鄭」呢?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泰國曼谷王朝」,是從1782年起延續至今的泰國王朝,它的別名叫曼谷王朝、卻克裡王朝。而這個曼谷王朝的實際建立者就是「拉瑪一世」,也就是「昭披耶卻克裡」。
  • 半個中國人,開闢了泰國一代王朝,讓所有泰國國王擁有中國姓
    由於父親是王國的稅務官,鄭昭打小就能見到泰國各類高官顯宦,王國首相昭披耶·扎克裡·穆就看上了這個孩子,收他當了乾兒子,為他取了個泰國名字「達信」。幾年以後,通過乾爹的推薦,鄭昭進入泰國王宮,成為一名王室的侍衛,得以在國王身邊當差,這給了他晉升的空間。沒過幾年,國王看鄭昭能力出眾,讓他當官,從副府尹開始幹起,一路當上總督,擁有了兵權。
  • 泰國國王為什么姓鄭?
    現任的泰國王室都有一個漢姓,就是鄭姓。然而泰王一家都是泰國人,為什麼會有一個漢姓呢?這其實還從泰國歷史上的一個華人國王說起,也就是泰國史上五大大帝之一的吞武裡大帝。鄭鏞剛到泰國,一個是語言不通,一個是沒啥本錢,只能在下層艱苦奮鬥,和其他勵志人物的鹹魚翻身不一樣,鄭鏞翻身靠的是賭博,正所謂搏一搏,單車變摩託。鄭鏞靠著賭博贏了錢,又去承包賭場,結果開始發達,甚至還獲得了泰國的爵位,取了暹羅姑娘,後來剩下鄭信,也就是吞武裡大帝。
  • 泰國國王為啥姓鄭?因為這個祖籍廣東的中國人
    到泰國旅遊,曼谷湄南河西岸的鄭王廟是很多中國人必去的景點。因其愛民、仁德之心,對國家民族貢獻巨大,泰國人民對他十分敬仰,被譽為泰國18世紀泰國的華裔民族英雄。泰國政府在曼谷市吞武裡廣場中央建立了「鄭皇達信紀念碑「供人瞻仰。
  • 泰國曼谷王朝,國王並非漢族後裔,為何姓「鄭」,還有一個中文名
    泰國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是聞名世界的度假勝地。作為中國古代的附屬國之一,泰國舊稱暹羅,在元代向朝廷稱臣,每年按例繳納朝貢;上世紀初期,中國正遭受戰亂,許多沿海地區人民紛紛前往泰國避難。據統計,目前泰國有900萬華人,佔總人口14%。中泰兩國交往源遠流長,泰國也長時間受中原文化影響。當你走在曼谷的大街上,會發現很多泰國人都會說幾句中文。
  • 泰國王室認這位中國人為祖先,列五大帝之首,歷代國王都有中文名
    德高望重、深受泰國民眾愛戴的泰國蒲美蓬·阿杜德國王去世了,全國上下皆聞者傷心聽者流淚。也許很多人並不了解的是,這位泰國王朝的第九位國王(即拉瑪九世)有一個中文名字——鄭固。一位純正的泰國國王怎麼會有中文名字?在絕大多數人的普遍認知裡,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區別於別國別族的姓氏與文化。
  • 泰國國王叫鄭冕,為啥歷任泰國國王都有中文名?
    現任泰國國王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中文名叫鄭冕。以及備受愛戴的上任國王蒲美蓬·阿杜德,也有個中文名叫鄭固。再往前看一看歷史,發現卻克裡王朝的歷任國王都有一個中文名。為什麼泰國國王都有一個中文名?這又與我們中國有什麼關係?
  • 都是鄭家後代?為什麼泰國許多國王都有中文姓名?原來開國有故事
    許多朋友恐怕都聽說過,泰國的歷代國王都有中文姓名。對於這種說法,應該這樣看,在1910年之前的五位泰國國王,確實是有中文姓名的,但其使用範圍也非常有限,即基本上只用於對清朝進行朝貢的場合。而從1910年即位的拉瑪六世開始,因為泰國與中國不再有類似此前朝貢的關係,所以泰國國王的中文姓名基本在任何官方場合都沒有使用了。
  • 這個國家的每個國王都必須有中文名字,卻被詛咒「九世必亡」
    戰鬥力什麼的全都是浮雲,泰國軍隊以一手頻繁的政變而聞名於世。這個國家權力關係還是很複雜的。但最重要的是槍桿子裡出政權,泰國軍隊全稱「泰國皇家軍隊」,效忠的是泰國的國王和老百姓。不過效忠於老百姓,也就是說說而已。國王和王室在泰國擁有著絕對的影響力,你看,連總理和將軍們都要佩服得五體投地。
  • 世界一小國,國王沒有華人血統,卻必須冠上中國姓氏和名字
    在世界範圍內,華人血統遍布各地,在很多國家都擁有華人街,或者是華人聚集地。但是卻很少有一個國家的皇室是必須採用中國名字與姓氏的。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皇室的,都是這個國家血統最高貴的人。他們往往是在之前的封建社會中,殘留下來的沒落貴族,或許如今的他們已經不再掌控國家權力了,但是基本上都是一個國家的象徵,關乎著國家的尊嚴。泰國便是其中一個,依然保留著皇室與國王的國王。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泰國的皇室中,基本上都是泰國當地的血脈,幾乎找不到華人血脈的痕跡。
  • 這個國家從清朝開始依附我國,此國王可不是中國人,但要有中國名
    現在世界上保持君主制的國家並不是很多,在亞洲地區君主制度的國家主要是在東亞、東南亞一帶,如日本、汶萊、柬埔寨等國家,都有國王和王室,而且國王還擁有巨大的權力。而一般來說,國家的國王都是本國人,或者至少是本民族,也有屬於國王的本民族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