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給長郡中學學子回話了!

2020-12-15 校園快報

國際博物館日

寫在前面

「上周,我代表長郡學子、也代表湖湘大地上每一位有志青年,寫就了一封給單院長的邀請信,希望他能給青年學子以啟迪。令人欣喜的是,單院長為我們準備了一份禮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故宮看門人』的『中國故事』。」5月18日,正值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在長郡中學升旗儀式上,來自學校覺園記者站、高二1820班的易璟煜同學分享了她寫信邀請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為湖南學子講述故宮故事的緣由和初衷。

在一周之前,酷愛中國傳統文化的長郡學子易璟煜,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寫信給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請他給湖南的中小學生講一講故宮的故事。

易璟煜同學在升旗儀式上講述寫信的緣由

易璟煜在假期裡看了一檔節目《國家寶藏》,對「網紅院長」單霽翔印象深刻,特別是單霽翔帶領團隊研發的故宮文創產品,像故宮日曆、故宮口紅等等,都令她愛不釋手。同時她也十分好奇,單霽翔是如何把傳統文化和創新結合起來的?她很想聽到他親口講這些故事,於是便寫了這封信。同時,她也認為這一代年輕人,正迫切需要一位精神導師,以淵博的知識、睿智的思想與廣博的胸懷作為引領,將我們民族文化中一切一切的美好、將我們千百年來積攢下的蒼涼的溫暖與祝福,一點一滴注入她們尚青澀的靈魂。

寫信的時候,易璟煜內心忐忑,自己的這封信,能不能打動這樣一位大咖呢?她還請來了同學們一起給她壯膽——用視頻的形式錄製了發給單院長的話。「單院長非常有魄力!很有童心,非常風趣幽默!」「他是一個對讀書十分狂熱的人。」「網紅院長,自帶流量的一位爺爺。」「令我崇拜的一位文化傳承者和文化創新者,非常有創造力的一位爺爺。」同學們紛紛訴說著自己眼中的單霽翔院長,也向他拋出了一個個問題,希望能夠從單院長口中得到答案。

易璟煜的信和同學們的視頻傳到了北京,單霽翔看到後,欣然應允並專門為湖南的中小學生錄製了10分鐘的聲音節目,耐心講述如何創新讓文化活起來。而令長郡學子驚喜地是,單院長還單獨為長郡學子以音頻的形式發來了回話。

單院長寄語長郡學子

長郡中學的同學們,大家好!我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工作。我知道我們故宮博物院,我是第六任院長,但是我們前面的第一任院長易培基先生和第四任院長張忠培先生都出自貴校,他們都為故宮博物院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張忠培院長是故宮博物院當代發展重要的引領者和實踐者,他一再囑咐我們故宮博物院應該是一個平安的故宮,一個學術的故宮,一個完整的故宮,一個強大的故宮,我們一直在牢記老院長的囑託,把故宮博物院辦得越來越好,把故宮世界遺產保護得越來越好!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成為棟梁之才。今後也希望大家如果學習歷史學、博物館學,歡迎大家到故宮博物院來工作!

寫給單院長的邀請信

1820班 易璟煜(覺園記者站 文案部部長)

圖為易璟煜同學接受湖南衛視採訪

尊敬的單院長:

您好!我是長沙市長郡中學1820班的學生易璟煜。我謹代表湖南省廣大中學生,誠摯地邀請您於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為湖南學子講一期《國旗下的講話》。

從「網紅院長」到《我是故宮「看門人」》,您攜著故宮數百年的滄桑,款款走入世界的視野。在您的手中,故宮紅牆上再不見紛亂草色,小小的脊獸耀武揚威地站在高高的重簷歇山頂上,頗有幾分「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的豪壯之氣。您在故宮開設知識課,帶著春風化雨的儒雅溫和,將一個個懵懂的孩子領入傳統文化的世界。您將故宮裡的文物逐一數位化,向全世界證明著傳統文化一樣可以很「潮」很「酷」。您懷著理直氣壯的驕傲向世界宣告:中國的文化,是有「春風吹又生」的勃勃生機,也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韌不拔,從未、將來也永遠不會湮滅在歷史的洪流之中。我看見您的目光,親切而溫暖,落在一件件文物斑駁的皮膚上,就像是落在最疼愛的孩子身上一樣。我聽見您與他們靈魂的共鳴,仿佛從時光盡頭傳來的縷縷琴音,歷盡了歲月的淘漉,過籮過篩後留下些渺遠的回聲,在時空的隧道裡低低吟唱。我便知道,這是您,我們故宮的「看門人」在享受歷史厚重的靜默了。

在長達百十餘年的校史裡,長郡中學曾走出過兩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易培基先生和張忠培先生。從古城長沙到古都北京,從「樸實沉毅」的長郡人到「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湖湘學者,再到「擇一事終一生」的故宮人,他們同他們的信仰並肩,以傳承者的姿態莊重地走入故宮古老的大門。

此番邀請您從故宮來到長沙,我們懇切地期望能有幸親耳聆聽您的教誨,聽您用溫和的嗓音與樸實的語言,講講您心中的「中國故事」。時至今日,傳統文化於我們的青年們而言,已漸漸變得那樣遙遠而生疏。我常聽身邊的同學們談及傳統文化時,似乎除去課本上寥寥幾篇古文便再無話可說;而談及人生理想與民族未來時,話語卻又那樣蒼白無力。

我隱隱感受到,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正迫切地需要一位精神的導師,以淵博的知識、睿智的思想與廣博的胸懷作為引領,將我們民族文化中一切一切的美好、將我們千百年來積攢下的蒼涼的溫暖與祝福,一點一滴注入我們尚青澀的靈魂。曾聽您這樣說:「故宮不是故宮人的故宮,而是全國的故宮、世界的故宮。故宮不是今人的故宮,而是世世代代的故宮。我們還要繼續努力,要把它守護好。」我相信,這也是我們廣大湖南青少年的共同願望。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我們堅信,有朝一日,我們定能成長為您所期待的「對中華傳統文化熱愛的一代、認知的一代、傳承的一代」。我們將帶著希冀與虔誠,以謙遜而恭順的姿態,跨越千年的星河,去走近我們民族的文化,去細細傾聽歷史用那蒼老沙啞的聲音,傾盡全力想要告訴我們些什麼。

如蒙應允,不勝欣喜。

敬祝

研祺

長郡中學1820班 易璟煜

2020年5月12日

邀請信原件

聆聽單院長教誨

湖南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是單霽翔,是一個在故宮的看門人。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來分享故宮博物院——這個北京「最大四合院」的故事。

同學們有去過北京故宮麼?它是明清兩朝皇宮,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它也是世界上每年接待觀眾數量最多、收藏中國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

以前我們都是這樣的印象,直到有一天,我到故宮博物院來上班,看到觀眾在參觀的過程,心情還蠻複雜的。你說它的館舍宏大,但是我看到當時只開放了不到一半;你說它的藏品多,但是我看到99%的藏品還是沉睡在庫房裡,能看到的不到1%;你說觀眾多,但是我看到大多數觀眾實際上都是跟著導遊的小旗子往前面走,目不轉睛不往兩邊看,往往他們流程就是看看皇帝坐在什麼地方、躺在什麼地方、在什麼地方大婚,然後看看珍寶館、鐘錶館,在御花園休息休息,就走出了故宮博物院。

那麼我們就在想,這樣的觀眾來到故宮博物院,當他離開的時候究竟能夠獲得什麼?我們這麼多文化遺產資源,究竟給觀眾能夠奉獻什麼?這可能是最重要的。

長期以來,故宮究竟有多少件藏品?不但社會公眾不知道,故宮的員工也不知道,甚至連故宮博物院的院長也不知道。但是,我的前任,故宮博物院的鄭欣淼院長領導故宮的員工,用了整整七年的時間,把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一件一件地清理出來,1807558件。我們最近又經過三年的文物再清理,不斷有新的藏品錄入,到去年年底,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是1862690件。作為一個故宮人,我希望每一件文物藏品都能夠擁有尊嚴,都能夠神採奕奕,都能夠光彩照人。我希望人們來到故宮博物院,感受到這是一座博大精深的博物館,不僅僅是一個旅遊景點。

今天的故宮開放了80%的區域,很多觀眾止步的牌子被拿走了,展出的文物比例也不斷地在增加。這還遠遠不夠,我們還要不斷的、永無止境的向前發展,使人們真正的了解故宮文化、愛上故宮文化。

習近平總書記說,「要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活起來」三個字啟發了我們。你想,「門」字裡面寫上一個「活」字,成為「廣闊」的「闊」,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典故。在故宮博物院工作了7年多,我作為一個「看門人」,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將「活起來」的「活」字寫入故宮的大門,讓故宮文化遺產資源走近人們的生活,走向更廣闊的空間。

那麼,怎麼才能讓故宮的文物資源活起來呢?我們開始做了一系列的嘗試。比如研發了1萬多種文化創意產品,年輕人喜歡什麼樣的文化創意產品,生活中需要什麼樣的文化產品,我們就努力研發什麼樣的文化創意產品。所以來到故宮博物院的觀眾裡面,年輕人的比例越來越多,喜歡故宮博物院文化創意產品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故宮的紅牆、黃瓦、藍天,這是三原色,故宮這些服裝、這些器物所提煉出的元素,我們把它做在口紅上,人們也很喜歡。

年輕人喜歡網絡信息的傳播,喜歡高科技的文化創意產品,我們就要讓故宮文物數位化,不斷的在網上進行文化傳播。於是大家可以坐在家裡面,遊覽全景的一個故宮的景象,可以在數字博物館裡面的數字文物庫中,隨時查閱到故宮收藏的藏品的任何一件信息。

針對現在大家比較喜歡的虛擬實境,故宮也做了很多的設計。我們有7部VR的影片在循環的播放。通過虛擬實境技術,人們可以走進三希堂,走進養心殿。你可以坐在皇帝的寶座上,批批奏摺呀、蓋蓋印啊,在這裡還可以召見大臣。我們養心殿虛擬實境的演示中,「大臣」都特別會聊天,每個「大臣」都會說500多句話,你說什麼都會給你積極地應對,叫你心花怒放。我曾經問過「大臣」,我最近是不是胖了呀,「大臣」就告訴我:「不重不威」呀。聽了以後其實我還是很生氣的,不重不威是指穩重不是說體重,他還是在嘲笑我。

通過現代的技術手段,我們讓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活起來,讓文物活起來,讓更多人願意去了解故宮,去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前看展覽的觀眾中極少看到一些年輕的同學們,估計連10%都不到,現在這個比例被逆轉了,很多大型的、優秀的展覽展出期間,年輕人能夠佔到70%。大家覺得了解這些文物和歷史不再枯燥,而是很好玩的事情。到故宮不止是為了打卡,到此一遊,發個朋友圈,而是這些歷史文化傳統真正的吸引了大家。去年,故宮博物院接待觀眾數量首次突破了1900萬人次,這個數字應該說是排在全世界觀眾數量第二的法國羅浮宮藝術館的兩倍。我們成立了故宮學院,培養故宮學者。我們深入社區、深入學校,投入大量精力,叫孩子們觸摸到文化和歷史,相信同學們在博物館裡成長,長大一定是熱愛中華傳統文化,也是對博物館有感情的一代。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走向何方?中國到了今天,我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要有這樣一種歷史感。」中國的文化自信就源於中華民族5000多年燦爛文明的傳承,故宮是這部浩瀚歷史中的滄海一粟,爭奇鬥豔的各類博物館是這歷史長卷中的生動插圖。

不少年輕的朋友說我是網紅院長,笑稱現在的故宮,叫做「沒想到你是這樣的故宮」,但是我想說,故宮就應該是這樣,博物館就應該是這樣人們喜愛的地方。它是連接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也涵養著我們最根本的自信。我們的守護就是要用創造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為使命,讓文物、讓歷史、讓文化活起來,用與時俱進的創意續寫中華民族歷史屬於每一代人的華彩篇章,為博物館奉獻屬於每一代人的館藏寶物。

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的交給下一個600年,我們已經做出了回答。那麼,怎麼樣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融入未來,這是你們,同學們、大家這一代要回答的問題,期待著大家的答案。

長郡學子認真聆聽單霽翔院長講話

1820班 代爃榤(澄池文學社社長)

「聽完之後,讓我更覺得單院長是一位對自己的事業非常熱愛,對觀眾非常負責,對中華傳統文化非常熱愛的一位院長。」聽完單院長的回話,來自高二1820班的代爃榤表示,單院長的講話讓他想到了長郡歷史上曾走出的兩任故宮博物院院長,這兩位先生是故宮博物院文化事業發展的探索者和領路人,他們對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是一脈相承的,這種精神也應當在「憂天下、敢作為」的長郡人身上體現。他希望未來有一天,能像單霽翔院長那樣在自己的領域推動文化保護和發展,在新時代為文化的繼承與創新做出應有的貢獻。

1912班 劉順天

「單爺爺告訴我們,想要傳承好中國文化,一靠創新,二靠專心。他們花了三年時間,將故宮裡的文物和藏品的數量精確到個位數,這樣的成就確實讓我震撼。」高一1912班劉順天同學在聽完單院長的國旗下講話後說到,文物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只有保護好了文物,才能讓文化有保障地傳承下去,才能做到像單院長所說的「要讓每一件文物都有尊嚴。他還談到,「單院長做了很多努力通過多元的創新途徑,讓故宮從一個庭院深深的大宅院走入了平常百姓家,這一切都讓我對單院長十分敬仰!」

故宮與長郡的淵源

在長達百十餘年的校史中,長郡中學曾走出過兩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分別是第一任院長易培基先生和第四任院長張忠培先生。2016年,張忠培院長專程回到了闊別64年的長郡母校並勉勵學弟學妹:「不但要考上清華北大等各大名校,同時更要注重培養自己獨立、自主、創新的能力和精神!」

易培基

易培基(1880—1937):字寅村,號鹿山。善化人。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校長,同時任教長郡中學。毛澤東的國文老師。故宮博物院首任院長。畢業於湖南方言學堂,曾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參加武昌起義,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黎元洪的秘書。1925 年 10 月,故宮博物院成立,任理事兼文物館館長。

張忠培

張忠培(1934—2017):長郡中學52屆高30班畢業生,我國著名考古學家,為新中國考古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吉林大學考古專業的創建者,曾任故宮博物院第四任院長、故宮研究院名譽院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1952年,北京大學創辦考古專業。這一年,18歲的張忠培從長郡中學考入了這個中國考古專業第一班。

2016年張忠培院長(中)

回到闊別64年的長郡母校

寫在最後

正如易璟煜同學在升旗儀式上所說的,守護故宮文化,守護我們民族的文化之光,這不僅僅是文化學者獨有的責任,更是千千萬萬炎黃子孫共同的責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身上需要流淌自己文化的基因,做真正有文化自信的一代人。

青春的五月,正值學校第五屆校園人文節開展之際,長郡學子必將繼承先輩精神,執筆為文,潑墨捲軸,捧讀經典,感悟哲思,培育人文精神,凝聚人文力量,以熱血書寫文明,以青春的名義為文化發聲!

來源:長郡中學 金鷹955電臺 湖南衛視

支持:教育處 校團委 校友會 編輯:喬夢平 主編:王劍 終審:杜慧

相關焦點

  • 故宮博物院院長 單霽翔卸任
    故宮博物院院長 單霽翔卸任 最欣慰來故宮的年輕人多了   曾出版《城市化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留住城市文化的「根」與「魂」》《平安故宮·思行文叢·壬辰集》等十餘部專著,並發表百餘篇學術論文。  4月8日,據人民日報客戶端消息,65歲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當日卸任,52歲的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接任。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一位工作人員當日對記者確認,王旭東已正式接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目前各項交接工作正在展開。
  • 單霽翔成都回顧7年院長生涯:故宮博物院院長是高風險崗位
    上個月,執掌故宮博物院7年的院長單霽翔退休。在他任期內,故宮口紅、故宮火鍋、故宮夜遊、故宮貓等,不斷刷新大家對博物館固有的沉悶印象,單霽翔本人就成了故宮最大的「網紅」。5月11日下午3點,單霽翔亮相成都市龍泉第七中學,為成都市民講關於紫禁城的那些事。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故宮已經開始走向5G
    單霽翔在UP2019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上演講。主辦方供圖單霽翔介紹故宮文創產業。主辦方供圖「我真不是網紅,是『被網紅』。」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24日在北京表示,「我就是在故宮博物院裡面看門,每天觀眾有序地走進這座博物館,我們做好服務」。他同時宣布故宮已經開始走向5G。在當日舉行的UP2019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上,單霽翔做了演講。這些年人們對這位故宮掌門人的熟悉超過歷任故宮博物院院長。
  • 上新了故宮!單霽翔卸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新院長來自敦煌!
    4月8日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接任單霽翔為新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男,漢族,1954年7月出生,江蘇江寧人。1971年1月參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2年1月任文化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黨委書記(2013年2月不再兼任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2018年3月任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級)、故宮博物院院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委員。王旭東,男,1967年生於甘肅山丹。
  • 故宮博物院院長在鄭州演講 聽單霽翔侃「故宮跑」「故宮萌」
    昨日上午,被譽為「網紅」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站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九鼎廳的舞臺中央,「單口相聲」式的演講收穫了陣陣掌聲和笑聲。從9點至11點,兩個多小時的演講,從「故宮跑」、「故宮黑」到「故宮貓」、「故宮萌」,這個已任職6年的故宮「掌門人」以文化自信為主題,講述了故宮主動謀變的故事:更加尊重觀眾、發揚工匠精神以及推出接地氣的文創產品等。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做中華文化的忠實守望者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右)向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顧曉園(左)贈送禮物        人民網北京10月27日電 (周晶 孫娜)24日下午,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作題為《堅持文化自信,做中華文化的忠實守望者》的專題報告。
  • 院長單霽翔點名批評十大收藏偽專家?故宮博物院闢謠
    故宮10月6日,針對網絡流傳的「以故宮博物院院長名義,質疑並點名收藏界十大偽專家」的評論文章,故宮予以闢謠稱,該文章非單霽翔院長本人所寫。同時,故宮博物院辦公室建議有關發布人及時刪除相關信息。故宮博物院闢謠記者注意到,近期網絡流傳一篇題為《故宮博物院院長:收藏界公認的十大偽專家》的文章,並配發故宮院長單霽翔的圖片。
  • 單霽翔:清華高材生,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官至副部級,現狀如何?
    單霽翔:清華高材生,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官至副部級,現狀如何?故宮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也是我國五千年燦爛文明的集大成者。因而,故宮博物院院長一職,向來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人物。
  • 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做客蘭大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就是其中之一。12月10日下午,單霽翔來到蘭州大學,為師生們作了以《堅定文化自信,做中華文化忠實守望者》為主題的演講,成為「資助育人·文化藝術進校園—2020故宮系列活動」蘭州大學專場活動。
  • 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做客天水「隴右講堂」
    每日甘肅網天水8月22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劉東亮)今天上午,「隴右講堂」第76講特邀原故宮博物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單霽翔在天水市博物館明道堂作題為《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的學術講座。
  •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點讚河南博物院:「這就是好的博物館」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文 鄧萬裡/圖 11月10日上午,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做客河南博物院,以《文化的力量——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為主題,從神秘又美麗的故宮開始,講述中國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之路,最後大方點讚:「河南博物院就是好的博物館!」
  • 德州永盛齋扒雞與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先生濟南再聚首!
    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現任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先生親臨現場做了以故宮元素為主題的文化講座,來自省內外的數百位嘉賓聆聽了單霽翔院長的講座,德州永盛齋扒雞集團也應邀也參加了本次活動。單霽翔先生講座現場在講座中,單霽翔院長用詳實的案例、數據,通過數百張珍貴歷史圖片,詳細介紹了故宮博物院在環境整治提升、古建築修繕、「平安故宮」工程、珍藏文物修復、文創產品研發等方面所作的努力
  • 歷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名單 單霽翔簡歷資料照片
    易培基(1928年10月8日—1933年7月22日)  馬衡 (1934年5月7日—1952年5月22日)  吳仲超(1954年1月—1984年10月)  張忠培(1987年6月—1991年9月)  鄭欣淼(2002年9月—2012年1月)  單霽翔(2012年1月—2019年4月)
  • 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做一個「有溫度的博物館」
    2012年1月10日,單霽翔正式接任故宮博物院院長。2019年4月單院長退休,5月受聘為故宮博物院故宮學院院長。故宮是全世界現存最大的木質宮殿建築群,所以防火是第一位的。為此,單院長要求加強故宮的安全檢查的規格和流程。而在禁火的第一天故宮共截下了8000多個打火機。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退休 為文化管理者留下一個新標杆
    「入宮」7年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退休了。4月8日傍晚,這個消息,毫無意外衝進熱搜前十。繼任者,同樣也是一家著名文化單位的管理者: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對這個名字,大家普遍比較陌生,反而對他的前兩任院長,也是兩位杭州人——「敦煌守護神」常書鴻、「敦煌的女兒」樊錦詩更熟悉。實際上王旭東任敦煌研究院院長已經4年。
  • 故宮博物院院長退休了,網紅單霽翔還在,這是他留下的「遺產」
    故宮院長單霽翔,今日宣布退休!自2012年出任故宮博物院院長,這七年間,單霽翔以「讓故宮更加開放」為主要努力方向,故宮擴大了開放面積、改善了環境人潮,也誕生了批量「網紅」;這七年間,故宮始終在不停革新、堅持改變;這七年間,這位稱自己為「故宮的守門人」的院長,都做了什麼?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故宮將首開夜場喜迎「上元之夜」
    新華社哈爾濱2月17日電(記者楊思琪)「今年元宵節,故宮將首開夜場,迎『上元之夜』,千裡江山圖、清明上河圖將在古城牆上閃耀展示,讓這個『最大的四合院』亮起來。」在17日的2019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九屆年會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如何讓故宮的文物活起來?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第一次我到庫房嚇我一跳,誰躺在臺階底下?他們說那是非常珍貴的秦始皇兵馬俑。」在Up2019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談到故宮藏品時表示,當文物得不到保護的時候它們是沒有尊嚴的,它們是蓬頭垢面的。只要得到展示,它們才光彩照人。
  • 對話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重慶對於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是有恩的
    11月1日,在第六屆中國網絡正能量一江山論壇(重慶)峰會第三場論壇上,故宮博物院原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結合多年的工作實踐探索,就創新運用網際網路新技術新手段,讓寶貴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作了生動講解。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因何發出這樣的感嘆
    在今天下午舉辦的龍湖集團捐資故宮博物院的籤約儀式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發出感嘆。單霽翔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單霽翔介紹,今年的1、2月份,故宮博物院的客流較之以往有了51.8%的大幅增長,「削峰填谷」的措施有了顯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