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副業」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主業賺不到錢,那就去做副業吧!這是很多人的想法,多數人也是以這樣的心態尋找副業。
一陣忙活後,到頭來,副業沒搞起來,錢沒賺到,心態崩了!其實,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在一開始就錯了。
賺錢這件事,說簡單也挺難,說難又挺簡單的。
最近,新發現個有趣的賺錢路子,和大家分享分享。
天氣熱了起來,公司每天的水果需求量大了起來,樓下水果店水果貴得嚇人!
吃午飯的時候,團隊小夥伴提到線上賣水果,還把我拉進一個親戚家的水果群。據說:群主一天可以賺幾百,多的時候達到上千,少的時候有幾百,一個月平均日收入500!
「真是太舒服了,就是在微信群裡發文案。動動手、打打字,這就是躺賺吧。」小夥伴略帶羨慕。
聽著我都心動了,這多舒服呀!
出於好奇,進群觀察了幾天,發現這可不僅僅是看上去那麼簡單。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再直白點,考慮到市場、需求、個人經營等。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其中的奧妙,對於想靠業餘時間賺點小錢的你,或許會有幫助。
1
需求,是打開市場的鑰匙
你一定聽過一句話:有需求,才有市場。這話一點毛病都沒有!
這個群主,普通的一個寶媽,本職工作一個月就四五千,扛不住生活壓力,做起了這個線上生意,沒想到,不過一周,竟達到了日均500元收入。
她到底是怎麼做的?
第一步:深挖需求。找到一款產品,一定是客戶需要的、復購率高的。不需要囤貨、不需要自己發貨,售後更是簡單。
她發現,水果就是這個季節需求量比較大的商品,且是高消耗品,每個家庭基本是三五天買一次水果,一次少說也要小几十塊,實體店的精品水果價格不菲,某寶的水果質量參次不齊。
看著其實很簡單的需求,但是多數人看不見。
一開始我也會想,不就是個水果嗎?能貴多少錢,去店裡買多方便。直到我發現很多寶媽、家庭主婦在挑選物美價廉的產品時,我明白這樣的用戶群體非常清晰明了,需求也是的確存在的。
找到這個需求後,開始尋找方法。其實她自己就是這個水果的受益人,直接的方法就是找到自己購買水果的群主。
只需付三百多,就能成為代理。無需囤貨、發貨,售後也是比較省事。
第二步:搭建自己的流量池,並不斷擴大。
原本做這種線上生意,就是依靠社群、朋友圈賣貨,流量是一個較大的問題。
普通人開始的第一步,利用自己的私域流量,也就是自身好友推薦,但是這樣做是做不大的。
我被拉進群的一個原因是,拉我進群的人有獎勵,也就是大家常見的裂變活動。
現在大家的認知提高了,很少人願意做這樣拉人行為,做不好,得罪朋友,其次也沒多大的利益。
不過,我在群裡看了會,發現主動拉人兌獎的人不少。為什麼呢?無非是兩點做得非常好,利己和利他。
就這樣,通過小小的裂變活動,她獲取了流量,開始了賺錢。並且,這個裂變活動一直持續,意味著會有流量不斷進入。
有趣的是,她的產品還真的挺不錯的,很多客戶買了多次後,會主動介紹客戶過去。
我一直和大家強調,賺錢的本質,就是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做到利他。
為什麼很多人賺不到錢,多是只想自己賺錢,沒真正幫助客戶解決需求。
比如:現在在國內賣口罩,還賺得到嗎?我看不一定。
大家需求已經不是那麼大了,口罩需求量遠遠小於一兩個月前。
但是馬上夏天到了,你賣個防曬類產品,會不會好賣多了。
簡單來說,還是那句話,有需求才有市場。
2
副業,不是一夜暴富
「90後,月入3K,副業3W」,「一部手機就能賺錢,15種職業任你選!」這樣的標題廣告語,看著心動不?為什麼那麼多人會進傳銷,被騙得傾家蕩產還想借錢往裡送?
人性的貪婪,是問題的根本所在。
賣水果,500一天,對於那些想一天賺5000、50000的人來說,根本看不上。
往往看不上小錢的人,也賺不到大錢。
什麼樣的副業吸引人呢?如果我告訴你,這邊有個項目,一個月能賺10萬、100萬,大概有很多人來問我。
拿年輕人熱衷的炒鞋來說,賣一雙鞋,多的賺幾十套房,少的抵上一個月工資。這個新生的行業,吸引了多少做著一夜暴富夢的人。
實際上呢?裡面的套路多得不得了,根本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
想要賺錢沒什麼問題,但我要提醒你:醒醒吧!哪有什麼一夜暴富?
回到賣水果這件小事上,群主和我說,一開始做這個完全沒想到賺這麼多,就是疫情原因,自己上班地方還沒開始營業,孩子奶粉錢都快成了問題。
想著自己做做這個,補貼點家用。
「沒想過做一些大項目,賺更多點的錢嗎?」
「哪來那麼多賺錢大項目,真的暴富方法都寫在了刑法裡了!」
哈哈~
在這裡,我也要提醒大家,想賺錢,還是得腳踏實地地多付出、多學習,而不是把不切實際的幻想放在別人身上,接受慢慢變富的過程。
李佳琦火之前還站過3年專櫃、薇婭賣火箭前,最高峰開過十幾家服裝店、這個賣水果的群主,之前也是幹過銷售的。
所以,你看,沒有誰是一蹴而就的成功。
3
行動,是成功的關鍵
我不知道那些真正想做副業的人,從開始到結束到底花了多久。
三天?三個月?還是深耕三年?
很多都是三分鐘熱度,一般都是做三個月,沒結果,寥寥收場。或者說,沒有達到自己理想中的大目標,也就停下了。
你問他,怎麼不行動了。總結出來,有三種:
1、「不好意思,我真的沒時間!」
2、「這個簡單,我會啊!我懂!」
3、直接忽視的。
這些理由藉口都是沒行動的結果。
假設一場對話:
「你得行動起來的,你現在就是做的太少,想得太多。」
「我都懂!可我就是行動不起來,我不會啊。」
「你先做起來,你是沒做所以不會,做起來會慢慢發現很多新的東西的。」
「我都懂!可是......」
說到最後,還是沒行動。
拿賣水果這個說,相信很多讀者都有知道,真正行動起來的少之又少。
幾年前的淘寶、公眾號到現在的短視頻直播,觀望的人一批又一批,真正去做的人少之又少。
賺錢必須行動,不行動,再好的項目,也只是別人賺錢。行動起來才有可能,行動是實現想法的唯一途徑。
只要不做,永遠都是紙上談兵。
Scalers在《持續行動》中,提了2個主要概念:N階持續行動者、1000天持續行動計劃。
一階行動者:一件事情持續做10天左右就放棄。
二階行動者:完成了100天的持續行動,然後,歇著。
三階持續行動者:當我們把一件事情持續行動到1000天的時候,我們就是三階持續行動者。
那麼,在賺錢這件事,你是第幾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