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重慶對於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是有恩的

2020-12-21 瀟湘晨報

11月1日,在第六屆中國網絡正能量一江山論壇(重慶)峰會第三場論壇上,故宮博物院原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結合多年的工作實踐探索,就創新運用網際網路新技術新手段,讓寶貴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作了生動講解。

「我來過重慶不下五十次,這是一個充滿文化情懷的城市。」剛結束論壇演講的單霽翔做客上遊新聞面對面會客廳,談及了這幾十年文物保護工作中的經歷與感動,和對重慶這座充滿正能量城市的期許。

重慶對故宮文物的保護堪稱二戰奇蹟

「作為我們國家文物藏品最豐富的博物館,故宮已經走出了紫禁城,在廣闊天地中與不同的城市產生連接,這也是故宮曾與很多城市在歷史上存在悠久淵源的最好說明。」單霽翔談到,重慶就是一座對故宮文物藏品有恩的城市。

抗日戰爭時期,故宮的一些文物被迫避敵南遷,後又避敵西遷。其中,很多文物在經過重慶以後被妥善保留。安達森洋行舊址、川康平民商業銀行舊址等,均曾是故宮文物南遷到重慶的重要存放點。

「在那時,戰爭年代裡敵機轟炸、土匪搶掠,再加上十幾年漫長的歲月,對文物存放已是一場巨大的考驗。但重慶人民為保護故宮稀世珍寶,精心呵護,直到1947年將這些文物藏品裝船運回到南京清理時,竟發現一件文物都沒有少。」單霽翔說到此處不由激動地比劃出了不起的手勢,「這真是堪稱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出現的文物保護奇蹟。」

讓歷史文化走進生活就是傳播正能量

在單霽翔看來,如何傳承文化遺產,讓塵封的歷史揭開神秘的面紗,讓文明的光芒再現輝煌,是全人類面對的永恆課題。「所以今天的故宮通過不斷地環境整治、修繕,已達到百分之八十的開放度,接待的觀眾量也在倍增。」

「但是這遠遠還不夠。」單霽翔說,通過不斷觀察人們的現實生活,例如用什麼工具接受信息,喜歡以什麼樣的節目方式體驗、感受文化知識等,是不斷開拓新傳播方式的重要前提。「因為以科技和傳統相結合的手段講好歷史故事,做好文化傳承,才能使文化傳播的力量更強大,再反饋給社會公眾。」

為了讓600年的故宮持續不斷地產生內在活力,挖掘藏品文化內涵,單霽翔不斷強調創意與宣傳。「深入現實生活」與「深挖文化資源」的有機結合也使得曾經高高在上、陽春白雪的文物藏品搖身一變成「故宮文創」,讓不少人重新認識故宮,喜歡上故宮。「而這當中最讓我興奮的莫過於,看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近故宮、了解故宮、懂得故宮。」

「所以我認為這就是當今網絡時代應該有的一種能量,通過真實地呈現歷史、文化、社會、生活、變化等,讓更多的人更了解、更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單霽翔說,讓歷史文化的智慧走進青年一代的現實生活,就是正能量有效傳播的最好說明。

文化遺產應在分享中被保護和延續

單霽翔曾在不同場合強調一件事,世界上各種文明無論產生於哪個地區、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的社會土壤之中,都是當地民眾世世代代的文化傳承,都應受到尊重,得到珍惜。文化遺產是塊寶,不是一根草。如何讓我們的國人和來自全世界的遊客共享中華燦爛的5000年文明,摒棄那些不真實的雜音,是單霽翔不斷努力的方向。

「所以我最近參與了一檔文化類綜藝節目《萬裡走單騎——遺產裡的中國》。屆時將親身探訪中國版圖上12處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遺產地,並與遺產地的保護者、研究者、居住者、見證者、體驗者相遇和同行,在互動體驗中挖掘和呈現世界遺產的隱秘和偉大。」單霽翔認為,文化遺產應該在被觀賞、被分享中被保護、詮釋和延續。必須意識到保護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傳承才是真正的目的。

「所以我們在講好中國故事的時候也要儘量以平實的語言,生動地呈現真實的歷史、真實的現狀。讓傾聽的人喜歡你的講述、你的能量,許多謠言也就不攻自破。」單霽翔說,退休後會到故宮的數字博物館當一名志願者,與那裡的主流參觀群體「青年一代」互動交流,讓他們對文化遺產的認識從書本上延伸到更廣闊的天地。

「每一個社會民眾對自己身邊的文化遺產都充滿感情,只有尊重和維護民眾與文化遺產之間的關聯和情感,並傾心地持久地守護,才能實現文化遺產應有的尊嚴,有尊嚴的文化遺產才具有強盛的生命力。」單霽翔表示,重慶是一座充滿歷史情懷的城市,三峽博物館就是當地非常好的文化形象,「如何使不可移動的文化遺產走進廣大民眾的現實生活,讓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真正活起來,是我們需要繼續努力的方向。」

上遊新聞 重慶晨報記者 夏祥洲 陳驊 李笙媛/文

李化 任君/攝影

【來源:七一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故宮博物院院長 單霽翔卸任
    故宮博物院院長 單霽翔卸任 最欣慰來故宮的年輕人多了   曾出版《城市化發展與文化遺產保護》《留住城市文化的「根」與「魂」》《平安故宮·思行文叢·壬辰集》等十餘部專著,並發表百餘篇學術論文。  4月8日,據人民日報客戶端消息,65歲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當日卸任,52歲的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接任。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一位工作人員當日對記者確認,王旭東已正式接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目前各項交接工作正在展開。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如何讓故宮的文物活起來?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第一次我到庫房嚇我一跳,誰躺在臺階底下?他們說那是非常珍貴的秦始皇兵馬俑。」在Up2019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談到故宮藏品時表示,當文物得不到保護的時候它們是沒有尊嚴的,它們是蓬頭垢面的。只要得到展示,它們才光彩照人。
  • 上新了故宮!單霽翔卸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新院長來自敦煌!
    4月8日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接任單霽翔為新任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男,漢族,1954年7月出生,江蘇江寧人。1971年1月參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北京市文物事業管理局局長,中共北京市房山區區委書記,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任。2002年8月任文化部黨組成員、國家文物局局長、黨組書記。2012年1月任文化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黨委書記(2013年2月不再兼任故宮博物院黨委書記)。2018年3月任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級)、故宮博物院院長。
  •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點讚河南博物院:「這就是好的博物館」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文 鄧萬裡/圖 11月10日上午,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做客河南博物院,以《文化的力量——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為主題,從神秘又美麗的故宮開始,講述中國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之路,最後大方點讚:「河南博物院就是好的博物館!」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給長郡中學學子回話了!
    在一周之前,酷愛中國傳統文化的長郡學子易璟煜,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寫信給故宮博物院第六任院長單霽翔,請他給湖南的中小學生講一講故宮的故事。她還請來了同學們一起給她壯膽——用視頻的形式錄製了發給單院長的話。「單院長非常有魄力!很有童心,非常風趣幽默!」「他是一個對讀書十分狂熱的人。」「網紅院長,自帶流量的一位爺爺。」「令我崇拜的一位文化傳承者和文化創新者,非常有創造力的一位爺爺。」同學們紛紛訴說著自己眼中的單霽翔院長,也向他拋出了一個個問題,希望能夠從單院長口中得到答案。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做中華文化的忠實守望者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右)向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顧曉園(左)贈送禮物        人民網北京10月27日電 (周晶 孫娜)24日下午,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作題為《堅持文化自信,做中華文化的忠實守望者》的專題報告。
  • 故宮博物院院長在鄭州演講 聽單霽翔侃「故宮跑」「故宮萌」
    昨日上午,被譽為「網紅」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站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九鼎廳的舞臺中央,「單口相聲」式的演講收穫了陣陣掌聲和笑聲。從9點至11點,兩個多小時的演講,從「故宮跑」、「故宮黑」到「故宮貓」、「故宮萌」,這個已任職6年的故宮「掌門人」以文化自信為主題,講述了故宮主動謀變的故事:更加尊重觀眾、發揚工匠精神以及推出接地氣的文創產品等。
  •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我和成都有不解之緣
    「我和成都有不解之緣,成都的建設有自身特色。」12月1日,「文化進校園——2020故宮系列活動」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舉行。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擔任主講嘉賓,以《堅定文化自信,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守望者》為主題,講述了他與故宮的故事,並分享了他對成都的看法。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故宮將首開夜場喜迎「上元之夜」
    新華社哈爾濱2月17日電(記者楊思琪)「今年元宵節,故宮將首開夜場,迎『上元之夜』,千裡江山圖、清明上河圖將在古城牆上閃耀展示,讓這個『最大的四合院』亮起來。」在17日的2019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九屆年會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故宮已經開始走向5G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24日在北京表示,「我就是在故宮博物院裡面看門,每天觀眾有序地走進這座博物館,我們做好服務」。他同時宣布故宮已經開始走向5G。在當日舉行的UP2019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上,單霽翔做了演講。這些年人們對這位故宮掌門人的熟悉超過歷任故宮博物院院長。
  •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來西北大學講課啦!力贊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11月4日晚,國家文物局原局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中央文史館特約研究員,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西北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單霽翔,在西北大學長安校區體育館為3000餘名師生作了題為「傳承·融合·新生
  • 故宮博物院院長退休了,網紅單霽翔還在,這是他留下的「遺產」
    故宮院長單霽翔,今日宣布退休!自2012年出任故宮博物院院長,這七年間,單霽翔以「讓故宮更加開放」為主要努力方向,故宮擴大了開放面積、改善了環境人潮,也誕生了批量「網紅」;這七年間,故宮始終在不停革新、堅持改變;這七年間,這位稱自己為「故宮的守門人」的院長,都做了什麼?
  • 故宮有多少件珍貴文物?快來看故宮博物院院長"數家珍"
    故宮博物院究竟有多少件文物藏品? 紫禁城古建築群有9999間半嗎? 除了國寶,故宮還有哪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故宮作為一座博物館,從建築到收藏,無不凝聚著中國勞動人民的集體智慧和汗水。每年有多少觀眾走進故宮?故宮有多少件文物藏品?
  • 單霽翔成都回顧7年院長生涯:故宮博物院院長是高風險崗位
    上個月,執掌故宮博物院7年的院長單霽翔退休。在他任期內,故宮口紅、故宮火鍋、故宮夜遊、故宮貓等,不斷刷新大家對博物館固有的沉悶印象,單霽翔本人就成了故宮最大的「網紅」。5月11日下午3點,單霽翔亮相成都市龍泉第七中學,為成都市民講關於紫禁城的那些事。
  • 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做一個「有溫度的博物館」
    2012年1月10日,單霽翔正式接任故宮博物院院長。2019年4月單院長退休,5月受聘為故宮博物院故宮學院院長。正如單霽翔院長說的,各種看似繁瑣、限制的措施,無非是要給故宮以尊嚴,給公眾以尊重。他在一篇學術文章《博物館使命與文化公共權益保障》中說這是「以人為本,一切為觀眾服務」,同時有表示要將故宮做成一個「有溫度的博物館」。
  • 故宮博物院故宮學院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文物要重新回到...
    每經記者:朱玫潔 每經編輯:楊歡故宮博物院故宮學院院長、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 每經記者 張建 攝沒有一座城市的文化是憑空而建,它即是歷史的沉澱,也源自當下的塑造。討論文化名城的建設,繞不開文化遺產的話題。
  •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因何發出這樣的感嘆
    在今天下午舉辦的龍湖集團捐資故宮博物院的籤約儀式上,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發出感嘆。單霽翔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單霽翔介紹,今年的1、2月份,故宮博物院的客流較之以往有了51.8%的大幅增長,「削峰填谷」的措施有了顯著效果。
  • 北京故宮院長反駁「珍貴文物都在臺灣」:北京故宮藏品是南遷文物的...
    「現在有一種誤解,認為(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都去了臺灣」,北京故宮院長單霽翔在6月30日的「故宮博物院藏品三年普查清理計劃」發布會上首次主動公開提及這一話題。在他看來,事實並非如此。據悉,留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文物藏品多達118.9萬餘件,更有數以百萬計的明清檔案,為南遷文物的20餘倍。
  • 香港將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 將展出故宮博物院文物藏品
    原標題:香港將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   國家主席習近平29日下午在香港西九文化區出席《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協議》籤署儀式。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陪同下,習近平見證了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兼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張建宗與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籤署《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協議》。   西九文化區是香港重要的文化建設項目,包括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戲曲中心等17個文化藝術建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建成後,將展出故宮博物院文物藏品,豐富香港文化生活。
  • 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做客天水「隴右講堂」
    每日甘肅網天水8月22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劉東亮)今天上午,「隴右講堂」第76講特邀原故宮博物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單霽翔在天水市博物館明道堂作題為《讓文化遺產資源「活起來」》的學術講座。