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曼谷王朝的國王並非漢裔,為何都有一個「鄭」姓的中文名?

2020-12-12 歷來現實

為什麼有中國姓呢,很簡單,因為泰國曼谷王朝的國王跟中國有瓜葛。

這種瓜葛就是歷史淵源,一種打斷骨頭還連著筋的瓜葛。

眾所周知,泰國至今仍然是個王國,泰國的王朝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泰國雖然現在實行的是君主立憲,但這個王朝依然合法存在,國王和王室受到國民的尊重,王室受到國家優待,過著非常體面和榮華的生活。

泰國的曼谷王朝建立於18世紀末,也叫拉瑪王朝,國王都有中文名字,而且中文都姓鄭。

前幾年去世的第九世普老國王也有個中文名字叫鄭固。現在在位的國王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有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鄭冕。

拉瑪王朝締造者,也就是"國父"是昭披耶卻克裡,他有沒有中文名字呢?

有的,他的中文名字不僅好聽,而且好記;他的中文名字叫鄭華。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作為泰國社會的高層,泰國王室的中文姓全都是鄭。

泰國的開國國君為什麼有個中國名字呢?說到泰國王朝的中國姓,就跟中國扯上關係了。

拉瑪王朝沒有建立的時候,統治泰國的是一個叫鄭昭。這個鄭昭什麼來歷呢?

鄭昭的泰國名字叫達信(1734年4月17日-1782年4月7日),是泰國皇帝五大帝之首 ,泰國吞武裡王朝國王的建國者。

這個泰國吞武裡王朝的創始人,身上卻流著華人的血,他父親鄭鏞就是地道的廣東潮州人,母親是泰國華裔後代人。

1767年緬甸入侵泰國,緬甸人在泰國殺人放火,為非作歹,運走大量珠寶,騷擾泰國百姓;並且任用當地的土匪、地痞為官員管理地方。而且他們還想吞併泰國,逼迫泰國人放棄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緬甸入侵者的暴行引起了泰國人民的憤怒。

可是沒有一個帶頭人,緬甸人又非常殘暴;所以對於緬軍的暴行,泰國人民雖然咬牙切齒卻敢怒不敢言。

鄭昭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他決心積聚力量,趕走侵略者。

鄭昭利用在自己廣東的關係招募了大量華人,好多泰國的華裔也投奔到他的門下。

鄭昭做好充分準備後,打響了驅逐侵略者的抗緬戰爭。經過兩年的艱苦抗戰,鄭昭終於帶領泰國人民打跑了了緬甸入侵者。

鄭昭在1769年建立了吞武裡王朝,被緬甸人成為民族英雄,受到泰國人敬仰。

鄭昭不僅被泰國人尊稱為"吞武裡大帝",而且每年12月28日是鄭昭這個大帝的紀念日,叫"鄭皇節"。

不僅如此,泰國還有個鄭王廟,就在泰國王宮附近,位於風景秀麗的湄公河岸邊。

那麼,現在的泰國王室和鄭昭又有什麼關係呢?

現任泰國國王鄭冕的老祖宗,曼谷王朝的"國父"原名通鑾,後又改名帕佛陀約華朱拉洛。

這個通鑾出身貧寒但非常驍勇,精通騎射。通鑾原來就在鄭昭軍隊裡當兵,因為表現出色,屢立戰功受到鄭昭重用,後來還把女兒嫁給了他。

鄭昭沒有想到自己卻看錯了人,引狼入室。通鑾後來發動政變殺死老丈人,自立為王,建立了拉瑪王朝。

通鑾靠著政變上臺的,總覺得有點名不正言不順,一心想披個合法外衣。

於是通鑾也就是拉瑪一世就讓使者去見清朝的乾隆皇帝,讓乾隆給他個名號,因為當時的東南亞諸國都是大清的屬國,得到大清認可就合法了。

通鑾在信中說,我是原來國王鄭昭的兒子,老爸不幸去世,他在遺囑中指定我為接班人,繼承父親的事業,因此特請大清皇上恩準給個名分。

為了把"故事"說得天衣無縫,他在信中自稱鄭華。

那時候也沒有電話,電報,沒有報紙和電視,更沒有視頻和身份證。乾隆也不知道千裡之外的泰國發生過什麼,鄭華的身份也無法核實。何況泰國國王只是名義上的屬國,乾隆政務繁忙,也懶得費心思。

於是乾隆不假思索、大筆一揮,就封這個鄭華為暹羅王。

打那以後,每當一任的泰國新王登基,都會給清朝皇帝報喜請求冊封。

在請求冊封的文書中,無一例外用的都是鄭姓和中文名。

雖然之後隨著大清王朝在泰國的影響日漸減退和大清的滅亡,泰國王室新王登基不再跟中國扯關係,但泰國王室的中國姓名傳統還是保留下來。而且由於吞武裡王朝的創始者是中國華裔,拉瑪一世是他的女婿,拉瑪皇族中也有不少人娶華裔女性為妻,不可否認,泰國王室跟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泰國皇族的中國姓氏就保留了下來。

相關焦點

  • 泰國曼谷王朝,國王並非漢族後裔,為何姓「鄭」,還有一個中文名
    泰國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是聞名世界的度假勝地。作為中國古代的附屬國之一,泰國舊稱暹羅,在元代向朝廷稱臣,每年按例繳納朝貢;上世紀初期,中國正遭受戰亂,許多沿海地區人民紛紛前往泰國避難。據統計,目前泰國有900萬華人,佔總人口14%。中泰兩國交往源遠流長,泰國也長時間受中原文化影響。當你走在曼谷的大街上,會發現很多泰國人都會說幾句中文。
  • 泰國曼谷王朝的國王並非是漢族後裔,為何都有一個中文名字
    泰國曼谷王朝的國王並非是漢族後裔,為何都有一個中文名字,姓「鄭」呢?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泰國曼谷王朝」,是從1782年起延續至今的泰國王朝,它的別名叫曼谷王朝、卻克裡王朝。而這個曼谷王朝的實際建立者就是「拉瑪一世」,也就是「昭披耶卻克裡」。
  • 泰國國王為何姓鄭?在有漢姓之前,他們的名字一口氣念得完嗎?
    泰國國王有漢姓。他們姓鄭。比如,現在在位的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中文名為鄭冕。他的父親,蒲美蓬·阿杜德,中文名為鄭固。那麼,鄭華又是跟誰姓呢?是因為其父親也姓鄭嗎?非也。1767年,統治泰國417年的阿瑜陀耶王朝(也稱大城王朝)被緬甸攻滅。之後以大臣鄭信為主導,泰國人團結起來,打敗了緬甸。鄭信被擁立為王,遷都吞武裡,史稱吞武裡王朝。
  • 泰國國王其實並不姓「鄭」,也不是漢人,為何要使用「鄭」姓
    當今世界,眾多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中,泰國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在人們的印象中,但凡君主立憲制國家的國王,往往都只是國家的象徵性元首,不會掌握實權。而泰國的國王不僅掌握著行政大權,甚至還是國家武裝部的統帥。一旦對治理國家的政府有所不滿,是有實力推翻政府進行重建的。
  • 泰國國王叫鄭冕,為啥歷任泰國國王都有中文名?
    現任泰國國王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中文名叫鄭冕。以及備受愛戴的上任國王蒲美蓬·阿杜德,也有個中文名叫鄭固。再往前看一看歷史,發現卻克裡王朝的歷任國王都有一個中文名。為什麼泰國國王都有一個中文名?這又與我們中國有什麼關係?
  • 此國國王為何都有一個中文名字,還必須姓這個姓?原來和乾隆有關
    文/思源此國國王為何必須姓這個姓,還都有一個中文名字?原來和乾隆有關泰國現任國王常被稱作拉瑪十世,其實他還有個別名叫鄭冕、很顯然是個地地道道的中文名。似乎歷代泰國國王都有一個中文名字,而且姓氏基本上都是鄭。說起來泰國的語言和文字與中文完全不同,為何每個泰國國王都會特地取一個中文名字呢?說起泰國的王室,追溯起來應該有七八百年的歷史了,如今的卻克裡王朝其實是在早先吞武裡王朝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吞武裡王朝是由一個名叫達信的泰國人創立的。
  • 泰國國王為啥姓鄭?因為這個祖籍廣東的中國人
    到泰國旅遊,曼谷湄南河西岸的鄭王廟是很多中國人必去的景點。泰國政府在曼谷市吞武裡廣場中央建立了「鄭皇達信紀念碑「供人瞻仰。至於現在的泰王姓鄭,按照鄭王廟的碑文介紹,是因為鄭昭而延續姓鄭。第二天處死鄭昭及王子、王孫數人,並宣布即位,號稱拉瑪一世,並遷都曼谷,史稱曼谷王朝,或拉瑪王朝。
  • 為什麼泰國歷代國王都是中文姓氏姓「鄭」呢?原因令人意外
    泰國現在的曼谷王朝也叫拉瑪王朝,國王中文名字都姓鄭。比如在2016年去世的拉瑪九世蒲美蓬老國王,他的中文名叫鄭固。現在的新國王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他的中文名鄭冕。
  • 泰國國王都姓鄭?都有中國名字?只是前幾任佯稱而已
    泰國是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中部的一個君主立憲王國,歷史上的泰國和中國周邊的國家一樣,向中國皇帝朝貢,受中國冊封。近代由於西方入侵,中國封建王朝的朝貢體系崩潰,這些國家的王室紛紛中斷了和中國朝廷的聯繫。在朝貢時期,這些周邊國家的國書裡使用的外交用語一般為漢語,大小管理及君王一般也取有漢語名字,泰國也不例外。我們看到網上說歷代泰國國王都姓鄭,都有中國名字,包括現在的國王,事實如何呢,泰國國王姓鄭有何由來?泰國國王加冕典禮泰國國王「姓鄭」要上溯到一個泰國華人「鄭信」,泰名為「達信」。
  • 為何泰國歷任國王都有中文名?原來真相背後的史實很不堪
    文/格瓦拉同志對泰國國情比較了解的朋友可能都知道,現在的泰國正處於卻裡克王朝(又稱曼谷王朝)時期,歷任國王在按照拉瑪N世排序的同時,無一例外都取有一個鄭姓中文名字。比如,開國之君昭披耶卻克裡(拉瑪一世)中文名叫鄭華,朱拉隆功大帝(拉瑪五世)中文名叫鄭隆,去年駕崩的蒲美蓬國王(拉瑪九世)中文名叫鄭固,而現任的國王哇集拉隆功(拉瑪十世)中文名叫鄭冕。
  • 泰國歷代國王為何都姓「鄭」?原來和這個中國人有關,難以置信!
    在中國境內很多人都會取一個外國名字,作為自己的另一層身份,當然這種方式不僅僅存在於國內,在國外也有一些人會選擇取中文名字。這是文化上的交流與碰撞,但在我們鄰近的一個國家泰國境內,卻有著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泰國的歷代國王,幾乎都以「鄭」作為自己的姓,那麼這到底又是為何呢?
  • 泰國的國王和中國有什麼關係?為什么姓鄭呢?今天我們來聊一聊!
    泰國是比較特殊的國家,在近現代史上,泰國是東南亞唯一沒有淪為殖民地阿國家,雖然從拉瑪七世起泰國也轉變為君主立憲制國家,但是泰國國王卻並非只是國家的象徵,泰國王室可以說依然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 半個中國人,開闢了泰國一代王朝,讓所有泰國國王擁有中國姓
    1760年,泰國的鄰國緬甸突然殺上門,一路高歌猛進,將泰國軍隊打得落花流水。鄭昭一路拼殺,奈何敵人太強大,他也只能一路逃跑。到了1767年,建國400多年的阿瑜陀耶王國竟然被緬甸滅國,連國王都餓死了。鄭昭成天吃齋念佛,認為自己是未來佛轉世,還要求泰國佛教僧侶們都膜拜他。泰國佛教界為此發生分裂,一部分瘋狂拍他馬屁,另一些人不服從,動輒遭到鞭打和流放。鄭昭的倒行逆施最終遭到了報應,泰國各地狼煙四起。1782年,首都吞武裡發生政變,將軍披耶·訕推翻了鄭昭的統治,鄭昭被迫出家為僧,希望能逃過一劫。
  • 泰國王室認這位中國人為祖先,列五大帝之首,歷代國王都有中文名
    德高望重、深受泰國民眾愛戴的泰國蒲美蓬·阿杜德國王去世了,全國上下皆聞者傷心聽者流淚。也許很多人並不了解的是,這位泰國王朝的第九位國王(即拉瑪九世)有一個中文名字——鄭固。一位純正的泰國國王怎麼會有中文名字?在絕大多數人的普遍認知裡,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區別於別國別族的姓氏與文化。
  • 泰國國王為啥都姓鄭?原來是因為一個中國人
    泰國地處東南亞地區,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現在的泰國國王拉瑪十世,他的泰文名字是瑪哈·哇集拉隆功,另外他有還有個中文姓名,叫做鄭冕。其實不僅是拉瑪十世,歷史上所有拉瑪王朝的國王都有一個中文姓名。比如拉瑪一世叫做鄭華,拉瑪五世叫做鄭隆。為啥泰國國王都姓鄭呢?這裡面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 泰國國王為什么姓鄭?
    現任的泰國王室都有一個漢姓,就是鄭姓。然而泰王一家都是泰國人,為什麼會有一個漢姓呢?這其實還從泰國歷史上的一個華人國王說起,也就是泰國史上五大大帝之一的吞武裡大帝。鄭鏞剛到泰國,一個是語言不通,一個是沒啥本錢,只能在下層艱苦奮鬥,和其他勵志人物的鹹魚翻身不一樣,鄭鏞翻身靠的是賭博,正所謂搏一搏,單車變摩託。鄭鏞靠著賭博贏了錢,又去承包賭場,結果開始發達,甚至還獲得了泰國的爵位,取了暹羅姑娘,後來剩下鄭信,也就是吞武裡大帝。
  • 泰國的國王並不是漢族後裔,可為何都姓「鄭」?原因其實很簡單!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泰國曼谷王朝」,是從1782年起延續至今的泰國王朝,它的別名叫曼谷王朝、卻克裡王朝。而這個曼谷王朝的實際建立者就是「拉瑪一世」,也就是「昭披耶卻克裡」。因為他曾經被「吞武裡王朝」的『鄭信大帝』封為王子(義子),所以曼谷王朝的王室成員都是以「鄭氏」為王族中文姓氏。例如像我們熟悉的『拉瑪一世鄭華』、『拉瑪二世鄭佛』、『拉瑪三世鄭福』等等。這便是曼谷王室『鄭氏』的大致來源,作者下面再來具體說一下!
  • 泰國卻克裡王朝十位國王,都有中文名字,你知道都叫什麼嗎?
    眾所周知,泰國的卻克裡王朝從建立至今,已經經歷了十世君主,當今泰王是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有趣的是,卻克裡王朝的國王從拉瑪一世開始,都有一個中文名字,你知道他們都叫什麼嗎?其實,泰國社會有很多華人後裔,他們都有自己的中文名字。
  • 泰國曼谷王朝的幾位國王,有的受人民愛戴、有的卻虎父犬子?
    上次講了「和父母等長輩一起去泰國旅遊是什麼感覺」,這一次筆者想簡單介紹下泰國曼谷王朝的幾位國王。泰國原名暹羅,是一個有這700多年歷史和文化的國家,先後經歷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裡王朝和曼谷王朝。
  • 泰國曾是我國藩屬國,大清滅亡100多年,為何曼谷王朝屹立不倒
    泰國曾是我國藩屬國,大清滅亡100多年,為何曼谷王朝屹立不倒? 提到泰國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發達的旅遊業。雖然世界上很多國家都走向了民主化社會,然而泰國卻依然保留著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