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朝聖之路——岡仁波齊轉山

2020-08-28 小仙桃夭夭

岡仁波齊轉山,

是我這輩子走過最難走的路,

也是最神聖、最有意義的路。

聽說會有很多女孩子獨自一人去西藏,個個都有故事。我就是獨自一人去了西藏,也有著自己故事的女孩。之前寫過關於古格王朝的文章,一直想寫寫我特殊的岡仁波齊轉山經歷,可從西藏回來一個多星期了,我才開始寫這篇文章。

為什麼要轉山?之前的文章我寫過,我是佛教徒。那麼在世界的中心,朝聖者心中的神山——岡仁波齊。轉山,是我在阿里一定要去完成的一件事。

我一個人從福州飛往拉薩,然後從拉薩跟別人拼車自駕前往阿里,我們一共8個人,4男4女,在日喀則時,有個女孩因為高反退出,直接從日喀則機場飛回家。剩下的7個人,約好了一起去岡仁波齊轉山。

轉山那天早上,大家還在睡覺,我擔心太晚出發,兩天時間無法完成轉山,於是我提前起床,自己一個人吃了早飯,出發了。出發前跟其他人打了招呼,在路上匯合。

就這樣,我踏上了轉山之路。第一天的路比較好走,最難的那段路就是止熱寺到天葬臺,要翻過一座山坡。

前面的路比較平穩,路上風景也非常美,途中會有補給站。

我一邊念著心咒,一邊轉山。

這是岡仁波齊第一個補給站。

中途停下來喝水,吃巧克力補充體力。

第二個補給站,熱心的藏民給我加了一杯熱水。本來是準備住在止熱寺,後面決定直接上天葬臺住宿,這樣第二天的路程會少一些,到了第二天我才知道我這個決定多么正確,因為第二天的路太難走了,路程長,海拔高。

偶遇一位成都來的大哥,給我一瓶紅牛的鼓勵,謝謝你!

在第三個補給站吃了泡麵,喝了紅牛,繼續往前走。這個時候已經傍晚七點多,離天葬臺還有4公裡的上山路,路程不長,可是要翻越一座山坡,海拔高,加上山上都是碎石頭,所以速度沒辦法很快。

山路不好走,而且當時天色將晚,大家都宿在止熱寺了。山裡看不到別人,只有我自己一個。害怕嗎?當然怕!怕天黑之前走不到天葬臺,看不清路,怕遇到野生動物。我一直對著神山祈禱,祈求神山的加持,給我勇氣和力量,讓我在天黑之前走到天葬臺,路上我也一直在念心咒。

憑藉不怕死的精神,和頑強的毅力,我在太陽就快落山的時候,到了天葬臺住宿的地方。住的是帳篷,環境不好,超出我的想像,這裡也沒有廁所,只有戶外挖的兩個坑,用鐵板隔起來,沒有門。我和一個女孩兒約了一起去,互相給對方看門。海拔五千三百多的天葬臺,廁所沒有門不擋風,我們凍得瑟瑟發抖。因為帳篷裡燒煤炭有點嗆,再加上氣溫太低,被子有味道也不夠暖和,所以我一夜沒睡,第二天天沒亮,起來吃了一碗麵,我就繼續出發了,這一天,要翻越五千六百多海拔的埡口,這是最難的一段路。

用盡了體內的洪荒之力,終於抵達岡仁波齊轉山之路海拔最高的埡口,山頂風很大,太陽很刺眼,但是離神山很近。

途中還看到掉在地上的雪蓮花,撿起來拍照後重新把它放回去。

在海拔5648的埡口對著神山祈禱,我淚流滿面。埡口整理經幡的藏民鼓勵我,給我加油,還幫我拍了照片。

原本以為,海拔高的地方,上山的路最難走,因為每一步都很喘。沒想到,下山的路更難,因為太滑了,四周都是懸崖峭壁,稍有不慎就會掉下去。我滑了幾次,都是藏民看見了拉我一把,經過雪地時摔了一跤,很難爬起來,掙扎了一會兒,起來的時候褲子都溼了。下山的路,走得我懷疑人生,都是石頭和沙子,實在是太滑了。在我狠狠摔了一次後,一位藏族大姐過來拉起我,後來是這位大姐握著我的手,陪我走完下山的路,和她一起來的那位大哥,不知道是她哥哥還是另一半,一直在我後面護著我,不讓我再摔跤。純樸的藏民,一次又一次感動著我。下山後我和大姐擁抱著告別,每次想起在岡仁波齊幫助我,鼓勵我的藏民,我總是感動得想流眼淚,在途中有無數的藏民見我自一個人轉山,都笑著鼓勵我,對我說扎西德勒。我雖然是一個人來的,卻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和鼓勵,一點都不孤單。

轉山之路難行,海拔高加上路不好走。但我一直咬牙堅持,始終不肯放棄。一起來岡仁波齊的小夥伴,因為高反等原因,在止熱寺就放棄了轉山,包車回酒店了。他們勸我,走不動就包車出去,可我始終沒有動搖,我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去,我一定要完成我的朝聖之路。看看這環境惡劣的高原,還頑強盛開的小花,它迎著風舞動,好像在對我說,你要加油!要堅持!

再看看三步一跪的藏民,他們對待信仰的態度,和他們的虔誠一直在感染我,給我無聲的鼓勵和力量!

高原的陽光特別強烈,曬傷了我的手和我的腳腕,也照亮我的前路。

我知道,這是我一個人的路,我只有靠自己去堅持才能完成。我跋山涉水來到西藏,來到阿里,來到岡仁波齊,怎麼能輕易放棄?

最後15公裡的地方,天突然暗了下來,山裡下起了大雨,我被淋成落湯雞,但也因此在山裡見到了彩虹。是的,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我特別恐高,在最後十幾公裡的路程中,有很多的懸崖邊邊,路很窄,一腳踏空就會滾落懸崖,每次經過我都很害怕。遇到一個藏族小夥子,對我伸出了手,就這樣我抓著他的手臂,走過了一個又一個懸崖邊邊。我總覺得,我在西藏遇到的每一個來幫助我的人,都是菩薩下凡。每一次都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貴人出現了,我愛他們,我愛純樸善良的藏民,我非常喜歡他們身上的磁場。

最後的4公裡路,是最漫長的,好像怎麼走都看不到頭,體力也快消耗殆盡了。小夥伴打電話,說開車接我出去,我拒絕了,我說,爬也要爬出去。

最後,我憑藉自己的堅持,和一直在支撐著我的——我的信仰,在天黑之前完成了岡仁波齊轉山,見到絕美的日落,好像在迎接我一樣。

全程54公裡,從海拔4700+徒步到海拔5600+,這是我做過的最了不起的事。轉山很難,一個人更難,可我堅持完成了。

岡仁波齊神山,

謝謝你!

我為我信仰而驕傲,

因為它擴充了我的生命能量!

感恩路上所有幫助我的人,

扎西德勒!

相關焦點

  • 岡仁波齊轉山路,藏民的朝聖之路,一切顯得那麼虔誠!
    岡仁波齊轉山路,藏民的朝聖之路,一切顯得那麼虔誠!記得去年這個季節岡仁波齊的卓瑪拉山上冰雪覆蓋氣溫很低,下山後頂著峽谷的大風行走十幾公裡,對意志,毅力,體能是極大的考驗。神山岡仁波齊的地位是世界性的,被藏傳佛教、印度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印度教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溼婆,就住在岡仁波齊,而印度的印度河、恆河的上遊都發源於此,所以在岡仁波齊見到大批的印度朝聖者就不奇怪了,同樣,來自尼泊爾、不丹以及我國各大藏區的朝聖隊伍也是絡繹不絕。
  • 絕美西藏岡仁波齊轉山之路,這是徒步者心目中的朝聖之旅
    這一次旅程,讓大家和我一起,體驗一次轉山轉岡仁波齊的起點和終點。岡仁波齊的起點和終點都位於山腳下的卡欽小鎮,每年都會有很多信徒從這裡出發,朝著心中的信仰而去。來到海拔4800米的塔坎小鎮,這裡就是傳統的轉山的開始的地方,然後在我的左手邊就是神山岡仁波齊,傳統的轉山是從我的右手邊這條路開始,普通人的話大概可能走兩天的時間,最後的終點也在這裡。
  • 人生就是一條朝聖之路—2020岡仁波齊轉山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條朝聖之路我們的內心一定有股力量,或者是能量,他幫助我們在看似雜亂的生活中覓得方向,得到滋養。無論知道還是不知道,我相信我們都在往同一個方向去。(請將屏幕橫放)在藏區,一個佛教徒一生最大的心願莫過於轉山、轉湖去岡仁波齊朝聖他們認為:圍繞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
  • 職道感悟 | 轉山——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成為朝聖者和探險家心中神往之地。整座山像金字塔一般的陡峭,終年積雪,人類根本無法攀登至今無人登頂,神聖不可侵犯。藏人信奉宗教,通過轉山的方式來洗清自己的罪孽。據說,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十圈者可在五百輪迴中免受地獄之苦,轉108圈可得道成佛。又據說,佛祖釋迦牟尼生於馬年。
  • 在世界中心呼喚你,岡仁波齊轉山,朝聖之旅
    據說佛教中的須彌山就是岡仁波齊。據《佛學小辭典》:須彌,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前佛教時代的象雄雍仲本教時期,岡仁波齊被稱為「九重(萬)字山」,相傳有本教的360位神靈居住在此。雍仲本教祖師敦巴辛繞從天而降,此山為降落之處。
  • 岡仁波齊轉山|走進世界的中心,朝聖之旅。
    岡仁波齊轉山|走進世界的中心,朝聖之旅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神山與梅裡雪山 梅裡雪山阿尼瑪卿山脈 阿尼瑪卿雪山尕朵覺沃 尕朵覺悟並稱四大神山,橫貫在北部崑崙山脈與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之間每日行程安排Day1⃣️拉薩 拉薩Day2⃣️拉薩-扎基寺-扎什倫布寺-日喀則 Day3⃣️日喀則-珠峰大本營 Day4⃣️珠峰大本營-希夏邦馬峰+佩估措-薩嘎Day5⃣️薩嘎-瑪旁雍措-拉昂措-岡仁波齊-塔欽Day6⃣️轉山第一天塔欽-曲古寺-馬頭明王石-止熱寺(22km)
  • 我終於在2020年前獨自完成了岡仁波齊轉山
    他們認為:圍繞 岡仁波齊 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十圈可在
  • 旅遊小知識:一場叩問信仰的朝聖之路,一起轉山,轉到岡仁波齊山
    小編這一期就跟大家來一起聊一聊《岡仁波齊山》這座山,它被人們稱為世界中心,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想要轉山的念想呢?前段時間,小編看了《岡仁波齊》這部電影,被影中的轉山和信仰所震感。心情也很複雜,說句實話在沒看這部電影之前,我一直不知道這座山的存在,它確實沒有三山五嶽般的出名,也沒有載入金氏世界紀錄的輝煌,卻是世界公認的神山。
  • 去岡仁波齊轉山,不為朝聖,只為遇見自己
    一生的信仰,一條朝聖路--岡仁波齊轉山岡底斯山脈縱橫北部崑崙山脈和西部喜馬拉雅山脈之間,如一條巨龍臥在西藏西部阿里廣闊的高原上。它高高的揚起頭,如一座大金字塔,聳立在阿里的普蘭的高原上。它就是海拔6656米的岡仁波齊。
  • 今年,你去岡仁波齊轉山了嗎?
    攝影:微塵轉山首選——岡仁波齊雖然不能攀登,但可以用另一種虔誠的方式接近這座神山:轉山。即便不是信徒,到神山朝聖,無異於經歷一次特殊的人生陶冶和精神洗禮。攝影:微塵在西藏,一個佛教徒一生最大的心願莫過於去岡仁波齊朝聖。他們認為:圍繞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十圈可在 500輪迴中免受地獄之苦;轉百圈者便可以升天成佛。
  • 岡仁波齊轉山究竟是個什麼NIAO
    岡仁波齊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巴嘎鄉,因為2017年一部同名電影而火爆,就有很多人開始跟風,什麼不到岡仁波齊轉山就不算到過西藏之類的說法滿天飛。岡仁波齊轉山是佛教信徒的朝聖活動,岡仁波齊因為山形和地形很特別,終年積雪能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金色的光芒,所以被印度教和藏傳佛教公認為第一神山,圍繞岡仁波齊轉一圈能洗淨一生的罪孽
  • 到拉薩去朝聖,到神山岡仁波齊轉山,觀電影《岡仁波齊》有感
    電影講述的是正值藏曆馬年,西藏腹地一個小山村的村民尼瑪扎堆為完成父親的遺願,要帶著叔叔楊培去拉薩朝聖和神山岡仁波齊轉山,村裡一個即將臨盆的孕婦、一個家徒四壁的屠夫、一個自幼殘疾的少年和一個九歲的小女孩也加入到隊伍中。就這樣,男女老弱孕婦一行,從那個『我這一生就跟在牛屁股後面跑的『『楊培開始,我也去…我也去…大家就這樣出發了。
  • 特寫| 轉山,以岡仁波齊之名
    環繞岡仁波齊雪山的一條路,僅僅是「轉山」這個過程中瑣碎細小的一部分。對於我們,那僅僅是從拉薩至此1338公裡其中的56.5公裡而已。然而,這個距離對信徒而言,是一生信仰的長路。在整個藏區,據說一個佛教徒一生最大的心願莫過於去岡仁波齊朝聖:圍繞岡仁波齊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
  • 13小時-- 岡仁波齊轉山
    岡仁波齊轉山13小時緣起岡仁波齊轉山已經種草很久了,除了馬年的時候媒體科普過一波,還因為一本紀錄片《岡仁波齊》。裡面的幾個藏民歷時一年從芒康磕長頭2000公裡去岡仁波齊轉山,途中生了孩子放在車上,母親繼續磕長頭;拖拉機被撞了,扛著車鬥繼續走;錢花完了,在拉薩打工兩個月,攢夠了路費繼續前進;老人在岡仁波齊去世,天葬以後大部隊仍不止步。我們眼裡的天大的事,在他們看來都是小事,只有信仰最重要。
  • 岡仁波齊 我的轉山之旅
    ▼從來沒有一座山峰像岡仁波齊這樣讓人肅然起敬關於岡仁波齊的傳說和評論到處都是而我決定從一場身體力行的轉山開始來講述這座神山的故事但從此以後岡仁波齊那個莊嚴的景象一直在心中浮現我知道,我總會重返這裡走完未盡的路
  • 印軍正在向拉達克増兵,轉山聖地「岡仁波齊」就在周邊
    轉山對於一個信徒而言,是可以以一生的時間去認真對待的神聖之舉,朝聖之旅是將個體生命之旅推向極致的唯一途徑! 世界圍繞著岡仁波齊,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圍繞著岡仁波齊旋轉,已經延續千年。任何旋轉都創造自己的中心,無數虔誠的轉山者,眾多血肉之軀無休無止地轉動,創造出光芒萬丈的世界之軸。世界上大多數宗教都有一共同特色——朝聖。
  • 岡仁波齊!
    朝聖途中的普姆人們對其虔誠膜拜歷數千年而不衰岡仁波齊在一些苯教寺院還被「擬人化」在苯教寺院熱拉雍仲林寺的壁畫中岡仁波齊為一黃膚頭戴精美頭冠的美男子騎綠鬃雪獅,遨遊在雲端之上藏區著名的山神念青唐拉山神達果雪山山神、卡瓦格博山神都作為它的伴神緊隨其下
  • 岡仁波齊
    陽光灑在因揭陀山頂時    岡仁波齊的轉山環線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朝聖路線之一。岡仁波齊轉山示意圖我就是這麼幹的除了轉山 我真的很想看一看不同角度的岡仁波齊岡仁波齊轉山途中 工作照[3]《岡仁波齊》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  2016年5月第一版《岡仁波齊轉山之詳盡攻略》沉煙 羅浩本文視頻剪輯  葉二娃本文地圖示意圖製作 易小琳本文衛星地圖製作 尕瑪旺加《西藏,西藏!》
  • 轉山__岡仁波齊
    岡仁波齊,拉薩向西1870公裡。在古印度吠陀和其它典籍中都有提到,岡仁波齊是宇宙之軸心、世界的中心和通往天堂的階梯,它被認為提供了地球與天堂之間、物理世界與精神世界之間的聯繫。岡仁波齊是舉世公認的神山,被西藏苯教、藏傳佛教、印度教以及古耆那教共同認定為世界的中心,來自世界各地的轉山信徒常年不斷。 2011年8月3日,我與三位驢友加入了浩大的轉山隊伍。圍著岡仁波齊按順時針方向步行,全程53公裡。
  • 攝影師轉山岡仁波齊,精美圖片帶來岡底斯的誘惑
    月光下正北的王者 岡仁波齊在日本僧人河口慧海的《西藏秘行》一書中曾經記載了一百年前  岡仁波齊的至尊形象他看到強盜卡姆的親戚面對岡仁波齊的懺悔陽光灑在因揭陀山頂時    岡仁波齊的轉山環線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朝聖路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